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5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于义不时看看坐在上首的陛下跟皇后,看看他们是不是有意阻止太子殿下的举动,到时候万一让自己提出不同的见解,自己又该如何说辞为太子殿下获得陛下与皇后的支持呢。
  跟于义怀着同样心思的还有站在李治与武媚身边的汪楼跟连铁,两人作为帝后的贴身太监,虽然不能说自己的话语,对大唐朝廷的决策有着什么影响力,但偶尔帝后感叹起某些事情来,他们二人也是需要说一些顺着帝后心情的话语的。
  所以此刻,看着坐在高台上一脸无动于衷、摆明了看戏的皇帝与皇后,三人则是一同松了口气,最起码现在看不出陛下跟皇后,对太子殿下如此为难倭国的行径,有感觉不妥之处。
  大津皇子可怜巴巴的看着端着茶杯低头喝水的大唐皇帝,再看看正在旁若无人的欣赏着自己刚染的绯红指甲的皇后,心里顿时也明白了,看来大唐太子的决策,就代表着大唐皇帝跟朝廷的决策了。
  “太子殿下,即便是我同意,我的父皇也不会同意的,即便是你派遣大唐的士子随同我到倭国,我们也不会接受大唐文化的传承的。我们有我们独创的文字,虽然我倭国的文字是基于上国的文字所创,做了一些改变与发音,但毕竟是我们民族的文字,绝不可能说抛弃就抛弃。”大津皇子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硬,即便是现在面对的是李弘。
  毕竟,现在可是关系着倭国的命运和前途,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与文化,如果失去了自己独有的文化,那还谈什么国?
  岂不是就变成了像是大唐东北边疆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了,据说如今三国已经再次被大唐皇帝赐封为二字王。
  如果倭国也被大唐按照高句丽等三国来对待,谁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倭国天皇的称呼会被大唐同样废黜,而后变成了东海王之类的二字王称呼。
  何况,谁都知道,按大唐律制,只有皇帝陛下的子嗣才可以被封为一字王,比如英王、殷王,包括太子早期的代王封号。
  而二字王虽然在大唐稀有,在爵位上很少有人能够被封为二字王,但其地位显然是不如一字王,即便是封二字王,也是还是皇室宗亲,不过已经是远离正统皇室的了。
  “不同意?”李弘反问道。
  “绝不同意。”大津皇子自己都能感觉到,面对李弘的问话,他的声音已经在不由自主的颤抖了。
  李治、武媚、于义,包括连铁跟汪楼,此时看着态度强硬的大津皇子,都不由自主的为李弘捏了一把汗,如今李弘登基在即,如果此时被人一口回绝,可是有失整个大唐的颜面啊。
  如果一旦传出去,当年倭国皇子曾当面拒绝了大唐皇帝李弘的提议,那么不管是对大唐朝廷还是民间,都是一件极为尴尬的事情。
  所以此刻听到大津皇子的坚决拒绝,几人不由自主的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了,忐忑不安的看着李弘会如何解决此事儿,还是就此放弃。
  “那行,既然你们不同意,那我就只能自己给自己同意了,不派遣士子去倭国了,就让跟你一同回倭国的大唐水师去当遣倭使好了,大唐将士里面多有识字读书、文武双全之人……”
  “你这是要再一次入侵我倭国吗?”
  “你偷走了我大唐,我华夏民族的文字,却死不承认,甚至胡乱改动,经过我大唐跟华夏民族的同意了吗?你们派遣的遣唐使来我大唐学习,何曾尊重过我们的文化?经过我们同意了吗你就私自改动?谁给你的权利?我大唐先贤大儒用尽毕生心血创作的文化,岂能任由你们随意改变!”李弘看着大津皇子突然间站起来,跟着也站了起来,高大的身形瞬间把大津皇子的气势压的一点儿不剩。
  “我……”
  “我大唐传承我华夏民族的文化,都不敢随意胡乱的更改,仁义礼智信、先贤典籍、风俗习惯等等都小心翼翼的继承、保护着,但你们呢?不学无术只知偷窃改造,你们认为这样改下去,就能摆脱你们倭国利用了我们文化的事实吗?”
  面对李弘那高大的身形,散发出来的威武霸气,大津皇子不自觉的开始往后退,虽然他知道事实与李弘所说的完全不一样,但面对李弘这样的强词夺理,气势上感觉好像确实是自己不对般。
  “我告诉你,不管你们同意不同意,不管你们认可不认可,都必须完整的使用我大唐文化,除非你们完全舍弃我华夏民族的文化,自己独立创造你们的文化。不然的话,就必须按照我大唐的文化传统来继承我华夏民族的文化。什么特么的天照大神、月读命、须佐之男我都给你统统废弃!以后只准拜……拜孔子!”李弘把倭国神位最高的三贵子给骂了一通,但一时想不到该让他们承认华夏民族的哪位大神,于是只好先拿孔圣人暂时的顶替一下。


第868章 兄妹
  华胥、伏羲、女娲、黄帝、炎帝、夏禹等等,则被李弘命人从竹简中翻了出来,无论是国子监还是弘文馆,或者是崇文馆,都对太子殿下这一行为搞的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就在人们猜不透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时,却有人认为这是太子殿下开窍了,认识是为了登基,而开始虚心的从头学习华夏民族的礼法。
  而在东宫里,许彦伯、李令月两个死对头却是坐在李弘位于崇文殿,接待朝臣的书房内,两人的身后各自还有三男三女,耳边响起李弘有些不满的声音:“是不是少了点儿啊,就这么几个人?徐福啥的都带上,你就不能给我凑齐一百个吗?”
  许彦伯跟李令月互望一眼,虽然这两年他们两人一直在相互较劲,但这个时候,因为皇兄、殿下的命令,两人也不得不放弃对彼此的成见,一同为李弘搜索着华夏民族的所有圣人、名人、神人。
  因为李弘对于这些人的用处,是要拿来全部带到倭国,让倭国上至皇室、下至百姓膜拜的,所以许彦伯跟李令月二人,已经把能够翻腾的都翻腾出来了。
  “回殿下,这就不少了,诸子百家都算上了。”许彦伯望着看着桌面上自己拟的人名名单,不知足的直摇头叹息的李弘说道。
  “就是,已经够多了,徐福东海求取长生不老术,如今都快要被父皇惦记上了,您要是再找其他人,就得从山海经里找了。”李令月撅着小嘴说道。
  等李弘登基后,她也就该出嫁了,所以这段时间来,跟许彦伯之间的关系稍微缓和了一些。
  但就在李弘回长安的前两天,正好要出版的《坊间天下》却是被许彦伯大改特改,特别是那头版与第二版,完全成了皇兄一个人出征经历。
  让李令月更为气氛的是,即便是你把头版、二版都给了皇兄,那也就给了,毕竟《坊间天下》就是为皇权服务的,但你许彦伯这头版、二版的文字,这马屁拍的也太厚颜无耻了吧!
  什么太子殿下前往剑南道官场,事无巨细的查案、办案,甚至都吃不好、睡不好,天天为剑南道的百姓温饱问题差点儿苦思成疾,而且为了查出剑南道官场的贪墨,太子殿下不怕艰难险阻,不惧暗中他人的性命威胁,为了给剑南道百姓一片晴朗的天,闯龙潭赴虎穴,经过九死一生的险象环生后,终于扳倒了剑南道官场的恶势力,还剑南道百姓一片晴朗。
  如此一番谄媚之语,看的李令月是浑身起鸡皮疙瘩,大为光火!
  事实是如此吗?事实是李弘他在剑南道泡了一个温柔回来,如今气的自己的好闺蜜上官婉儿还在家里哀叹自己红颜薄命呢!
  还有什么太子殿下身赴真腊国,为了讨伐真腊国对大唐的不敬,特别是对我大唐边疆百姓的掠夺,太子殿下竟然身先士卒、赤膊上阵,不畏真腊国的巨象阵,甚至徒手与大象搏斗,一拳就打死了一头大象,什么张弓搭箭,看也不看的就射穿了三只大象,为鼓舞大唐将士的军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太子殿下的身先士卒,就不会有大唐如今在真腊国取得的辉煌战绩!
  我呸!你许彦伯睁着眼睛胡说八道!他不等跟真腊国交锋,就坐船跑到大食会他的红颜知己夜月去了,什么时候跟真腊国交锋了?真腊王被刘延祐、袁恕己、郭侍奉逼出王宫投降时,他李弘恐怕正在大食的唐楼,搂着美人儿花天酒地呢吧!
  你许彦伯怎么就不说他在六诏之地时所受的尊贵礼遇呢?怎么就不说人家给他送了很多的美女、金银财宝呢!
  还说什么太子殿下只身赴险前往大食,作为大唐的太子殿下,却愿意自降身份担当大唐使臣,为大唐的商贾铺平了东西贸易往来的道路,使得大唐的商贾可以放心行走在前往大食的路上。
  我就呸你个佞臣许彦伯了!他李弘在大食过的是小心翼翼、如同地狱的生活吗?天天是被人家大食的贵族当父母一般供奉着,哪一个贵族少给他送礼了?就看看他回来的时候,那一车车的礼物,那一枚枚漂亮的金币,还有夜月带回来的那些个侍女,这是在看不见刀剑、但却比刀剑还要危险、残酷的战场上能够得到的吗?
  不过最让李令月生气的还是夜月,竟然只给了自己四个大食侍女,凭什么给白纯就是六个,还有裴婉莹也是六个,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变成了四个了,不公平!
  李弘不理会依然还在生气的李令月,揉了揉有些疼的太阳穴,这长安自打回来还没有呆几天,就让他又想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了。
  “道家、佛家、阴阳家、法家……特别是佛家跟到家那些都请出来了吗?”李弘眼睛一亮,突然间想起袁天罡跟李淳风之子,在昨日来到终南山一事儿,突然间想起道家、佛家,特别是佛家,是不是经过大唐“加工”后,更容易让倭国人接受一些。
  许彦伯感受着旁边李令月鄙夷的目光,这些日子,要不是县主老婆李楚媛为自己撑腰,帮自己化解了大部分太平公主对自己的质问,恐怕自己在太子殿下回来前,已经被押进宗正寺等着殿下救自己了。
  面对李弘的问话,强自镇定着不去理会公主殿下鄙夷目光的许彦伯,苦着脸说道:“回殿下,都算上了,道家、佛家人手真不够的话,就得把李淳风、袁天罡,甚至是玄奘、惠能等这些还在人世的都算上了。”
  噗呲一声,李令月听到许彦伯苦哈哈的说出人手不够时,不由自主的笑出了声,听的许彦伯是浑身上下一阵阵的不自在。
  李弘则是不满的白了李令月一眼,说的也是,只要活着的人,自然是不能上神谱,如果把这些人也加上,这就是要闹笑话了,就有点儿太假了啊。
  泱泱华夏民族,竟然在这个时候,为了“神谱”,竟然差点儿把活人都算进去!
  这让李弘不得不感叹,要是再晚个几百年的,是不是整合倭国就容易多了?
  不过想想也不行,文字自大汉时起就传入了倭国,这经过几百年的积淀,如今想要改变已经时极为困难的事情了,再过几百年的话,恐怕只能是让日本先发生如同五胡乱华这样的事情后,再从战火纷纷中重新整合了。
  “行吧,那就先这样吧,下去吧。那大津皇子还在宫门外候着吗?”李弘抬头,却见李令月又开始翻阅桌上无关紧要的奏章了。
  伸出手拍打了下李令月的小手,制止了她的胡乱翻阅后,才问道:“为什么要等我登基后,你才愿意出嫁?”
  “也没什么,我又不着急嫁人,现在着急的是城阳姑姑,三天两头上宫里催父皇跟母后……”李令月不顾李弘的制止,再次拿起另外一边的奏章开始翻阅起来,总之,她也不看内容,就是单纯的想要把这些奏章都给翻乱了。
  李弘看着许彦伯行礼后,缓缓离去的背影,看着书房内除了宫女、太监,以及李令月身后的三个女子后,再次拍掉李令月在书桌上捣乱的手训斥道:“有什么儿需要我帮助的你就直说,这些奏章又给你没仇,你把它们翻乱了有什么意义?”
  李令月一脸你能拿我怎样的欠揍模样,冲着李弘摇晃着粉颈,眨巴着明眸,皓齿轻启道:“人家的公主府还没有想好怎么建呢。”
  “父皇不是答应你了吗?”
  “但是要很多钱的。”
  “你现在又不缺钱,何况白纯跟你关系那么好,就算是我不说,她能不给你钱?”
  “但人家的府邸以后要住很多人的,又不想离父皇跟母后太远了,宅子太小了住起来不舒服的,你知道的,薛绍如今也是军伍之人,舞刀弄枪的万一再伤着了他人就不好了,怎么着也得让他能够施展开才行吧。”李令月可怜巴巴的,趁着李弘发愣之际,已经快把手里的一份奏章叠成一团废纸了。
  “我……你那府邸就在皇宫旁边,一坊之地你占了足足三成了,薛绍舞刀弄枪还施展不开?”李弘夺过李令月手里的奏章,扫了一眼上面的内容,还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份鸿胪寺上的奏章,上面记载着登基之日,自己所要遵照的流程而已。
  “城阳姑姑、兰陵姑姑她们都占了一半呢。”李令月撅着嘴,一脸的不乐意。
  但她说的也是实情,皇宫四周,好的地段基本上都已经被皇室宗亲、勋贵豪门占据了,所以能够给她找到这么一处府邸已经不错了,但即便是如此,按制也足够配的上她公主的身份了,甚至不管从哪一方面说,都已经是有些逾越了。
  至于说城阳、兰陵等人的府邸占了一坊之地的一半,那也是当年皇爷爷李世民他老人家,宠那几位公主,加上那时候长安城也没有如今这么多人,这么多皇室宗亲跟勋贵豪门,自然是在封赐时,按礼制或者越制赐封了。
  “那你想怎么办?”李弘突然间发现,李令月不愧是太平公主啊,这家伙鬼心思不少啊。
  “你说呢?所以我才等你登基后,帮我把宅子扩大一些呢。”
  “没好处的事情我不干。”
  “给你一个上官婉儿,别忘了,要不是我,你跟上官婉儿可是八字都不会有一撇的。”
  “废话,上官婉儿现在也不是我的啊,这个不算好处。”
  “我手里有证据,你帮我的话,也是帮你好不好。”李令月生气的再次把另外一份奏章揉成了一团。
  “所以你就等我登基,这样的话,我处理起来,父皇跟母后也干涉不了了,毕竟到时候我就是……嘿嘿。”
  “嘿嘿……就是这个意思。”
  兄妹两人奸诈阴森的笑容,让一旁服侍他们的宫女、太监,都不由自主的感到一阵毛骨悚然,太可怕了!


第869章 太平的小心思
  无论是李弘还是李令月,这么多年来,对于他母后娘家的人则是一直看不顺眼,无论是先前被李弘曾经任命到工部的武承嗣还是武三思,都入不了这对兄妹的法眼。
  特别是武承嗣与武三思,当年还曾想过把李淳风千辛万苦从海外得来的新物种,私自卖给大来皇女。
  此事自被李弘亲自查获后,本想着彻底把武氏兄弟二人给再次赶出长安,但架不住龙妈手里的鸡毛掸子,所以此事儿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李令月那时年纪尚小,但却又是极为聪明懂事儿,加上从小就喜欢跟李弘在一起,凡事儿都喜欢向着李弘,对于李弘可谓是极为依赖加崇拜,所以受李弘的影响,向来也不喜欢那武氏兄弟的一大家子。
  武承嗣、武三思可谓是让武媚心中颇感安慰的两兄弟,最起码在为武氏家族的开枝散叶、繁衍生息上,两人都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武三思生了五男三女,加起来就达八人之多,可谓是让武媚在为武氏繁衍后代上,吃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