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枪爆头-第4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860章 骑鹤下扬州
  扬州刺史姓李,单名一个茂字。他是科举官,殿试二甲的进士。恰好,当初他参加会试的时候,主考官正是诸葛太傅。
  按照官场上的规矩,会试中榜的举子,都会拜主考官为座师,自居学生。所以,虽然这层关系其实挺空泛的,但真要算起来,李茂也可以说,他和绣春楼的多情柔荑,夺魄销魂等“四大档头”,是同门师兄弟关系。而且这层关系放眼天下,是即使连皇帝也都承认的。
  既然李刺史算是诸葛太傅的弟子,那么和程立这位燕国公,也可以算是自己人了。故此双方叙过来历之后,彼此都在无形之间,对于对方生出了一股亲近的感觉。
  当下程立扶起李刺史,两人并肩策骑,在扬州城之内招摇过市,一路往刺史府而去。
  沿路之上,那些扬州城的老百姓们,看见羽林军军容严整,盔甲上到处都染满了斑斑血迹,刀枪高举,杀气腾腾的模样,都情不自禁地觉得害怕。
  可是再看见羽林军的战马脖子上,挂着大大小小的好多颗倭寇首级。扬州城的老百姓们,又立刻兴奋地高声欢呼起来。甚至还有不少人,立刻回到家里,用篮子装了食物和酒水,然后回到大街边上,要献给羽林军享用。更有部分老百姓自发地在大街两旁撮土焚香,向羽林军垦垦礼拜,善颂善祝。
  羽林军号称是天子亲军。但实际上,早已经变成白玉京内功勋世家子弟们混日子的地方。在程立接掌羽林军之前,这些功勋世家的子弟们,一个个在白玉京里游手好闲,都忙着斗鸡走狗,吃喝玩乐。时不时还聚众斗殴,胡闹不断。以至于神憎鬼厌,人人对这些人避之惟恐不及。
  程立接掌羽林军之后,把当初自己所接受的那一套训练方法拿出来,往死里操练这些功勋子弟。
  实话实说,程立之前所归属的那方天地,相比起现在这方天地,在科技水平上,还有生产力发展上,都领先了甚至不止两个时代。对于军队士兵的训练,同样有一套以科学严格归纳之后,所总结而成的方法。
  这套先进的科学训练法,当然没可能全部照搬来这个时代使用。但只是运用上一些这个时代可以做得到的东西,也已经足以立竿见影地,让羽林军为之脱胎换骨了。
  最重要的,是程立自身修为高绝,又同时和诸葛太傅以及绝灭王交好。故此根本不怕会得罪人,谁来说话求情都不管用。该打就打,该罚就罚,真正可以做到令行禁止。所以一来二去,竟把这些被世人视为废物纨绔的功勋子弟,给狠狠训练出来了。
  从白玉京一路来到扬州,这段路程千里迢迢,当中餐风露宿,各种辛苦也不必多说了。和倭寇的连续激战,并且连续大胜,更在羽林军众将士心内,培养出了一分傲然自信之气。
  此刻再入扬州城,得到城中百姓父老箪食壶浆,焚香迎接的待遇,胸中更油然而生出一股自豪。无形之间,这帮昔日人见人嫌的纨绔子弟,俨然已经被血与火锻炼成一支强军,甚至是铁军。
  扬州城老百姓受倭寇侵扰,可谓一夕数惊。忽然间看见有这么一支铁血强军入城,自然人心大定。
  程立刚刚和李刺史一起,进入刺史府坐定。外面的门子立刻拿着厚厚一叠请帖进来,全是扬州城中的士绅和富商,说要设宴替将军大人接风洗尘。
  程立又不会分身术,自然不可能每一张请帖都照顾到。但羽林军进城,要想有所作为的话,肯定需要和当地士绅富商搞好关系,得到他们在人力物力方面的各种支持,这一仗才好继续打下去的。
  最后,还是莞儿出了个主意,让李刺史出面,在扬州城内最大的酒楼里设宴,把城中所有士绅富商全部集中起来,一次性和燕国公大人会面。这样一来,便谁也不得罪,也能搞好彼此的关系了。
  程立欣然答应了。然后便委托李刺史照此办理。李刺史自然一口答应下来。心下却暗暗纳闷,摸不准莞儿究竟是个什么身份。
  莞儿仍旧依照一贯的习惯,穿上男装示人。但她天生丽质,哪怕瞎子都看得出来,她其实就是名女子。而且更属于那种万里挑一的美女。和她相比之下,扬州城里那些出名的大家闺秀也罢,风月花魁也好,俨然全都变了庸脂俗粉,不值一提。
  朝廷律例有所规定,女子不得随军而行。莞儿明明身为女子,却跟在燕国公身边,而且丝毫也不避忌外人,难道她是燕国公心爱的宠妾?可是看两人的神态举止,却又没发现什么过分的亲昵之处啊。当中原因,委实教人百思不得其解。
  只不过呢,律例是死的,人却是活的。程立不但是羽林中郎将兼燕国公,更可以算是皇亲国戚。而且扬州城还要指望程立来救。所以李刺史虽然平日里以刚正不阿,处事公正无私而著称,但此刻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见这回事算了。
  程立早一刻和扬州城中的士绅富商见面,城中人心便早一刻能得安定。所以李刺史丝毫不敢拖延,马上赶着去办理。才一个时辰不到,所有事情都已经安排得妥妥帖帖了。
  举办这场接风宴的地方,名为富春楼,是扬州城里名气最大,装修最豪华,最有档次的大酒楼。平日里那些富商大户,有什么喜事要办宴会,肯定是首选富春楼。
  程立和李刺史一起步进酒楼,只见酒楼内早已人头涌涌,内中高矮胖瘦,老的老少的少,全部一应俱全。人人都身穿着光鲜名贵的绫罗绸缎,衣服上各种装饰加起来,至少也养得起一支为数上万,装备精良之极的大军。
  由此可见,这扬州城实在是除去白玉京之外,天下间第一等繁华富庶之地。也难怪唐朝的时候,杜牧便作诗说“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更有古人云:人生之乐事,莫过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此刻看来,古人确实诚不我欺。


第861章 于龙齐虎
  扬州城里的士绅和富商,数量实在太多。所以富春楼内,整整摆下了三十多席,每张席面都是十六人的大桌子,这才勉强能够让所有来参与宴会的客人,都有个地方可以坐。
  即使这样,能有机会进入富春楼的客人,其实顶多只占扬州城内士绅富商的五分之一左右而已。其余那五分之四,无论资产还是影响力,都远远不如。所以根本没资格进来富春楼。
  程立入座,自然是坐了最尊贵的首位。李刺史打横相陪。莞儿和成魏博依次坐定。然后是一位辞官赋闲在家的前任礼部尚书老大人,姓卫。还有扬州的几位大盐商,几位行会的会长等。都是扬州城内第一等一的头面人物。
  杯觥交错,酒过三巡。席间气氛越来越是热烈。人人都争相向程立这位燕国公奉承讨好。程立虽然听得很有些不耐烦,但也知道这种应酬必不可少,当下仍勉强忍耐。
  正在热络之际,突然间,只听得“呯~”一声大响炸开。紧接着,惊呼之声连连响起。从酒楼大门所在方向,直至程立所在的这张酒席,沿路上所有士绅富商纷纷起立,惊叫着避向左右,倒让出了一条通衢大道来。
  程立双眼一亮,知道必然有事发生了。不管什么事也罢,总之正是个让自己可以从这烦死人应酬中脱身的机会。当下他放下酒杯,举目循声张望。触目所及之处,只见一条身材高大的汉子,正向这边大步走来。
  这汉子身穿戎装,体格修长魁伟,下巴处留了短须。国字口脸,浓眉大眼,眉宇间一派凛然正气。显得英武不凡。但此时此刻,他身上多处染血,面颊上,手臂上,大腿处,几乎都有伤口。显然刚刚才经历过一场血战。人群之中,则不断有人低声呼叫,好像是称呼“齐校尉”什么的。
  这位“齐校尉”走到程立他们这一席近前,单膝下跪,沉声道:“属下齐继亮,参见刺史大人。”
  李刺史惊道:“齐校尉,你不是驻守在谭家庄的么?干嘛突然回来了?还有,你怎么弄成这副模样?”
  齐继亮微微苦笑,沉声道:“回禀刺史大人,是倭寇!倭寇大举登陆,集结了不下三万大军,向扬州城蜂拥而来。看模样,是企图一鼓作气,彻底攻取扬州城了。
  属下和于大友校尉,本来分为左右两部,一起驻守于谭家庄。可是倭寇大军汹涌押上,攻势疯狂之极。我军寡不敌众,实在不能勉强。
  所以属下和于校尉商量之后,决定立刻撤回新河的西岸,退守姜家庄。然后烧掉了所有船只。以拖延时间。如今我军和倭寇正隔着新河对峙。但区区一道新河,恐怕也挡不住倭寇。请刺史大人早作定夺。”
  “什么?倭寇集结了几万大军?而且已经攻下谭家庄了?这怎么办?怎么办啊?”
  齐校尉话音才落,酒楼里的人群之中,登时爆发出一声尖叫。紧接着,人人惊惶失措,叫喊声此起彼落。这群片刻之前还衣冠楚楚的人上人,一下子统统都慌了手脚,竟变得比一群老鼠还不如。
  实在吵得太让人心烦了。程立皱起眉头,出手向酒桌重重拍下。顷刻间,但听得“嘭~”一下惊雷震响,赫然把在场那么多人的尖叫和嚷嚷,统统都压了下去。
  从乱如一锅沸腾的稀粥,至变成鸦雀无声,当中只花了不过短短几个呼吸。顷刻,所有人的目光,全集中在程立身上。随即,这所有目光都尽数变得热切起来。只因为他们忽然想起来了。救星,不是就在身边吗?
  李刺史率先从那六神无主的状态中挣扎出来,如蒙大赦地向程立求救道:“燕国公,眼下这个情况,究竟该如何应对?唉,下官不才,现在当真没有主意了。还请燕国公示下。”
  程立缓缓站起来,向四周环顾一眼,从容道:“也没什么示下不示下的。我这次来扬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和倭寇打仗。所以不管倭寇人数有多少,已经打到了哪里,总而言之,就是干他们便对了。”
  顿了顿,程立再度断然道:“各位可以尽管放心,大魏羽林军,誓与扬州城共存亡。只要羽林军还有最后一名士兵没死光,扬州城便绝不会落入倭寇之手!”
  旁边的成魏博也站起来,凝声补充道:“将军的意思是,人在城在,人亡城破。羽林军绝不独善其身。”
  羽林军的正将和副将纷纷表态,在座的扬州士绅富商们,也纷纷松一口气,眉宇间露出了喜色。但仍有人忧心忡忡道:“听说这次倭寇是倾举国之力,发动了不下十几万大军渡海来打的。燕国公你们虽然骁勇善战,但毕竟只有一千人啊。”
  程立挥手道:“所以我们这一队,只是先锋而已。后面还有鄂国公和潞国公两位,分别率领三万兵马作为后继支援。前后合共七万精锐禁军,足够对付倭寇的十万大军了。放心。只要我们群策群力,要保住扬州城,等到援军到来,绝不是什么为难之事。”
  听说朝廷会派来七万大军,酒楼内众士绅富商,这才喜笑颜开,人心为之大定。李刺史则乘机道:“有燕国公这样说,大家都可以放心了。不过,眼下军情紧急,本官需要立刻回去和燕国公商议。诸位,不如这就散了吧?”
  众人齐声称是,纷纷离座告辞。并且都说要捐钱捐物,为保卫扬州城献一份力量。李刺史自然都笑纳了。
  回到刺史府中坐下,李刺史这才向程立介绍道:“燕国公。这位是齐继亮齐校尉,和于大友于校尉一样,都是扬州府的军官。
  他们两位不但武艺高强,而且用兵如神,自从倭寇出现以来,简直战无不胜。全靠了齐校尉和于校尉两位,才能力保扬州城不失。扬州城中有不少好事的百姓,都传说他们二位是‘于龙齐虎’,倒也颇能提振士气人心。”
  程立点点头,向齐继亮拱手道:“齐校尉辛苦。于校尉也辛苦了。”
  齐继亮抱拳回礼,苦笑道:“我们只是食朝廷俸禄,忠朝廷之事罢了。一切全是份内之举,不敢当燕国公赞誉。”


第862章 夜袭
  程立道:“不用客气了。现在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还请齐校尉仔细说说看。”
  李刺史早让人把地图挂起。齐继亮走到地图旁边,指点道:“燕国公请看。扬州的东北方,是高邮湖。高邮湖往南,是邵伯湖。再往南,就是新河、壁虎河、太平河、凤凰河等好几条河,共同汇聚成一段宽阔水道,统称为新河,蜿蜒流入长江。也就是说,这段水路,构成了扬州城东方的天然屏藩。
  这段水路上,适合渡河的地方不多。唯有河岸西侧的姜家庄,到东侧的谭家庄这一段最合适。所以这两处村庄,也因为成为了渡口而十分繁华。
  之前,下官和于校尉商量过后,都认为要保护扬州,绝不能龟缩在城内,必须出城驻守,尽量争取活动空间,这才有更大机会。也正因为我们守住了这两处渡口,所以倭寇一直没办法大举攻打扬州,顶多是小股部队,小打小闹而已。可是这一次……看得出来,倭寇已经下定决心,非要攻打扬州不可了。”
  程立也站起来,走到地图旁边仔细看了半天。终于用力点点头,道:“很好,我明白了。既然现在谭家庄失守,那么姜家庄便绝对不容有失。齐校尉,我立刻率领羽林军,和你一起前往姜家庄。”
  齐继亮大喜过望,当下连声道谢。程立则挥挥手,让成魏博马上下去准备。又摆脱李刺史好生安顿被御林军所带进城来,那些之前被他们从倭寇手里救下的女子。李刺史自然拍胸脯答应了。
  上午刚刚进城,下午还未到就又要出城了。这样子折腾,若是之前那帮娇生惯养的少爷兵,不但早已经受不住,而且肯定怨声载道了。
  但今时不同往日。羽林军在程立的训练下,已经脱胎换骨。听说再去打倭寇,登时人人踊跃,半句怨言都没有。
  扬州城距离姜家庄,只有五、六里地左右。羽林军用不了一个时辰,便已经到了。同行的还有五百义勇队,外加五百由民壮组成的辎重队。后者所拉着的板车上,载满了各种物质。从粮草到军械,还有各种药物,全部应有尽有。都是扬州城里那些士绅富商的捐赠。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这种简单道理,人人都知道的。倭寇一旦攻破了扬州城,这些士绅富商,人人都要不得好死。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财产,他们也算是拼了老命。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踊跃得很。
  程立率领羽林军,和齐继亮率领义勇队还有辎重队,一起进入姜家庄。这里名字上还是庄,实质已经成为了一座镇。镇上所有居民,都已经被疏散。故此现如今还留在庄上的,就只有三千厢军而已。为了守住这处要地,不让倭寇大规模进犯扬州,所以整座姜家庄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军营。
  率领三千厢军镇守在这里的,是校尉于大友。虽然他和齐继亮一起,被合称为“于龙齐虎”。但实际上,于大友的年纪,比才刚刚三十出头的齐继亮大了十几岁,已经快要到达“知天命”之年了。算是一名老将。
  虽然老,但绝对没有倚老卖老。看见程立到来,于大友第一时间便毕恭毕敬,向燕国公行礼参见。程立连忙夫妻这员老将,然后入中军大帐商议军情。
  中军大帐之内,当然也挂着地图。于大友指点着地图,凝声道:“江南地区,水路纵横,河流众多。地形十分复杂。船只不足的话,行动不便,速度就会被拖得很慢。
  倭寇大军虽然已经攻陷了谭家庄,其实来的只是前锋,大概五千人左右。还有更多倭寇,都在更东边的金湾河与芒稻河之东聚集,没这么快能攻上来的。
  谭家庄的倭寇,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