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神经病,真腊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如果我真想要征战真腊,我会现在就向他们释放出敌意?”
  “你们不是讲究什么师出有名吗?我觉得那天的一切,都像是你刻意安排的。”
  “呃……被你看出来了,其实我的身份是一名伟大的先知!”
  “我呸,不准侮辱我们伟大的先知,我要跟你决斗!”
  “好啊,来啊。”李弘从容不迫的看着愤怒的如同公牛一样的萨利赫,淡淡地说道。
  先知在他们大食,可是哈里发一样的受人尊崇,甚至伟大的先知便是哈里发,而这也是大食国内势力众多,却无法向大唐这般真正凝聚在一起的因素。
  因为先知太多了,第一任哈里发留下了太多的儿子跟女儿,而这些人在替他们开枝散叶的同时,在经过长时间的家族矛盾激化,以及利益分配不均的统治后,就会有人跳出指责、质疑其统治者哈里发的正统性。
  面对他人的指责,统治者除了高声疾呼自己是正统外,却往往无力反驳其他同样口口声声称自己为正统先知的人。
  因为,就像是大唐皇室一样,谁还不是皇室出身?你又该如何指责他不是皇室?他又没有犯罪,你又不能把他贬为庶人。
  所以,其国内其他家族看着哈里发庞大的一脉内讧,便会挑选着有实力者,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跟大唐没有任何区别。
  区别只是,大唐的皇权君主权利很大,一些可以在大食发生的分裂,在大唐,只会变成皇室内斗。
  因为这一切在于中华民族的,天地君亲师这样的理念架构上,很难让其他宗室能够像大食那般,不满意了就起来造反。
  不管怎么说,最起码对于白衣大食来说,他们在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唯有的处理国内祸乱的方式就是,西征西征西征,而后便是走向灭亡,变成了黑衣大食。
  “住手!”萨利赫大喊一声,吓得李弘都有些侧目,急忙回头望去。
  只见苏丹的弯刀放在自己的左肩膀上,但刀背已经深深嵌入了肩胛骨内,而李哲的长矛,则是缓缓从弯刀刀刃那巨大的豁口处,缓缓的抬了起来。
  “想必你这条胳膊,就算是不断也得废了。”李哲收回长矛,脸上带着一丝狞笑说道。
  苏丹这个时候展现出了极其坚强的韧性,即便是弯刀卡进了肩胛骨内,原本英俊潇洒的面庞变得分外扭曲,即便是额头上因为疼痛,直冒冷汗,依然是咬牙不吭声。
  “受教了。”苏丹从牙缝中,生生挤出了三个字,便开始因为肩胛骨处那剧烈的疼痛,咬牙吸着凉气。
  “比我想象的能忍。”李哲满意的点点头,便往李弘身边走去。
  随着苏丹肩膀的伤势,被仅剩的几个大食人正在小心翼翼的包扎着,树林的四周便响起了马蹄声,不一会儿的功夫,大批的战马被赶到了李弘等人的身旁。


第761章 坊间天下
  看似野蛮以及儿戏的决斗发生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大唐人,特别是大唐皇室看来,却是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
  大唐立国之前,不过也就是一个有着胡人血统的汉人,而那个时候的游牧民族,在为了争抢肥美的草原时,往往便会选择这种方式来决断这一片肥美的草场归属谁。
  即便是大唐立国以后,先帝李世民在处理勋贵豪门之间的矛盾时,甚至很乐意他们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当李弘与萨利赫选择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不让人觉得好笑或者儿戏。
  萨利赫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败得如此凄惨,当率领着残兵败将走出树林后,狼狈不堪、身心疲惫的萨利赫连脸上凝固的血液都来不及擦,立刻就对着天空深深的呼吸着。
  走出树林的霎那间,让他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终于从压抑的地狱中逃离了出来。
  他早就已经料到了,李弘绝对不会放过这样一次大胜大食的宣扬机会,果不其然,当他狼狈的走进中央军兵营时,便看到了各国的使臣,就连吐火罗王也在里面。
  所有人在面对身上布满血腥味儿他们,特别是看着大唐的太子时,眼神中都是流露着敬畏跟尊重,而对于放在他身上的眼光,则是除了惋惜就是一丝冷笑,甚至能够听到一些人,用唐话说着不自量力等嘲讽的话语。
  “震慑小国的目的达到了?”萨利赫嘴角带着自嘲的笑容,对旁边的李弘问道。
  “这话说的,我是那种人吗?他们都是闻风而来,跟我可没有关系。”李弘嘿嘿笑着说道,而后便看见萨利赫与残存的几十个大食人,在兵士的引领下,去沐浴更衣。
  大明宫内一宿没睡但却迷迷糊糊的过了一夜的李治,在得到小黄门的奏章后,这才满意的走回寝室休息。
  而当李治迷迷糊糊的不想起来时,李令月却已经跑进了皇宫内,跟她母后叽叽喳喳的不知道在讨论着什么,于是大唐皇帝陛下只好在宫女的服侍下,开始更衣,很好奇太平公主这是要干什么。
  李令月在有了“事业心”以后,特别是在结合了元日大朝会上,李弘与萨利赫大打出手丑行,这个引人注意的标题后,就开始琢磨着把另外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坐实了,那就是皇宫秘事。
  史官的脸拉的老长,像是吃了两只苍蝇般难受,如果按照公主殿下的要求,把帝、后的日常公布于众的话,他们岂不是要失业了?
  所以看着拿着纸币,跟在皇后后面的公主殿下,史官的脸一直在抽抽,很想插嘴说话,但是面对公主殿下那飞快的嘴,他努力的张了好几次的嘴,都没有机会插话进去。
  武媚被李令月烦得无路可去,最后还是顺从了李令月的央求,坐在了书房的书桌后面,看着一脸认真模样的李令月,拿着手里的纸笔,开始对她进行所谓的专访。
  “这些都是李弘教你的吧?”武媚无奈的问道。
  这个叫什么坊间天下的刊物,为何要拉上皇室的事情做文章呢,武媚想不通。
  “皇兄没有教我这些的。为了儿臣的第一步,您就做一些牺牲吧。”李令月央求着武媚,而后先把自己今日派人,撰写的中央军的消息,递给了武媚观看。
  “能够买的起你这名曰‘坊间天下’刊物,怕都是达官贵人吧?你这样的标题能够吸引他们?”武媚很好奇,并不看好李令月这个建议。
  但看着两眼通红,显然昨夜熬了一宿没睡的公主,还是有些心疼的准备配合一次李令月。
  “各自有各自的需求,文人士子想知道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达官贵人呢,想知道文人士子在想什么,朝堂呢,想知道黎民百姓在想什么,而黎民百姓呢,想知道您跟父皇是不是想着他们,那么您还觉得卖不出去吗?这样吧,您就订一年的吧先,可以优惠哦。”李令月卖弄着自己对人好奇心的把握,振振有词地说道。
  武媚听着李令月的话,不用想都知道,这必定是李弘教会她的,所以也不反驳热情高涨的李令月。
  只是李令月的身后,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那么你倒是告诉我,朝中的官员跟黎民百姓在想什么,他们想要什么。”
  李治的声音在身后中气十足的响起,李令月却是连头都没有回,端着秀气的小下巴,挺了挺刚刚在发育的还不大的小笼包,洋洋得意地说道:“父皇您要是想知道这天下间的百姓想什么,长安城的坊间都流传着些什么,就得买我这‘坊间天下’刊物,才可以知道哦,而且儿臣保证,这些都是绝对真实的。”
  “主意倒是不错,你这‘坊间天下’倒是可以替御史台监管朝臣,以及那些个坊间恶霸,或者是乡村地痞,但……你皇兄就没有怕过你用这刊物谋私情,要挟他?”武媚一语中的,一下子便捏住了李令月的七寸。
  显然这种极有威胁的话语权,李弘怎么可能全权交给李令月来打理,按照这些年李令月被她皇兄坑过的次数,李令月要是在这“坊间天下”的刊物上抹黑、造谣李弘,李弘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好吧,母后说的对,这第一份要面世的刊物,是需要皇兄过目后,才可以刊印的,所以儿臣其实就是他的跑腿的。”李令月小嘴一瘪,原本高涨的热情瞬间熄灭了大半。
  “你皇兄交与你来监管、打理,显然是基于对你的信任,你也不必丧气,以后有什么过不了的,就找母后,母后帮你拿主意,但……你可得切记,这可是杀人于无形的利器,弄不好则是会伤己的,切记一定要是有益于……”武媚一反常态的支持李令月,这让李治有些惊讶,向来不喜欢李令月鼓捣乱七八糟的皇后,今日这是怎么了?
  “有益于我们皇家,还有父皇的江山社稷才是,朝堂臣子之间可以监管,但要把握好度,御史台、大理寺则是要报备,门下、中书要搞好关系。”李令月有些闷闷不乐的接过武媚的话语说道。
  她从小就聪明伶俐,再加上她那不亚于她聪明的合伙人上官婉儿,两个正是脑洞大开、想象力极为丰富的少女,在李弘眼里,其实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只是就像上一世一样,如何能够把握好政、娱、杂、闲、诗、书、礼、德等等的分寸,是不是能够做出一份顾及各方面的权威刊物。
  而她与上官婉儿关于刊物的名称,在几十个上百个名称中,挑来挑去,最终选择了这个从名字就很贴近普通百姓的名字,也是为了笼络文人士子对刊物的亲近之意。
  李治到现在都没有敏锐的察觉到,但它的皇后,只是跟李令月这短短的交谈,以及元日这几天的表面了解,已经让武媚意识到了,李弘支持李令月搞出来的这种刊物,对大唐江山社稷的好处是多么的巨大。
  而且这种舆论的导向只要控制好了,只要这份“坊间天下”有了让人们信服的说服力,只要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它的权威性,这便是一个不亚于御史台,甚至会超过御史台作用的机构。
  这让武媚甚至都不得不去怀疑,李弘是不是已经命令白纯,把精卫的力量也运用到了这里面。
  但不论如何,这“坊间天下”的前期,必然是向着建立它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性,跟信任感为出发点的。
  毕竟,以武媚那敏锐的目光,已经深切的看出,这份刊物最后的目的,必定是要成为清除异己、杀人于无形的武器,要被李弘牢牢控制在手里的。
  如此一来,便从中能够看出,李弘对于李令月的防备,显然是远远要低于对李哲跟李旦的防备,不然的话,以李旦现在在崇文馆那喜欢学习的尽头,完全比李令月更有资格来做这件事儿的。
  李弘之所以如此防备,如此放心的交给李令月,一方面是为这个大唐唯一的公主,奠定了以后在大唐的地位。一方面怕是也为李令月的未来,制定了一个方向,何况这其中,还有那跟他眉来眼去的上官婉儿牵制着李令月。
  至于对李哲跟李旦弃之不用,这也很好理解,李弘这一份所谓的“坊间天下”,显然是为他、为李氏江山的稳固服务的。
  而这一份刊物的监理人,则是需要与三省六部、御史台、大理寺等等沟通,如果用李哲跟李旦,这其中便会给予两人拉拢群臣、结交同党的机会,显然李弘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儿。
  之所以迟迟未动手做这一份刊物,怕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吧?其实这样的打算,他应该是早就有之了。
  所以当李令月跟上官婉儿“自投罗网”后,李弘便正好顺水推舟的把此事儿交给了李令月。
  由她们来做,原因便是,毕竟是女孩子,她们一开始的行为,显然并不会在最初就引起人们,对这份刊物最终目的性的怀疑跟猜测。


第762章 铜匦
  李治听着皇后把这份名为“坊间天下”的刊物,形容为杀人于无形的利益时,便不由自主的有些皱起了眉头。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李弘哄李令月跟上官婉儿两个少女在玩儿罢了,皇后却为何要说的那么严重呢?
  而且更让他疑惑的是,即便是武媚如此严肃认真的警告李令月,李令月竟然没有反驳她母后大惊小怪,看那样子,像是很同意她母后的说法一样。
  但不等李治当着李令月的问出缘由,就看见母女二人煞有介事的一个坐在书桌后,一个坐在书桌前,摊开了她那小本,开始一本正经的在问皇后。
  每问一句,皇后便会回答一句,如此反复几次后,李治听着她们那些家长里短的,那个宗亲生了个女儿,本来想要个男孩儿,所以皇叔正在府里捶胸顿足的哭呢。
  要么就是哪个宗亲前来皇宫时,向皇后诉说着驸马爷又从平康坊纳了个小的,但是到家没三天,就被公主淹死在井里了,两人现在在府里吵翻了天,下人们天天都是战战兢兢的过日子。
  要么就是,两兄弟因为袭爵的缘故,老大无能老二精明,然后关于爵位大小,起了争执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李治听着都头疼,因为在他不理政的这些年,皇室宗亲,甚至是勋贵豪门的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往往都会找他评断。
  有时候李治甚至觉得,自己这个未来的太上皇,更像是一个住在皇宫里,专门为皇室宗亲、勋贵豪门断家事的七品县令官儿。
  “皇兄十岁了还尿床?”李令月一愣。
  “对啊,很神奇吗?”
  “那我写上吧。”
  “让母后想想啊,还有什么事儿啊,偷看洗澡算不算?被城阳跟兰陵联合起来揍呢?还有就是四岁的时候出宫,有一次哭着回来了,说是那谁……哦,赵灵儿打了他……”
  “这不是七皇兄的糗事儿吗?怎么是皇兄了?”
  “哦?是吗?那就是母后记错了,不过你写成你皇兄也没事儿吧,我觉得文人士子会喜欢看的。”
  “那不行,这些都要皇兄过目的,您让儿臣这样写,明显不是帮儿臣,到时候皇兄还不知道会怎么收拾我呢。还有,这个儿臣怎么感觉是儿臣小时候的事儿呢,您怎么也给安在皇兄身上了?”李令月瞪着明亮无辜的眼睛,看着她那目光闪烁的母后。
  “母后容易吗?生了你们这几个不省事儿的,记错了也正常啊,不如……你去问问朝堂臣子,他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他们如今都是你皇兄提拔上来的,也可能知道更多奇闻趣事儿呢。”武媚安抚着小脸有些气鼓鼓的李令月,但是嘴里的话还是那么不着调。
  “那好吧,儿臣告退了,下一期再来专访父皇吧。”李令月的声音中,带着筋疲力尽。
  本以为专访母后会是一件极为轻松惬意的事情,但却没有想到,反而是让她最为心累的一件事儿,母后根本不按套路来,完全是自说自话,哪怕是自己引导着,也是要按她说的来写,不行,以后得想个办法了。
  看着失落的娇俏背影离开,武媚脸上登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面对李治疑惑的眼神,武媚轻松加颇有成就感地说道:“妾身要是不如此说,怕是下一期李令月尝到甜头后,天天能来八趟,现在有了这第一次的不顺,下一次再来,她就要更加仔细的想好了,也说不准会把皇家秘事这一板块儿去掉才好呢。”
  “朕不关心你们刚才说了什么,朕是想知道,李令月弄的那份刊物,真的有那么如此大的威力,杀人于无形?”
  “暂时还不会吧,以后就很难说了。不过您没发现吗,这是李弘在用另一种方式,来否决并设计的一份,解决您一直希望他在朝堂上广开言路的决议吗?妾身也帮着你催促过他好几次,那铜匦的提议李弘一开始就反对,现在看来倒也是对的,妾身跟您都错了。”武媚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