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河西走廊是通往西域的唯一道路,同样,作为咽喉的玉门关,作为河西走廊的一部分,无论是军事上,还是在商贸上,都是大唐的重镇之地。
  如果不是未来几十年因为大唐府兵制跟均田制的破坏,河西走廊这块儿肥沃的土地,也不会被吐蕃趁机抢走。
  但就算是如今,大唐能够通往西域,除了河西走廊也别无他路。北边的祁连山山脉,作为一道天然的屏障,为大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防止吐蕃侵入的屏障。
  但随着吐谷浑被吐蕃侵占,吐蕃的触觉已经延伸到,仿佛就是身在长安,都能闻到一丝丝危险的气味儿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李弘并未催促自己这小一万人快速行军,而是走入河西走廊后,他便开始观察地形、地貌,这一次的出征,能不能拿下吐蕃他不知道,但最起码他必须把吐谷浑控制在手里。
  吐谷浑作为大唐对吐蕃在西南的战略缓冲带,任何一个人都知道他的重要性,但随着吐蕃的强大,吐谷浑在诺曷钵这个废物的管理下,竟然让吐蕃轻而易举的拿走。
  无法无天与权毅,早已经到达了玉门关,在斥候与李弘的兵马取得联系后,两人留下了无天率领左右卫等候,然后便立刻率领兵马前往肃州迎接李弘。
  李弘老神在在的骑在马背上,这一路上,他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真正意义上的地广人稀。心里也不由的感叹:大唐能够在西域取得如今这番影响力,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末将无法、权毅见过大都护。”两人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李弘马前,行礼说道。
  “起来说话,如今都已经进入冬季了,别老动不动就跪了。”李弘的铠甲早已经脱掉了,早就把兰陵的大皮裘穿在身上了,如今看起来,就像是一只狗熊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
  “是,末将听命。”两人肃声回答道。
  李弘很满意如今的这两人,权毅、无法无天,都已经是正四品的卫将军了。
  “可有通知到裴行俭?他现在在哪里?”知会两人上马,然后开始率队前往玉门关,李弘淡淡的问道。
  “裴都护如今在龟兹,都护府也设在龟兹。”
  “为什么是在龟兹?”李弘眉头突然间皱了起来。
  碎叶最靠西边,可以说是大唐在西域最为边关的军镇了,于阗靠南,紧邻吐蕃边境,按说裴行俭此刻应该于阗,为何会跑到了靠东的龟兹?而且龟兹向来与东突厥接壤,属于云中都护府的管辖范围。
  “疏勒如何了?”李弘心有点儿往下沉,他发觉不对劲了,这跟他记忆中的历史信息不一样啊。
  疏勒的地理位置按说是最为安全的,北边往西是碎叶镇,南边往东于阗镇,三镇成一条斜线,扼守着大唐的边关。
  但如今裴行俭却在三镇后面的龟兹,按照基本都护府设置,无论如何都护府都应该在疏勒,如此左右都可以出击、救援,向后自然也就可以援兵指挥龟兹。
  “回大都护,惊蛰跟猎豹送来的情报上说……”无法看着李弘一下子冷了下来的脸,有些紧张地说道。
  “拿过来。”李弘打断无法的话,伸手向他要着情报。
  接过无法递过来的情报,李弘扫视了一眼,淡淡说道:“全军加快行军速度,今夜在玉门关休整,明日一早出发前往疏勒。”
  “大都护,裴行俭请您先去龟兹,说是有要事相商。”权毅也拿出了一封信,递给了李弘。
  李弘再次接过,快速的看完合上,闷头不做声,双腿轻拍马腹,便第一个主动加快速度往玉门关行去。
  玉门关距离龟兹最起码也得有十天的路程,距离疏勒还得少说十五天的路程,就算是有事儿,此刻也都是晚了。
  李弘在脑海里费力的搜索回忆着,自己能够记起来的一切历史细节,但无论他如何回忆,也想不起来西域如今的暴动者会是哪些人。
  天色要比长安黑的早太多了,刚刚到达玉门关,那原本还斜挂在天际边的夕阳,比他们还匆忙的就躲进了地平线下面。


第169章 棉服
  月光洒在整个玉门关,仿佛是被沾染上了一层白霜一般,城内依然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此时的玉门关并不是汉代时建立的那座玉门关,而是在后汉时被废弃,断绝后便再也有没用过。
  如今的玉门关是乃前隋时开建,距离汉代的玉门关又偏移了几十里地。
  地势险要、依山傍水,整个玉门关因为大唐这些年的繁华盛世,经过一再扩建,如今已经是一个成规模的小城。
  四周的山顶、还有前方的各个路口关卡,包括那河道处,如今都建有烽火台,再加上地势的险要,形成了易守难攻之势,整个玉门关就像是西域与中原的大门,同时也成了唯一的进出口。
  玉门关内大部分是各国商旅,加上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军队,构成了整个玉门关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数。
  几万人的小城在李弘率领的两万进驻后,并没有引起在这里住宿的客商的瞩目,毕竟作为一个军事要塞,加上客商常年在外行走的缘故,军队已经见多了,所以并没有人因为这两万人,而显得局促不安。
  李弘身上披着一件白色的皮裘,手放在嘴跟前哈着热气,说道:“我还一直以为玉门关很小呢,没想到现在这么大。”
  城墙上陪同他的玉门关卫队将军,早就已经接到了兵部的命令,太子殿下不日将抵达玉门关,任何要求都要满足。
  原本还以为太子殿下会在到来之后,提出什么非分的要求,但没想到,太子殿下人却随和的很,除了晚饭是在他的宫女侍候下吃的外,并没有提出什么更多的要求。
  “现在驻守这里多少人?”李弘望着洁白的月光,散发这清冷的光辉问道。
  “禀告大都护,现在这里驻守一万兵士。”卫将军恭敬地答道。
  “城里每天来往客商呢?你虽然现在只是镇守一关,但你的职责可跟一个都护没什么两样,顶多就是管辖的地方小点儿,但没有谁镇守的地方比你镇守的地方更为重要不是?”李弘缓缓在城楼上踱步,一会儿看看城外,一会儿看看城内。
  “如今是冬季来临了,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数量庞大的客商基本上也该减少了,来来回回的,他们都会赶在元日前回到自己家的,等大概再过个十天半个月,进入关内的就少了,出关的就多了。”袁恕己看太子殿下随和,自己也跟着放松了下来。
  “烽火台十二个时辰都有人?”朦胧的夜色下,烽火台或隐若现。
  “是,大都护。每座烽火台都有二十人在守护,白天的时候人会少一些。”
  “带我去看看你们的营地。”李弘紧了紧身上的皮裘,没办法,这边的天气真冷,就算是现在还未走出玉门关进入沙漠,但是这晚上已经足矣把人冻僵了。
  “是,大都护。”袁恕己三十岁上下,身材不是很强壮,个子也不是很高,但身上溢出的却是一种常年在战场上,磨砺出来的杀伐气质,让人不得不对他侧目相看。
  在袁恕己的带领下,李弘一行人跟着走到了位于玉门关面向西域这边的城门一侧,这里虽然同样有灯火,但并没有显得人声鼎沸。
  栅栏门在袁恕己出示了令牌之后,才缓缓打开。兵士手拿风灯,一手握着横刀,警惕的眼神打量着李弘等人。
  “不错,看得出来你们虽然不归安西都护统领,但是警惕性还未因为他们驻守安西四镇而丧失。”李弘看着门口的几个兵士,淡淡地说道。
  “谢大都护夸赞。”袁恕己好像到现在还没有笑过。
  跟着袁恕己走到了一排排用石头砌成的房子中,里面的兵士此时正百无聊赖,而一些军官也已经跑到城内疯去了。
  随便找了一间兵士的房间,这是足足可以容纳五十人的房间。按照唐代军制:十人一火,五十人一队,三百人一团的建制。
  所以这里这样的房子,足足有四五十个,再加上玉门关城内其他地方的兵营,容纳万人看来不在话下。
  看着一个兵士因为袁恕己进来后,立刻示意其他人跟自己站起来,袁恕己对他们点了点头,队正走到袁恕己跟前,道:“将军,可是有要事儿?”
  “无事儿,随便过来转转。”袁恕己终于露出了笑模样。
  正待向队正介绍李弘时,却被李弘伸手制止了。
  只见李弘缓缓向前两步,走到那个队正跟前,先是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说道:“寝不卸甲?”
  队正翻翻眼睛,皱着眉头看着他。
  虽然不认识眼前的人,但看眼前的人身上穿的那白色大皮裘,就知道是非富即贵之人,看年龄也就才十五六岁,但想来应该是大官的子嗣吧。
  但即便是如此,队正也像是没有听见李弘的话般,只是看着李弘在房间转来转去。
  “五十人一房间,却是不错,最起码在冬天可以增加些暖意。”李弘不在意队正没有回他的话,转了一圈后,又再次走队正跟前,淡淡地说道:“脱掉你的甲胄。”
  “为何?在没有睡觉前,兵营有令,任何人不得脱掉甲胄。”队正在袁恕己拦他前,飞快的把话说了出去。
  “大都护,这些兵士一向粗鲁惯了,就是末将也是粗鲁之人,所以还请您勿怪。”袁恕己虽然是赔礼的解释道。
  李弘不在意,只是继续看了一眼那队正,然后转过去走了两步,蹲下身子一手摸着睡榻,淡淡地说道:“那你就让他先卸掉甲胄。”
  说完后李弘也不回头,手摸着睡榻上的褥子捏了捏厚度,然后掀开褥子又摸了摸下面的草垫,直到把人家的被子拿起来摸了摸厚度,这才满意的回过头。
  队正也在袁恕己的勒令下,脱下了身上的甲胄,此刻看李弘的眼神,多多少少有了些敬畏,这可是连自己的将军都喊人家大都护啊,自己可是惹不起的。
  李弘脸色一直都很平静,走到队正跟前,伸出手摸向那队正的肩膀,一摸之下,那队正身上的衣服,竟然只是约莫两三层厚的棉布缝制起来的衣服,并不是由户部免费提供给兵部,运往西域,跟云中还有辽东道上分发给将士的棉服。
  “命所有人卸掉甲胄。”李弘再次伸手摸了摸人家的裤子,一样,依旧是两三层棉布叠加的裤子。
  在棉花还未出现在大唐之前,这就是平常百姓御寒的衣物,只有富贵人家才可以用皮裘等其他动物皮毛,来取暖过冬。
  袁恕己不解的看了一眼李弘,但依然是听命,让所有人卸掉了甲胄。
  “花孟、芒种,过去看看。”李弘在昏黄的油灯下扫视屋里的所有人。
  不一会儿的功夫,花孟跟芒种冲他摇头,齐声说道:“都是棉布衣服。”
  李弘听完后叹口气,盯着的队正问道:“你们可曾有发棉服?由朝廷免费发给你们的棉服,可知道此事儿?”
  袁恕己恍然大悟,一开始他还没有搞明白太子殿下,摸人家睡榻,又让人家卸甲胄是想干吗,此刻他知道了,人太子殿下是想看看棉服有没有被分发下去。
  队正看着李弘那有些冰冷的眼神,刚才还随和的少年,如今却有一股不怒而威之势,那凌厉的眼神仿佛要看透他整个人。
  顿时有些心虚跟不好意思,不敢再看李弘的眼神,诺诺说道:“回将军的话,末将等人有收到那棉服。”
  “几套?”李弘充满冰冷的眼神,直直盯着队正,他想看看,队正在回答他的话时,是不是会看袁恕己,如果有偷瞄,那么其中肯定有猫腻。
  “两套。”队正眼神哪里都不敢再看,只是盯着脚下小声的回答道。
  “那你为何不穿?为何只穿如此单薄的衣服?”李弘继续追问。
  队正眼神闪烁,看了一眼李弘后,又再次把头低了下去,不好意思的小声说道:“末将……末将把棉衣送回家了。”
  “为何?”李弘紧追不舍。
  “因……因为……末将家里人还没有穿过那么好的衣服过冬,所以……所以……末将就……”
  “你入府兵几年了?可是一直在玉门关驻守?”
  “是,末将入府兵五年。”
  “那你应该有起码十套棉服了,都给家人了?”李弘惊讶的问道。
  “是。”队正的脑袋被李弘追问的都快要抬不起来了。
  “他们可是都与你一样?”李弘再次扫视那些还未把甲胄穿在身的兵士,问道。
  “是,他们都与末将一样。”队正老实的回答道。
  棉花进入大唐已经十年了,难道还没有普及?还是说另有隐情?
  李弘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穿上甲胄,然后在袁恕己的陪同下,又看了好几个兵营,基本上所有的兵士,都是把朝廷给发的棉服送回了家里,没有一个人舍得穿。
  行走在玉门关最为热闹的大街上,这条大街东西走向,面对着的自然就是玉门关的两个城门,面向关中的东城门与面向西域的西城门。
  整个街道虽然不如长安城的普通街道繁华热闹,但也说的上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第170章 卡希姆
  夏至跟小雪还有半梅与寻兰四个宫女,被李弘挥退了,此刻再带她们去其他地方,就有些不合适了。
  几个人都没有穿着军服,都是一身便装,酒馆、客栈是这条街为数最多的铺子了,自然,这里面也包括赌场等其他一些娱乐场所。
  骆驼在这里是最为常见的坐骑,一些客栈门口就拴着不少的骆驼,货物自然是已经被放进了客栈里。
  而酒馆等地方,胡人的音乐混杂着男人野兽的吼叫声,想来是个男人都明白,这种地方肯定是胡姬最多的地方,自然也就是男人最喜欢来的地方。
  袁恕己看着李弘在玉门关内最大的酒馆门口驻足逗留,心里紧张的对李弘说道:“大都护,不如我们向前如何?那里有家茶馆还不错,据说是长安的客商开的,而且卖的都是新茶。”
  李弘好笑的看着紧张的袁恕己,说道:“你是怕在这里我出现什么意外吗?你当我身后这几个人是笨蛋吗?无妨,在长安去一次这种地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都会被我母后知道,然后就少不了挨一顿揍,如今好不容跑出来,不进去看看,对得起我吗?”
  袁恕己有些愣,因为在他的世界里,李弘说的这些都是天上的事物,跟他这种人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不是父皇、就是皇后,或者是公主,这些在袁恕己看来,完全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而且包括刚才,竟然直接给兵部下令,强制性的让兵部在极短的时间,给安西、云中、辽东所有兵士分发一套棉服。并命令下发文书,所有兵士均需自用,不得送人的硬性规定。
  袁恕己看着兴致盎然的李弘,眼睛紧紧盯着这家玉门关内最大的酒馆,无奈的放弃了阻止其进去的打算,认命的跟着走了进去,同时手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自己的钱袋子。
  玉门关水草丰沃,但不代表酒水等其他物品就丰沃,这些都是从遥远的中原,或者是西域运送过来,价格自然是高的离谱,主要就是为了坑这些商人。
  李弘在花孟、芒种跟无法无天的保护下,刚一头扎进去,鼻尖立刻就传来了刺鼻的汗臭味儿,跟浓厚的酒精味道。
  整个酒馆此时正处在每天晚上最热闹的时候,每个位置都已经是座无虚席,就算是那高高在上,像是给贵宾打造的独立半开包厢,也已经是所剩无几了。
  花孟招来伙计,指了指最好的那个位置,无论是观察整个酒馆,还是看那高台上的胡姬风骚的扭腰送臀,都是极佳的观看位置。
  袁恕己那一直都没有什么表情的脸,看着花孟那指来指去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