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量从新罗涌入大唐长安、洛阳的新罗婢,就跟白菜似的被大唐的豪门勋贵、世家大族一夜之间哄抢而空。
  但随着开始继续给高句丽用兵外,新罗婢就又开始减少了,这说明什么?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而且新罗王也曾向大唐皇帝告状过,那就是高句丽阻断了新罗与大唐贸易往来的通道,让新罗婢只能走水路进入大唐。
  而走水路可又要分季节,无法做到全年往来,所以被逼急了的新罗只好派使者进入大唐,向大唐皇帝状告高句丽。
  而如今,在李弘看来,随着大唐的军队再次抵达安市城城下,新罗怕是早就收到了大唐进攻高句丽的消息,如今……恐怕他们又开始抱着痛打落水狗的心态,开始从北面进攻高句丽了。
  如此一来,也就造成了高句丽顽强抵抗的真正原因吧?毕竟,面对两面夹击,如果再不顽强抵抗,那对于高句丽来说,唯有国破家亡这一条覆灭之路可走了。
  “这么说来,新罗又想从我大唐对高句丽的用兵之上,分得一杯羹了?”刘仁轨跟刘仁愿可以说是辽东通了,这对他们来说,一点儿也不稀奇。
  毕竟,新罗跟百济曾经想要联合大唐征服高句丽,而大唐最后作罢此事,正是因为李弘监国期间罢免戴至徳,最终让大唐放弃了那一次的用兵。
  与此同时,也就造成了新罗跟百济被回过神来的高句丽痛揍了一顿,最后新罗跟百济,还把这帐算在了大唐的头上,只是那个时候的大唐因为安西用兵,加上李弘当初监国时,已经彻底否决了用兵高句丽,所以大唐根本没人理会他们的抗议。
  “新罗、百济一直都是那副死德性,想要分一杯羹,占的一些高句丽的便宜也是情有可原。如今我们可以有两条路走,一:自然就是尽快攻下安市城,然后接连突破南苏、木底、苍岩三城,直达他们的王城,占据王城号令新罗跟百济。二:继续原地待命,等到新罗跟百济坐不住,主动进攻高句丽,趁新罗与百济吸引了高句丽的绝大部分注意力后,我们再以最小的代价突破安市城。不过……”
  “不过什么?什么时候说话开始学的吞吞吐吐了。”李治急切的问道。
  他想要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就必须攻下安市城,这样一来,先帝不曾做到的事情,如果自己做到了,那么自己也就对得起天皇这个称号了。
  “不过到了那时候,高句丽亡国灭种就在所难免,我们就必须跟新罗、百济比速度,看看谁先拿下王城,那么谁就能在辽东这一带占据战略上的主动了。”李弘看着点头赞同的将领们,只是所有人都有一个疑问,不是不想进攻安市城,只是实在是难以攻克啊,要不然,怎么先帝都是打到这里之后,班师回朝了呢。


第405章 决议
  不过在座的每个人也都知道,当年先帝征战到安市城下时,很多因素让先帝决定了放弃继续进攻,转而班师回朝。
  有高句丽的顽强抵抗这一因素,也有因为天气进入了天寒地冻的寒冷的冬季,再加上粮草难以为继,道路不堪,每一斤粮食要运送到前线所要消耗的粮食,都让那时候的大唐变得不堪重负,难以为继。
  所以,在当时放弃继续进攻,改成长性的骚扰战略,也是当时不得不为之上上之策。
  如今天气还暖,水波荡漾、青山绿荫处处可见,何况还有大杀器炸药在手,拿下安市城绝对不是一件费力的事情。
  看着众人都凝望着沙盘陷入到了沉思当中,想要拿下安市城甚至是高句丽的王城,所要付出的代价确实是不小,但是大唐皇帝御驾亲征,这些代价还是能够承受的。
  拿下高句丽,成立真正的安东都护府,这可是李治梦寐以求的事情,虽然他儿子李弘不怎么热衷,但是人现在已经在自己跟前,还不是任由自己说了算?毕竟朕才是最高统帅不是。
  “如果高句丽王城被新罗或者是百济率先拿下后,又会是怎样一番局面呢?”刘仁愿与他们打交道最多,而且他考虑的也要更加周全,这一仗值不值的大唐大动干戈,不惜一切代价拿下。
  “说值也值,不值也不值。这世间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用值跟不值来衡量的,有些利益在战争刚一结束我们就能看见,有一些则是需要等待好多年我们才能看见。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拿下这些城池后,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管理!这是最重要的,策略用的好时,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用不好,任何利益都是假象。”
  “这里没有国子监、弘文馆的学士,文绉绉的干什么,直截了当的说。”李治哼了一声,让你阐述一下还真费劲。
  李弘耸耸肩,这次却把目标指向了紧邻高句丽的靺鞨地界,说道:“因为所有的前提利益里面,都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辽东的不确定因素便是靺鞨部,新罗、百济拿下高句丽王城,那么靺鞨自然会对他们另眼相看,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内与他们交好,如果是我们拿下了王城,他们同样会与高句丽的遗民暗中勾结,到时候还是我大唐的麻烦。”
  “这……”契苾何力听了半天,终于听明白了,这还是老调重弹啊,太子殿下依然是执着于他当年的策略,压根不想在这里设立安东都护府,不想使高句丽灭亡啊。
  不光他听出来了,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出来了,大唐皇帝陛下,他龙爹就坐在最上首,他竟然还要坚持当年的策略,真是不给御驾亲征的皇帝一点儿面子啊。
  李治刚才还听的神情专注、双眼放光,但听到现在也明白了,看这样子,这不孝之子是想遵循他皇爷爷的策略,以骚扰、打压为主,但绝不使其亡国,给新罗、百济可乘之机啊。
  “朕如果铁了心在这里建置都护府会如何?”李治从椅子上起身,走到沙盘跟前,夺过李弘手里的细木棍说道。
  “简单,用不了几年之后被动的罢置,便宜了新罗、百济或者是高句丽。”李弘很怀疑他们的眼睛,难道从这沙盘上看不出来吗?
  这朝鲜半岛除了山便是山,平原极为稀少,虽然河流众多,但能够在这个时代,适应农耕文明却是根本不可能的。
  八成的山水、两成的平原,虽然土地肥沃,但是也是相对而言,大部分的地方更多的是山地,很不适合农作物的生产,这也是为何他们的渔业会比较发达的原因。
  刘仁轨老成持重,加上对半岛的形势又是了解颇深,看了看李治,再看看李弘,行礼问道:“殿下,但如果我们不征服他们,他们以后还将是我大唐的隐患,有此隐患盘踞于此,想来就是您也不能放心吧?”
  “那是,任谁都不能够放心的。但灭掉高句丽,我们就将亲自面对新罗跟百济,同样,我们依然还是不能安枕无忧,同样不符合我大唐的根本利益,所以,既然都是无法安枕无忧,就不如扶持一个傀儡政权,让他们一直争斗下去,谁弱保护谁,谁强就揍谁。”李弘拿过他龙爹手里的木棍,敲敲高句丽,又是敲敲新罗跟百济说道。
  李弘比在座的任何人都要清楚,朝鲜半岛这个民族是一个什么样儿的民族,有着极强的民族主义,但是又没有那智商跟胸怀走出大国路线,于是便依附强者做狗,代代狗仗人势。
  而且纵观中国历史,从来没有一个政权愿意在这片土地上浪费过多的心思,把他们纳入版图,不单单是因为阻力较大,同样还有就是,纳入他们就像是养了一只养不熟的狗,指不定他们什么时候就会咬你。
  李治听的直皱眉头,自己想要为以后能否青史留名,能否与先帝达到同样的威望上,给予着很高的期望,他很希望自己做到先帝做不到的,以此来达到先帝那样的高度。
  一时之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烦躁的挥挥手,示意大家都先散了,明日视察完安市城的城防后再议。
  众人行礼走了出去,李弘自然是被他龙爹留了下来,两人从议事厅换到了一间布置的颇为高雅的厅内,等李治坐下后,李弘这才在旁边坐下。
  “你母后近来可好?”
  “母后一切都好,就是在收到您的旨意后,显得很焦急,催促儿臣要尽快赶过来,有些担心您在辽东是不是战事不利。”
  “战事不利,想来皇后是担心朕出现什么意外吧,这每一次来信都是要叮嘱几句,朕都看烦了。”
  “那是母后记挂您,您要懂得珍惜……”
  “用不着你来教训朕,朕问你,难道朕这一趟御驾亲征,只能是空手而归吗?”眼看着到手的文韬武略,就这么轻易放弃?他很不甘心啊。
  “哪能这么说呢,父皇,恕儿臣说的直白些,这朝鲜半岛,对于我们大唐没有任何益处,就算是全部拿下,我们还要在荒时期供给他们粮食,您看看那云中等等都督府,哪一个不是张着嘴等朝廷给粮下锅的?就算是你想要建安东都护府,把松漠、居延、定襄纳入,也可以完全在攻下安市之后,在前方的小城顺川设置都护府,从而卡住无论是高句丽还是新罗、百济陆路进入我大唐的要道。”
  “那柳京(平壤)该如何是好?”李治如今只是跟自己的太子随意聊天,所以也就没有过多的思考,只是想单纯的知道李弘的想法儿。
  “柳京也叫平壤,就是因为过了大同江后,那里的地势平坦,适合居住,所以更多时候被称作平壤,也是高句丽的王城。我们只要在大同江站稳脚跟,与高句丽隔江相望,再与他们重修旧好,甚至可以立刻给他们提供粮草、兵器,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对抗百济跟新罗,再不济,您还可以下旨给倭国,命他们佯攻牵制新罗、百济,这样一来,您就可以随时站在大同江边钓着鱼,看新罗、百济、高句丽乱斗了,看谁不顺眼就敲打敲打,看顺眼了,就赏点儿积压的粮草,换取些平壤上等的玉石等等。”李弘说到最后,脸上又开始出现了玩世不恭。
  “让他们的内讧一直持续下去,这样才符合你心中大唐的最大利益?”李治笑了笑,李弘退步了,不过退步后的提议也变得更加可行了,甚至是变得更让他满意了。
  “其实您要是真想要开疆扩土,可以把目光再往被挪一些,现在天气还暖和,离天寒地冻还有两个多月三个月的时间,您完全可以把目光放在室韦与靺鞨身上,征服他们为大唐开疆扩土,绝对比把目光在这里要英明的多。”
  “算了,不说这个了,这恐怕是你早就打定好的主意吧?这一路上看来想了不少说辞,就是希望朕把注意力放在室韦跟靺鞨上,所以才这才一直阻挠朕用兵高句丽吧?”
  李弘并不隐瞒自己的想法儿,嘿嘿道:“这是其一,主要还是,高句丽的灭亡,对我大唐没有任何好处,到最后便宜的是新罗跟百济。”
  李弘没说的是,那时候大唐国力衰弱,自顾不暇,不想朝鲜半岛竟被统一,衍生出高丽这个棒子,到最后又是帮着室韦跟靺鞨连同入侵中原。
  李治揉了揉有些发晕的太阳穴,闭目养神了一会儿,淡淡开口说道:“贺兰敏月跟李忠死了,据说是你在朕出征后,派人暗地里杀了他们?”
  一丝落寞从李治的脸上浮现,比较念旧的他,心里对于贺兰敏月还是带着一丝的牵挂,就像当年对王皇后的追思,以及后来再对萧淑妃的念旧情,再有包括历史上,想要废后武媚,却被武媚提前知晓,三言两语的求情便作罢废后一事来看,李治对于贺兰敏月的态度,更多的还是一份情愫在心。


第406章 信口开河
  李弘在他龙爹问出这个话题的时候,竟然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哈欠。这个问题早就料到了父皇会亲口问出来,但这样也好,无论是真是假,最起码说明父皇并没有因为此事震怒。
  李弘有些苦涩的笑了下,才说道:“儿臣如果真想杀掉皇兄李忠与贺兰敏月,完全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甚至儿臣能做到,让全天下人在李忠跟贺兰敏月死了十年后,还认为他们还活着。”
  “但现在李忠跟贺兰敏月死了,是被你杀的,你让朕如何处置?难道相信你的一面之词?”李治脸上看不出来表情了,帝王的标准城府相挂在了脸上。
  “儿臣暂时还没有办法能够自证清白,事情刚刚发生一日,儿臣就被您急召到辽东了,就算是想要自证清白,儿臣现在也没有时间去找证据。何况……李忠跟贺兰敏月乃是自杀,只不过是想嫁祸于我,自证太难了。”李弘淡淡地说道。
  表面上看起来,面对龙爹的问询他很轻松,但其实心里,此时还是隐隐捏着一把汗,那就是贺兰敏月这个在父皇心中,确定不了地位的女人。
  如果父皇念旧,那么自己恐怕就真的要被父皇怀疑了,如果不念旧,那么一切都还好说了,只剩下一个李忠,想来父皇也知道当初他们之间发生过什么。
  李治长长的叹了口气,淡淡起身说道:“陪朕出去走走。”
  “是,父皇。”
  两人来到帐篷外,脚下的青草像是皇宫里那些经过可以修剪的草坪一样,踩在上面软绵绵的,五步一个火把,把周遭照的如同白昼。
  远处那静静趴伏着的安市城,像是一头垂危的巨兽,正警惕的望着它面前这灯火通明的一大片帐篷。
  夜风吹过,一丝清凉让人浑身一震,刚才的困顿也随着夜风快速消散。
  “那你在长安接到李忠死后的消息后,就没有做些什么?”双手背后,缓缓踱步的李治再次问道。
  “儿臣已经派人前往两地去查看了,看看是不是能够找到什么蛛丝马迹,不过儿臣不乐观,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他们两人把事情做的如此周密,自然是不希望儿臣轻易脱困,时间选择的也很合适,恰逢您刚刚御驾亲征,也正好利用此事儿,来离间儿臣对您的忠心。”
  “话是如此说,明明知道如果朕出征之后,得知此事后会大怒而继续作为,还做的这么不干净,明显不符合你的性格,而且还能够在事发一日后,接到父皇的旨意,立刻启程赶往辽东,足以见你心底光明磊落啊。”
  “那儿臣还需要自证吗?”
  “你母后的意思呢?”
  “……母后说儿臣还需要自证。”
  “那你就继续自证清白吧,想来你母后不会错的,这也是朕的意思。此事要是你无法还以清白,将来……算了,先拿下安市城,兵临大同江再说吧。”李治适时改口,李弘也不知道他到底想要说什么,只能是默默的点点头。
  接下来李弘便把明日打算先佯攻一阵,亲自再看一次安市城的抵抗有多顽强再做打算,以及问了一些关于格希元的事情后,便被他龙爹放回自己的帐篷了。
  奔波了一路的李弘,在花孟跟惊蛰的侍奉下,洗洗便睡了,但一开始却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合眼,刚才跟龙爹说话,只顾着说自己如何自证清白,以及父皇对母后近况的关心了。
  但……是父皇不知道?还是父皇有意不问李贤、李哲为何被母后召进宫呢?是觉得是小事儿,不值一提?还是还不知道?
  迷迷糊糊之中,也没有猜透他龙爹的心里到底对此事作何想,再睁眼的时候,已经是天蒙蒙亮了。
  生物钟并没有随着这些日子的奔波而改变,依然是延续了他这么多年的习惯,早早起来锻炼身体,然后便是洗漱。
  花孟早就准备好了清澈的山泉水,等着他洗冷水浴,李弘走近摸了摸那在清晨,依然还冰凉刺骨的冷水,整个人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个激灵,这山泉水经过一夜温差的积淀,甚至已经赶上他在长安时冬季冷水浴的水温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