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捏着大来皇女秀气的下巴,看着如玉的脸颊上写满了不甘跟沮丧,李弘心情是说不出的畅快。
  “为了这点儿钱,你们竟然连做人的最起码道理都忘了,你知道你们这种是什么行为吗?这可是叛国啊,卖国贼你懂不懂?竟然敢不顾底线的卖东西给他们?你们知不知道,这些新物种,哪怕就是一根草,也是我唐人,冒着生命的危险,牺牲了多少人的生命,才从海外带回来的!你们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差这点儿钱吗!”看着被花孟拖进房间内的武三思跟武承嗣,李弘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大来皇女甩开下巴被李弘捏着的手,忿忿道:“为什么不能卖给我们?我们难道就容易了?千辛万苦跑到大唐,不就是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我们,为什么你却要一直打压我们!”
  “就是看你们不顺眼,就是不想把我们千辛万苦得来的东西,送给你们,怎么着?”李弘盯着大来皇女有些泛红的眼眶,斩钉截铁地说道。
  大来皇女从来没有觉得如此委屈过,眼看就要到手的东西,却不想又硬生生的被人拿回去,这种得而复失的感觉,让她感觉到很无力,心中对自己的努力瞬间化为乌有,充满了说不出的委屈跟难过。
  她不明白为何李弘要如此打压他们倭国,甚至这两年不光封锁倭国的海岸线,征收渔民赋税。
  而且还要干扰倭国的政事,在父亲不愿意苟同的情况下,他已经开始在暗中培植与父亲敌对的势力,为他以后扶植傀儡政权,取代父亲做着准备。
  “你就是想要我们倭国陷入四分五裂之中,永远不能够真正的强大起来,永远无法让百姓吃饱穿暖!到底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大来皇女泛红的眼眶充满了不屈,说话的同时,瞬间眼泪也跟着流了下来。
  “那你告诉我,我为什么要无私的帮助你们呢?帮助你们倭国富强起来,然后有一天让你们拿起手中的武器,坐上用我们的技术帮助你们建造的战舰,然后再让你们的兵士,对我们沿海的百姓烧杀抢掠吗?我不是圣人,大唐也不是慈善机构,我们不随便施舍,不随意帮助他人,更不帮助心怀鬼胎的异邦之人,有错吗?”李弘双眼扫过大来皇女身后那几个强忍怒气的倭国人。
  面对大唐的太子,他们心中则是充满了敢怒不敢言的憋屈,没有人比他们清楚,这个太子殿下的能力有多大,心有多狠,不,是对倭国人心有多狠。
  远在海洋对面的倭国,如今他们的王上只能是听令大唐太子的旨意行事,但凡有一丝不顺心,便会立刻招来倭国其他人的反对,甚至被其他势力取而代之的危险。
  “我代表我的父王,请求您帮助我们倭国变得富裕起来,我们愿意永世为大唐的臣子,愿意如同百济、新罗一样,被伟大的大唐皇帝陛下赐封为臣!”大来皇女缓缓跪下,柔弱无助的香肩不时的耸动着,这一刻,她的心里充满了绝望,不再像刚才那般,还敢憧憬着自己国家美好的未来。
  宗正寺的人很快便冲了进来,进屋行礼后,面对李弘指认的铁证,他们也没有办法以其他理由拒绝,只能是遵照太子殿下的旨意,暂时先把武三思跟武承嗣押回宗正寺。
  而至于大来皇女,那个被太子殿下搂着香肩正在安慰的女子,太子殿下暂时没有给他们旨意,所以,他们也不便过多停留,于是压着小声向太子求饶的两人,便快速的离开了这里。
  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如果说这几年李弘唯一没有被权利的手掌,伸向掌控的地方,那便是宗正寺。
  宗正寺掌皇族、宗室、外戚谱牒,所以这个衙署向来是由皇帝亲自下旨掌管,包括皇室宗亲的论罪处置,其基本上也是遵循宗正寺与皇帝的旨意行事。
  而之所以李弘一直把宗正寺放置于他的权利范围之外,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做到,或者是宗正寺一直抗拒着他这个太子。
  而是因为宗正寺作为处置皇家事物的存在,其依赖的、负责的乃是皇室一族的首领,而这个首领则除了皇帝之外,在宗族礼法上,任何人是不可掌管的。
  大来皇女不情不愿的跟着李弘走在长安城的街道上,身边的那几个倭国手下,也被李弘送进了刑部的大牢,这让原本就很不高兴的大来皇女更加的不高兴,一路上一直撅着嘴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
  “你们这么有钱,为什么就不能帮助我们!”大来皇女死心眼儿的一路上一直都是这句话:“大唐皇帝陛下参加春耕大典,都要建造个行宫,你们这么有钱,为什么就不能帮助我们。”
  “就这家吃饭。”李弘拉着叨叨了一路的大来皇女,二话不说的走进了一家酒楼内。
  这一路上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但大来皇女却从不嫌累,哪怕是坐在了饭桌前,美味的食物也无法阻止那小嘴,在李弘的耳边继续叨叨着。
  “薛绍见过皇兄。”大厅内,花孟、猎豹与李弘同座一起用饭,听到耳边的声音立刻警惕的望了过去。
  李弘回头,便看见瘦高的面白的薛绍,正站在离自己相距约莫七八步远的地方行礼。
  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坐下,花孟与猎豹抹抹嘴,示意自己吃完了,而后便默默站在了不起眼的地方。
  “你怎么在这里?”李弘看了看薛绍身后,并未发现有他的其他同窗好友,奇怪的问道。
  薛绍比李令月大两岁,今年不过十六岁,长得算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活活一个美男子的样子。
  但就是那身子骨显得太过于瘦弱了,往那里一站,简直就像是晾衣杆上挂着一套衣服似的。
  “我……我是在街上看见您进来后跟着进来的。”薛绍有些不好意思,腼腆的吞吐说道。
  “你是不是有事儿?”李弘前往城阳公主的府邸,见过几次薛绍,但每次只要跟城阳一谈正事儿,薛绍便会礼貌的找借口退出去,所以到现在为止,他对薛绍还是停留在表面印象中。
  至于历史上的薛绍,他自然是知晓的,李令月的第一任夫君便是薛绍此人,而且与李令月婚后的生活也很幸福,两口子也是相敬如宾,极为恩爱。
  只是在后来薛绍死后,李令月再嫁后,其脾气、秉性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发生在了李令月一个人的身上,皇家的很多公主都是如此,在再嫁后,其行事作风则是越来越偏执,生活作风也越来越不端庄,大有破罐子破摔之意。
  但不管如何,看着薛绍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显然是有事儿找他,不然的话,以他内敛腼腆的性格,应该会躲着自己走,而不是凑到跟前主动打招呼的。
  “我……我……”薛绍看着大来皇女好奇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游走,心中更是显得有些紧张,我了半天之后,就在李弘快要不耐烦时,才突然又急又快的开口说道:“我想从军,前往安西兵团锻炼锻炼。”
  噗一声,一口茶水被李弘好不雅观的全部喷了出去,接过大来皇女递过来的丝帕,擦拭了下嘴角后,不可思议的看着薛绍问道:“你?你要从军?”
  薛绍面对李弘有些夸张的语气,神情更是显得不好意思了,甚至其神态都变得有些扭捏,看着李弘最终还是点头说道:“是,我想从军,效仿皇兄英王一样,在军伍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格与强悍体魄。”
  “这个……”李弘思索着薛绍的这番话有几分真实性,毕竟,城阳公主可是把薛绍当心肝一样的疼爱,这要是放入军伍之中,城阳公主还不得跟着跑到安西,亲自在兵营里给薛绍当老妈子。
  “你确定吗?你母亲可知道?她是否同意?”李弘不确定的问道。
  “母亲不太同意,但……但我想去。”薛绍抬头,神情稍显坚定地说道。
  “你母亲不同意,你自己想去?你……确定,我可是听说,你向来喜欢风花雪月,对于军伍之事,舞枪弄棒你可是一点儿兴趣也没有,怎么就突然想前往军伍之中了?要不我直接封你武散官如何?这样你也有了品级,也不用去兵营里,怎么样儿?”李弘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毕竟,把他放入军伍之中的话,自己天天就得面对城阳公主的问询,这样一来,一天还不得往东宫跑八趟啊!
  薛绍面对李弘诱人的提议,确实是有些动心,既可以不用真正的从军,又能够得到与自己爵位相应的武散官品级,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但……薛绍不得不担心,太平公主会同意吗?毕竟这是她提议的!


第706章 禾苗
  长安城一大片一眼望不到头的肥沃良田中,绿油油的禾苗如同绿色的地毯一般,平整有序的铺在眼前,禾苗下的黄土地一垄垄的被分开,阡陌纵横之间,让眼前的田园庄稼,显得格外讨人喜欢,同时也让人不得不开始在内心憧憬着,这些绿油油仿佛带着生命般的禾苗,在长成之后,会给辛劳的人们,带来什么样儿的惊喜。
  望着如海洋一般广阔的平整绿地,李弘整个人仿佛都要融进这处大自然之中了,心旷神怡的感觉油然而生。
  道路两边枝叶茂盛的树木,远处的青山远影,不远处的涓涓水流,似乎都在告诉人们,陶渊明笔下的世界,就是这里一般。
  不过与陶渊明笔下的世界不同的是,这里虽然天祥地和、宁静致远,但也有让李弘看起来很不愿意、破坏风景的事物存在。
  那就是旌旗招展、金盔铁甲的金吾卫跟大批的宫女、太监、以及司农寺的官员等等,五颜六色的官服跟人头攒动的景象,让原本自然和谐的美景,被他们破坏的一点儿不剩。
  带着同样被晋封为承徽的陈清菡,从马车上下来后,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李弘很纳闷,前两天来的时候,这些田地已经浇灌了足够的水分了,怎么现在看起来,又是一副刚刚浇灌的样子。
  黑着脸的某人越走越生气,今年春雨也没少,如今加上偶尔的灌溉,现在哪怕是不用除草,这些庄稼都能够茁壮的成长,何必再给继续灌溉,就不怕万一被淹死吗?
  司农寺卿看着李弘黑着一张脸,脸上顿时也挂上了苦涩的笑意,没办法啊,自己也劝谏过陛下了,但是陛下不听啊。
  为了使得自己掌管的田地,每亩的产量能够超过皇后掌管的田地,三天一小灌溉,五天一大灌溉旨意,今日已经在与民同耕的行宫中,与司农寺以及礼官、宫女太监开会决定了。
  “要你们过来是监管,不是让你们被他牵着鼻子走?不是说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会种地吗?再这样下去,这些禾苗都得淹死!”李弘依旧黑着脸,看着司农寺卿训斥道。
  旁边的陈清菡动作隐蔽的拉着李弘的衣袖,悄声提醒着注意收敛一些脾气,好不容易过来看一趟父皇,别又跟上次似的,吵得不欢而散。
  每次李弘过来看这些新庄稼,都会与李治吵上几句,甚至有时候,因为他们父子两人站在田间地头,面红耳赤的吵着架,而四周除了绿油油看热闹的禾苗外,便是跪了一地的官员跟宫人,弄的从另一片地回来的皇后,还以为田地里发生了什么大事儿。
  也是从那次吵架吵的最凶的一次开始,李治便要闹着与李弘分家,拒绝他再过来看这些新庄稼。
  因为此事儿,甚至把大明宫的众宫人、司农寺、将作监等一些官员,都给招到了田地里,每天太阳初升时,在下田之前,李治都要在他那木制的简易与民同耕的行宫里,召集朝臣、宫人等开朝会,甚至还要高声喊叫两声,秋收时,收成一定要超过皇后。
  这种田间的小朝会,被李治搞得不伦不类,武媚则是哭笑不得,要么就是看戏一样的看着,要么就是撇下李治,而后自己带着自己的人手,去自己的“责任田”看看新庄稼的长势。
  不远处金吾卫的旗帜迎风猎猎,下方金盔铁甲的金吾卫手持马槊个个威风凛凛,时不时还有一队队骑着战马游走在大片田地的边缘,防止着别有用心之人的觊觎。
  在众金吾卫的身后,两排完全由木制建制的行宫赫然矗立在一大片空地上,金黄色的木头上了一层油漆后,使得整片建筑在太阳的照射下,散发着一片黄灿灿的光芒。
  一篇《陋室铭》打消了大唐皇帝建造行宫的心思后,这一栋栋的木制简易宫殿,算是太子殿下给皇帝陛下的一种安慰,随着住了一段时日后,李治也对此不再有异议,甚至心中开始慢慢学着欣赏这种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建筑风格了。
  与民同耕的大牌匾乃是李治亲自题写,象征着红红火火的字体颜色,鲜艳而又明亮。
  李治穿着一身便服,冷眼看着黑着脸的太子一边训斥司农寺卿,一边往这边走来。
  “又有什么让你不满意的?朕难道不知道该怎么种地么?当年朕可是跟着你皇祖父,真正参加过春耕大典的,在这一点儿上,你没有丝毫的发言权。”李治不待见某人,沉声说道。
  其实这也不是李治说话尖酸刻薄,毕竟,身为太子殿下的李弘,自从被立为太子后,这么多年来,皇家的各种重大的庆典活动,包括春耕、祭天等等活动,向来很少看见他的身影。
  哪怕是一开始李治与武媚早些年间,偶尔还参加的皇室春耕大典,李弘都会提前好几天准备好借口,逃避参加形式大于意义的春耕大典。
  而这也是,当他李弘站在绿油油的田地间指手画脚时,李治不愿意听的原因,也是两人能够在田间地头吵得面红耳赤,百官跪地的主要原因。
  “这又不是养花,需要天天灌溉,您这地种的,别庄稼没长出来,都涝死了。”李弘毫不退让,这些新庄稼的习性,没人知道最初被引入之后,是不是有水土不服的毛病,更不知道这些新庄稼在培育过程中,到底需要些什么。
  不小心翼翼的对待,很有可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只能收获一捆捆的野草,用来当作马饲料了。
  “前两日大太阳天的,地上都快要干旱出裂缝了,难道不该浇水吗?”松快的布衣穿在李治身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与其说是真正种田,不如说是出来陶冶情操来了,这地里的活儿,一点儿也没有见他干过,只是拿着把椅子坐在地头,指挥着他人干活,所以到现在,李治自打出宫到这里后,并没有什么变化,就连那肤色,也没有显得哪怕黑上一点儿。
  武媚站在二楼的栏杆处,看着如今一见面就吵架的父子俩人,向那正好目光望上来的陈清菡招招手,示意她上来。
  而在武媚的旁边,裴婉莹、安小河,以及皇孙李烨、李叶也一同在此,这几日儿媳妇也一直住在这里,为天下人树立着皇家的孝道。
  李弘面对强横无礼的老头儿,那咄咄逼人的词锋,这一次竟然选择了避让,而不是力争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行吧,您随意,您哪怕把这绿油油的禾苗都当花儿一样种,那也是您的事儿,只要母后那里能够保证效果,您这里……呵呵,儿臣还真不在乎。”李弘无奈的把树荫下的椅子扶正,让自己的龙爹坐上去更舒服一些。
  “哼,等着吧,等秋收的时候,朕就让你知道知道,朕治理江山不逊于你皇祖父,就是耕田种地,朕同样也是一把好手!你今日过来何事儿?”李治见李弘也不跟他吵架,也没有了兴趣跟李弘掰扯,于是问道。
  正在二楼兴奋的大呼小叫的李烨与李叶,正使劲的向下招手,向李弘着打招呼,李弘挥手示意着,而后在李治旁边蹲下,没办法,只有一把椅子,花吉没有李治的命令,不敢给太子殿下也备一把。
  “武三思跟武承嗣不能放,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