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枪爆头-第3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立道:“那就劳烦太傅了。这样一来,我们兵也有了,将也不缺。尽可以分为两路,同时向东堡和西镇派去一千援兵。”
  水龙吟一怔,道:“要分兵?”
  程立理所当然地道:“自然要分兵。总不能厚此薄彼,只救其中一家,却不管另外一家的死活吧?”
  水龙吟犹豫道:“话是这样说。但力分则弱啊。”
  程立道:“其实也未必就弱。围攻东堡和围攻西镇的叛军,都只有三千左右。咱们以一敌三,胜算还是不小的。”
  众人面面相觑,良久之后,都无奈地一声叹息。其实一千打三千,无论再怎么想,自己这边都处于极明显的劣势。最佳处理方案,当然是劲往一处使,集中力量救援其中一家。但那样做的话,就等于放弃另外一家了。这种话,众人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的。那么退而求其次,分兵两路,也算是最不坏的选择了。
  黄小石摇摇头,又问道:“那么程大哥,这个分兵二路,该怎么分?谁去救援东堡,谁去支援西镇?”
  程立沉思道:“那就要看东堡和西镇这两家的实力,究竟是谁更强,谁较弱了。我对于他们这两家,可都不是太熟啊。”
  水龙吟笑道:“这个问题,可就要问我了。东堡的堡主老黄,外号‘大猛龙’,又称呼为‘金刀无敌’。年轻的时候,以独门绝学‘降魔霹雳手’,再加上一口七十斤重的大金刀,纵横江湖数十年,从未一败。假如倒退二十年,那么我可以肯定,老黄才是四大家中的第一高手。”
  程立道:“倒退二十年?这样说,黄堡主现在的已经无复当年之勇了?”
  水龙吟叹息道:“老黄家里祖辈相传,都有隐伏的心疾。年轻时还没事。可年级一大,这心疾便逐渐显现。偶尔发作起来,便会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这个毛病,尤其忌惮动气。假如平心静气的话,就发作得少些。一旦急起来,说不定一天就会发作个两三回。唉~”
  程立点点头,知道这是遗传性心脏病,间歇性心绞痛。修炼内功真气虽然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可是对付这类先天遗传性疾病,还有病毒感染之类,似乎是用处不大。故此即使是一流,甚至绝顶高手,一旦有这类疾病的话,却也和普通人生病没多大区别。
  秋夜雨对于东堡的情况,也颇为熟悉。他同样摇摇头,叹息道:“黄堡主早年生的两个儿子,都先后因为江湖争斗而去世了。所以他这十多年来,他每隔一两年,就要新纳一员妾侍。
  虽然这些妾侍,也先后都给他生了三女二男,但都尚未成年,没办法挑得起东堡这副重担。如果黄堡主现在有个什么万一的话,武林八大世家之一的东堡黄家,恐怕就要从此绝后,从江湖上除名了。”
  雨霖铃则道:“相比之下,西镇的情况便要好得多。镇主‘太岁’蓝远山,今年才刚刚三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虽然他深藏不露,极少出手。但江湖传言,蓝家祖辈相传的‘狂飚神功’,已经被他修炼至炉火纯青境界。更有人说,顶多五年之内,蓝远山就会正式向天下第一拳的金龙帮帮主,‘气吞天下’李焚舟发起挑战,誓要取代其地位。”
  程立笑道:“向李大哥挑战?呵呵,虽然我没见过蓝远山。但我却知道,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即使勉强发起挑战,最终也只是自取其辱罢了。”
  李焚舟本身修为,已经臻于绝顶境界。“天罡乾坤变”的奇功,更堪称独步天下。蓝远山要向那个时候的李焚舟挑战,胜算已经极微。更不要说,在永州“洞天福地”一行,李焚舟更突破本身极限,悍然闯入更高妙的极元境界。
  用佛道两家的话来说,修行到达这么一步,那就算是已经得成正果,可以算是地仙或阿罗汉了。蓝远山修为再高,终究还是肉体凡胎。如何能够和地仙阿罗汉之类超凡入圣者交手了?
  秋夜雨在杭州那时候,也曾经亲眼看过李焚舟与敌人交手。当时李焚舟“霸绝乾坤夺天威”,抽取九天九地之气发招。神威凛凛,气势凌天。当时情景,可谓历久而常新,至今依旧让秋夜雨无法忘怀。所以他也同意程立的判断,认为蓝远山不可能胜过李焚舟。
  当下秋夜雨毫不犹豫,开口道:“蓝远山有没有资格挑战李帮主,这事咱们暂且不提吧。但就眼下形势来看,西镇应该要比东堡更强,这一点应该可以确认了。”
  程立颌首道:“明白了这一点,那就好办。那么从三教要过来的援兵,可以全部投入到东堡那个方面。率领这队援兵的人,则由水兄你来担任。申兄则在旁协助。另一方面,我和方兄则率领一千援军,前往救援西镇。这样的安排,应该还算恰当吧。”
  诸葛太傅颌首道:“善。如此分兵,确实相宜。那么事不宜迟,老夫这就前往大崇法寺,上清观,以及崇心书院。请他们派遣高手助战。”
  方小侯爷也站起来,道:“那么我就去各家勋贵家里拜访,希望尽早凑齐足够的兵力。”
  黄小石连忙跟着起身:“那我回去扁担帮召集人手。呃,这段时间,帮里吸收了不少高手加盟。这部分人里面,应该有不少都愿意跟着一起出发救援东堡和西镇的。”
  程立点头道:“这样最好不过。嗯,我也要进宫里去,和永嘉公主告别。申兄,假如你没有什么事的话,可以暂且在太傅府这里休息一下。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咱们再一起出发不迟。”
  申虎禅沉静地点点头,凝声道:“很好。那么就是这样吧。”


第689章 二路
  大崇法寺,是白玉京内规模最大的寺院,深得皇家尊崇。寺中主持方丈的地位之高,在佛门内部,仅次于龙华寺之主持。几乎可说就是佛门第二人。
  当今大崇法寺的主持了尘方丈,不但本身德高望重,极受大魏先帝与当今天子两代帝皇的尊敬。而且在武林之中,同样大大有名。他与龙华寺方丈二人,乃是齐名并称。不过了尘方丈佛法造诣略高,而龙华寺方丈则武道修为更深。可谓各擅胜场,倒也难分高下。
  大崇法寺内,自然也有武僧。其中修为最高的四人,分别名为正智、正定、正音、正真。他们修炼大崇法寺的“金刚般若功”,皆已臻于最高境界的第十八层。更精擅拳、掌、指、腿、以及刀法、棍法、鞭法等各种武艺。在江湖之上,算是声望极隆的后起新秀。合称为“崇法四大金刚”。
  太清观,论香火之旺盛,颇不及大崇法寺。但论及皇家的尊崇,还有在道门内部的地位,却也并不输给大崇法寺。
  事实上,太清观的当代观主玄真子,就是从道门宗源真武宫出来的。论辈分,他还是当代真武宫宫主的师侄。其“太清心经”的正宗道门心法,已经修炼至炉火纯青,返璞归真的境界。一套“九宫连环剑”,更是道门中难得一见的剑法绝学。
  玄真子座下有三名亲传弟子,分别名为青云、青石、青松。合称“太清三友”。他们修为虽然不及其师,但三人联剑合力,却能组成“太清三才剑阵”。威力比单打独斗时更激增十倍。可说摧枯拉朽,挡者披靡。就连峨嵋派三英二云那样眼高于顶的名门弟子,也不敢对他们有半分轻视。
  相比起大崇法寺和太清观,儒门崇心书院的实力,便相对较弱了。毕竟儒门比较崇文,纵然并不抑武,却也不太热衷。故此儒门中高手的比例,向来是少于佛、道二家的。
  不过崇心书院的山长司徒偃,倒有些例外。他不仅曾经是一位妙笔生花,连中三元的状元。而且在武道上修为也不弱。所修炼的“正气武典”,共分十层,只修炼一口浩然正气。修炼至第五层以上时候,就能够驭气为兵,根本无需使用刀枪剑棍等武器,
  司徒偃的修为,居然已经到了第九层。他曾经周游天下,与七大剑派的掌门人们分别谈文论武。事后七大剑派的掌门人,都一致对司徒偃的修为交口称赞,认为司徒偃虽然不入江湖,但其修为之高,绝对足以在泰山风云碑上留名。
  崇心书院里,有六位教谕,分别负责向学员教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他们六人本来也各有姓名。但进入书院之后,便把本来姓名一概弃之不用。改名为齐礼、楚乐、燕射、赵御、魏书、韩数。六人同样修炼正气武典,而且都已经到达了第七层以上。人称“六艺君子”。在武林中同样有着不薄的名气。
  诸葛太傅是三朝老臣,天子帝师。在“十二干城”中排名第二。现在颜崇和绝灭王一起叛变了,诸葛太傅便是当朝重臣之首。堪称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诸葛太傅亲自上门拜访崇心书院、大崇法寺、还有太清观。则司徒偃、玄真子、了尘方丈等三人,都不能不给面子。当下,三人便把崇法四大金刚、太清三友、以及六艺君子等门下得力高手叫出来,让他们听从诸葛太傅吩咐。
  此外,扁担帮中,也来了几位好手。分别是八大天王、牵牛尊者、还有“一帆风顺”张泰顺。以及“三元及第”的吴一悲、霍一怒、龙一笑。
  八大天王是一个人,不是八个人。这个人又高又壮,还很有气派。认为自己“眼大耳大,鼻大嘴大,拳大脚大,名大命大”。所以自称八大天王。
  牵牛尊者则脾气古板小气,偏偏又自以为豁达豪迈,脾气古怪之极。他要是觉得你这个人不行,哪怕你是皇亲国威,也休想让他以正眼看你一下。但若是他觉得你很对眼,那么简直掏心掏肺,可以把自己钱袋里最后一个铜板也拿出来给你。
  吴一悲、霍一怒、龙一笑,他们是同门师兄弟,虽非亲生兄弟,但数十年同起同居,早已经锻炼得相互心灵相通,默契非同寻常。三人同时运使三支长短各异的判官笔,相辅相承,攻守兼备,组成“三元及第”阵法,威力超乎想象。
  “一帆风顺”张泰顺,这人做事精明能干,八面玲珑。师父交代下来的事,从来没有他办不成的。所以才得了个“一帆风顺”的外号。
  八大天王和牵牛尊者,是“发梦二党”中,花党党魁花发财的至交好友。吴一悲、霍一怒、龙一笑等三人,却和梦党党魁文作梦相交莫逆。至于张泰顺,他更是文作梦门下大弟子。
  “发梦二党”和扁担帮合并,花发财文作梦二人成为了扁担帮的长老,八大天王等人自然也顺理成章,一起加入了扁担帮。他们听黄小石这位帮主说起,需要高手前往救援东堡和西镇。于是一个个都自告奋勇。考虑到扁担帮弟子有相当部分,本来都属于“发梦二党”。那么由他们来率领这一路以扁担帮作为主力的援兵,就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另一方面,方小侯爷前往朝廷各位勋贵家中,募集兵力的事,也办得十分顺利。赵国公、鄂国公、潞国公、卫国公、宋国公、卢国公等几家一凑,就有六百多人了。再加上方小侯爷自己的快活侯府,以及其他勋贵之家。一千兵力轻易凑齐。而且还有三百多匹马。一旦与叛军交锋,这三百多匹马组成骑兵冲锋,威力绝对非同小可。
  另外,朝廷里高手也是不少。尤其以刑部之中的捕头,因为经常要出动对付那些江洋大盗,独行大盗,采花大盗之类作奸犯科者,所以最容易成名。比方说“捕风捉影”郭秋风;“千里神鹰”轩辕天;“铁锥”庄洞。“插翅难飞”彭太正。都是燕赵之地颇有声望的六扇门翘楚。
  恰好,这四位名捕同时进白玉京办理公务。事情虽然办完了,却因为又突然发生绝灭王这样一件意外,所以导致他们不得不滞留白玉京。诸葛太傅审阅公文时发现了他们,于是干脆把他们也从刑部暂时借调过来,以加强援军的实力。
  事情办得顺利,时间也节约了不少。本来预计要第二天下午,才能组成援军出发前往东堡与西镇的。但实际上,还不到中午时分,援军已经凑齐。
  一千扁担帮弟子,加上崇法四大金刚、太清三友、六艺君子,还有八大天王、牵牛尊者、张泰顺、吴一悲、霍一怒、龙一笑等高手,由水龙吟和申虎禅率领,组成东路援军,前往救援东堡。这一支援军,人才济济,实力雄厚,故此战意特别高昂。
  一千勋贵家丁,加上郭秋风、轩辕天、庄洞、彭太正等四位名捕,由程立和方小侯爷二人率领,组成西路援军,前往救援西镇。
  单看牌面,西路援军似乎在实力上,要比东路援军来得弱一点。但实际上,由于程立自己就在西路援军之中,所以人数虽少,实际上力量反而更凌驾于东路之上的。
  一切准备就绪。众人再不耽搁。东西两路援军正式出发,浩浩荡荡出了白玉京的城门,随即分别往东、西两方而去。这也预兆着,程立与绝灭王之间的战役,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690章 遇袭
  白玉京所在这一片地区,自古以来,便被称呼为京畿,或者京邑。从天空上俯视下望的话,可以发现这一整片地区,就是个大盘子。盘子正中央,便为广袤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暖,物产丰茂,简直是上天恩赐的宝地。
  至于这个大盘子的四周,则是山峦丘陵。可以很有效地阻隔外敌入侵。武林八大世家之中的东堡、南寨、北城,便都建于山岭之上。据险而守,尽占地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家自从建立以来,也曾经遭遇过许多艰辛危难。之所以能够一直屹立不倒,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都着实应该归于山岭的险要崎岖才对。
  由水龙吟和申虎禅二人所率领的东路援军,离开白玉京之后,便沿着大道,一路向京畿盘地东方边缘的卧虎山脉急速进军。东堡——或者应该称呼它的正式名称撼天堡,就位于卧虎山脉之上。
  这一千援军,虽然都由扁担帮弟子所组成。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行动的时候,就是一盘散沙。事实上恰恰相反。这一千弟子,分为十支小队,每队百人。分别承担起前锋、中军、殿后、侧翼等不同工作。各就各位,井井有条,丝毫不显紊乱。
  这些扁担帮弟子能有这样的表现,和黄小石是分不开的。需知道,天逸居士为一代奇人,诸子百家,兵法韬略,可谓无一不通,无一不精。黄小石跟着师父,造诣当然也颇不凡。他当上扁担帮帮主以来,一直以兵法训练帮中子弟。时日虽然不长,却已经大见效果。
  兵固然精,将同样勇。这一路援军之中,可谓高手众多。为首的水龙吟和申虎禅二人不必多说。崇法寺四大金刚、太清观的太清三友、崇心书院的六艺君子,这些也都是难得一见的高手。再加上八大天王、牵牛尊者、张泰顺、吴一悲、霍一怒、龙一笑等,可谓人强马壮,声势浩大,实力强横。
  上千军队,不能全部挤在一起。所以十支小队,相互间都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担任前锋的小队,和担任殿后的小队,相互间足有里许之远。为了防止敌人突然出现进行偷袭,所以小队里都配备了高手坐镇。
  坐镇前锋小队的高手,正是合称为“三元及第”的吴一悲、霍一怒、龙一笑这三师兄弟。他们手提成名武器的判官笔,骑在马上一边赶路,一边保持着警惕,随时密切留意着四周的一切。因为平坦大路已经逐渐走完,再向前没多远,就是卧虎山脉的山口了。所以从这里开始,敌人随时可能会出现,绝对大意不得。
  吴一悲是三人里的大师兄,手上拿的判官笔也特别长,足有七尺。他沉声道:“两位师弟,大家都要小心。咱们这次的敌人,可是魔门中的四大天魔。
  这些魔头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