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可能,什么样的材料能够如此之贵?”裴炎看向欧阳通,三十来岁不到四十岁,但此人条理分明、站在朝堂之上不卑不吭,对答如流,把所有的疑惑一下子便系统的给解释开了。
  “这是完完全全可能的,因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就像是一个商贾初次从商一样,他需要在最初的阶段投入大量的金钱,而后才可以在未来的时间内收回自己的成本。如同财大气粗的商贾,如同长安城豪奢的花坊、酒楼等,他们最初投入的成本与他们所建的豪奢花坊、酒楼是成正比的,十两银子投入的酒楼,与一百两、一千两银子投入出来的酒楼,都是酒楼,但是其差别,想来裴大人应该明白吧?”欧阳通说到这里时,不由得引起了群臣,包括李治在内的人发出了轻笑声,而裴炎则是脸涨的通红。
  欧阳通的比喻虽然不是很贴切,但其道理倒是浅显易懂。群臣包括李治,都一下子听明白了为何李弘所建造的船只会如此昂贵的原因。
  “所以说,太子殿下所建造的船,就像是投了一万两、十万两银子建造的船只,而五艘船的船只能够给予的回报利益,如果不出所料,在五年之内就能够十倍拿回!”欧阳通在群臣的笑声消失后,最后总结说道。
  “我不信,这是不可能的,我完全不相信会有一艘船的价格能够达到一百多万两!”裴炎看向薛元超跟高智周,两人当初对自己信誓旦旦的保证,只要拿到这些账簿,只有找个能够看懂此账簿的人,就能够证明太子殿下贪污银两的罪名。
  甚至两人还信誓旦旦的保证,哪怕是崇文馆的学子随便拉出来一个,都能够把这些账目查清楚,都能够查清楚太子殿下在泉州的猫腻。
  “您信也好,不信也罢,但这就是事实,事实就是,太子殿下建造出这能用的五艘船后,泉州的渔民则是快把李淳风当救命恩人一样供起来了。”欧阳通再次回答裴炎的话道。
  “这是为何?”听故事听上瘾的李治,脱口而出的问道。
  “回陛下,因为每到渔民下海捕捞之际,我大唐的渔民不敢前往深海,只敢在临近的海域捕鱼,往远处去了,经常会碰到倭国人、或者其他番邦的船只打劫,但自从我大唐第一艘巨舰下海后,倭国人便龟缩了起来。”
  “这些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李治不由自主的抓紧了椅子扶手问道,就连旁边的武媚,也是凤目流转,专注的看着那个欧阳通。
  “臣三个月前还在中书省任中书舍人,从泉州禀奏的奏章上看到的。”欧阳通不顾裴炎涨红的脸庞,朗声说道。


第511章 朝堂(下)
  李弘依然是学着武媚微闭双目,但刚才欧阳通的一番解析,却是一字不落的被他听进了耳朵里。
  欧阳通的辨析,到底是敬晖所受,还是欧阳通所悟?可别忘了,前几日便是敬晖提名,希望欧阳通顶替他敬晖,担任户部尚书,当初就说了此人对于算术等极为精通,但不曾想到,此人的辨析能力也如此强悍,三言两语便把裴炎辩驳的毫无反击之力。
  虽然他的辩驳依然有着很大的漏洞,但其自信的语气以及让人信服的正直外表,确实给他加分了不少,让人觉得他仿佛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正确的,都是真理一样。
  “胡说八道,中书省何时曾收过这样的奏章?”裴炎怒目而视,这个欧阳通在中书省担任中书舍人时,表现并不是很出色,怎么今日却变得能言善辩、高昂激情了。
  “是不是中书省的奏章,一查便知,裴大人解释又有何用?薛大人以及高大人,两位大人私自暗查太子所建船坞,并没有禀告于我,不知是我这个御史大夫做了何事儿,要让二位绕过我李峤跟大理寺卿狄大人,而向中书省表奏呢?”李峤施施然的走了出来,缓缓从袖袋里掏出了一道奏折。
  “陛下、皇后,刚才薛元超、高智周弹劾太子殿下贪污银两,臣以为完全是胡说八道,太子殿下手里掌管着六部,无论是挪用哪一部的银两,都是无可厚非、在权利范围之内。何况太子殿下以十岁之龄担任户部尚书,要是贪墨的话,又岂会在乎这区区一千万两?想来各位大人以及同僚都知晓,太子殿下在任职户部尚书时,就已经手握太乙城这个巨大的聚宝盆,太乙城的财富有多少,我们如今身处的巍峨皇宫,太子殿下自己掏了多少银两?想来各位心里都是一清二楚吧?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臣虽然不是很明白为何裴大人要以贪墨之罪名,弹劾太子殿下,但臣这里倒是有一道奏章,巧合的是,也同样是一份账簿,不过这本账簿,却是从工部流出来的,而里面清清楚楚的记载了,工部三千万两白银的去向,其中有一百万两,房大人,您是不是应该给个说法儿?”李峤恭恭敬敬的把手里的奏章递给了连铁,而后呈给了李治。
  这一份奏章里的账目,虽然是以传统意义的记账形式记载,但里面却依然是有一些极为清楚、极为崇文馆式的记账方式。
  账簿里面,清清楚楚记载了三千万两白银,如何从三千万变成两千五百万,而被李弘挪用的五百万两又因为分成了两次拨款,一次三百万两,一次两百万两。
  但最后整个总和加起来时,账面上却少了一百万两,而这一百万两,就是工部如今的亏空之数。
  李治铁青着脸色,连他都能看明白的账目,自然是不需要皇后过目,直接扔给了站在殿中的房先忠:“自己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何三千万两便成了两千九百万两,那一百万哪里去了!给朕从实招来!”
  而就在这时,李弘与武媚几乎是同一时间睁开了眼睛,两人的目光并不是望向房先忠,而是同时望向了儒雅潇洒的李峤。
  御史大夫李峤!
  无论是李弘还是武媚,都没有想到,李峤竟然成了今日朝堂之上的关键点儿,本来李弘还以为会是一个御史等,没想到,竟然是御史大夫李峤。
  武媚惊讶的是,李弘不可能跟李峤很熟,虽然李弘很看中御史台的职责,甚至在李峤任御史大夫后,一直支持着御史台的风言奏是、监察百官礼仪等职责,但武媚知道,李弘跟李峤不是一路人,李峤入不了李弘的法眼,也看不上李峤这种高风亮节之人!
  但这一道奏章,看似压向了房先忠,显然,这是直指弹劾太子殿下贪墨银两的中书令裴炎!
  房先忠额头上的汗哗的一下流了下来,在众臣的眼中看来,显然房先忠没想到自己贪墨事发,所以惊吓出了一身冷汗。
  但只有房先忠知道,这是一份真真实实的出自工部账簿的假账!
  自己何止给了沛王一百万两?工部这些年道路的修缮、王府、皇宫、内苑、林园、先帝陵寝等等的修缮,哪一个不是可以随随便便的贪墨个百八十万两?
  怎么如今李峤李大人,却只是拿出了这么一份只有一百万亏空的账簿?此举到底是何用意?
  “速速招来,到底这一百万两去了哪里!”李治看着浑身上下如筛糠的房先忠,怒吼般的问道。
  “父皇,怕是房先忠不太好指认吧?是不是房大人?这一百万两如果说现在,自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如果放在了十年前,十五年前,这一百万两的银子,可就是很多的一笔钱了。说说吧,这一百万两去哪里了?你的帐都对不上,却要弹劾我贪墨五百万两,好笑不?”李弘终于在朝堂臣子的期盼下,站起了身子,走到房先忠的跟前,一手再次拍在了房先忠的肩膀上。
  他能感受到,与刚才前两次不同,这一次拍在房先忠肩膀上时,房先忠整个人的身体很沉稳,不像刚才那般颤抖的厉害。
  房先忠确实不是害怕,而是激动,他没想到经此一役,自己的罪名竟然只是把一百万两银子漏帐,而不是事关沛王等等,这让原本抱着必死之心的他,一下子心中又充满了希望。
  而沛王昨夜里告诉他的话,此刻也清晰的在耳边响起:“想要保住工部尚书的职位是不可能了,老五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但罪不至革职发配还是有希望,老五已经像我保证了,何况你还是要沾染上皇亲的官员,想来母后跟父皇也不会过多的为难你,但……你要在朝堂之上指证裴炎贪墨。”
  虽然只是这些话,虽然今日到朝堂上之前,自己根本不知道太子殿下会让自己如何指证,这也让他一直提心吊胆,一直想要看太子殿下的眼色行事,但太子殿下今日在朝堂之上,却像是哑巴了一样,都是任由朝堂之上的官员争辩,自己根本就没有多说过话。
  这让他心不由得往下沉,无法找出太子殿下的暗示,那么自己的罪责就不会太轻,所以随着这份奏章落在他手里,他提着的心终于算是落了地。
  感受着李弘拍在他肩膀上的力道,房先忠往殿上一跪,诚惶诚恐地说道:“禀奏陛下,臣有罪,臣……这一百万两其实是臣未来得及做账进去……”
  “朕只要结果,这一百万两哪去了!是你贪墨了,还是沛……”
  “陛下,您还是先听房先忠说完了再发问如何?”武媚突然间开口打断李治的话。
  而殿下的李弘,也是心有余悸加感激的看了一眼,同样跟他心有余悸的母后,只见母后也是轻轻的吁了口气,脸上还带着一丝丝的紧张。
  母子两人都知道,到现在为止,他们三人之中,自己与母后早就明白朝堂上发生的一切了,但父皇还没有整明白整件事情,还以为房先忠会在朝堂之上指证李贤。
  毕竟,如今两个不孝子,在自己回长安钱,可是大闹昌明坊,甚至在昌明坊动刀动枪,流血死人的地步了。
  今日明知李弘来参加朝会,必定是要发泄这段时日李贤对他的处处阻碍,所以,以房先忠做局,来收拾李贤,自然就是李弘的手段了。
  见自己的话语被武媚打断,李治茫然的看向武媚,只见武媚用明亮的眸子示意他稍安勿躁,这才让他熄灭了帝王之怒。
  “回陛下,臣有罪,臣该死,臣不该轻信裴炎裴大人之语,从而向裴炎裴大人,偷偷送了一百万两白银!”
  “你胡说,我什么时候跟你勾结过?我什么时候要过你一百万两银子?我要你一百万两银子又有何用?”裴炎一惊,本以为房先忠会指证李贤,没想到竟然是矛头直指自己身上了。
  “裴大人,您就承认了吧。”房先忠苦着脸,真挚地说道。
  “我没有贪墨,为何要承认,还有,我为什么要贪墨你一百万两银子?你给我一个理由!”裴炎鼻子都快要气歪了,自己何时拿过他一百万两银子了。
  “这……这不是您让我在陛下面前支持你为尚书省右仆射吗?而后您说,到时候您当上了尚书省右仆射,就立刻在陛下面前保举我为中书省中书令,但因为要公关一些也有中书令此职的同僚,所以需要一百万两银子打点下其他同僚。”
  “噗……”裴炎被房先忠半真半假的话气的竟然喷出一口鲜血。
  这是让他很难洗脱清白的诬陷啊,觊觎右仆射一职,不单是他,不单是其他臣子,就是陛下,都知道自己有意尚书省右仆射之职。
  更何况是房先忠了,而且自己还答应他,允诺他中书令一职,这一下子便把事情变得模糊不清,真假难辨了。


第512章 珠宝首饰
  裴炎胡乱的擦拭了胸口跟嘴角的血迹,而宣政殿的血迹,也被太监第一时间便擦拭干净。
  颤抖着手指直指房先忠:“房先忠,我裴炎跟你近日无冤往日无仇,你为何要诬陷我于贪腐之中?我裴子隆自从走上仕途以来,一心为我大唐劳心劳力,何曾想过要贪墨银两了?房先忠你自知罪责难逃,为何要拉上我!”
  “是不是贪腐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房先忠说了算,账目一查便知,银两自然是也一查便知。既然你血口咬定,房先忠是诬陷于你,那你就得想方设法洗刷自己的清白才是,朝堂之上恶意威胁同僚,这样怕是无法说明问题吧?”李弘双手拢在袖子里,走到双眼赤红、怒气冲天的裴炎跟前。
  此举看的李治跟武媚,以及朝堂众臣心惊不已,如今谁都看得出来,裴炎现在正是怒火中烧时,怕是再刺激几句他,会伤害到李弘吧。
  但李弘丝毫不在意,清澈的眼神紧紧盯着裴炎的眼睛,继续说道:“一百万两银子放在如今的大唐不是很多钱,以你裴炎位极人臣的官职,想来不会为了区区一百万两银两而出卖自己的人格……”
  “殿下,臣房先忠所说句句属实,臣愿意当场指证出,臣给予裴炎的银两被他藏在了什么地方!”房先忠向前一步,面色深沉道。
  李弘扭头看了一眼神色坚定的房先忠,心中暗赞了一声,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房先忠自知大势已去,如今立刻加入自己的阵营,为了扳倒裴炎,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你?呵呵。”李弘扭过身,不为所动的淡淡说道:“你怕是不行吧,如果是你前往的话,谁知道会不会是你陷害的呢?这样吧,你说地方,裴炎指派他人去如何?这样即公平公正,又能够让朝堂之上的同僚信服。”
  房先忠神色坚定,暗自琢磨了一番,开口道:“臣愿听凭太子殿下吩咐,就是不知道裴大人可愿意?”
  裴炎看了看李弘,再看了看房先忠,两人一唱一和,特别是太子殿下看似公平公正,但实际上怕是早就已经做好了后手了吧?
  家里搜索出百万白银!他相信对这些人来说不是难事儿,如果太子有心加害于自己,那么自然是事情做的滴水不漏。
  而自己不管指派谁去,怕是都难逃这一早已经布好的天罗地网,薛元超、高智周二人是不可能的,刚才二人暗查、污蔑太子,已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了,而且自己指派他两人去,显然也不会让其他人信服。
  如今唯一的机会,在朝堂之上能够救自己的,能够把这一切不利于的自己的证据消散于无形中的,只有皇后一人了。
  “好,臣愿意派人前往臣家中搜寻,臣自知指派任何人,都无法让朝堂各位同僚信服,因此,臣请求皇后亲自指派,请求皇后为臣主持公道!”裴炎看着李弘递过来的帕子,愣了下然后接了过来,擦拭了下嘴角残留的血迹说道。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武媚缓缓抬头,看向旁边的李治问道。
  “恩准!”李治同样沉着脸色,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忧,李弘下这么一盘大棋,到底是直指裴炎,还是李贤!
  让皇后指定人选前往裴炎家,不用说,这是裴炎的最后一丝希望,但皇后在他跟太子之间做抉择,瞎子都知道,皇后自然是会选择站在太子这一面,只是会不会从裴炎的家中搜出什么不利于李贤的东西呢!
  毕竟自己征辽东时,皇后与李贤之间可是也闹的不愉快呢。但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由不得他拒绝了,所以只好把眼光方向了李弘的身上。
  武媚指派了汪楼带领内侍省的人去查证,显然这在朝堂之上的众臣心中,乃是最为公正的人选了。
  裴炎脸色同样是有所缓和,如果是内侍省的查证,那么就算是找到银两也很难定自己有罪,毕竟,自己还可以辩解乃是房先忠故意陷害自己所为,想到此处,裴炎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只要自己过了今日这一关,自己发誓,一定要把李弘,从东宫、从太子的位置上赶下去。
  李弘没心思理会裴炎脸上的表情,在汪楼被母后派去前往裴炎家中时,自己还是先落实了右仆射的位置才是正事,至于中书令的位置,不过玩一会儿罢了。
  但他现在,则是需要面对他龙爹问询的眼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