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是在朕这里,但你那太乙城不是还有?”李治依然不满,但是明显要比刚才神情好了很多。
  “太乙城那点儿能干什么?那不是留着继续研制如何提高稳定性?太乙山脚被炸了几次您也不是不知道,这神机营如今虽然说我大唐的征伐利器,但如今并不是很完善,想要真正的完善它,让他能够成为攻城利器,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更为现实的是,这些东西不适合与吐火罗、白衣大食的地形,在那里如果开战,都将是遭遇战,想要依靠天雷取胜,只能是获得一场或者两场战争的胜利,当人家知道了咱们有此利器,就不会跟咱们正面冲突了。何况,咱们大唐要依靠的必须是人,而不是器物,所以儿臣才不同意您……”
  “小兔崽子,你是没有看见助卑路斯复国的利益吧?别说那么多没用的骗你父皇,是不是因为卑路斯的复国,对我大唐的利益并不大?”武媚淡淡的看着李弘问道。
  她听了几句便明了父子两人为什么争吵了,陛下经过最近这段时间的身体锻炼,总有种力能扛鼎自我良好感觉,于是就开始念念不忘一辈子的憾事:御驾亲征,以此向天下人彰显他的文韬武略。
  “呃……话也不能这么说,利益还是有的,但跟实际点儿的比起来,助其复国的利益就显得微乎其微了,何况白衣大食跟吐火罗人也不是白给的,人家的骑兵实力不弱于我大唐。”
  “还未开战就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身为大唐太子如此言语,成何体统。”李治开始没错找错了,他跟武媚夫妻多年,武媚一句话,他便知道,自己输了,这母子两人看来都不赞成近期出兵,助那卑路斯复国。


第350章 平衡
  闷闷不乐的大唐皇帝陛下,眼见当今的大唐皇后跟当今太子殿下都不赞同自己出兵复国波斯,于是闷闷不乐的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心思却不由自主的放在了辽东一带!
  安西不让朕去,那么辽东总行吧?如今那里依然是连年征战,自从今年大唐发兵后,到现在还没有打完仗,那么朕去辽东还不行?
  没好气的看了一眼那母子两人,李治斟酌了下,还是先按下心思,问李弘道:“今日你在朝堂,还有前几日给朕上的折子中,都说这募兵一事儿,你如今有几成把握?”
  看着不再生气的龙爹,李弘立刻来了精神,于是把明年兵部如何大力提高大唐军队的待遇,以及兵部如何宣传这募兵制、宣传募兵制对于参军家庭的优厚待遇等等,一一告诉了李治。
  听的李治也是跟着一阵阵的点头,目光炯炯看着李弘,这募兵制大唐不是没有采用,而是只是限于拱卫长安的金吾卫等部队,其余的则是依然沿用着府兵制度。
  但对于大消耗量的白花花银子,李治忽略了,却不代表武媚也能够忽略这个重要的原因。
  “这一年兵部得花出去多少钱?六七十万的兵力可不是那么好养活的?”武媚柔声问道。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哦,不对不对,这两天跟鸿胪寺扯皮扯习惯了,这句话成条件反射了。父皇、母后,如今我大唐什么多?除了兵多将广就是钱多人多,所以这钱绝对不是问题,而且兵者、国之大事儿,花点儿钱也是正常的不是?”李弘笑了笑说道。
  如今大唐共设有折冲府六百三十四座,而在关中就占据了两百六十一座,其余的则分散在其他各道,各个折冲府按照兵力被分为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则是八百人。在战时,则是把这些折冲府的兵力集中起来然后作战,每一个折冲府都像是一座兵营。
  不过就是府兵并不会真正的呆在折冲府,而是需要像其他百姓一般,在无战事时一同劳作,只有战时,才会由折冲府集结他们,然后自带干粮等,去前线作战,如此一来,自然是为大唐省了绝绝对对一大笔银子。
  而按照李弘的计算,所有折冲府加起来长安的常驻兵力,基本上人数则是在七十万上下,如此数字,已经足以比肩当年皇爷爷在世时,大唐最为鼎盛时期的兵力了。
  而这些年随着连年征战,折冲府又得不到足够的兵员补给,实际人数已经下降到了四十万左右,而且战斗力显然也是无法与当初比拟,但再坚持几年还是没问题,于是这也就造成了,以后的大唐被动的更改兵役制的决定。
  二十岁到三十岁的青壮年则是李弘的募兵范围,再往上,按照李弘的说法,三十岁以后好多都是当爷爷的人了,以大唐如今的盛世繁华,不应该让老人再继续征战沙场。
  李治思考了半天,问道:“就算是兵部在三年之内能够完成募兵制,那么你从府兵中挑剩下来的这些人怎么办?别忘了,他们虽然年岁已长,但是其作战的丰富经验,有时候远比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要有威胁的多。”
  “父皇英明,您这半天就这一个问题问道点子上了……哎哟。”李弘挠了挠头,这家伙,锻炼没多久,还真是手劲见大啊,感觉到疼了都。
  “如今我大唐有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过完年后,蓝田县也将建成我大唐第一个专门的医学学府,而关于这些年长的府兵,儿臣以为,完全可以在长安周边其他县,再建一座到两座军事学府,这些曾经征战沙场,如今年老体弱者,可以给新人受一些战场学问,这也不就解决了他们才华被浪费的问题?甚至也可以在战时,让他们以参谋……哦,幕僚的身份来辅佐领兵作战的将领,只有建议权,并无决策权,如何?”李弘早就把这些问题都想过了,现在再说一遍,要是能够得到龙爹、龙妈的鼎力支持,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那……”
  李治眼珠子一转,刚要想要说话,就听见孝顺的儿子说道:“神机营您放心,依然是由您掌管,如同金吾卫一样,人数一直控制在两万人,绝对不会超过这个人数,每一个部队的出征,您都可以根据出征的地方,为他们配备还是不配备神机营,这是您的事情,与儿臣无关。”
  李弘心里自然知晓,龙爹跟龙妈自从自己回到长安后,一直没有具体问自己关于在吐蕃出现那么多天雷的事情,就是等着自己主动的叫出来。
  毕竟,天雷如今被人传的神乎其神,甚至按照龙爹的想法,他就想跟后世放炮仗一样,以为在白衣大食跟吐火罗扔几个天雷,然后人家就投降了,如此就帮着卑路斯复国了。
  可这复国谈何容易?历史上古往今来,有哪个国家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能够以寡胜多的复国成功?好像没有吧?毕竟,一个王朝的没落,不单单是兵强不强、将笨不笨蛋,更多的还是看民心所向,如果民心不在了,你就是再多的兵力恐怕都难以复国成功。
  李治跟武媚互望一眼,会心的眼神李弘就当作没看见,神机营太过敏感,如果自己依然捏在手里不放,自己跟龙爹、龙妈之间,则是永远都会存在着一丝隔阂跟防备,既然自己无野心篡位,那么就不如交出去,让龙爹、龙妈放心,也让自己能够放松不是?
  而自己如今的尚书令、安西大都护、京兆府尹,其实则就是在神机营在自己从安西回来后,真正的交出给了刘仁轨后,龙爹跟龙妈才真正同意了给自己加封尚书令,同时并未剥夺自己其他的官职。
  一帝一后,在了解了这个新任的尚书省尚书令任职后,对于兵部的改革并没有让他们过于担心的胡作非为后,也把悬着的一颗心放下来了,而且让他们两人欣喜的是,太子对于神机营的开放态度,更是让他们心头一松。
  至于人家尚书令大人对于其他部的改革,那么可以在以后慢慢来询问,也帮着他把把关,别让他太冒进了就是。
  而且两人都清楚,从李弘对兵部改革一事儿上,加上他平素的所作所为就能够分析出,这个小兔崽子的每一步其实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有时候他们的担心反而是显得有些多余。
  兵部是李治、武媚心头的头等大事儿,在知晓了李弘的决定后,自然是不再说什么,而两人却不知道,李弘对于兵部压根没花多少心思。
  他的心思则是全部用在了到现在依然一下都没有动过的吏部上,吏部身为尚书省六部之首,掌管着天下文官的任免,这一机构的改革,可是要比兵部要危险的多了,毕竟最难征服与琢磨的,便是人心。
  “行吧,这看着年关就到了,你这身为尚书令恐怕也挺忙的,还有你那东宫,如今迎来送往的,天天人数也不少,回去吧,本宫就不留你在我后宫用膳了……不是,小兔崽子你什么表情?你那东宫没饭吃吗?”武媚憋着笑意,好整以暇的看着整个脸垮下来的李弘,淡淡地说道。
  “父皇,母后这样对待儿臣……”
  “走吧,皇后发话了你还不赶紧走,还赖在这里作甚?后宫是朕的后宫,让你出入就不错了,快走吧,朕跟你母后要用膳了。”李治心里解气啊,说出来的话也是义正言辞,比皇后的揶揄要让某人伤心的多了。
  李弘愣愣的看着卸磨杀驴的两人,一脸悲愤却无处发泄,只好任命的行礼道:“是,儿臣告退。”
  某人拖着伤心的背影往外刚走了两步,就听见武媚在身后说道:“等一下。”
  “哎呀,我就说嘛,母后肯定不会就这么让我回去的,您们今天中午吃什么好吃的?”李弘大喜,扭过身马上就是满脸微笑。
  “李弘,你想多了,我是想说,把李令月一同带回你的东宫吧。”
  “不是,母后,我今日在朝堂之上,不是有意要气父皇的,您们不能这么赤裸裸的报复儿臣啊。”李弘叫冤道。
  “咦?谁要报复你了?按照大唐律制,太子能够没事儿呆在后宫吗?除了给皇帝、皇后请安外,唐律有规定让你呆在后宫了?你给朕找找,朕看看哪一条如此规定……”
  “行,明日我不上朝了,儿臣偶感风寒,身体不适,请假。”
  “你小兔崽子要干嘛?朕还说不得你了?翅膀硬了是吗?”李治看着李弘决绝的背影,嘴角终于露出了笑意。
  “明日儿臣要去看望许敬宗,还要去太乙城,白纯的父母、安小河的母亲,我还都没有见呢,年关到了,我怎么着也得也去太乙城转一圈。”远处传来李弘渐渐声弱的话语。
  “耶……皇兄真棒,明日我要跟你一起去太乙城,好不好嘛……”


第351章 探望许敬宗
  李弘领着一路上嘴就没有停过的小话痨李令月并未直接回东宫,而是一同来到了尚书省,上完朝后要不是为了安慰他那小心眼的龙爹,应该是李弘约见刑部尚书跟兵部尚书两人的时间。
  刑部尚书乃是崔知温,这几年来与狄仁杰相互配合的也叫默契,因此一直呆在刑部尚书的位置上并没有更换。
  兵部尚书在大唐如今依然还有很多人挂着名,就连裴行俭如今依然还是兵部尚书,不过就是个挂名,并未有处理兵部政务之职,真正的权利依然是还在尚书任雅相手里。
  李令月牵着李弘的手,跟着一同跨进尚书令的办公室,宽大的办公室让小话痨开始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哇哇,比父皇的书房还要大啊,皇兄,小心父皇找你麻烦哦。”
  “你这说了一路了,也不口渴吗?”李弘划拉了下李令月的脑袋,让扬武为其倒了杯水。
  小家伙小胳膊小腿,坐在一张宽大的椅子上,悠然自在的继续打量着四周,倒是把刚刚走进来的任雅相与崔知温吓了一跳,看到小东西从椅子上站起来,才知道原来尚书令书桌对面的椅子上,竟然还坐着一个人。
  两人连忙向小话痨行礼,李令月也无所谓,挥挥小手算是跟二人打过招呼了。
  “你俩对于官府的不良人有何看法儿?”李弘直截了当,让两人在旁边坐下后侧身直接问道。
  李令月占着书桌对面两把椅子的其中一把,死活不让开,于是两位兵部尚书,只好在远离书桌旁的两把椅子上坐下议事。
  “大人,可是不良人又惹是生非了?”崔知温眉头一皱,当年先帝创的不良人,原本就是由身有恶迹者担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但就是因为这几十年的时间,让这帮不良人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官差,因为平素的俸禄太少,而他们就开始利用自己的身份,开始为非作歹、鱼肉乡里。
  李弘笑了笑,说道:“那倒没有,这种事情如果到了我这里,恐怕你这个刑部尚书就该请辞了,但不良人身为官署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我们对他们的约束力却是很微弱。甚至还因为他们的俸禄过低,放任他们在民间横征暴敛、欺压百姓。”
  “但如今要是取缔恐怕更不合适吧?毕竟官署还要靠着他们侦缉逮捕,没了他们的话,官署的人手就不够使唤了,虽说这些不良人在被官府征用后,依然是有人鱼肉乡里、欺压百姓,但毕竟都是少数,如今只能是犯事儿了之后加以约束、管制。”崔知温依然皱着眉头,他也不是不知道不良人的利与弊,但实在是拿不出一个可以有效管制他们的具体办法。
  捕快原本分为两种,捕役跟快手两种。“捕役,捕拿盗匪之官役也。快手,动手擒贼之官役也。”随着历史的演变,慢慢的变成了百姓口中的捕快二字。
  李弘不知道捕快是不是就是从不良人开始演变出来的,但哪怕是唐以后,捕快也跟不良人一样,属于贱业。
  甚至到了满清时期,捕快这一职业依然被认为是贱业,其后代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哪怕你再天资聪颖都不行,而就算是你脱离了捕快这一行业,你的后三代依然是不可以参加科举,只有第四代才会被允许。
  而就是这些不被人们尊重的职业,加上他们本身的品行以及身有恶迹,自然是会造成他们破罐子破摔的行径,官府奴役他们、百姓轻视他们,因此也就造成了他们不敢欺官,但敢欺民的思想。
  “大人您的意思是……?”崔知温有些不明白,捕快既然跟不良人的职能一样,那么为何还要改呢?
  “仅仅靠不良人自身,是无法把他们变成一支有效的队伍,官府的管束与他们自身的约束都必须同时存在,我们才能把他们变成真正的捕快,何况,不良人三字本身就有辱他们之嫌,就算是有人有改过自新的决心,因为不良人三个字,恐怕也会放弃改过自新了。称之为捕快,恐怕那就不一样了吧。”李弘把李令月手里的砚台夺过来放在桌上,小家伙的手又快速的抓起一支笔开始乱写乱画。
  “大人您是想要整编他们吧?”任雅相不动声色的听了半天,有些明了李弘的意思了。
  “不错,兵部的改革势在必行,刑部的改革自然是也必须势在必行,不良人中可以抽取大部分年轻力壮者加入军队,而军队当中一些岁数大些的府兵,自然可以整编到不良……哦,捕快的行列,如此以来,既能给我大唐补给新的兵员,也能以老府兵带动捕快提高自身素质,岂不是两全其美?至于俸禄,完全可以与兵部制定的兵士俸禄等同,如今大唐有的是钱,就看你们会不会花了,能不能花到刀刃上了。”李弘好整以暇地说道。
  却不知道,兵部尚书跟刑部尚书两人互望一眼,同时在心里腹诽道:“是啊,大唐可不是现在就剩下钱了,连您去趟曲江池参加诗会,都带了一百八十万两的零花钱,大唐富裕是真富裕啊。”
  至于如何整编捕快与募兵之间的细节,自然不是李弘这个尚书令干的活儿,他要做的就是给兵部与刑部指明方向,然后接下来就看他们的工作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