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影响力的存在。
  但不知为何,武媚依然还是敏锐的察觉到,这里面好像还是有着浓浓的阴谋味道。
  以她敏锐的触觉,以她天下第一女人的缜密,她不由得猜想,会不会是李弘故意的?
  会不会是眼看回长安在即,特意演这么一出,以此来让长安城内,对他心怀异己的人再次主动跳出来?他好站在局外观看个清楚,然后再深入局内解决问题?
  想到这里的时候,武媚都不由自主的感到背后冒凉气,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小兔崽子这几年的心机城府可就是太深了。
  看着武媚突然间神情一僵,李治走到身边轻抚她的肩膀,柔声问道:“皇后怎么了?”
  “呃……没事儿,白纯要前往西域,妾身同意了。”武媚放下心事,雍容地说道。
  李治叹了口气,说道:“让她去吧,只要不是太出格的条件,都尽量答应她吧,只是……她这一走,太乙城谁来负责?总不能也交给宗楚客吧?”
  “太乙城恐怕是李弘舍得,她都舍不得给宗楚客的,如今暂时由妾身来掌管了。”武媚淡淡地说道,脸上的隐忧依然存在。
  李治看着她脸上的忧虑,继续宽慰道:“皇后也别烦心了,白纯这一走岂不就好了?当初要是李弘让白纯侍寝,肚子一大,也就不至于让李贤他们现在追着要白纯了。不过也好,现在一走,最起码没人拿此事儿烦你了,等李弘回来了,李贤他们,恐怕就不敢再打白纯的主意了。”
  武媚只能是无言的点点头,然后白了他一眼,今天这是怎么了,老是拿人白纯的肚子说事儿。
  原本十三天就能走完的路程,李弘他们用了足足二十五天,才走近一个巨大的山凹之间,这样的行程,比之来往的商旅都要慢了很多。
  现在,爬上山头,就能够看见一个不算是很巨大的城池坐落在两座山脉的中间,宽阔的谷形之地,让中等的疾陵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四方盒子。
  一万多人悄无声息的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早晨,悄悄潜伏进了巨大的山凹丛林间,每一个兵士都是小心翼翼牵着自己的战马,甚至连马嘴都被包了起来,深怕嘶律声引来白衣大食跟吐火罗人的注意。
  疾陵城外围,仿佛白色的蚂蚁搬家一般,白压压一片,十几万人的白衣大食部队,把整个疾陵城包围的水泄不通,一股股肃杀之气仿佛乌云一般,密布在整个疾陵城四周。
  十几万人的部队自然是乱糟糟一片,吵闹的声音与将领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不时能够看见一股股的骑兵部队,在十几万人的战阵中来回穿梭。
  历史上的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绿衣大食,都是被人们以最直观的服饰颜色所区分。
  与其他吐火罗等游牧民族不一样,他们的盔甲是明晃晃的铁制盔甲,十几万人手执弯刀与长矛,明亮而又锋利的白刃,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折射着刺眼光芒的同时,也散发着一股股铺天盖地的杀气跟威压。
  李弘手持望远镜,在薛仁贵与黑齿常子的陪同下,趴在一片草丛中,从缝隙之间小心翼翼的望着山谷间的疾陵城。
  “看来已经进行过惨烈的攻城战了,只是没能拿下疾陵城。”薛仁贵也是手持一副望远镜,看着城墙上的豁口跟兵器的印记,特别是那土黄色的城墙上,每一处都不满了深褐色的血迹。
  “而且看样子,进行过不止一次攻城了,疾陵城还真是比想象中要坚固。”黑齿常之手里的望远镜,从白衣大食的军队扫过,缓缓的移到了疾陵城内。
  只见里面城墙上,到处都是来回奔走的唐人兵士跟一些波斯百姓,此时的他们正在往城头上搬运着各种守城工具。
  每一个人都是衣衫褴褛,神情凝重呆滞,脸上布满了疲惫跟麻木,一些人甚至拖着伤腿,也在缓慢的往城楼上运送人头大小的石块儿。
  城内一些穿着盔甲的唐军,盔甲都已经残破不堪,细细看之,甲叶子已经没有几片完整的了,破烂铁片般耷拉在身上,随着动作只摇晃,恐怕早就已经失去了防御能力,如今只能是起一个心理上的防御作用了。
  李弘皱着眉头,在疾陵城四周的十几万人中,寻找着敌军首领的营帐,但是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中军帐。
  “必须要快,看样子他们恐怕撑不过下一次的攻城冲击了。”李弘有些忧虑地说道。
  城外的白衣大食士气正旺,一个个战意高昂、神情兴奋,此时已经又准备了许多的攻城利器。
  昨夜被从城里抛下来的巨大石块,都被他们一一捡了出来,放在了远处巨大的攻城弩上,显然是要继续用石头砸向软弱不堪的城墙,而那城墙上的凹陷,跟崩落的城垛,就足以说明石块在攻城战中,依然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王名远恐怕如今还不知道有援军会到,我们的第一要务是,如何能够与他们取得联系,就算是不能里应外合,最起码也要让他们知道有援军到来。”面对着山谷内十几万的白衣大食军队,薛仁贵都有些心虚了。
  说话的同时,不由自主的往身后看了看,他们不过才一万人,而且还是急行军赶过来的,虽然说快接近疾陵城时,太子殿下已经有意识的放慢了行军速度,以此来让部队进行休整体力。


第237章 孔明灯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都是劳师远征,此刻的一万人就是再英勇善战、悍不畏死。
  碰上下面这十几万,身穿铁甲的白衣大食军队,能不能撑住都是个未知数,更别提杀开一道血路,把里面的人营救出来了。
  “是啊,如何能够让他们知道有援军到来呢?”李弘的眉头凝成了一股绳。
  炸药早已经用完了,全部被他用在了那夜布达拉宫的山脚下了。
  如今可以说,自己手里并没有一件儿战略上能够完胜对方的利器,以此来从这十几万人的包围圈中,杀开一个豁口。
  黑齿常之静静的听两人说完,也是艰难而又苦涩地说道:“如今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能够如何与被围的水泄不通的城内王名远取得联系,然后在白衣大食攻城正酣时,从他们身后突袭,为城内的部队争取时间跟机会逃出来。”
  “谈何容易?”李弘看着被围的水泄不通的疾陵城。
  想要与城内取得联系,除非是从天空飞过去,但那样也不可行,恐怕刚飞到白衣大食的头顶,就被人一阵箭雨射杀下来了。
  空中不行走地下?等地道挖通了,估计城内的都是死人了。
  现在恐怕能够自由通行于白衣大食跟疾陵城之间的,就只有天上的鸟儿跟地上的蚂蚁了。
  薛仁贵眼神发狠,透过眼前的草丛望着山脚下,冷冷地说道:“不如让末将率领几百人的部队吸引他们,这样一来,最起码能够让城内的王名远知道援军到来了,还可以提升他们守城的士气,能够多抵抗一阵。”
  李弘听着薛仁贵的请命,只是呆呆的注视着下面无声的摇头,这是一个迫不得已的下下策。不到最后关头,不能用这种下策。
  薛仁贵跟黑齿常之,能够有这种跟白衣大食同归于尽,甚至是牺牲自己而救援王名远的想法,实则是这一路上,李弘把这一次救援的利害关系,给他们说了个明白。
  要不然,两人是很难理解,自己为何要冒这么大的危险,在胜率跟机会极低,甚至可能命丧波斯都督府的情况下,还要毅然决然的赶过来救援。
  “海纳百川、自负四夷”,为了向各个小国证明我们大唐的强大,同时,也是为了让其他各国看到,大唐在偏远地区的影响力,如此才能让大唐,安心的治理西域,并吸收各国对大唐的尊崇跟膜拜。
  而我们千里援救,更是让我大唐众多边关将士,看到大唐朝廷对他们的重视,保持大唐兵士在大唐的重要地位,为以后的募兵制作出一个重要的态度。
  大唐历史上的走向削弱,与均田制的破坏跟府兵制的破坏息息相关,但归根究底,在军事实力上的大打折扣,还是因为军人地位的下降。
  从而也就造成了依然在后世流行的一句话:“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所以,想要让大唐继续保持如今的影响力,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身为武将的等人,都得为大唐的铮铮铁骨儿郎,作出一个郑重的表态。
  而这也是让薛仁贵跟黑齿常之打消疑虑的原因,究其原因,如今的大唐,虽然还未达到二三十年后军事真正走向衰落的时候,但如今武将跟府兵的地位急剧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
  薛仁贵与黑齿常之两人,自然也是深有体会,因此在李弘冒险千里援救一事儿上,两人在到达这里后,变的比李弘还要更加的积极主动。
  不然的话,薛仁贵也不会想出,决心以自己为诱敌目标,为李弘跟黑齿常之吸引敌人的目光,以此来让他们有机会解救被围困的唐人军士。
  白天正在山凹中休整的兵士,在黄昏到来时,真正做到了与山林融入一体,如果不细看,甚至很难从巨大的山凹半坡上,发现在休憩的唐军兵士。
  李弘三人趴在山头上,小小的眯盹了一会儿,便被下面越来越嘈杂的声音,跟阵阵吼叫声惊醒了过来。
  只见山脚下的白衣大食部队,比之清晨跟午后的时候,整个气氛多了一丝肃杀之气。
  一股大战降临的杀伐气息,缓缓从下面十几万人中间散发开来。冰冷的长矛、弯刀,铁血的战马、锋利的弓箭,投石车等等都已经整装待命。
  “看来夜色降临后,他们就会准备再次攻城了。把恒乔、方战、惊蛰、猎豹喊过来。”李弘看了看山脚下,正调动有序的白衣大食部队,焦急地说道。
  望着一行像是白衣大食的斥候的小股部队,李弘开始对恒乔几人命令道:“干净利落的干掉他们,然后看见城北处那一处营帐没有,尽可能的利用敌人一旦攻城后的混乱,接近那里,如果能够刺杀敌军将领最好,刺杀不了,也要给他们制造一些混乱,但一定要记住,一炷香的时间后,必须立刻退回,还有,带上这个,争取一开始混进后,就把箭矢上的信件射进城内。”
  望着一行二三十人的白衣大食骑兵,扬起一阵烟尘向这边的山凹口跑过来,看来这是最后攻城之前,对于自身后方的一次侦查。
  看来他们也是怕一旦开战,会不会有隐藏在暗中的吐火罗人对他们进行偷袭,也可能只是例行公事的一次探查。
  但这也已经给了李弘一丝很渺小的希望了,最起码只要干掉这些人,在他们乔装打扮一番后,混进十几万人的部队还是很容易的,而往城内射击箭矢,应该也不算是很难的事情。
  何况恒乔跟方战,这段时间内,对白衣大食也有了颇多了解,应付起来军营中的一般哨卡,应该不成问题,这也是李弘选择他们跟惊蛰的原因。
  之于花孟跟芒种,包括无法无天,李弘本来想一举把身边的高手都派上去,甚至连自己的亲卫队都不留,但最后还是被薛仁贵跟黑齿常之强烈的制止了。
  李弘望着他们几十人悄无声息的离去,并向那些白衣大食的斥候冲过去时,立刻命令芒种找来一些松脂跟一些树枝,还包括了不少比较薄的布料。
  薛仁贵等人不明白李弘这是要做什么,而且他们根本也帮不上忙,只好听从李弘的命令,开始整顿部队,并在山凹两侧设置大量的弓弩伏兵。
  孔明灯的制作对李弘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只是这些年他一直没有玩儿。
  在皇宫元宵节时想玩儿,刚一点火,还没有把孔明灯拿出来,就被龙妈武媚揪着耳朵提走了,怕他万一一兴奋,再把陈旧的太极宫给点了。
  孔明灯乃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位女子因为丈夫从军而发明,后来被更多的用在了军事用途上,用来传递信息。
  至于为何要叫成孔明灯,则是因为人们看着他很像诸葛孔明当初戴的帽子,因而取名孔明灯。
  而至于后世流传的,乃是诸葛孔明被围困平阳时,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便制作了这孔明灯,系上了求救的信息,最后算准风向后,放出孔明灯搬来救兵,而被人记住。
  但只要想一想就知道不可能,弓箭在人类开始最初期的战争时,就被人们设计了出来,在你刚刚放出城头,还不算是太高时,就完全能够击落下来。
  何况,风向的把握,加上敌人的围城,你这孔明灯除非能遥控,否则的话,是不可能飘出城外,为你找来救兵的。
  (注:别较真,就是小说里需要,到底怎么回事儿,真不知道,好几个说法儿呢。)
  无法无天跟花孟、芒种被李弘指挥着忙前忙后,终于在李弘的指挥下,制出了可以飞的灯笼。
  而此时薛仁贵跟黑齿常之厉兵秣马后,两双眼睛瞪的溜圆,看着脚下几个灯笼,上面赫然写着大大的唐、跟北两字,却不知道太子殿下想做什么。
  当听到李弘说起这东西点着后,可以飞起来,两人更是面面相觑,没有人相信一个灯笼,在下面点一堆火,然后就能飞起来。
  “必须在这里放,这样一来,王名远如果有点儿脑子,在突围出城后,就该知道往北边这个山凹方向跑。”李弘怕万一太远,上面的字迹疾陵城的人看不清楚,最终还是决定从这里就点燃孔明灯。
  “殿下,末将请命作为突袭白衣大食军队的前锋,由您跟薛将军在这里设置埋伏。”黑齿常之拍着身上的铠甲哗哗作响,豪气干云地说道。
  李弘不理会他,只是看着薛仁贵,眼神里的意思不言而喻:“你是不是也这么想的?”
  “大都护,末将镇守西域时间较长,而且对白衣大食的部队,多少还有些了解,就由末将率兵突袭,您与黑齿将军在这里设伏,末将保证把王名远与卑路斯安全带回。”薛仁贵也是铠甲拍的哗啦作响,手里的马槊虽然还被黑布包着,但就是这样,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战意。
  李弘微微笑了笑,先是无声的摇了摇头,然后说道:“你们想让我在这里给你们断后,然后等唐军大兵一过,把我仍在这里跟白衣大食死战?保的你们可以安全的撤离不成?”


第238章 警醒
  薛仁贵跟黑齿常之听到李弘的话,顿时面面相觑,神情一紧,噗通跪在了地上,同时沉声说道:“末将不敢,末将等绝无此意!如若……”
  “起来吧,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但今日之战,没有哪一个人不是处于极度危险境地,你俩率队在此谷口往北,顺道交替埋伏,至于偷袭敌军,就由我来担当前锋……”
  看着跪在地上的两人要说话,李弘制止住他们冷声说道:“孤能不能活着回到长安,不是看偷袭敌军是否能够成功,而是看替孤断后之人,是否能够为孤争取更多的时间用来撤退!此意已决,不必多说,便由孤率领四千人马前往之,你等二人交替设伏,为孤与王名远撤退做掩护。”
  李弘很少用孤来自称,在吐蕃曾经用过一次,而再早则是在太乙城用过一次,如今,这是他第三次以孤自称。
  薛仁贵与黑齿常之更是头一次听见李弘以孤自称,听完李弘的话,嘴里连说不敢,但两人眼神里都是充满了忧虑。
  四千人去进攻军容鼎盛、如狼似虎的十几万白衣大食人,这是绝对的赤裸裸的找死。
  别说是进攻,就是听着那十几万人的喊杀声,就足以让人头皮发麻、双腿发软,心脏噗通噗通的剧烈跳动,仿佛下一刻就要因为那一阵阵的杀气跟威压,而从嘴里被吐出来一般。
  而他与黑齿常之两人,虽然是久经沙场,对于惨烈的战争场面早已经司空见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