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一事件导致的便是后周走向灭亡,新生大宋建立。
  赵匡胤当初不也是在众将领的簇拥下,最后被将领把一袭象征着,只有皇帝才能黄色袍子披在了身上,从而建立了三百年的宋,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成语:黄袍加身!
  “荥阳郑氏的罪名做实了吗?查清楚了吗?”李弘再次忽略掉裴行俭的请求,淡淡的问道。
  “只是一味儿说是殿下您打压五姓七望,所以心怀恨意,于是暗地里收买了荥阳县令张大安,联手设置了这个局。”裴行俭想了下说道。
  这一切都不过是表面上的而已,就仅仅凭借他荥阳郑氏,跟荥阳县令张大安,怎么可能设置这么一个严密的局!
  何况,那运河之上的清淤事宜,便不是他一个小小县令做的了主的,这里离洛阳又不远,没有人暗中指使才怪了。
  只是因为殿下下落不明,让他无法安心的审案,变交给了刑部如今在审讯。
  “大理寺没想过接这个案子?”李弘突然问道。
  裴行俭皱了皱眉头,想了下说道:“在臣出发来此之前,并未有任何大理寺的文书递交给刑部,或者给臣。”
  “狄仁杰这是心知肚明啊,他是在观望啊。”李弘点点头,叹气道。
  狄仁杰这一招儿看起来好像是无动于衷,不过也算是在关键时刻,相信了自己。
  最起码他没有第一时间想要插手此案,说明他愿意让自己来审讯,从而看自己是不是会对老六下死手。
  如果自己还一味儿维护老六的话,狄仁杰就有可能听从母后的旨意,或者是重新提审此案,或者是就当作没有发生过。
  总之,立场看着不明,但隐约却已经选择好了站队方向,听从母后、仰望自己这一方向,不闻不问,态度模糊,手法却是鲜明。
  “御史台李峤呢?”李弘继续问道。
  “上书弹劾了荥阳郑氏、博陵崔氏等,张大安在之前就一直被他弹劾,但陛下一直没有当回事儿。”裴行俭说道。
  “那就再缓缓吧,过了元日?或者是大婚之后吧,此事儿急不得,何况一个人成亲前与成亲后。”李弘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嘴角泛起一抹微笑继续说道:“肩膀上的责任跟压力是不同的,明白?”
  裴行俭愣了一下,显然是无法一下子意会殿下此话是何意。
  但略微一沉思后,立刻明白了李弘的意思,神色之间一喜,急忙行礼道:“是,臣遵旨。殿下深谋远虑,臣等不及。”
  “这不是深谋远虑,是事情顺其自然的发展到了这一步了,云中、吐蕃、安东,考虑考虑做一些文章,格希元、史藏诘想必你也清楚,云中这一块儿,看看老七李哲什么想法儿,既然要做,就做到面面俱到,不留任何机会。”李弘继续往前走,蜿蜒而下的小溪,时不时有几处无法冰冻的地方,发出清澈的流水声,在雪后的山间,听起来格外悦耳。
  “是,殿下。臣明白。”裴行俭神情振奋,这说明殿下不是只懂的一味忍让,而是心中早就有了计较。
  可不是,如果沛王还未大婚,其身份就是一个未成年的皇子,如此论罪的话,以陛下宽厚仁慈、优柔寡断的性格,加上这些年一味追求的皇室宗亲和睦相处的目标,怕是到时候不过是训斥一顿,或者是贬到偏远州府任职大都督了。
  如此一来,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不偿失了,让沛王远离了自己的视线,岂不是更让他能够轻而易举的暗地里使坏了。
  所以此法绝对是不可取。
  而如果如太子所言这般,再缓上一缓,等沛王大婚之后,这样一来,沛王就不是一个未成年的皇子了,而是一个成家立业,要有担当、责任的成年皇子了。
  如此论起罪来,即便是陛下再过于仁慈宽容,面对沛王阻杀太子、争夺东宫之位的罪名,怕就不能是贬斥那么简单了。
  如果只是贬斥,对于太子以及朝臣,陛下都不好交代,哪怕是太子殿下不言不语,甚至是求情于陛下,陛下都要以严惩沛王,来正皇室宗亲了。
  而且裴行俭不知道的是,李弘心中还有一层担忧,他自己刚刚在江南,弄死了三个皇家宗室的王爷,谁知道这个时候,自己的龙爹是不是在气头上?
  如果回去就提及李贤的罪责,怕是会激起李治的逆反心理,从而不光是大发雷霆,李弘挨一顿臭骂那么简单了。
  这是变向的给李贤减轻罪责,变向的为李贤不被废为庶人,铺平了道路了就。
  “婉莹现在好吗?她没事儿吧?”某人的二皮脸开始发挥功效了。
  现在跟人家没名没分,虽然关系是你情我愿的两情相悦,但你一个身为太子殿下的人不说话,皇后也是召进宫见了几次,也是不说话、不表态。
  你们母子两人不给个名分,却老是霸占着我家闺女,这算是怎么回事儿?
  而且你这还又当着面问?你让我这做爹的怎么回答?
  裴行俭的嘴角抽抽了两下,心中无语无奈的叹口气,含糊其辞的道:“挺好挺好,谢殿下关心。”
  能不好吗?在家哭的跟个泪人儿似的,天天以泪洗面,口口声声终生不嫁,这一听自己要去荥阳,差点儿翻墙跟着自己跑出来。
  最后执拗不过自家心已经被人拐跑的黄花大闺女,只好带着闺女的宠物狼,算是给闺女一点儿心慰的来到了荥阳。
  而更让裴行俭担心、差点儿抑郁的是,当前些日子知道沛王要大婚,是因为准沛王妃房慕青已经是身怀三甲,不得不在太子之前大婚时,吓得差点儿把手里的饭碗掉在了地上。
  那几日有事儿没事儿就一脸担心的,怂恿其母亲盯着裴婉莹的肚子看,或者是成天唉声叹气的,跟裴婉莹的母亲诉说着他的担忧,深怕皇家皇子都是一个德行,给自家闺女也来个未婚先孕。
  更让他难堪、忧心忡忡的就是,房先忠的女儿房慕青无论如何,好歹是名义上的准沛王妃,就算是怀孕事情传出去。
  也不过是年轻人偷食禁果,人们一笑了之,毕竟,这是已经定了的婚姻大事情,也不碍房先忠的颜面。
  可自己这还是八字没有一撇的事情,陛下、皇后、太子,没有一个人哪怕是给一句话的名分。
  这要是未婚先孕,如沛王那般的话,自己这张老脸,以后还怎么上朝啊。
  李弘奇怪的看着裴行俭有些抽抽、不自在的脸,不明白怎么一提他闺女,就这幅德行了,于是奇怪地问道:“婉莹可是担心我?还是说生病了?”
  “没没没,挺好的婉莹。”
  “你不会把她许给别人家了吧?我……你……你信不信我……说,是谁?胆大包天了,敢跟我抢女人……”
  裴行俭都快哭了,哭丧着脸急忙摆手说道:“殿下您这是想到哪里去了,您您小点儿声吧,给臣留些颜面吧。”
  “这话是什么意思?”李弘愣了,自己怎么就招惹他了,还给他留些颜面?
  这官职都位极人臣了,还嫌不够啊,难不成还想整个尚书令做做?
  看着李弘的神情,裴行俭知道太子这是误会了,于是只好苦着脸,拉着李弘的一只胳膊继续往前走,而后低声说道:“殿下,不是臣对您或者是陛下、皇后不满,只是……您与婉莹之间……这……无名无份的,您也不给一句话,陛下跟皇后也没有给臣一个定心丸之类的话语,何况臣也要求不高,东宫的官职,哪怕是五品的……”
  “停停停,不是,我才发现,裴行俭,你什么意思你这是?怀疑我皇家,怀疑我这个太子的人品是吧?”某人有些心虚的质问道:“你当我李弘是什么认了?你以为我只是玩玩儿了?我特么是找老婆呢,江南发生的事情你不知道啊?就算是不知道,难道不应该有所耳闻?我敢特么的跟母后直接说,换了太子妃吗?以我母后的脾气秉性,还不得揍我一顿?你当我……”
  “殿下您误会了,无论是臣还是贱内,哪怕是婉莹,都没有想过当太子妃,哪怕是只是一个五品才人都成,只要是个名分就行,您现在与婉莹两情相悦臣自然是知晓的,臣也祝福,但……现在是……什么也没有不是吗?还没有过门,这……不合适吧?”裴行俭哭笑不得,只好急急解释道。
  李弘看着为难的裴行俭,尴尬心虚的摸了摸鼻子,站在裴行俭的立场上想一想也是啊。
  这无论是自己,还是父皇、母后,好像都没有提及过要把裴婉莹怎么着过,而且……好像以大唐婚俗来讲,自己还是父皇还是母后,是有些没按套路来啊。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民间传统的迎亲六步,自己好像都没有走过啊,直接就跨到了……跨到了洞房这一步了啊,这好像是有点儿不太合理数啊。
  于是,某人嘿嘿笑看着裴行俭的苦瓜脸道:“行,我知道了,回去这就办。”


第628章 釜底抽薪
  裴行俭终于算是松了一口气,有了太子殿下这番话,心里的石头也总算是落了地了,这回去面对列祖列宗,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村民没有一个人敢过去问突然间这些,如同天兵天将的大唐兵士,为什么要建盖一座简易的木屋,就连村里最为德高望重的老太爷,看着这一幕也不知道是喜是忧。
  刚刚人家倒是派了个人过来征询自己的意见,但不等自己把话说完,人家就当自己同意了,而后便开始了眼前的这一幕。
  雪天本就无所事事的村民,看着大唐兵士热火朝天的把一根根树木,用好几十匹战马联合拖到了空地上,一群人从村民家借来了比树枝捆绑的稍微好一些的扫把,清扫出了一大片空地。
  随着村民见这些兵士干活儿的时候,一个个有说有笑,心里头的紧张跟害怕,也在渐渐消失。
  当人们对于一件未知食物认识不清时,往往都会选择躲避起来,而后观察,就像是山中的野兽一样。
  但当观察明白了这些人的习性,感觉到不会伤害自己时,或者是自己面对这些野兽,有足够的自保能力时,胆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大了。
  不到一个多时辰的时间,村民就开始敢围在空地近处,看大唐兵士搭建木屋了,当知道这些木屋便是未来的学堂时,有些人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有些则是依然是一脸犹豫,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前来受学。
  “你个死鬼,当初为啥要同意啊,不愿意你咋不说,现在人家建好了学堂,你不想让去都不行了,你看看,一个如狼似虎似的,你敢惹?”一个中年妇女踹了旁边男子的小腿一眼,不满的哼骂道。
  自己家劳力少,田地去年又开垦了不少,四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小,前两年就是老大跟老二,都没有一个能够在农活儿上帮上什么忙。
  现在好不容拉扯成劳力了,可以帮家里做些个农活了,却不料被人用弓弩架在脖子上,去了这什么破学堂。
  学的认字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又不能种庄稼,难道认得几个字,地里的庄稼不用种,自个儿就能冒出来啊。
  “你少说两句,你咋不说呢?人家拿着那个黑冷冷的家伙什,你缩在墙角咋就不说呢?”男人习惯性的拍了拍腿上,本来就布满了脚印的袍子,不耐烦地说道。
  有人吵架也有人好奇,在看着这些放下武器,拿起木板的兵士,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后,便开始试探着对埋头苦干的兵士,没话找话了。
  “大兄弟,你们为啥帮那两个人盖学堂啊?他们是什么人啊?”
  “就是啊,为啥要帮他们啊?他们可是在我们这里住了有一阵子了。”
  “你们不是来抓他们回城里的吗?”
  “抓什么回城里,这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跟小姐,建学堂也是为我们好,弄不好是荥阳县令呢。”
  “建好了倒是好,但谁来受学啊?总不能让先生跑三十里地,来咱们这受学吧?”
  几家欢喜几家忧,家里劳力多的,能够吃解决了温饱后,便会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下一代能够像邻村先生一样,受人敬仰,自然,对于建学堂可是持绝对支持态度。
  但不论这些村民怎么问,那些埋头干活的兵士,则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回答他们的说话。
  裴行俭同样心中充满了疑问,建好了学堂是好事儿,但谁来受学呢?总不能把崇文馆的学子,发配到这里来吧?
  “明日一早你就回荥阳吧,把荥阳郑氏的家主给我带过来,我要试试此法是否可行。”李弘四周前呼后拥几十人,顺着溪流缓缓往这边的空地走了过来。
  “是,殿下,明日我回去后,便把人亲自带过来。”裴行俭不懂李弘到底要干什么,但也是坚定的回答道。
  “你就不要来了,一个堂堂的尚书省右仆射,天天跑这些琐碎事儿,也不觉得累啊。明日除了郑氏家主外,最好带几个会受学的先生过来。”
  裴行俭这下听明白了,但想了下又有些担忧地说道:“殿下,此举怕是不妥吧?如今荥阳郑氏乃是戴罪之族,如此就放过……”
  “谁说要放过他们了?他们不就是因为自己在天下士人之间的影响力,被我削弱而心有不甘吗?那我就再给他们一次喜欢教书育人的机会,让他们过足了喜欢为天下士人膜拜的瘾头。”李弘嘴角扯出冷笑,站在了空地的旁边,看着一根根粗大的树干,当作柱子立了起来。
  原本把空地围成一圈在看热闹的百姓,待见到新村民在众人簇拥下走近时,忽然就跑过来了好几十个兵士,把他们拦到了空地的其他三面,留出了空旷的一面,就给那新村民跟另外一个中年人站着了。
  此时就算是山村的村民再傻,也知道这个新村民不可能是一个村民,更不可能是哪家的家奴偷偷携着侍女跑出来的。
  谣言自然是在李弘站到这里时,不攻自破,但新村民到底是什么身份,却成了村民心头的一个问号。
  于是一个在看学堂建造的同时,都会时不时偷偷的瞄望李弘等人一眼,纷纷在心里猜测着李弘是哪家贵公子。
  李弘面对裴行俭还有些忧虑的神情,淡淡解释道:“自然是不可能以荥阳郑氏的名义,让他们受学了,他们都是戴罪之身,哪可能有名有号?对不对?所以,无论是谁来这里受学,只能是以东宫崇文馆之名来此受学,不只是他荥阳郑氏、博陵崔氏了,太原王氏了,都可以这么办嘛,哦,对了,学堂的一切用度费用,也是由他们出资。”
  裴行俭听的两眼冒光:“陛下好计谋啊,这样一来,新培养出来的士子文人,便会只知东宫崇文馆,而不会记得他荥阳郑氏了,但您又以他们自诩的为天下人教书育人的职责,牢牢的捆绑住了他们,让他们成为了崇文馆的一份子,完全化解了他们自身的影响力,让他们以后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如果再有不满,那就不是君子所为了啊。”
  “嘿嘿,就是这个意思,这样一来,十年以后,天下新增士子文人,便会只记得朝廷、崇文馆的恩德,至于他们五姓七望,不过是东宫的一支罢了,其影响力……随着财力的耗费,还会剩下多少呢?”李弘笑的像“奸贼”曹操似的,得意洋洋地说道。
  “但十年以后呢?等他们五姓七望入不敷出时该怎么办?到了那时候,他们便不会如今日这般戴罪之身受学了,甚至用不了几年,他们就会开始产生不满的。”裴行俭如同这个时期的每一个人一样,在得到一个妙策后,便会想着一劳永逸。
  而在他们的思想中,就如上下五千人的统治者思想一样,总会认为,一条法度、一条律令的生成,便是永久不变的,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