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枪爆头-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事这么了如指掌。原来是北武魁。武魁大人,现在扶桑正与大魏全力争战,您身为扶桑四大高手之一,却坐在这里,做大魏朝廷的宾客。难道您就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么?”
  逢魔无二斋嗤笑一声,道:“千年以来,我们神遗之族始终被你们大和朝廷不断迫害。丧失领土,丧失家园,只能不断往北方迁移,忍受饥饿和寒冷,勉强挣扎着苟延残喘。
  试问你们大和朝廷,什么时候把神遗之族看作是同胞了?现在,你居然还过来责怪我,说我应该帮助大和朝廷做事才对?天下之间,可还有比这更大的笑话吗?”


第920章 挑战状
  天下九界,以中原为尊。中原的文化、技术、制度等各方面知识,在九界之中向来一骑绝尘,无可匹敌。所以其余八大界域的国家,都曾经派出使者,在不同程度上向中原学习。
  这其中,尤其以海界的扶桑国表现得最为热心。唐朝的时候,他们就先后好几次大规模地派出使者团,前来中原进行学习。而且是全方位地,什么都学。
  扶桑国的朝廷制度,本来十分粗疏。后来经过学习之后,于是把中原的整个制度照搬回扶桑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把扶桑全国划分为六十六个“国”。
  当然,这里所谓的“国”,其实和中原的“郡”相同。而扶桑朝廷的京都,设立在大和国。所以扶桑朝廷一般又称呼为大和朝廷。
  神遗之族本来才是扶桑土著。自从神裔一族渡海,并且扶持建立了大和朝廷之后。两族便开始了不断的冲突和战争。神遗之族不敌,所以接连丢失了自己世代生活的领土,不断向北方迁移撤退。
  扶桑由四个大岛合在一起组成。分别是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还有最北方的北海岛。神遗之族本来生活在面积最大,气候最温和,物产最丰富的本州岛。但在长年战争之后,最终完全从本州岛撤退,举族转移到最北方的北海岛,在苦寒中挣扎,族人的数量,也因为生存环境太过恶劣,以至于急剧下降。
  这种情况下,作为神遗一族的最强守护者,逢魔无二斋当然不可能对大和朝廷有什么认同。至于说,后来把大和朝廷给架空了的丰臣政权,以及又在实际上架空了丰臣小国主的石田十诚,逢魔无二斋更不可能替他们出力了。
  假如换了是石田十诚本人,又或者岛右近,甚至大谷吉承等人,早知北武魁的来历,自然明白彼此根本不是一路人,也绝不会对北武魁提出什么责问。
  只有大谷吉胜这种未曾经历过三十多年前的战国乱世,从小就在石田十诚统治之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扶桑武士,才会天然觉得所有扶桑人,都应该为一个统一的扶桑而效力,都应该向石田十诚执权献出忠诚。也因此,他才会一开口就闹出这种大笑话。
  逢魔无二斋虽然占了上风,但也无意继续追击,扩大成果。毕竟这种口舌争锋,无论胜负,也都毫无意义。看见大谷吉胜已经哑口无言的模样,他冷笑一声,也不为己甚,就此闭口不言。
  论武力的话,在场这么多人,李刺史绝对是垫底的。但若说做官和做人,则在场所有人全部加在一起,也比不上李刺史。眼看气氛有些僵,他连忙开口打圆场,道:“这些闲杂之语,不用多提了。大谷使者,你这次来,是为了?”
  大谷吉胜带着几分愤然和怨恨,向逢魔无二斋深深看了一眼。这才勉强道:“在下这次来,是奉了执权殿下的命令,向各位提交挑战状的。这里正是执权殿下所亲笔书写的挑战状。”
  说话之间,大谷吉胜从怀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长条形的锦囊。锦囊之中,是一卷帛书,却以火漆封印,无法打开。
  李焚舟颇有几分兴趣地问道:“哦,挑战书?是谁向谁挑战?要怎么个挑战法?”
  大谷吉胜双手捧着那卷帛书,昂然抬头道:“是扶桑国武士,向中原武士挑战。执权殿下道:两国交兵,已经旷日持久,双方死伤均重,胜负却久久未能决定。继续这样打下去,对于两国来说,都是无法承受的。既然如此,不如双方干干脆脆,以彼此国运为赌注,赌一盘大的。
  听闻中原有山,名为泰山。泰山之上,有一座天下风云碑,记录了各路天下武功第一的高手。执权殿下说,双方可以各出十名高手,在风云碑之前,争夺天下第一的称号。哪一边获得的天下第一称号最多,就算是赢家。
  扶桑若败了,就向大魏纳贡称臣,同时把佐渡岛和石见国,再加上对马岛一起割让给大魏。但若大魏败了,则需要把夷州、琼州、胶州、普陀、双屿、定海等十州割让给扶桑。众位殿下,你们觉得怎样?”
  逢魔无二斋微微吃了一惊。脱口道:“石田十诚好大魄力。佐渡岛的金山,还有石见国的银山,可是扶桑国最大的财富来源。石田十诚的幕府,每年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来自这两处矿山啊。”
  齐继亮则沉吟道:“对马岛……我记得这是扶桑国最西边的岛,距离高菊丽国只有区区几十里海路。一艘舢板都能飘过去。掌握了这座岛,便能同时扼住高菊丽国和扶桑国的咽喉。意义十分重大啊。”
  李刺史却连连摇头道:“话虽如此,但大魏江山是天子所有。除去天子之外,谁敢答应这种输了就要割地的赌局?行不通,这事根本行不通。”
  于大友颌首道:“不错,刺史说得再对没有了。中原虽然广大,却,没有一寸无用的土地。头可断,血可流,中原的土地,却一寸也不能丢。所以,这个赌局我们不接受。
  哼,扶桑下邦小国何德何能,居然可以和天朝上邦平起平坐地打赌?简直荒谬!那个使者,你立刻滚回去告诉那个什么石田十权,他要战,便来战!大魏从来不惧怕任何敌人!”
  大谷吉胜仿佛早预料到了众人这种反应。当下微微一笑,丝毫不为所动。弯腰鞠躬道:“执权殿下的这番提议,是向中原天子所提。同意与否,权力在于中原天子,诸位似乎不宜越俎代庖吧?
  另外,执权殿下也委托在下多说一句,由敝国‘南军神’平五郎殿下所率领的三千神风营,已经在登州登陆。虽然神风营目前仍按兵不动,但若是他们全速行动的话,顶多七日之内,就能进入白玉京了。到时候究竟会发生些什么,各位应该不难想象吧?”
  于大友和齐继亮二将同时大怒,分别用力一掌拍在身边茶几上,喝道:“好个无赖的倭寇,竟敢威胁我们?”
  大谷吉胜不动声色道:“不是威胁,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各位若是看在下不顺眼,大可以顺手杀掉在下。但即使杀了在下,其实也不能改变什么的。所以众位中原的殿下,还是好好商量一下,看怎么处理这卷帛书吧。”
  话语方毕,大谷吉胜恭恭敬敬地弯着腰,双手捧起那卷帛书向前递去。一时之间,众人都面面相觑,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接,还是不接。


第921章 后人胜前人
  左顾,右盼。程立向在场众人看了几眼,忽然抬起右手一招。大谷吉胜捧着的那份帛书,立刻腾空飞起,自动投入程立手里。
  霎时间,众人都满腔讶异,回首望向程立。程立则从容道:“这个倭寇的说话,有一句倒很有道理。是不是答应赌约,不应该由我们来决定。拥有这个权力的人,只有天子。”
  程立长身站起,道:“所以我会回去白玉京一趟,把这卷挑战状呈送给天子,让天子来定夺。在此之前……”
  目光转向大谷吉胜,向他深深看了一眼。程立道:“这位使者,你就暂且在这里留着吧。放心好了。中原天朝上国,向来是礼仪之邦。我们一定会好好招待你,让你感觉宾至如归的。李刺史,你说对吧?”
  李刺史一怔,立刻回过神来,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正是如此。于校尉,齐校尉,把这位使者请下去,好好招待他。”
  于大友和齐继亮两人一下子站得笔直,抬头挺胸,大声道:“属下领命。”随即分别回头,冲大谷吉胜流露出一个温和慈祥,清新爽朗的笑容,更不由分说,上前一左一右地架着他手臂,带他退了下去。
  大谷吉胜虽然是武士,但天赋不在习武之上,以至于连内呼吸法都学不成。所以实际上,他早已转为文官。此刻被于大友和齐继亮两位一下子架起来,就好比两只猫儿对付一只老鼠,大谷吉胜连半点反抗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不过,大谷吉胜这次出任使者,前来下挑战状,乃是怀抱着必死决心而来。所以他也根本没有反抗,就这么任由于龙齐虎把自己给带出去了。
  等大谷吉胜离开之后,程立随手把那卷帛书收入自己怀里。转身向李刺史拱一拱手,道:“李刺史,我现在就要动身,回去白玉京一趟。扬州城的事,暂且便拜托你了。”
  李刺史连声道没问题。程立顿了顿,又向李焚舟道:“大哥,这段时间里,便要麻烦你啦。倭寇无信无义,说是约定赌斗,但实际上,可能是缓兵之计,又或者疑兵之计也不一定。”
  李焚舟双臂交抱在胸前,颌首道:“行了,尽管去吧。这段时间里,扬州城尽管都交给我。哼哼,之前义弟你找上为兄的时候,因为事发仓促,所以只能临时聚集起三千人。
  不过我临行之前,也吩咐过你嫂子,让她再召集至少五千人马,然后由本帮新八大天王当中的龙王齐少伤,还有策王古惜朝二人率领着赶过来。算算时日,顶多再有三天工夫,他们也该到了。”
  程立道:“九现神龙齐少伤,还有玉面修罗古惜朝?我在绣春楼的记载里,看过他们的名字。据说齐少伤在西北边陲手创连云寨,成为大寨主。之后又慧眼识英才,邀请玉面修罗古惜朝加盟为大当家。实行双龙头制。二人联手,把连云寨经营得十分兴旺。却不知道原来他们也都加盟了金龙帮。”
  李焚舟道:“连云寨虽然算兴旺,但毕竟地处边陲,发展空间有限。所以为兄极力邀请他们加盟金龙帮。我们坐下来好好谈过几次之后,齐少伤和古惜朝终于都明白了。只有加盟本帮,他们才有前途可言。否则的话,终究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最后他们便带上整个连云寨,都合并入本帮之中。”
  李焚舟虽然说得淡然,但以程立对他的理解,当然明白这位义兄究竟是使用什么方法,才能“说服”齐少伤和古惜朝加盟的。
  不过那也不关程立的事。总而言之,能够再有一支生力军加入战场,对程立来说就是最大的利好因素。他凝声道:“那再好不过。既然如此,那么我在三日之内就会回来。大哥,都交给你了。”
  交代完毕,程立独自骑乘着龙马“太仆”,离开扬州城。等去到无人的荒郊之后,便再度让“太仆”转化为伏羲神甲,并且与自己的暗黑战体结合为龙狼神战体,腾空而起,展开一对火翅。以半个时辰八百里的最高速度,往白玉京方向飞去。
  一个时辰之后,程立已经回到白玉京。他收起龙狼神战体,降落在太傅府中,先去见诸葛太傅。却被告知诸葛太傅不在府上,已经因为某件公事,进宫去觐见天子了。
  程立于是又进宫去觐见天子。凭着他的身份,自然顺风顺水,一路通行无阻。当下就由天子身边的近侍引路,带领程立前往天子平日处理政务的偏殿。
  正在行走之际,忽然间,一声高亢长鸣在天空中传响。那声音听起来十分特别,不像鹰唳,也不似鹤鸣,更不像什么大雁天鹅之类的叫声。程立下意识仰首观望,却登时吓了一跳。只因为在那天空之上的,竟是当今大魏天子,百里咸宁!
  且慢。严格说来,天子并非当真长了翅膀,变成了鸟儿在空中飞翔。而是一头巨大的鸟儿,载着天子在天空中飞行。但这条鸟儿虽然栩栩如生,逼真无比。却依旧可以很轻易地看得出,它其实并非真正的生灵,而是一件人造之物。
  此外,这头人造鸟儿,也并非是天子自己在操控。操纵者其实是绣春楼四大档头之中,轻功最好的“夺魄”水龙吟。
  “哦,程立,你怎么回来了?”
  略带讶异的询问声,在身边响起。那是诸葛太傅的声音。程立循声眺望,之间不远之外,天子日常处理政务的偏殿殿门外,站了两道身影。一道是绝灭王,另一道是诸葛太傅。
  程立抱拳行礼,道:“见过太傅,见过王爷。南方战事有变,所以我特地回来,请陛下定夺。不过,陛下怎么居然飞起来了?还有,这头人造大鸟,又是怎么回事?”
  绝灭王道:“这头大鸟,叫做机鸾。是八大世家之中,巧手鲁家送过来的贡品。只要武道修为抵达一流境界,就可以输入真气,操纵机鸾展翅飞天。据说一日夜之间,便能飞抵千里之外,然后再飞回来。实在十分了不起。
  呵呵,天子知道之后,立刻大感兴趣,非要试上一试不可。所以就让那个小档头过来,协助天子飞上一回,也算是让天子圆了一次飞天梦吧。”
  “一日夜之间,能够走上两千里?”
  程立盘算了一下。两千里就是一千公里。一日夜是十二个时辰,相当于二十四小时。扣除睡觉的八小时,就是十六小时。平均计算起来,平均计算,那就是一小时六十二公里半,相当于一百二十五里。
  这个速度并不算太快。要知道,程立的龙狼神战体,已经可以达到每小时四百公里的高速。也就是机鸾飞鸟的六倍以上。
  但需知道,伏羲神甲这种神器,普天之下只有一套。再要和程立自己的暗黑战体结合为龙狼神战体,则恐怕三千大千世界里,也是独一无二了。
  但机鸾飞鸟则不同。它只是八大世家之一,巧手鲁家所制造的人工造物。虽然制作起来肯定十分困难,但能够有一,便必然有二。而且只需要一流高手就能驱动,使用条件并不苛刻。
  武道中的一流高手,虽然也不是什么大白菜。但放眼天下,倒也不算少见。金龙帮八大天王,绣春楼四大档头,扁担帮黄小石,魔圣殿十大煞神(当然现在只剩五人了),莞儿、澹台明瑶、北城周雪宇,南寨甄乘风……等等等等。随便数上一数,都能有不少。假如能够集合这样一支全部由一流高手所组成的军队,然后乘上机鸾飞鸟。那么毫无疑问,这支军队所能发挥的作用,甚至更胜过数万大军。
  诸葛太傅察颜观色,早知道程立在想什么。他笑着摇摇头,道:“程立,你别想太多了。这东西是没可能大规模制造的。根据鲁家前来进贡的使者所说,要制造一头机鸾,必须使用五百年以上的柏木作为材料,如此才能既轻巧,又坚固。
  其次,机鸾身上有许多部件,都十分娇贵,往往用上几个时辰,便不堪磨损,需要更换。再且,要维持机鸾在天空上飞行,可谓极耗内力。说一流高手就能驱动,那是不错。但若真要往返千里的话,则非绝顶高手不可。而且飞行越快,耗费内力越多。很可能到达目的地之后,便已经筋疲力竭,元气大损。所以……”
  诸葛太傅摇摇头,道:“说来说去,这东西限制太多,终究不实用,只是件昂贵又有趣的玩具而已。”
  程立却有不同看法。他摇头道:“太傅的话,既对也不对。确实,按照太傅所言,这种机鸾飞鸟眼下并不实用,只是件昂贵有趣的大玩具。但事实上,机鸾飞鸟的意义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开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这预示着从今往后,人类不但能够在陆地和水上走,即使天空,也已经成为了一片坦途,可以供给我们任意翱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