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枪爆头-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龙武营无可奈何,只好送信回去,向中原武林请援。听闻战事不利,三大源流,七大剑派,还有八大世家及十大帮会的领导,无不大为震惊。
  于是由佛门龙华寺主持方丈为首,加上七大剑派里五派的掌门,八大世家中四家的家主,还有十大帮会里六家的帮主,合共十六位高手,同时聚合前往高菊丽,企图除去平五郎信纲这位无敌军神,扭转不利的战剧。
  可是高菊丽国的金刚山一战,这十六位高手合力围攻平五郎信纲,到头来却无一人能活着走下金刚山。但平五郎信纲也元气大损。勉强支撑着走下金刚山的山脚,却又迎面遇上了真武宫宫主,以及白沙书院山长这两位。
  原来,中原武林第二次派出的援军,并不是十六人,而是十八人。三大源流的掌门,都同时出动了。其中白沙书院的山长,深通兵法谋略。他细细询问过参加过上一战的龙武营高手之后,判断出平五郎信纲已经修炼成传说中的扶桑神遗之招:“化虚”与“一气”。
  这神遗之招,据说是由扶桑天神所创,本非人力所能为之。若能修成这两招,则已非属凡人,而是近神之体了。
  所谓“化虚”,就是在接到对手招式的瞬间,全身放空,分析对手力量,再将之化除。比方说,若有高手向平五郎信纲发出一拳,其中蕴藏“阴七阳三,刚六柔四,金属风雷势”。 那么平五郎信纲便会以“阳七阴三,刚四柔六,火属山海势”将之化解。更可怕的是,不只无形掌力,而且有形之物也可化掉。
  天下内功真气,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阴阳、刚柔、冰火、光暗等各种变化而已。平五郎信纲能够完全将之化解,则无论敌人攻势如何强横刁钻,都无法伤害平五郎信纲,这位扶桑军神,先天便已经利于不败之地。
  再说“一气”,则与着重守御的“化虚”之性质截然相反,是纯粹进攻性的绝招。和敌人交手时,能够连消带打,或者直接把本身力量,全部瞬间爆发地一口气打出去。又或者先吸纳敌人攻势,再把这些力量化为己用,加上本身力量以后才打出去。
  但无论是否吸纳敌人力量也罢,这一击的劲力,都是由点及线、由线及面。表面上看来,只有简单一掌,实际上却包含了至少数百道掌劲,其中每一道掌劲又各有不同。或阴或阳、或刚或柔,更掺杂五行之变、八卦之分,千变万化,哪怕敌人有*之身,也根本无从抵御。
  “化虚”与“一气”,皆为不世绝学。常人想要修成其中之一,已经千难万难。哪怕毕生钻研,往往也难有成就。所以扶桑皇室虽然世代保留着这两大绝学的秘笈,却已经有至少千年,无人能够修炼成功了。
  偏偏这两大绝学到了平五郎信纲手里,不过短短数年,已经分别修成。此实为天授,非人力可为也。
  三大源流历史源远流长,对于久远之前的许多事,都有详细记载。所以纵使当今武林无人能知何为“神遗之招”,但三大源流的掌门翻阅纪录之后,仍能做出准确判断。
  所以白沙书院山长才提议,先由龙华寺主持率领另外十五位高手围攻平五郎信纲。能成功最好,即使不能,至少也可以把平五郎信纲的元气消耗大半。然后白沙书院山长和真武宫主持两大高手在山脚守株待兔,誓要让平五郎信纲同样来得走不得。
  但白沙书院的山长千算万算,终究算错了神遗之招的威力,更算漏了平五郎信纲的战意与毅力。
  金刚山山脚下,双方又是一场大战。道、儒两大源流的掌门身受“一气”重击,浑身经脉断了大半,武功尽失,成为废人。但平五郎信纲也同样伤势严重,负创远去。之后便不知所踪,也没有再回归扶桑大军之中。
  尽管中原方面付出了惨重代价,但除去平五郎信纲这位扶桑不败军神的目的,终究还是勉强达到了。之后中原武林又派出援兵,重组龙武营,再与已经失去不败军神的神风营大战,终于一雪前耻,把神风营三千将士尽数斩杀,一个不留。


第236章 权力之争
  扶桑派出来渡海侵略高菊丽国的大军,合共有十五万之多。其中,神风营只有三千将士,还不及大军总数的零头。但其所代表的意义,却十分巨大。
  神风营全军覆没之后,剩余的扶桑军队也为之落魄丧胆,战意全消。中原大军随之长驱直进,大破扶桑。以至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斩下的扶桑人头加在一起堆成京观,竟然足有十几丈高。二十万的军队,最后能够侥幸生还者,还不足五万。
  惨败之后,丰臣关白不得不派遣使者入白玉京,向大魏天子请罪求和,宣称愿意献上黄金十万斤,白银百万斤作为赔偿。天子于是准许扶桑称臣,又赐封丰臣关白为扶桑国主,两国就此罢战退兵。
  扶桑退兵之后不久,丰臣关白也因老病而死,只留下一个才七岁的儿子作为继承人。环绕着这名小孩子的监护权,丰臣关白的宠臣石田十诚,和当时扶桑国内另一名实力派诸侯得川家康,各自纠结了十万大军,展开大决战。
  二十万大军聚集在“关之原”这个地方,相互厮杀得天昏地暗。最后石田十诚胜利,取得了丰臣小国主的监护权,又得到天皇所赐封的正三位大纳言官位,实际执掌扶桑国政。人称石田执权。至今已经有三十年了。
  可是三十年之后的现在,石田执权居然又再度组建起神风营,这其中所代表的意义,便实在不能不让人为之深思警惕了。
  沉吟半刻,程立忽然问道:“新的神风营,由谁来统领?”
  柳生长船斋清彦老人赞赏地点点头,道:“仍然由不败军神,平五郎信纲所统领。”
  程立问道:“过去三十年,平五郎信纲在哪里?”
  柳生长船斋清彦叹道:“没有人知道。我们唯一知道的,就只有这次复出之后的平五郎信纲,修为相比三十年前,更加深厚了十倍。就连扶桑四大高手之一,三十年前,和他齐名的‘拳王’,也接不下他三招。假如让平五郎信纲再度率领神风营出战,那么必将造成一场人间浩劫。到时候,无论对扶桑还是对中原,都只会是悲剧。”
  程立缓缓道:“所以你就想杀了石田十诚。没有了他这个执权,扶桑国内必定大乱。神风营也不可能再渡海来入侵中原。平五郎信纲匹马单枪,哪怕本事再大,也都不足为虑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柳生长船斋清彦微笑道:“神君说得对极了。”
  程立淡淡道:“但有一点,我不是太明白。阁下也是扶桑人,怎么会想到要杀死石田十诚,阻止神风营入侵中原这种事呢?阁下并非出家的和尚。应该还不至于大慈大悲到这个程度吧?”
  柳生长船斋清彦笑了笑,缓缓道:“老夫自己,当然也存在着一点私心。但请神君相信我。这点私心对于中原朝廷,对于中原百姓,还有对于神君来说,都绝对无害。”
  程立点点头,却又摇了摇头,忽然道:“这座黄金茶室,其实我以前也曾经听说过关于它的传奇故事。据说,它是丰臣关白按照自己的审美观,亲手制造出来的。”
  柳生长船斋清彦微微一震,道:“不错。神君博闻强记,实在令人佩服。要知道,关于这座黄金茶室的事,即使在扶桑,现在也已经很少有人能知道了。”
  程立凝声道:“所以,要杀石田十诚的人,其实并不是你,而是丰臣关白的儿子,丰臣小国主,对不对?”
  柳生长船斋清彦的一双眼眸,原本看来似已昏花。可是随着“丰臣小国主”三字入耳,这双眼眸却陡然变得前所未有地清晰。瞳孔收缩,精光四射。整个人更随之彻底摆脱了先前那种衰老的模样,赫然活像一口出鞘的利剑,锋锐凌厉,威严莫犯。
  但这种惊人的变化,也仅仅只维持了一瞬间而已。不过区区两三个呼吸之后,柳生长船斋清彦又再恢复了那种苍老,衰弱,活像风中残烛般的模样。他叹了口气,缓缓道:“小国主……三十年前,丰太阁去世的时候,他还只有七岁,确实是小国主。但现在……他也已经三十七了。”
  扶桑朝廷的官位,基本上是模仿中原朝廷而设置,有正九位,从九位,合共十八级官阶。关白是从一位,相当于中原的丞相,已经是人臣之极。但也正因为是人臣之极,所以不方便接受中原天子“扶桑国主”的册封。故此,丰臣关白主动向天皇提出辞呈,以白身接受了中原天子的册封。
  扶桑天皇对于这个册封,当然极不满意。但扶桑皇室大权旁落已久,天皇空有一个尊贵名号,实际上无兵无财,谁也不当他一回事。即使再不满,也不敢拦阻丰臣关白接受中原天子的册封。
  不过,扶桑朝廷向来有惯例,会对辞职的关白,赠送正一位太政大臣——俗称为太阁——的官位,以表示关白虽然辞职,荣宠依然不改。所以当时的天皇,便依照惯例行事,也不管丰臣关白本人同不同意。
  其实这举动多少有些冒险。万一激起丰臣关白不满,虽然不会直接推翻整个扶桑皇室,但要换个天皇来坐那张椅子,对丰臣关白来说,也是轻而易举。
  其实天皇之所以这样干,也是长年累月被压制得狠了,干脆赌气,来个破罐子破摔。反正最糟糕不过退位而已,那也没什么。但或许也正因为再也糟糕不到哪里去了,所以出人意料之外地,丰臣关白反倒没有生气,还大大方方地接受了正一位的官位。从此以后,民间便有不少人,都称呼他为丰太阁。
  日本国主和正一位太政大臣,这两个身份,其实相互对立。理论上来说,接受了其中之一,便不能再接受另外一个。但中原和扶桑之间是汪洋大海。天高皇帝远,中原天子也管不了扶桑的事。丰太阁自己又大权在握,说一不二。他喜欢怎样就怎样,谁能阻止得了他?于是乎,丰太阁便同时身兼二职,直至老死。
  丰太阁去世之后,太政大臣的正一位官位,自然不能立刻传给儿子。所以丰臣小国主只是继承了扶桑国主这个封号,同时在扶桑朝廷内按部就班地升职。刚开始是从五品,然后过几年升一升。现在已经是从二位左大臣了。
  但是那也没有用。当初扶桑天皇大权旁落,国事全由丰太阁做主。现在则不但扶桑天皇,连丰臣小国主也大权旁落,国事全由石田十诚拿主意,根本不容许丰臣小国主说半句话。也算是天道好轮回,一报还一报了。
  以上关于扶桑的种种情况,也用不着现在才来详细分说。当日在海上遇上石田三郎的时候,程立和四大档头之“夺魄”,在私底下早已经谈论过了。
  所以柳生长船斋清彦才刚开个头,程立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更可以以这些话所透露的线索作为基础,继续向上进行推论。
  “丰臣小国主三十七了。这个年纪,已经完全是成年人,可以自己做主了。但由于有石田十诚这位执权在,所以丰臣小国主非但不能在国事上发表意见,甚至很可能对于自己身边的私事,也没有决定权。可想而知,他对于这种状况,肯定十分不满。”
  程立顿了顿,淡淡道:“但如果石田十诚死了,那么丰臣小国主就有机会,可以夺回旁落的大权,对不对?”
  柳生长船斋清彦又叹了口气。道:“对此不满的,又何止是小国主。哪怕石田执权,也只会觉得越来越不满。毕竟石田氏早该在小国主长大成年之后,就奉还国政了。
  现在长久霸占大权,却又没有一个明确说法,有实无名,绝不是长久之计。石田执权即使不为自己着想,也必须为家人,为子女,为部属着想的。”
  程立颌首道:“所以石田十诚才重新组建神风营,企图渡海西侵。只要抢下来一两块地盘,并且能够固定下来,那么就是超越丰太阁的不世奇功了。到时候,石田十诚完全可以撇开丰臣小国主,直接自己担任关白,名正言顺地子孙世袭,那就彻底高枕无忧了。”
  柳生长船斋清彦苦笑道:“就是如此。当年丰太阁对老夫有恩。所以老夫曾经发誓,终生效忠小国主,至死不渝。再加上这三十年来,小国主又是在老夫眼皮下长大的。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在老夫心里,早已把小国主看作是我的儿子。无论在公在私,我都绝不能让小国主一辈子当个傀儡,甚至在他之后,子子孙孙也继续当石田家的傀儡。所以……”
  顿了顿,柳生长船斋清彦一字一顿地凝声道:“石田十诚必须死!”
  程立道:“但为什么要找我?平五郎信纲也是丰太阁的养子。按道理说,他是丰臣小国主的兄弟。如果他愿意出手的话,再有一百个石田十诚,也都早就死了吧?”
  柳生长船斋清彦苦笑着叹口气:“如果军神愿意出手,那么当然一切问题,都不成问题了。只可惜,当年金刚山一战,军神纵使未败,却也被迫负伤而逃,潜匿三十年。
  对军神来说,这实在是毕生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故此他一心一意,只想复仇。神风营重组,正好满足了平五郎信纲这个愿望。所以,他绝不容许任何人来妨碍自己复仇。


第237章 珠光宝气
  “南军神,北武魁,六道轮回唯拳王,柳生剑下万神劫。”
  程立缓缓道:“这四句话,是我刚刚从宫本嘉兵卫那里听回来的。据说,这四大绝顶高手,正是扶桑真正的武道之巅。
  虽然平五郎信纲潜修三十年,功力大进。但其余三人,应该不是酒囊饭袋吧?合三人之力,难道真的不能遏制住平五郎信纲?”
  柳生长船斋清彦又叹口气:“三人合力,或许可以。但南武魁居无定所,到处流浪。兼且向来不喜欢政治。要找到他的,并说服他出手,简直难比登天。拳王则已在军神手下惨败,败军之将,不足言勇。单凭一个剑圣……”
  苦笑了一下,柳生长船斋清彦摇头叹息道:“根本无法成事。”
  程立道:“所以你找上了我?”
  柳生长船斋清彦缓缓道:“石田十诚不死,则最多一年之内,神风营便会大举进军中原。到时候兵锋再起,战火弥漫,也不知道将会有多少黎民百姓,将会无故惨死。神君,你身为中原一份子,难道就忍心看见生灵涂炭?”
  程立笑了笑,道:“中原是大魏朝的天下。有两大圣地,三大源流,七大剑派,八大世家,十大帮会。更有金龙帮、六欲天、八斗堂、沧海月明楼等势力。任何一方势力的主事者,也绝不在我之下。这件事,也未必只有我才能办得到。”
  柳生长船斋清彦用力摇摇头,用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视著程立:“他们不行。他们都不行。我知道的。在平五郎信纲的神遗之招面前,什么圣地什么源流,全部都不行,唯一能做到这件事的人,只可能是你。”
  程立奇怪地问道:“你凭什么这样认为?”
  柳生长船斋清彦神情严肃地道:“不是我认为,是神佛这样认为。这次来中原之前,我曾经找扶桑最灵验的神官,进行过占卜。结果表示,唯有一个和石田十诚有仇的人,才能办得到这件事。”
  程立笑了笑:“我杀死石田三郎,又捣毁海上销金窟,和石田十诚有深仇大恨的这个人,当然只可能是我了。”
  柳生长船斋清彦缓缓道:“要石田十诚死,当然很不容易。即使神君你是神佛所喻示的人,要把这件事办得成功,也同样不容易。所以,我也绝不会让你白干。”
  话声才落,柳生长船斋清彦忽然拍了拍手。
  一直端坐在旁边,那位身材好得夸张的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