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枪爆头-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澹台明瑶刚才根本不假思索,一句话已经冲口而出。说完之后,却也觉得自己实在太冲动。
  需知道,紫竹静斋心法,以“守、静、虚、无”四字为最要紧的诀窍。可是刚才自己说话时,只因为情急之故,却又有哪里够得上半点的“守、静、虚、无”了?
  定了定神。澹台明瑶缓缓道:“司马师兄,凡事耳听为虚,当眼见为实。黑煞神君如何起家,剿灭霹雳堂的内情为何,我并不知晓其中内情,想必司马师兄也同样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但关于日前白玉京内,七大剑派遇害之事,当时我却刚好也同样在白玉京中,故此侥幸能够了解更多。
  下手害死七大剑派众位前辈的凶手,应该是魔门的易水道。白玉京内,负责侦办此案的‘捕神’刘击烟,也有相同的判断。故此,华山派如果想要报仇的话,恐怕不宜把过多精力放在黑煞神君身上。”
  “呸!那个黑煞魔头,本身就是魔门传人。易水道也是魔门的一份子。他们狼狈为奸,联手作案害人,又有什么出奇了?
  捕神刘击烟?我再呸!这种朝廷鹰犬,只知道官官相护。他那敢得罪朝廷的驸马爷?当然是哪怕明知道凶手是谁,也得另外找个人出来替驸马爷顶缸啦。”
  一道人影满腔怨愤,手足并用爬起,挤到人群之前,扯开嗓子向澹台明瑶喊道:“妳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这样维护那个魔头?难道你们相互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众人凝神看去,却见这人原来是天河道人。他被那位魔圣殿少宗主,给一掌打飞出去,没想到居然能够不死。也算得上好本领了。
  不过,天河道人胸前鲜血淋漓,说话声音虽然大,但中气明显不足。可想而知,他内伤也十分沉重。所以在他的话语当中,竟满蕴了一种刻骨怨毒之意,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说句实在话,这天河道人为了建立起五岳盟,一直上蹿下跳。究竟所图为何,群豪当中也不是没有聪明人,当然不难想到。
  只不过因为群豪大多家破人亡,无所归依。假如真有个地方能让他们栖身,那么即使泰山派和嵩山派等,要把群豪连皮带骨都吞下去,那么群豪勉勉强强,也都认了。
  可是现在,被那魔圣殿少宗主一场大闹,五岳剑派之中,竟有三派都被杀了个干净。要不是少宗主手下留情,没对恒山派下手。要不是澹台明瑶及时赶到,阻止了少宗主向华山派下手。那么显而易见,五岳剑派全军覆没,也不过是指顾之间的事罢了。
  虽然,天河道人和华山派的“养吾剑”司马太元,嵩山派的“百丈松”狄峻,衡山派的“绕梁琴”秦迪和“天籁箫”萧大方。还有恒山的清和师太等人,并不能完全代表五岳剑派的真正水准。
  但无论如何,他们的表现如此窝囊,也实在很难让早已成为惊弓之鸟的群豪,有什么安全感可言。所以这个什么五岳盟,眼看着刚刚才竖起招牌,连半天时间都还没过去,已经再维持不住了。
  五岳盟若在,天河道人等管事的无论说什么话,别人也不好开口反驳。这就是所谓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了。
  但现在,既然整个五岳盟都维持不下去了,那么众人又何必再委屈自己,给天河道人什么面子?
  故此,当下就有声音在人群里冷笑道:“天河牛鼻子,你横什么横啊。有脾气的,冲着刚才那个魔教妖女去发嘛。这位姑娘才刚刚救了咱们一命,你居然怀疑人家姑娘?恩将仇报,你还是个人么?”
  这话一出口,群豪当中立刻便有不少人频频点头,深以为然。更有人随口附和,而且越说越难听。
  霎时间,庙宇之内一片混乱。那些对于五岳剑派彻底失去希望的群豪,还有那些依旧心存万一的群豪,双方互相指责。不过三言两语,便越说越僵,甚至彼此推推搡搡,眼看着就要从单纯的动口,发展到动手了。
  眼看情况越来越不对,天河道人也傻了眼,不知道该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了。还是司马太元比较有担当,立刻运转真气,大喝道:“够了,都给我停下!”
  华山派是七大剑派之一,地位和泰衡嵩恒四岳截然不同。群豪可以不把四岳放在眼里,却无论如何都必须给华山派个面子。当下虽然群豪仍有不少人心怀不忿,彼此大眼瞪小眼,恨得牙痒痒的。但终究还是住了手,闭了口。
  司马太元也觉得很失望。本来以为可以通过组建这个五岳盟,办下一两件大事,以提高自己在华山派内部的地位。可现在看来,这些江湖汉子名副其实,就是一堆乌合之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暗地里摇摇头,司马太元勉强振作精神,向澹台明瑶一抱拳,道:“姑娘,妳也亲眼看见这里的情况了。那黑煞魔君究竟该不该杀,相信江湖之中,日后定有公论。我们现在无论怎么辩驳,也是不管用的。所以此事暂且压下不提吧。
  不过姑娘,妳究竟是什么来历?还请不吝告知。在下日后禀报家师时,也好有个交代。”
  紫竹静斋一向抱持隐世作风。所以澹台明瑶本来不愿意说出师门来历。但眼看着事情演变到了这个份上,若不有所交代,也确实不妥。
  静斋仙子幽幽叹口气,随之探手入怀,取出一截约莫两寸来长的紫色竹子,扬手向前一送。
  精纯真气裹着这截竹子,缓缓向司马太元面前漂去。得到其面前,却竟是一顿,让竹子在半空之中,短暂停留了几个刹那。
  众所周知,发射暗器这回事,发得慢,远比发得快要困难百倍。尤其还要在半空中悬停,那简直已经超越了在场众人的理解范围,很难想像世间居然真有这样的武功,而不是什么神术仙法。


第816章 圣贤境界
  司马太元好歹有一位“九现神剑”的师父,见识还不至于如此浅薄。但也明白澹台明瑶露的这一手功夫,堪称惊世骇俗。
  相比之下,“九现神剑”虽然也能办到这种事。但在司马太元看来,即使是自己师父,也无法把这种事做得如此举重若轻,圆熟自如。也就是说,至少在内家修为方面,眼前这名如天上仙子一般的美女,竟更胜过华山派掌门?
  心下忌惮之意更深。司马太元益发不敢怠慢,连忙小心翼翼地接过那截小小紫竹,然后客客气气问道:“请问姑娘,这是?”
  澹台明瑶道:“你不是要交代吗?把这截紫竹拿回去,交给你们掌门观看。他自然就会知道了。”
  更不待司马太元回答,径自举步,淡然飘身而去。
  树梢之上,由始至终观看了整件事全过程的程立,不禁为之微微一笑。这件事能够如此结局,其实还算不错。
  在程立看来,经过这么一闹之后,所谓的五岳盟四分五裂,根本名存实亡。之前他们还起意要针对自己,使用各种小动作去拖住自己的脚步。现在想必也无法办到了。
  至于之后,司马太元和天河道人他们,究竟要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程立也完全不关心。
  江湖虽为江山一隅,但终究也只是一隅罢了。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尽快赶到东南,着手对抗倭寇入侵之事。至于江湖上这些纷纷扰扰,程立根本懒得理会。
  同样地,无论是魔圣殿那位男扮女装的少宗主,还是澹台明瑶,身份来历以及心性都各走极端,偏偏同样美丽,同样出色。她们究竟来这里,是想要办什么事?她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到底又是如何?
  这一切,程立也不是没有好奇心。若在平时,也会有探究之意。不过眼下的话,一切还是以军情为上。
  故此纵然离开庙宇,但程立也并无前往追踪这一仙一魔双姝之意。只是回头向依旧灯火通明,益发人声沸腾,显然又再吵了起来的庙宇中深深看了一眼,冷笑两声,就此离开。
  回到羽林军临时驻跸的军营之中,时间已经差不多三更天了。程立四周巡视了一圈,一切都显得十分安静。再过去找副将成魏博询问了两句,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当下程立放下心,回到自己的中军营房,倒头便睡。
  第二天早上,程立按时起身。刚刚洗簌完毕,还没开始吃早餐,忽然就有身边一名亲兵匆匆走进来,向程立呈上拜帖,却是泰安府的章知府前来求见。
  程立不由觉得奇怪。昨天才刚刚见过,今天这位章知府又跑过来,究竟想要干什么?即使是拍马屁,也用不着这么殷勤吧?
  需知道,程立虽然算是皇亲国戚。但论起身份来,却属于武臣。和章知府这些通过科举考试而得官的文臣,不是一条路子。
  固然,在程立这位燕国公兼羽林军中郎将面前,章知府必须保持礼数。但论其实质,章知府也用不着过分客气巴结。因为程立影响不到一地知府官员的前程,无论这位章知府是升官,是贬官,还是平迁,都没程立什么事的,
  一转念之间想不明白,程立也懒得再想。当下挥手吩咐亲兵去把知府大人请进来,同时又把副将成魏博也叫到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副将成魏博刚刚进来,在程立下首落座。那亲兵也引领着章知府,还有另外一名中年汉子走了进来。
  程立的目光,一下子就被那中年汉子吸引过去了。说是“中年”,但实际上,这汉子顶多三十刚出头的模样。他浑身上下,没有任何稍微华丽一点,稍微名贵一点的装饰打扮。只是穿着普通粗麻布衣服,头发用根木头发簪挽住,腰间随便系了条草绳作为衣带,脚下蹬着草鞋。无论从任何角度看来,都像是名乡下随处可见的农夫。
  偏偏这名农夫的草绳衣带之上,却挂着块腰牌,表明了他的真正身份——六扇门中的一名捕快。
  此外,这汉子的相貌,乍看之下似乎显得十分平凡。但如果细看的话,又会觉得这个人十分特别,处处都引人注目。可真要说这个人究竟那里特别了,却又极少有人能够说得出来的。
  程立不同。程立可以说得出来。在程立的精神感应之下,可以很容易地察觉得到,这名汉子里里外外,整个身心都契合得天衣无缝,没有任何不顺和冲突之处。呈现出一种只有在理想之中,才有机会出现的最和谐状态。
  这个状态,应该如何理解?简单说来,儒门弟子,人人都拜孔子。人人都向儒家圣贤的方向努力。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要为天地立心,要为生民立命,要为往圣继绝学,要为万世开太平。
  但喊口号容易,真正要做到,那就难上加难了。而且有些时候,或者因为外部环境影响,又或者因为内部自我原因。所以有些问题,明明大家都知道应该怎样处理才最好,但往往就是办不到。
  然而,如果有人心里明白该怎么做,然后他就当真一点都不打折扣的,照着这样去做了。而且是几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任何动摇地去做。更兼他自己并不觉得这样做有多么特别,也不是为了要博取谁的赞赏或惊叹,而是发自内心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去做,那么毫无疑问,这已经是“圣贤”的境界了。
  以儒家的话来说,这种状态,就是“知行合一”。孔子所自述的“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能够拥有这样一种圣贤之境界者,哪怕他本身再怎么平凡也罢,可是看在其他人眼里,也立刻就显出他的不平凡了。这种人要么不习武,一旦习武的话,肯定至少也是绝顶高手。
  不为了泰安知府。单纯为了这名平凡而特别的汉子。程立立刻站起,向对方迎上。双手抱拳一礼,道:“我是程立。请问阁下姓名。”
  那平凡汉子眉宇之间,显现出一丝惊诧。须知道他修炼的心法十分特别,普通人哪怕明知他的身份,往往也很难从他身上看出些什么端倪。只有在真正面对敌人的时候,他才会显示出自己的不凡。
  但程立和自己才见了一面,居然立刻便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特别之处,可想而知,程立在精神上的修为,至少不下于自己。
  尽管如此,这平凡汉子却并没有丝毫忌惮或戒备之意。他只是简简单单,也向程立抱拳见了一礼。凝声道:“泰安府知府衙门捕头,李玄意见过燕国公。”
  程立又是一怔,脱口道:“李玄意?你就是捕王李玄意?”


第817章 凶案再现
  所谓“三绝神捕”,正乃大魏朝律法之象征,六扇门中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是“捕神”刘击烟、“捕王”李玄意、“捕侠”柳独锋。
  “捕神”刘击烟,出身于江湖。他不但智勇双绝,而且三教九流,三山五岳之中,都有他的眼线。尤其在衙门里当差的捕快,更视他为楷模,人人都争相为其效命。可以说,他是六扇门中的明星,偶像。
  “捕侠”柳独锋恰好相反。他出身于名门世家,自小锦衣玉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是真正含着金汤勺出世的富家子弟。长大后投身公门,无论去到什么地方办案,都一定要讲究排场。穿的住的用的吃的,一切都极尽华美。虽然他本人性格侠义,但很多人总觉得他太高高在上,不接地气。
  相较之下,“捕王”李玄意和另外两人都不同。他出身平凡,就是普通农家子弟。最开始进公门当差时,也不过是名普通衙役罢了。而且他并不是为了什么远大理想,什么维护正义之类,纯粹就为了找碗饭吃罢了。
  李玄意也不像另外两人,各有名师传授武艺。他是进入六扇门之后,才开始学武的。之后,李玄意一步一个脚印,以最踏实的风格,不断建功立业。从衙役升为班头,又升为捕快,再升为捕头,然后从县城被调动到府城,然后在刑部也挂了名。
  在这过程中,李玄意侦破了一件又一件的奇案、大案、要案。被他所抓拿的犯人,下至乡村间鼠窃狗盗之辈,中至江湖中杀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盗,上至武林中许多成名已久,声威显赫之辈。全部应有尽有。甚至朝廷里的大官,也都被李玄意抓拿过不少。
  李玄意破案越来越多,抓拿的犯人一个比一个更有来头。但到头来,这些犯人的下场无一例外,全都被“捕王”生擒活抓,并送进官府审问判决。数十年来,还从来没有犯人,可以在李玄意手上逃脱。
  捕快要杀人,当然绝对比要抓人更容易百倍。但只要是落到“捕王”李玄意手里的,便绝对只有一个下场——被押到监牢里等待判刑。
  可是与此同时,李玄意也“相当不懂得做人”。很多次他抓住了犯人,却明里暗里,不断有人暗示他“网开一面”。并且为此许诺了各种好处。什么金银美女,就像不要钱般拼命往他身边送。
  偏偏到头来,李玄意什么都不要,谁的面子也不卖。只要被他抓到的犯人,便绝对只能有一个下场,就是乖乖坐牢。
  要办到这一点,李玄意的武功修为到底有多深,本事究竟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这样一来,李玄意也得罪了许多人。这些人明里不敢和他直接对抗,却在暗地里拼命使小手段拖后腿,使绊子。
  故此,李玄意虽然名头越来越大,甚至连天子都听过不止一次了。但李玄意自己,却始终只是名普通捕头,身上连个比较像样的七品官身都没有。
  但李玄意自己,似乎也并不在乎。他俸禄不丰,还要奉养高堂和家中妻儿。可是他始终不贪,反而发自真心地觉得这就够了。也没有要拼命向上爬,要升官发财的心。无论在什么职位上,被委派了什么差事,他都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去办。
  如此种种行径,都大有上古三代之时,大尧、大舜、大禹、成汤等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