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上李弘便把刚才在武媚寝室内,父皇对于加封他尚书令的事情,以及母后过问他与裴婉莹的事情告诉了一旁的白纯。
  白纯听的兴奋,搂着李弘的一只胳膊紧紧在怀里,丝毫不在乎某人的胳膊故意在她胸前蹭来蹭去的吃豆腐,轻松愉快的恭喜着李弘一下子成了大唐帝国的实权太子。
  李弘虽然是表面上看起来意气风发,配合着白纯的兴奋也在为自己高兴着,但他却知道,这才只是刚刚开始,自己要走的路,才算是踏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危险时期了。
  能够坐在皇帝位置上稳如泰山的父皇、能够坐在皇后位置上随意干政的母后,能够坐在尚书令位置上大展拳脚的自己,从此以后,便要在大唐的朝堂之上,形成一副三足鼎立的局面了。
  父皇自然是不用说,身为大唐第一人,只要他的身体无恙,登高一呼,朝堂之上,任是母后还是自己,都无法形成威胁,大唐依然还是会稳稳的握在他的手中。
  而母后,经过这些年的半干政半执政,朝堂之上的人脉已经极为广泛到可怕,而父皇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毫不犹豫的任命自己为尚书省尚书令一职。
  而自己,在尚书令加身后,虽然还不及皇爷爷那般权倾天下,但以东宫太子加上尚书令、京兆府尹、安西都护府大都护,在具有了真正的实权后,完全可以给母后在朝堂之上继续深入干政,形成有效的牵制了。
  三人之间相互掣肘,但有一点儿却是让李弘难以高兴起来的,那就是历史上的原本禅位,变成了加封尚书令一事。
  如此一来,也就形成了父皇跟母后,每人手里,在传统意义上,还有一件让自己不得不去听从、等待着他们赐予给自己的事情。
  父皇手里还有当年皇爷爷,曾担任过的天策上将这一张牌捏在手里没有打出来,如果自己什么时候加封天策上将,那才是说明大唐的皇位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同样,母后手里还有为自己甄选太子妃,什么时候迎娶太子妃一张牌捏在手里没有打出来。“成家立业”虽然说不上是阻碍自己的障碍,但想要继承大统,总不可能让一个光棍太子去继承大统吧?
  所以,母后什么时候会给自己选择太子妃,什么时候会让自己成亲,等这一切都做完了,那么自己在母后眼里,也就具备了继承大唐皇位的资格。
  两人手里都捏着自己的一处命门,但今日也都又给了自己一个“甜枣”!
  父皇给自己的就是尚书省尚书令一职,安西一行,功绩过大,想来在朝堂之上,父皇与群臣商讨,恐怕就是有人从中作梗,不愿意让父皇给予自己尚书令一职。
  而母后这边给自己的,那就是裴婉莹,你可以把裴婉莹纳入东宫太子府,反正裴行俭现在是你的人,我也不在乎。
  但至于以太子妃的名义迎娶裴婉莹,李弘你就别想了,至于会选谁的女子成为太子妃,那是皇后该操心的事情,轮不到你自己在这个上面有话语权。
  所以按照现在的东宫制度,太子妃一人、良娣二人、良媛六人、承微十人、昭训十六人以及奉仪二十四人的制度,裴婉莹最多也就是只能是良娣之中的一人了。
  不过让李弘放心的是,无论选择谁,母后都不会从五姓七家为自己选择太子妃。毕竟,在重用寒门士子一事儿上,自己与母后是志同道合。而打压五姓七家一事儿,母后与自己也是一致对外的。
  那么就很有可能还是选择杨思俭的女儿咯?最起码历史上,已经被自己处死的贺兰敏之,就是因为贪恋杨思俭之女的美色,所以才给历史上的李弘戴了绿帽子。
  确定了杨思俭之女的美丑后,让李弘更为心动的是,是不是应该找个机会偷偷去看看杨思俭的女儿,是不是真有传说中那么美?有裴婉莹美吗?有白纯美吗?
  朝堂之上的某人,听着众臣子的奏言,但思绪此时已经飘到了,正在崇文馆卖力教授学子的杨思俭家里了。
  一上午的无所事事,听了半天也没有一个正经事儿,而有正经事儿的还得等到自己下朝后单独召见才能说。
  终于在礼官太监的尖锐嗓子响起后,某人也把神游在外的思绪从长安城杨思俭家门口,拉回到了朝堂之上的现实之中。
  “狄仁杰留下。”李弘望着有序退出紫宸殿的众多官员说道。
  “臣狄仁杰遵命。”狄仁杰手拿勿板,终于等到了太子殿下的召唤。
  众臣都离去后,狄仁杰随着李弘走出紫宸殿,刚要说话,就听见李弘说道:“这样吧,你先去东宫等我吧,今日这是父皇还在长安我第一次监国,得赶紧先过去汇报下朝堂之上的情况,最起码把你们是不是遵守朝堂纪律了啥的,告诉下父皇,免得他担心。”
  说完后,某人就拍了拍狄仁杰的肩膀,在花孟跟芒种的陪同下往后宫行去。
  刚走两步某人就有些心虚了,正在思索要不要先回东宫跟狄仁杰商议完事情后再去后宫时,连铁那让李弘讨厌的脸庞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当中。
  “殿下,皇后让奴婢请您去蓬莱殿一述。”连铁皮笑肉不笑、神情之中还带着一丝的胆战心惊。
  没办法,他想不害怕都不行,这事儿一大早上就传到了陛下跟皇后耳朵里去,更是在整个皇宫都传开了。
  这太子殿下在陛下与皇后还在长安的第一次监国,早起上朝时,竟然是从丹凤门一路打进了紫宸殿,这一路上是遇神杀神、佛当弑佛啊。
  守卫大明宫的金吾卫,几十个人都被太子殿下跟两个太监给打得鼻青脸肿的,垂头丧气、有如丧家之犬的跑回到了营地里。
  而且据那几个被打的伤最重的金吾卫说,要不是太子殿下上早朝来晚了,赶着去上朝,很可能会追着他们打到兵营里去的。
  看着几个鼻青脸肿,手脚都是伤口的金吾卫,李治是气的不光只咳嗽了,手都气的直发抖,但就是这样,那眩晕症竟然没有发作。
  武媚则是一言不发的看着几个金吾卫,只是一只玉手紧紧的攥着鸡毛掸子,看的一旁的宫女都觉得鸡毛掸子上充斥着满满的怒意跟杀气。
  只是由于罪魁祸首的当事人正在上早朝,而且还是第一次上朝,所以帝、后二人只好隐忍到下朝后,再派人去抓小兔崽子到后宫。


第302章 调查
  李弘耷拉着脑袋从大明宫缓缓走出来,花孟与芒种没敢跟着过去,只好在丹凤门门口等着李弘。
  “殿下……”两人看见李弘独自一人走出来,急忙迎了上去。
  “走吧,回东宫。对了,惊蛰跟猎豹出发了没有?”早上着急忙慌的上朝,忘了惊蛰跟猎豹走了没有。
  “走了,开城门的第一时间就走了。”花孟在旁边回道。
  三人缓缓往东宫走去,关于身后大明宫里的事情,已经不用他操心了。
  父皇的疾病渐渐有所好转,而扬武也领着孙思邈在自己上朝时,赶到了大明宫内。
  老神仙自然是把脉问诊,叮嘱了几句开了个方子后,便与皇后闲聊了几句。
  当从孙思邈嘴里知道李弘在蓝田的所作所为后,李治跟武媚还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与从扬武嘴里知晓不同的是,两口子总觉得有夸大的成分。
  但孙思邈向来不说假话,但这一次进宫,如实把蓝田的所有事情说了一遍后,李治跟武媚心中李弘的形象,变得突然间有了很多的不同。
  而特别是孙思邈向帝、后二人阐述李弘向他描绘的医院一事儿,同样也是让李治跟武媚心里波澜起伏,从来没有想到救死扶伤还可以如此来做。
  至于为何到了蓝田,他却隐去了他的太子身份,虽然所有兵士都打着东宫太子左卫的名号,但太子殿下为何未曾出现在百姓跟前?
  孙思邈拂须而笑,苦笑着摇了摇头,显然是知晓缘由,但是却没有说出来。
  武媚在旁边为李治解惑:“这很好理解,他知道孙神仙来到蓝田后,对于百姓的影响力要比他这个太子殿下的影响力要大,更能够稳定住百姓的惶恐之心,自然就不用他再在百姓跟前露面了,他是能省三分气力,绝不会省两分气力的。就像在安西第一年,不也是隐去了他自己,配合着裴行俭治理安西,因此才收到了如今的功绩?”
  “不受名利牵累,不受功名的诱惑,身为太子殿下,这是扬名太子殿下爱民如子、仁慈孝敬美名的大好机会,但他宁愿为了大局,为了蓝田百姓的安危,放弃了这大好的扬名机会,太子殿下的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老道活了快一百岁才看透,而太子殿下年轻英明,早已经知晓其中大道,老道都自愧不如啊。”孙思邈看着武媚分析的头头是道,不由得也跟着感叹道。
  李治含蓄的笑了笑,听完他们的解释后,虽然心里感到很欣慰,但还是谦虚地说道:“此次灾情,还是孙神仙您居功至伟,要不是您老神仙的名号誉满天下,他李弘就是去了也是只会无功而发,何况这天花的方子乃是您研制而出,朕打算……”
  孙思邈挥手打断了李治的说话,摇头苦笑道:“老道多谢陛下厚爱了,您不必再劝老道了,老道如今已经被太子殿下所说的医院绑架了,如今只希望能够从明年开始,利用余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至于名利,一百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敢打断当今大唐皇帝说话的人,在这世上自然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但有限的几个人里面,绝对有孙思邈一席之地。
  自然,李治跟武媚毫不在意孙思邈打断李治的话语,看着孙思邈仙风道骨的样子,两人默认了孙思邈的决定。
  不过两人心里还是不由得佩服李弘,当年皇帝跟皇后两人亲自挽留孙思邈,哪怕是许以高官厚禄、功名利禄,都没有能够留得住闲云野鹤般的老神仙。
  但如今他们的儿子,轻轻几句话,就把老神仙的心思拴的死死的,甚至为了这个所谓的医院,都愿意放弃他闲云野鹤般的神仙日子。
  想到这里,两人也不得不承认,李弘在某些事情上的手段,要比他们两口子高明了太多了。
  但思来想去,两人面对老神仙般的孙思邈,最终还是由李治开口说道:“当日太子忧心蓝田一事儿,性子不免有些急躁,刘神威之事还望老神仙切勿放在心上。”
  孙思邈笑了笑,动作从容不迫,端起旁边的杯茶喝了一口后,淡然地说道:“无妨,食我大唐粟米,就该尊我大唐律法,也就更该为我大唐苍生着想,如果只是一味的想着自己,此人成不了大器。”
  李治跟武媚听的一愣一愣的,尊师重教深入大唐血液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天地之间最为正常不过的事情,天地君亲师,这是恒久不变的道理,师父自然也更该爱惜、偏袒徒弟才是。
  但两人听着孙思邈的话语,大有大义灭亲,任凭李弘处置自己徒弟的意思。
  不由得有些面面相觑,不明白孙思邈这是气话还是真心话。
  孙思邈笑了笑,于是把与李弘如何相遇,后来进入蓝田县后,又如何对待那个逃脱的百姓,特别是在怂恿李淳风前往沿海一事儿上,就说出了那:管你是出家之人还是入道之士,只要是食我大唐粟米,那么你就有责任跟义务为大唐做出你能够作出的贡献来。
  而也因为孙思邈在大明宫的关系,李弘在来到蓬莱殿后,也不过是被他的龙爹跟龙妈当着孙思邈的面训斥了一顿,至于刘神威一事儿,自然是让李弘立刻放人。
  李弘也是顺水推舟的答应了,不过却不再愿意让刘神威留在太医署。
  武媚瞪着凤目直说,这大明宫还轮不到你一个太子来做主。
  李治在旁边听的也是频频点头,但孙思邈却在这个时候又选择了大义灭亲,认为刘神威的心性确实不适合留在太医院,就让他跟着一同前往蓝田吧。
  少挨了一顿打的某人在暗地里偷偷谢过孙思邈后,便被帝、后二人踢出了大明宫,警告道:“明日早朝再发生这种事情,看我不打死你。”
  回到东宫后,李弘不由得感叹道:“这皇帝看来还真是不好当啊,天天这么多繁杂事情,不过有些都是自己找的。”
  狄仁杰在等他,户部侍郎敬晖也在,御史台大夫李峤、礼部尚书张柬之也在等候着他。
  跟四人打了声招呼后,李弘先是回到丽正殿换衣服,然后这才来到前面的崇文殿,这里便是东宫唯一一处太子用来处理政务的宫殿。
  宽大舒适的书房内,一扇落地窗前洒满了阳光,使得整个书房很明亮,一张宽大的书桌摆放着两张椅子,狄仁杰第一个走了进来,其他三人,只好在外面继续等候。
  连铁还没有回来,还在大明宫侍候着武媚,虽然人已经是李弘的了,但自从今早上李弘打进紫宸殿后,武媚还是把连铁留在了大明宫,打算明日让连铁在丹凤门门口处迎候李弘,免得再出现今日太子打金吾卫的局面。
  “怎么样儿?连铁最近跟着可有用处?”李弘往宽大的书桌后面一坐,看着书桌前,在自己坐下后,才缓缓坐下的狄仁杰问道。
  “承蒙殿下关照,这几日来,确实给臣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让臣在查此案时,少去了很多的阻力。”狄仁杰起身连忙道谢。
  “快别起来了,坐下说话。”李弘示意他坐下。
  “回殿下,臣经过这段时间的查探,发现这个星月乃是西域一个宗教的标志,但西域宗教众多,就是您治下的安西都护府内,无论是龟兹、楼兰还是疏勒,都存在一些这样的教众,虽然有人手臂上也有星月标志,但并没有人自缢。国子监与弘文馆学子至死,臣怀疑是有人迷惑了他们的心神,唆使他们自杀,来为长安制造恐慌。”
  “他们的目的呢?”李弘问道。
  “其真正的目的如今还无法完全查出来,但臣感觉,这倒像是这个宗教对大唐学子的一种试探,他们想通过此手段控制我大唐学子,以此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秘密。如今长安已经有几处可疑的地方被臣暗中监视起来了,来来往往的都是一些西域客旅,但他们的目的跟心思却不在经商一事儿上。”狄仁杰认真地说道。
  “好,难为你了,如此短的时间,能够在快要近百万人的长安城内找出蛛丝马迹,确实是难能可贵。卑路斯那里,你没有去询问?”李弘不知道自己是方向性错误,还是有点儿凭直觉,他总觉得卑路斯应该跟此事儿有关。
  “臣暗中调查了,卑路斯最近一直在安抚他带来的流民,无论是动机还是时间上,他都不具备,但跟随他所来的波斯人里,有没有可疑者,还需要慢慢的调查。”
  李弘无声的点了点头,然后直视狄仁杰:“说吧,你想我做什么?”
  “殿下英明。”
  “别客套,赶紧说,后面还有三个人等着呢,一会儿你说完事儿了也别走,一起吃饭。”
  “是,殿下。臣想请殿下准许臣调查国子监跟弘文馆。”
  李弘听到狄仁杰的话,惊的差点儿下巴掉桌子上,这可是孔、颜两家的地盘啊,恐怕就是父皇,在这一要求上,也得三思呢。


第303章 味精
  李弘凝望着狄仁杰,他在猜测狄仁杰到底为什么查国子监跟弘文馆,还要迂回到自己这里多走一道手续?难道他自己不知道大理寺的职权范围?除了身后的大明宫外,就算是东宫有事儿,大理寺也是完全有权利介入的。
  那么如此看来就只有一个原因了,自己原本想要借狄仁杰之手打破孔、颜两家对国子监、弘文馆的垄断,改变两个学府的格局被狄仁杰看破了,他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