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4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兰陵、卢照邻提供粮草,总之,李弘从不会带着后顾之忧率兵出征。”
  “那他前往倭国呢?就算是朕与你稳固朝堂,不必他操心,但征倭国时,扬州李敬业谋反之意已是众人皆知,他哪里有粮草补给之人?”李治坐在书桌后,看着马车进入熟悉的皇城,继续说道:“对了,李素节、李上金那时候被他招到了杭州……”
  “李素节、李上金只是牵制李敬业的棋子,延缓李敬业谋反罢了,真正给他粮草补给的乃是杭州刺史李崇义,因为扬州的谋反,没人清楚李敬业会是什么时候发动,但如果李弘先剿扬州,事后必定会被您立刻召回长安,所以他需要先征倭国,而后再剿扬州李敬业,所以真正帮助李弘稳固杭州、扬州,以及提供粮草补给的乃是李崇义。”武媚在白纯的扶侍下,缓缓走下马车,而后李治才跟着走下马车。
  “那这么说来,狄仁杰这一次便是为他提供粮草之人了?经你这么一说,朕才发觉,这小子每一次出征,显然都是做好了万无一失的精心谋划啊。朕还以为每次他出征、做决策都是心血来潮,莽撞至极呢。”李治与武媚并肩而行,身后白纯、花吉、汪楼三人紧紧跟着,而后便是前前后后的各种仪仗,在大明宫内展开,伴着几人往宣政殿方向走去。
  “您要是如此想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如果只是单纯的保证粮草补给,那么他就不必让狄仁杰前往了。”武媚望了一眼不远处那高耸入云的空中楼阁,心中不由的就充满了骄傲感。
  整个天下,怕是没有比着空中楼阁更加高大、豪奢的建筑了吧。
  “皇后此言何意?”李治背着手,缓缓踩着台阶往上问道。
  “自当年平定扬州叛乱后,无论是越王还是曹王死后,李弘可曾对他们的封地进行过干预?越王在绵州经营多年,但在死后,李弘对绵州不闻不问,这都几年了,他就像是把他片地方忘了一样,您不觉得,这完全不符合李弘那狠辣、果决的性子吗?”武媚脸上的神情则是越来越显得凝重了。
  有好多事情,在发生的时候,并不会让你全盘参透,但当此事儿过了几年后,你再回头总结,你便会发现李弘的城府简直是深不可测!
  而且你会发现,每一件事情,李弘看似不经意的动作行为,实际上都是有所图谋的。
  “什么意思?”站在宣政殿门口,李治突然止步不前,看着武媚问道。
  “无论是越王还是曹王,在巴蜀不可能没有残余余孽存在,巴蜀之地被他们经营这么多年,如果说越王跟曹王一死,无论是巴蜀还是朝廷,都当作没有发生过越王叛乱一事儿,就足以说明其中必然有蹊跷。”
  “这些年巴蜀有什么不安定,违背朝廷之意的事情发生吗?”李治好几年没理政了,关于朝政,如今就像是一个小白一样,需要重新慢慢掌握跟了解去。
  朝臣本来列在台阶两侧,看着陛下与皇后,还有身后的白纯三人,正在那里面色正容的聊着什么。
  而后随着花吉一声嘹亮的声音响起,朝臣便开始从两侧,先于李治与武媚进入了宣政殿内。


第775章 残余者
  “就是因为没有,所以才让李弘心里不安,越王、曹王经营巴蜀多年,在死后,整个巴蜀之地一片宁静,完全没有反李弘的声音存在,这本身就很不正常。”武媚看了一眼白纯,而后看着缓缓走入宣政殿内的臣子,等所有人都进去后,这才指了指宣政殿广场上,那两个很突兀的树说道:“有人敢于谏言以宫人殉葬,来彰显皇室的高贵与独一无二,其险恶的用意,明显说明,暗中有些反李弘的人,已经按耐不住,不愿意看着李弘继续稳固朝堂,准备想着对付李弘,或者是污我皇室了。”
  “其实这两棵树是李弘有意为之,是对巴蜀之地的警告?而狄仁杰身为大理寺卿,这些年无论是陈年旧案,还是冤假错案,他都叛改不少,所以李弘用他前往巴蜀,实则并非是两人政见不和,而是做给朝堂他人看,是为了狄仁杰能够顺利进入巴蜀整顿?”李治依然是背着手,看着那两棵树,莫名想起当初向自己谏言的侯思止与王鸿义二人的祖籍,以及从何处被调入了太常寺与宗正寺一事儿。
  “狄仁杰身为大理寺卿,从三品的大唐高官,如果民间传出其被太子罢免之风言,然后狄仁杰前往巴蜀之地,那么有些藏在暗中作祟的宵小,就会借机拉拢狄仁杰加入他们的阵营,一同反太子殿下?”白纯之前并没有如此想过,因为关于狄仁杰一事儿,李弘在离开长安前,在濮王府住了好几日,但没有一次针对狄仁杰一事儿,提及哪怕是一个字。
  武媚看了一眼白纯,向来聪明的白纯,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愚笨了!
  “如果那样想,就错了。狄仁杰被罢官免职,那么在其他人眼里,被罢官免职的他,相同的也便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想要拉拢他的人,甚至还会因此对他不屑一顾,横加蔑视。一切都是皇家给的,所以只有皇家给的权利,才是他狄仁杰身份、地位的重要性。与李弘不和,自己选择辞官,而李弘为了挽留他,选择了保留其职,这样一来,还有谁会小看狄仁杰?他不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李弘与巴蜀之地一些人眼里的香饽饽?越是与太子不和,越是太子拉拢,巴蜀之地的人,才会越想让狄仁杰加入他们的阵营,是不是这个理儿?”武媚自负的笑了笑,李弘的用心设计,是把敌人的心理都算计在内了。
  为了给狄仁杰增加其在巴蜀那些人眼里的筹码跟份量,李弘不惜放低身份,以挽留的姿态证明狄仁杰的重要性!
  可想而知,太子殿下眼里都极为重要,甚至放下身份极力挽留之人,对于巴蜀之地的那些人,难道还不够有足够的吸引力吗?
  “白纯,你立刻收拾下,暗中前往成都府,若无必要,不必跟任何人接触,暗中观察成都府的形势即可。如果……有何难事儿,便拿朕的令牌号令成都府。”李治突然沉声对白纯说道。
  武媚听到李治的话,诧异的猛然回过头,不可思议的看着当机立断的李治,这还是他第一次发现,陛下也有果断决绝的时候。
  看着武媚那惊疑不定的目光,李治却是有些难为情的摸了摸鼻子说道:“朕实在不愿意理政了,李弘一直久久不愿意继承,显然是因为我大唐还未达到真正的四海升平,但这一次西南行后,想必无论是朝堂还是地方州府,都能够安静一段时间了吧?所以朕若想早日禅位,只有尽可能帮他扫平一些障碍,让他可以心无旁骛的登基继统!”
  武媚了然的点点头,而后白纯向两人行礼后,便接过李治赐予的一块金牌,而后沿着台阶匆匆而下。
  望着白纯离去的背影,武媚并没有说什么,正准备转身往宣政殿内走去时,李治却是突然继续问道:“既然李弘明知绵州、成都府有异常,为何不在从扬州回来时就着手整顿呢?反而要等到现在?”
  “扬州事了后,您以为绵州那些人还会冒出头来?越王一死,那些人巴不得立刻把自己藏起来,好不被李弘的视线注意到,而今过去好几年了,那两棵树便能证明,他们准备死灰复燃了。何况,李弘向来喜欢等他们全部暴露后,再去一网打尽,用李令月形容她皇兄的话说就是:养肥了再宰,这样比冒出一个收割一个要划算,省力的多,不然就这些残余,还不够人忙活的呢。”武媚伸了个懒腰,顿时把整个已经明显丰腴,但依然对李治有着致命吸引力的身段,暴露无遗,看的李治差些都忘了说话。
  “李素节当年曾任益州(成都府)大都督,他难道就没有发觉一些不妥吗?”李治摇着头,开始往宫殿内走去。
  武媚紧随其后:“李素节是遥领,又没有实权,况且,能够发现含嘉仓一事儿,能够看出端倪,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这倒也是。对了,那个字念什么?”
  “曌!日月当空照,取照字念。”武媚很满意刚才白纯告诉她的这个答案。
  “曌?有这个字吗?李弘命崇文馆新编纂的《大唐字典》中,有这个字吗?”李治与武媚走在宣政殿内,无视两边的群臣问道。
  “暂时还没有,不过很快就会补上了。”武媚坐在了自己皇后的位置上,今日并非是朝会,只是迎回陛下后的一次群臣觐见,所以自己出现在宣政殿内,倒也是说的过去的。
  武曌这个名字在朝臣中也被李治公布了出来,人们对于这个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字,在出现了短暂的疑惑后,便明白皇后要的便是这独一无二的唯我独尊。
  所以当李治高兴的宣布之后,群臣们也便一同恭声恭贺皇后取曌为名。
  既然有了喜事儿,那么今日在宣政殿前方的含元殿饮宴,自然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了,何况那《白蛇传》经过再次修改后,正好借此机会,让在上元节没来得及欣赏的臣子,一同欣赏一番。
  绵州距离成都府还有约三百里的距离,李弘在到达绵州时,袁恕己与郭侍奉已经率军到达多日,此时在安置了各自的兵马后,便开始陪着李弘,来到了游人士子最是喜欢的越王楼处。
  花孟、猎豹二人加上袁恕己、郭侍奉,四人陪着李弘缓缓游走在龟山的小路上,而在他们刚刚上去不久,一男一女便从路边丛林处走了出来,神情复杂的望着李弘那高大的背影。
  “他前往父王当年建的越王楼处,显然不会是悼念父王的。”一个眉目清秀的女子,看着背影喃喃说道。
  旁边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他当下并不担心李弘率军进入剑南道,而是担心李弘到达剑南道的真正目的。
  刚刚在朝堂之上拉拢狄仁杰失败,狄仁杰前脚刚刚到达成都府,他就后脚跟了过来,是想要继续放低身份拉拢狄仁杰,还是说真是为了借西南之路,前往南诏?
  或者说是,他这一次来到剑南道,便是因越王与曹王子嗣而来呢?
  “王兄他们与狄仁杰接触上了吗?”裴守德,也是越王李贞的女婿,旁边那女子良乡县主李倩的夫君。
  “正在接触,但暂时并没有说服狄仁杰什么,狄仁杰老奸巨猾,在朝堂之上被李弘一直诟病的便是他不肯站在他这一边,这一次前来成都,他的目的也不明确,兄长李温与李规,正在试探他。”李倩仰头望望高空那红白分明的越王楼。
  不论如何,父王在死了之后,越王楼并未被朝廷更名,而是一直以越王楼的名义继续存在着。
  “狄仁杰可是人精,朝堂之上从来不拉帮结派,看似跟每一个人都和和气气的,但跟谁他都没有利益关系,公私极为分明。”裴守德叹了口气,想要说服狄仁杰,在他看来有点儿太难了。
  越王与曹王一死,他们能够许诺给狄仁杰的好处,以及拉拢他的筹码并没有很多,所以单靠李温、李规二人,怕是很难得到想要的结果。
  “那……那咱们要不要上去,毕竟李弘的到来可谓是声势浩大,并未刻意隐瞒他的行踪,如果我们不去见他,反而会引起他的怀疑吧?”李倩愁眉苦脸地说道。
  对她来说,李弘的到来,比任何事情都要让她头疼跟心烦意乱,这个人在皇室,简直就是第二个先帝一样的存在,如今皇室宗亲之内,怕是很难找到跟他唱反调的人了。
  而且李弘追的可是真紧,狄仁杰才来了多久,他就光明正大的跟了过来,好像非得全天下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求贤下士的明太子一般,根本不给他们一丝一毫的机会。
  “上去吧,无论如何,这个时候我们都得拜见他,毕竟是太子……”
  “你说他会不会发现我们……”
  “怎么可能,以李弘的性格,如果稍有察觉,怕是早就整治剑南道了,但到现在为止,你可曾见他对一项富饶的剑南道有所不同?此次前来,虽然不知其真正的目的,但在长安砍掉真腊王子的手臂,却是做不了假的。”
  “你的意思是说他真的是要剑指西南?”


第776章 告身
  南诏如今虽然是被大唐统治,但在当初小国林立之地,想要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把南诏之地完全归化、统一,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舍龙之子细奴逻虽然被朝廷封为了云南王,但谁都知道,这两年因为土蕃被大唐归化、统治的越来越牢固,细奴逻的主意已经达到了安南王质多斯身上。
  借着这一次李弘与真腊交恶,细奴逻必定会与真腊王质多斯相通,到时候说不准在李弘南下之横山时,便会内外夹击,而后大败唐军。
  “所以,我更认为,李弘招揽狄仁杰只不过是做给天下士子看的,其真正用意怕还是在细奴逻与质多斯的身上。”裴守德一边与李倩拾级而上,一边低声对李倩解释道。
  “无论是细奴逻还是质多斯,收了我们那么多好处,也该回报我们一些东西了。只是唐军太过于强大,还有那震天雷,我们到现在连长什么样儿都不知道,又该如何提供给他们呢?”李倩越是想越是烦躁,李弘这是把自己等人往死里逼啊。
  “此事儿你不必忧虑,照如今形势来看,李弘与真腊已经是势同水火了,如果云南王不满足于称王,而是想要称帝,那么不管是李弘,还是质多斯或者是细奴逻,他们三者之间必然要进行一场混战,那时候……哼,李弘能不能够应付的过来还是一个未知数。”裴守德望着龟山之巅那高高在上的越王楼,表情阴沉地说道。
  “坐山观虎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所以不管我们能不能够给质多斯找到李弘的震天雷,他们之间势同水火的关系,已经不需要我们再推波助澜了,可对?”李倩终于找到了一些能够让她心情豁然开朗的事情,紧缩的眉头暂时也舒展了开来。
  裴守德显得同样成竹在胸,稍显得意地说道:“舍龙之子细奴逻可也是一个野心极大的家伙,他父亲当年的愿望就是统一六诏而后称帝,与我大唐平起平坐,但不想最后还是实力不济,有了大唐的协助,才使其他五诏臣服,如今细奴逻被晋封云南王,其野心比他父亲有过之无不及,而且其手段残忍、冷酷在南诏可是出了名的,说不定……这一次的李弘出征……”
  “最好是如此,不论是真腊还是南诏,只要能够让李弘长久的沉眠于西南,大唐谁是皇帝,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父王的在天之灵得到告慰,我李倩平生足矣!”李倩仿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李弘身死真腊或者南诏的情景,眼神随之也变得冷酷了起来。
  裴守德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在他看来,无论是真腊还是南诏,如果两者不联合起来,那么谁对上大唐都是必败无疑。
  而且就算是他们能够心无疑虑、毫无防备的联合起来,能不能把拥有着震天雷这样的战争利器,以及悍不畏死的大唐兵士打得一败涂地,都是一个大大的疑问。
  相比起来前些年大唐征南诏的兵力,如今可是当今太子殿下,大唐帝国的实际权利者,继承大统都只是时间早晚问题的李弘率军亲征。
  帝国自然是会把最为精锐的兵士,最为精良的武器配备给李弘,如此装备精良,又悍不畏死的军队,想要南诏跟真腊两个彼此之间,还有着间隙的军队合力击败李弘,可算是难上加难啊。
  而自己刚刚还信誓旦旦的说给李倩的话,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一个美好的愿望,毕竟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瘴苈之气横行,如果再加上一些外围因素去影响战局,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这外围因素,比如争取到狄仁杰后,以狄仁杰的名义切断李弘的粮草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