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2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因为李弘的偶施援手,给了他们足够的便利,使得他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利用太乙城的先进的技术,为他们封地的百姓谋得了很大的利益,政绩虽然是挂在了长吏的头上,但他们的功绩,显然也是让李治极为满意。
  这一次大朝贺,李治便对他与李上金赞口不绝,就连向来不喜他们的皇后,能够在他们携家眷进宫后,还恩赐子女礼物,足以说明,他们两人这几年的作为,还是深得帝后满意。
  李弘看着李素节给自己斟上茶水,笑了笑开口说道:“官家每年都会以较低的价格放出一批粮食,用来换取流散在民间的私铸之钱,这是我在任户部尚书之后,与司农寺卿说话时才知道的,朝廷如此做,其实就是为了控制物价的飞涨。”
  “那照你这么说来,岂不是萧氏做的事情并不违背于朝廷?可是听说,就连这三大仓也是被人有暗暗投放到民间的,但至于是不是回收旧钱,恐怕难以下结论吧?”李素节没料到,李弘对于民间一直流有私铸之钱的态度,会变得宽容起来。
  “萧氏为的是什么你自己又不是不知道,他们拉拢你自然是有原因,何况鉴于母妃的关系,感情上自然是觉得你更亲近了,但你把萧氏之事告诉我,情理上来讲,你可是在背叛萧氏啊。”李弘哧哧笑了两声,调笑着李素节。
  李素节不以为然的撇撇嘴,淡淡说道:“萧氏之事倒是好说,但我是从其中发现洛阳三大仓如此,才会密信告诉你,要不然,你留给我的那个信件通道,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够用上呢。”
  李弘有些皱眉头的咬咬嘴唇,为难道:“如你所说,萧氏无论是放粮还是低价买粮,只要不扰乱市场,那么就是属于为朝廷解忧,我们是没办法把他们怎么样的。至于你说三大仓被暗地里放出粮食,不是不相信你,是我们现在一点儿证据也没有。”
  李素节不住的跟着李弘的话语点头,李弘说的没错,兹事体大,一个弄不好,不单会让粮食价格突然间猛涨,也会让官员突然间陷入自危局面。
  看着李素节也在思索,李弘继续说道:“含嘉仓那是什么级别你不清楚,那是咱们皇家的粮仓!谁敢动?你敢?还是我敢?纪王叔暗地里拉拢你,但问题是他没有跟这件事情有一丝一毫的干系,遥领河南府的亲王不止他一个,而且那家伙,跟父皇的关系可是非同一般,这还是从母后嘴里知晓的。咱俩没有证据动动那粮仓试试?被削一顿倒是无事儿,甚至到时候我大不了挨顿揍,你怎么办?那个时候,我都自顾不暇了,还怎么保你?”
  “那总不能就这么放弃吧?三大仓虽然我不知道是哪个仓,但是我李素节敢以人头担保,这其中肯定要猫腻,老三不也说了,这其中必然有事儿!咱们合计后,让老三回封地,不就是为了落实证据吗?”李素节有些着急,这么多年来,自己跟李上金就没有真正帮到过老五李弘什么忙,一直以来都是他帮自己两人,如今有一些能够提升他太子声望的机会,自然是比太子还着急了。
  “我知道,所以我才让老三回去啊,咱们傻不拉叽的从洛阳动手,那么大的锅盖,咱们掀不开,不得让老三回去,从封地的边缘给咱们撬开一个口子,然后咱们再慢慢窥探这其中有什么猫腻。”李弘拍了拍对面李素节的手,安慰地说道。
  李素节静静的看着李弘,想了一会儿才说道:“你这是因为我跟上金吧?如果不是我们发现,是你自己发现的话,以你的性格,恐怕早就把三大仓的盖子给掀了吧?如今因为要顾及我俩的周全,所以你只能在十足的把握下,才能放手去做,可是如此?”
  李弘拿起壶给李素节斟茶,缓缓说道:“你这人真没劲,照你这么说,你俩还成拖累了?可要不是你俩说,我上哪知道这件事儿去?别这么婆婆妈妈的想那些,有什么用?怎么生完孩子后,胆子更小了还。”
  “嘿……你才生完孩子呢,我一个王爷我会生孩子吗?我这是胆小吗?胆小就不会告诉你了,告诉你,就是希望你能够尽早做决断,不要因为顾及我俩而放弃抓那些中饱私囊者。”李素节夺过自己的茶杯,喝酒似的一口而干,滚烫的茶水烫的他不由自主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在一边伸着舌头乱蹦乱跳。
  浑不在意的看着又蹦又跳,吐着舌头呼哧呼哧跟狗似的李素节,李弘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笑意满满地说道:“对了,你坐下来,别蹦了。跟你商量件事儿,如果这件事儿查实后,让你离开岐州前往兰陵你愿意吗?”
  “疯了你!你以为这是你想就能做到的事情?父皇会同意?母后会同意?别做白日梦了,现在岐州就挺好的,你皇嫂出门还都有百姓跟着打招呼呢,我在岐州也有些许声望,虽然是长吏治岐州,但现在我这都督也挺重要的。”李素节说起岐州还是有一些成就感的。
  但对于前往兰陵,他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那里是什么地方?那里可是萧氏的窝子啊,母妃的家啊,顶级门阀之一啊。
  当初自己的婚事,父皇都没有同意母妃的请求,为他求的一门萧氏的婚事儿,如今让自己前往兰陵,这不是白日做梦是什么?
  他李弘可以不担心自己在兰陵仰仗着萧氏坐大,但父皇跟母后呢?他们也会像李弘一样想吗?
  看着李素节一脸不可思议的震惊表情,李弘却是不以为然:“想当初你在皇宫时,也是深受父皇宠爱的皇子,你李素节聪明好学,父皇时常在我跟前耳提面命的,要我多向老四皇兄学习,就是现在,父皇看见你不也是打心底里高兴?这件事如果查实、了结的话,你去求求父皇,到时候我给你敲边鼓,说不准能成行呢。”
  “你行了吧,你少忽悠我,我宁愿现在跟你把那三个大盖子掀开,也不愿意去请求父皇把我任封到兰陵,老五啊,你把我扔到那里,那无异于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而且还是浇了油的大火啊,你就行行好吧太子殿下,看在小民为你提供线索的份儿上,饶了小民一家妻儿老小吧。”李素节不再是跳脚了,此刻他感觉心脏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了。
  “本太子决定了,此事可暂时搁置,但不能弃置,如若有机会,还是要试一试的嘛。”李弘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笑说道。
  “李弘,我可告诉你,纪王跟萧氏如今对我攻势很猛,你最好还是断了这个年头,虽然我没有当那个……那什么的念头,但我并不觉得我有多坚定,你也知道,这种事儿,有时候不知不觉的就被人架上去了,等你醒悟后,你是想下那贼船都没法儿下了。老大不就是这么被晋阳王氏玩到了楼兰吗?怎么?你那安西四镇又有哪里缺皇子了,你是打算把我放到兰陵烤上一番,然后再给罢免到安西?”李素节一脸埋怨,但是其神情又是中肯地说道。
  李弘只能是不住的点头,老大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自己掌握了他李弘的命脉,暗地里与晋阳王氏勾搭,而且其他四姓也跟那苍蝇似的,闻着味儿就凑到了他跟前,不知不觉的,就被人家当了代言人。
  他就没有想过,就算是到最后我李弘倒了,就算是他或者幕后之人当了皇帝,还不是被五姓七家操控的皇帝吗?
  父皇跟母后当初费了老大劲儿的先是瓦解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而后便是削弱五姓七家的影响,不就是希望在天下百姓间形成,皇家为贵,其他次之吗?不就是为了稳固李唐江山社稷的绵延吗!


第361章 猜测
  含嘉仓是大唐的第一粮仓,能够储存多少粮食,就是在上一世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在现在这个时代,更是关中地区灾荒时期开仓放粮的重要保障,一个含嘉仓的储量,就等于是整个大唐一半粮仓的储量,于是足以想见,这个粮仓对于大唐的重要性!
  敢于打它主意的人恐怕不多,而且要拿皇家粮仓来中饱私囊,如果被发现,这个罪名恐怕不是任何人能够担待的起的。
  但提起含嘉仓,就不得不提它的前身回洛仓,当年前隋把粮仓建在了洛阳城外,隋末天下大乱,李密趁机夺取回洛仓,顿时置洛阳城陷入无粮之境地。
  而手握粮草的李密底气大增,更让隋统治者恐惧的是,粮食不单是解决温饱的关键,更是成为了瓦岗军吸附民心的资本,大量饥民和缺粮的义军纷纷投奔瓦岗军,于是瓦岗军一时名声大振、实力巨升。
  虽然后来因为多种因素,瓦岗军起义没能成功,但李密抢占粮草的成功战略,却成为另一个有心人的教训经验,这个人就是皇爷爷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了粮仓在城外的弊端,他决定在洛阳城内建立粮仓,以免重蹈当年前隋把粮仓建于城外,容易被人占领的笨蛋决定。
  于是这个被李世民精心设计了地理位置的粮仓:含嘉仓,便被建在了洛阳城内。含嘉仓不仅供应洛阳城里的粮食,还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
  随着含嘉仓的日益扩大、储量增长,回洛仓继续被用来储粮的作用便越来越小,到了如今,甚至可以说是成了大唐王朝的鸡肋粮仓。
  那么,既然开始不被朝廷重视,自然就会给有心人留下有机可乘的空子可钻,李弘认为,三大仓中最有可能出现投机倒把现象的,必定是回洛仓。
  李素节玩味儿的看着李弘,空空的茶杯被捏在手里转悠着,想了下问道:“那为什么不可能是黎阳仓?回洛仓在城外,是容易被有心人用来投机倒把、中饱私囊,但黎阳仓离洛阳更远啊,岂不是更适合他们暗中私卖?”
  “黎阳仓风险太大,如今的风险甚至比含嘉仓的风险还大,这辽东还在进行战事,要是他们敢私卖黎阳仓的粮食,估计都不用问罪可以直接砍头的。黎阳仓向来都是征收粮食后,要么是走永济渠或者黄河然后运往洛阳,要么就是往东北方向,继续水运到幽州,供给辽东前线的将士,不战之时,那里的粮仓就如含嘉仓一样,需要保证粮食足够八万人吃一年,所以可能性也很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性。”李弘斟酌了下说道。
  “那现在怎么办?”李素节感觉让李弘这么头头是道的一分析,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很多,不再像刚一开始时,简直就像是个瞎子,一会儿担心含嘉仓,一会儿担心黎阳仓,或者是忧心回洛仓。
  “不知道。”李弘看着李素节,干脆地说道。
  “不知道?我跟老三给你提供了这么多线索,你告诉我不知道?”李素节放下手里的茶杯,睁大眼睛问道。
  “老三李上金在哪里?益州!那是剑南道!黎阳仓在哪里?还在这河南道卫州,中间隔着一个京畿道,所以肯定不会是黎阳仓,对不对?”李弘从李素节的书房翻了半天,翻出一张老地图,看了看说道。
  “不错,那怎么了?”
  “那么就剩下含嘉仓跟回洛仓有问题,所以就只能等啊,等老三那边有进展了,我们这边才能行动。”
  “你就这么笃定那黎阳仓没问题?”李素节深表怀疑。
  李弘看着不以为然的李素节,伸出一根指头指了指头顶,说道:“父皇这一辈子的憾事就是没有御驾亲征过,想要效仿皇爷爷当年驰骋疆场的梦想不是一天两天了,前些日子想要派兵西行替卑路斯复国,被我在朝堂上硬生生的给拒了。现在听母后说,这段时间一下朝,就站在辽东地图那里发呆,我估计这是又惦记上打算开春后想要征辽东了,你说,既然父皇惦记上辽东战事了,那黎阳仓敢出差错?如果父皇御驾亲征,这黎阳仓还不得堆满了粮食等着父皇?而且,恐怕早有人把父皇盯着辽东地图一事儿传出去了,这黎阳仓啊,八成的可能是没问题的。”
  李素节对于朝堂之事知之甚少,听了李弘的分析后,也只能是默默的点头同意其观点。
  看着有些神色黯然的李素节,李弘笑了下说道:“你也别灰心,我知道你是为我好,这样吧,明日咱俩就出城转转,往那回洛仓方向走走,看看是不是能够看出什么端倪来。”
  “今日不行吗?现在可刚是午时。”李素节很想在李弘跟前表现一下,迫切的问道。
  “母后不让我出洛阳城,平时连城里的洛水都不让我过的,这洛阳城现在住了多半个月了,我就一直在这北边晃荡,南边啥样儿我现在两眼瞎,而且还有李令月那个小奸细一直给母后通风报信,就算是明日我还得跟母后报备呢。”李弘撇了撇嘴,说着身为大唐太子的不自由。
  “原来当太子这么可怜……”
  “滚……我走了,记得明日准备好,就你我再加上……加上白纯?吧。”李弘高大的身形已经到了客厅门口,不确定地说道。
  走到院落里的时,便看见许王妃正带着小李璟在院子里玩耍,过去再逗弄了逗弄人家小李璟,这才在扬武的陪同下向皇宫方向走去。
  纪王李慎的府邸内,卫州刺史萧守业赫然在坐,按说上元节一过,他便更不可能留在洛阳了,但萧守业却依然是留在洛阳并未离去,至于有没有人知道他还滞留于此,恐怕还是一个疑问。
  “纪王此次留下官于洛阳就是为了黎阳仓一事儿?”萧守业感觉纪王有些过于慎重了,都快两年了,辽东战事从未停止,但从来没有人发现黎阳仓有什么异样。
  “你是先帝重臣萧瑀之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可是有你祖父在列的,而襄城公主也是下嫁你父,你与皇家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如今许王李素节依然滞留洛阳,而且你与他也未能达成默契,如今你不觉得奇怪?”纪王看着有些盛气凌人的萧守业说道。
  “那又如何?许王李素节难道会帮着朝廷告密?何况我黎阳仓向来谨慎,从来不曾出过问题,当然,如果能够按照家父与您之意,把回洛仓的粮食能够偷偷转运二十万石,那么就更是高枕无忧了。”萧守业从容的笑了笑。
  如今朝廷又没有发现什么,就是那李素节,也不过知道一点儿皮毛,成不了什么气候,他母妃在皇家又不受重视,这么多年了,依然是以庶人的身份被囚禁于冷宫,他李素节还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二十万石回洛仓倒是拿的出来,只是你要如何运往卫州,填补你那黎阳仓的亏空?萧氏既然想要跻身五姓七家,为何还要干这违法乱纪之事儿,你自己不清楚?你父萧锐如今掌管萧氏,这可是萧氏一族的元老的意愿,希望借助你父的影响力率领萧氏更上一层,所以啊,凡事还是须得小心谨慎才是。”纪王有些皱眉头,萧锐怎么生了这么一个不知轻重缓急的儿子?
  如果把这差事儿都交给萧守业,这萧守业在他看来,将会是很快步入萧守道、萧守规的后尘,早晚会被太子绳之以法。
  “兰陵公主如今势大,仗着身后有太子给她撑腰壮胆,在其封地兰陵这些年一直压制着萧氏一族,萧氏引以为傲的兰陵酒,如今可是姓了李,萧氏该怎么办?这么大的家业总不能只靠声望填饱肚子吧?总得要有平日里用度的银子吧?私铸旧钱不就是希望能够多分的一杯羹?低价出售粮食,自己以私钱买回,还可以让这些旧钱合乎律法,不至于被朝廷盯上,这也是家父没办法才为之的事情啊。”萧守业两手一摊,无可奈何又带有怨气地说道。
  纪王无声的笑了笑,摇了摇头,岔开话题问道:“你父亲如今可好?身体可还安康?”
  “托您的福,一切都好,本来此次元日朝会他想亲自前往,但……听说陛下想要御驾亲征辽东?不知道纪王对此事儿可有了解?”萧守业认为,纪王与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