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5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清楚了,到底怎么回事儿?”李弘再次对那长吏问道。
  苏瑰如今更是不敢再多说一个字,既然是长吏说自己的孽子也差和了进来,那么接下来此次事件如何处置,他就只有在旁边听的份儿,任由陛下亲自处置了。
  “回陛下,是……是因为太乙城前些日子爆炸一事儿,以及前几日热气球摔死摔伤了不少人的事故而起的争执。”
  “那跟他儿子有什么关系?”李弘指了指一旁同样有些迷惑的苏瑰问道。
  “苏严跟那几个与皇妃、公主殿下发生口角的人认识,扬言要上书给御史台李峤大人,所以便也被参合了进来了。”
  “那几个与李令月她们发生口角的又是什么人?”李弘看了一眼苏瑰,李峤与苏瑰交好自己倒是知道,而且自己任苏瑰为京兆府尹时,还曾征询过李峤的意见。
  对于苏瑰的评价倒也是不偏不倚,完全从朝堂任免官员,以及是否对朝廷有利与否的角度出发,并没有刻意的贬褒苏瑰。
  “主要与温皇妃、上官皇妃以及公主殿下发生冲突的是洛阳丞杜审言长子杜闲、次子杜并,以及大理寺少卿崔融之子崔永珂。”长吏低着头回答道。
  杜审言、崔融、李峤以及苏味道,此时已渐渐被人们认为是,在文学造诣上可以比肩当年骆宾王、王勃、杨炯以及卢照邻四人的佼佼者,也就是未来的文章四友。
  “洛阳丞、大理寺少卿,再加上你这个京兆府尹,呵呵,这几人想必在长安城都是无人敢惹,能够横着走路的主吧。先过去看看。”李弘起身,指了指前厅衙门的房子,便开始迈步往前。
  苏瑰与长吏的心则是噔的一紧,像是被什么重物砸了一下胸口似的,瞬间有一种喘不上气,眼前直冒金星的感觉。
  如果说刚才陛下坐在主位上,还是一脸的轻松跟平静,那么当听到与皇妃发生冲突的人,都是朝堂重臣的儿子后,龙颜虽然看似平静,但隐隐的,他两人已经能够从陛下的语气中,感到一股温怒了。
  不管事情是非曲折到底是为何,就冲这京兆府尹、洛阳丞、以及大理寺少卿的名头,几个男子公然与三个女子发生冲突,此事儿即便是老百姓,第一时间怕是也会为几个女子鸣不平了。
  何况,这些朝堂重臣之子,在长安哪个没有仗着父亲在朝堂之上的威名享乐做福?哪个没有仰仗着自己老子的名头,在长安为自己谋取利益?但这些对于如今的社会制度,社会阶层来说,实属再正常不过,就算是上一世,不也是如此?
  但如今与皇妃、公主殿下起了冲突,即便是再小的事情,恐怕也是天大的事情了。
  虽然陛下向来英明,而且与臣子相处论政时也是平易近人、心胸开阔,颇有当年先帝之风范。
  但也正是因为此,当今陛下也继承了太宗皇帝那护犊子的性情,甚至是比太宗皇帝,以及先帝更加的护犊子,一旦觉得自己人受了欺负,不管你是谁,都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所以苏瑰此刻跟在李弘的身后,虽然心里很清楚此次事件怕是没有性命之忧,但恐怕也不会轻而易举的就此揭过的。
  自己的儿子好管闲事儿也是出了名的,仰仗着自己身为京兆府尹,以及李峤这个伯伯的厚爱,再加上自己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之间的关系,几个人的儿子,也因为他们之间的交情,变得比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要融洽的多。
  如今仗着自己跟李峤等人的关系,想要为杜并等人抱打不平,却不想这下子踢到了铁板上,心中此刻出了满满的苦楚跟无奈,苏瑰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从衙门后厅走到前厅这一小段路的心路历程了。
  几人渐渐接近后堂那巨大的木雕屏风时,就听见前厅衙门处,依然是吵闹不休,时不时的还能够听到女声的辩解。
  苏瑰的心仿佛是一落千丈般,顿时从忐忑不安之中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当中,这个时候,真不知道自己这个孽子,还要争吵个什么劲儿。
  “太乙城草菅人命数十乃至上百人,前些日子的热气球又是数十人死伤,你们同样身为我大唐的子民,而且观三位娘子,都应该是饱读诗书、知书达理、明事理辩是非之人,但为何却与那《坊间天下》一个论调,认为此事儿不足为惧,认为此事不会伤及我大唐之根本呢?”
  “三位娘子可知道,如果任由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那就不单是长安百姓会起民怨,怕是朝堂之上也会因此事儿而争论不休。”
  “不错,崔兄说的是,整个长安城自然是都知道,太乙城乃是濮王府里的主人做主,但不管如何说,既然出了人命,就该出来负责,而不是一直维持着神秘的面纱,逃避该有的责任。即便是濮王府里的神秘主人与皇宫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但当今陛下也曾说过,王子犯法当该与庶民同罪,显然陛下不会假公济私不追究,但就是因为像三位娘子这样的人,以及《坊间天下》这样的刊物太多,只知道阿谀奉承陛下的功绩,却不知道如此才是危害我大唐的根本。”另外一位约莫二十来岁的男子,右眼还带着淤青,说话眨眼之间,还会因为疼痛而流眼泪,但就是如此,说话间也是慷慨激昂的悲愤模样儿。
  就在衙门前厅几人说道太乙城时,屏风后面的李弘跟白纯,不由自主的互相望了一眼,显然这件事情还没有过去,如今依然是长安百姓或者是士子们之间的谈资。
  而温女侠以及上官婉儿,李令月三人,显然是因为此与几人起了冲突,所以就闹到了京兆府衙门这里吧。
  李弘轻轻拉着白纯的手,示意她稍安勿躁,听听温女侠几人怎么回答再说出去不出去帮忙。
  于是四人便站在巨大的屏风后面,听见上官婉儿清脆的声音毫无波澜的响起:“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太乙城草菅人命数十乃至上百人,热气球死伤数十人,这些你们是亲眼目睹还是道听途说?是你们真真切切的看到太乙城死了那么多人吗?”
  “草菅人命?太乙城爆炸、热气球失控燃烧确有其事,《坊间天下》这本刊物,从一开始便没有隐瞒此次事件,但你却口口声声说是草菅人命,你不觉得你如此下结论显得你很无知,你很愚蠢吗?太乙城的爆炸,那些死伤者,真的是你们这几个无知之徒认为的那样,是被太乙城逼迫、压榨致死吗?热气球燃烧,人从高空落下,你确定这是国子监跟弘文馆逼迫那些人所为,而不是他们主动在求知某些事情的真理,而做出的奉献与牺牲?”李令月难得一见的与他人讲道理,振振有词地说道。
  “跟他们这些蠢猪废什么话,叫狄仁杰过来,把他们这些妖言惑众,迷惑长安百姓、散布谣言,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愚蠢之人抓起来就是了,免得让他们这些看起来人五人六的,像是为大唐社稷着想,但其实心怀鬼胎的笨蛋带坏了淳朴的百姓。”温女侠一项是大侠风范,何况,她自己当初就跟眼前这几个笨的像猪一样的人一样,被人利用而不自知。
  如今看到这些人就像自己当初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甚至还义正严辞,以为自己代表着正义与民心的样子,温女侠就觉得像是看到了从前的自己,心中在充斥着一些对自己以前的尴尬同时,也对眼前这几个茫然无知的人充满了愤怒。
  洛阳丞杜审言的长子杜闲,听到温柔提及狄仁杰时,就像是提及他家的下人似的,不由得哧哧笑着确认道:“这位娘子,你刚才所说的狄仁杰,可是我大唐大理寺卿狄仁杰狄大人?”
  “不错,就是他,怎么了?”温柔手中依然提着她那不离身的长剑,理所当然地说道。
  而无论是杜审言的两个儿子,或者是大理寺少卿崔融的儿子,从一进来,就好像忘记了这可是京兆府的衙门啊,什么人可以带着利器站在衙门内还这么嚣张?
  重要的是,衙门前厅的那几个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去这位娘子面前,提出把她手里的长剑没收了,就这么眼睁睁的任由她一直拿着长剑,连比划带威胁的跟他们几人辩论。


第885章 坑爹
  此时此刻,众人的注意力,因为温柔说出狄仁杰的名字,加上一开始激烈的辩论,以及温柔的拳脚把几人打了点儿轻伤,都没有放在温柔手里的长剑上。
  所以当他们听到温柔提出狄仁杰的名字,顿时哈哈笑成了一团,仿佛听到了这世界上最为好笑的事情。
  “把狄仁杰狄大人叫来,把我们二话不问的关起来?哈哈……这位娘子说话好是风趣啊,你以为狄仁杰大人是你家的臣子吗?想要叫来就叫来?难不成大理寺是你们家的?”杜并笑的乌青的眼角一直流眼泪,肠子好像在肚子里都快扭成麻花了。
  “对了,崔兄,狄仁杰狄大人你应该比较熟吧?你说他会不会因为这位娘子的招呼,而坐着轿子急忙过来呢?”京兆府尹苏瑰的儿子苏严,可是曾经亲眼见过大理寺卿狄仁杰狄大人来他家里做客的,这个时候,看着眼前的温柔提及狄仁杰,于是便揶揄着温柔,问着大理寺少卿崔融之子。
  崔永珂抚摸着下巴,一脸的嘲笑与讽刺,而后故作慎重的思索似的想了想说道:“狄大人是家父的顶头上司,即便是家父想要见他,不光得亲自登门拜访,而且还要提前给门房打招呼,看看狄大人有没有时间呢。而且,这还是家父乃是任职大理寺少卿的缘故,都要如此难见。所以不知道这位娘子,到底有什么通天本领,能够把大理寺卿狄大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不由分说的就将我们捉拿下狱呢?”
  苏严看着崔永珂故作正色的神情,顿时笑的弯下了腰,对于崔永珂表露出他自己的身份,而后一脸故作敬畏的,看着眼前三位吃惊于崔永珂身份的娘子,心中的酣畅淋漓别提有多痛快了。
  “是啊,不过崔兄还是要早做打算啊,万一狄大人真被这位娘子请来了,到时候还得麻烦伯父去大理寺牢里接你回家呢。”苏严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扶着椅子的扶手,看着面色冰冷的温柔三人哈哈笑着道。
  而当苏严说完话后,身为洛阳丞长子的杜闲,也没有闲着,看了一眼温柔三人有些愤怒,以及夹杂着不相信似的表情,也跟着说道:“苏兄此话差异,大理寺狄大人与苏兄家父乃是同朝为官……哦,对了,或许你们还不知道苏兄的家父是何人吧?”杜闲突然扭头看向温柔三人,而后指了指一脸自在、悠然,带着戏虐表情的苏严便介绍道:“这位苏兄的家父,就是这京兆府的府尹,三位娘子,您说您要是把狄大人喊过来了,狄大人是听您的呢,还是念及京兆府尹苏大人的面子,而后把你们三个抓入大理寺大牢呢?”
  “当然,三位娘子要是气不过,还可以找御史台的御史去理论,或者是直接找哪位御史为三位娘子上达天听,但……御史台大夫李峤李大人,却也是与苏兄的家父,也就是京兆府的府尹是至交好友,您说到时候李大人会相信你们说的话吗?”
  衙门前厅内,原本一开始的辩论,不知不觉间,随着温柔的一句话,顿时变成了几人显摆家世的平台,坑爹的几人此时看着温柔手里的长剑,一点儿也不觉得那么吓人了。
  而在巨大的木雕屏风后面,白纯听着苏严等人揶揄温柔等人的话语,几次想要走出去,但都被坐在椅子上,悠然自得的李弘给拦住了。
  一旁的苏瑰此时已经再次跪在了地上,脑袋紧紧的贴着地面,因为李弘并未发话,所以此时他也不敢大声的跟李弘解释,只能是小声向李弘诉说着自己的儿子,并不是像今天这本混蛋。
  一边听着外面那些开始更像是调戏的话语,李弘则依然是一语不发,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如今在自己多年的努力下,虽然依旧是大唐主流乃至最为正统的教育机构,但如今的国子监等地,却是为天下寒士广开大门。
  对于世家豪门、勋贵门阀虽然不曾拒绝,但这几年鲜少见到世家豪门或者勋贵门阀的子弟在国子监等地受学,即便是在三处受学的,也基本上是一些庶出的子嗣,对于家族的延续与继承并没有多大关系的人,会被送入国子监等地受学。
  就像是上一世的一些高官要员一样,自己在华夏做着官,但子女却被送到了国外读大学一样,如今豪门勋贵家,多多少少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而衙门前厅的那几个人,显然就是这样的产物。
  他们并未与国子监等地受学过,在其思想上,甚至还有些瞧不起恪数、物理等学科,所以当国子监一出事儿,当太乙城的爆炸影响依然还为平息时,他们的嘴,便成了为天下百姓、大唐社稷着想,抨击国子监等学府的利器。
  “你说狄仁杰会不会来呢?来了之后,到底又会如何做呢?”李弘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突然睁开眼睛看着白纯问道。
  “也许可以把狄人家叫过来看看。”白纯的语气多年来很少带有情绪,但今日她是真的动怒了。
  不论是自己掌管的太乙城,还是殷王的国子监,这些年到底做了什么,为大唐带来了什么样儿巨大的改变与财富,这些人不单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却还拿着那些有着为大唐奉献自己生命的学子,以及太乙城的工匠当成了攻击的靶子。
  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就是因为国子监、太乙城等地的存在,才让他们能够在生活用度上,在与异域番邦的人士打交道时,显得比别人高贵吗!
  太乙城、国子监、《坊间天下》,这些都是陛下多年的心血,如今却成了朝堂重臣的子嗣们攻击的对象,成了他们嘲笑的对象。
  京兆府长吏面无人色的站在旁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白小姐,才知道传说中不食人间烟火的白小姐,动起怒来,竟然是如此的吓人。
  虽然脸上依然是淡然处之的表情,虽然那语气依然是那么的平静,但不知道为何,白小姐每说哪怕一个字,他都能感觉到整个房间像是在晃动一样,让他有种站立不稳的错觉。
  苏瑰跪伏在地上,身子已经开始颤抖个不停,此时心中的悔恨则是越来越多,如果让前厅的那个孽子,当初不是前往五姓七望的学府,而是前往国子监等地,那么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国子监的学子,哪个不认识上官皇妃或者是公主殿下李令月?《坊间天下》这近十年来,已经成了朝堂向天下百姓发布朝廷通告,以及维护朝廷,甚至是为民请命的重要刊物,但在自己这个孽畜的嘴里,却是那么的不值一提,甚至开始怀疑《坊间天下》的正统性。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坊间天下》创办这么多年,启用了多少人?可都是从国子监三地选拔而来的,那些学子哪个不是走南闯北,把大唐各地的政务要闻,或者是奇闻逸事带回到了长安?
  成为了长安监督各道的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而且更有说服力的是,那些走南闯北的学子,在长安城国子监受学时,你可以说是受到了国子监等那种思想的蛊惑,但当他们看遍大唐各地,阅览天下各道、州、县后,却是比当初还要对大唐忠心耿耿,如此早就已经说明,不论是国子监还是崇文馆,他对大唐学子在受学这一事儿上,以及《坊间天下》开启民智方面,都有着绝对的功绩。
  当然,当初与李峤论起这些时,自己并不为意,甚至还怀疑这些年御史大夫李峤,因为跟随陛下多年,已经把如今国子监等受学的方式当成了正统,甚至一度认为,李峤此人已经不可与自己深交。
  但现在看来,李峤当初对自己的劝诫,完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