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嘞,瞧好吧您嘞。”喝多了后的李弘,拄着温柔手里的长剑,看着温柔席地而坐,一把古筝被宫女急忙放在了温柔的身前,而其他伴奏的宫女,比如那笛子等乐器,则也在一旁准备演奏。
  随着温柔的手指开始在古筝上翻转,月光下那纤细的手指,在蒙上一层毫光的同时,也因为抚琴的速度变得迷人起来。
  无论是那古筝的弹奏,还是笛子的加入,或者是那一面用战鼓暂时充当乐器的鼓声,在湖岸响起时,瞬间也同样把李治跟武媚的心神吸引了进去。
  喝醉了的李弘拄着长剑站在众人面前,突然对着那月光唱道:“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胜了一襟晚照。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啦啦啦啦……”
  随着李弘的第一句唱出来,倒是把没有任何心里准备的李治跟武媚吓了一跳,当两人反应过来时,李弘已经拄着剑,继续唱了下去。
  虽然嗓音确实不如耳,但在宫、商、角、徵、羽演化成旋律起伏的曲调后,配合着李弘那嗓音,倒是再听起来竟别有一番风味。
  而在李弘唱道江山笑的时候,谈着古筝的温柔与李弘却对望到了一起,同时温柔那唱诗赋跑调,唱这种曲子却犹如天籁之音的声音,附和着李弘的破锣嗓音后,听在众人的耳朵里,竟也是突然间变得悦耳中听了起来。
  特别是喝完酒后的李弘,在豪迈、霸气的气质下,以及温柔刚才舞完一曲,一直让人眼前挥之不去的仙侠之气的配合下,两人的声音就如同彩云追月般,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在把众人的心神拉入到歌词的意境中时,也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心醉神迷,甚至在唱道最后的感叹词时,刚刚吐完的李旦,以及已经喝迷糊了的李哲,也跟着哼唱了起来。
  李治与武媚同样是沉醉于其中,在李弘的豪情满怀、气盖云天的气质下,温柔的轻声附和、柔情与共中,一首沧海一声笑,在大唐的月夜下,让在场的众人内心是久久不能平息。


第901章 吏径
  “昨夜里那首《沧海一声笑》倒是不错,为何从来不曾听你唱过?怎么一个臣子也不知道?”第二日启程后,李治在马拉火车上用完早膳后,对捂着脑袋,因为宿醉还有些头疼的李弘说道。
  “儿臣唱?他们谁敢听啊?何况母后对我的歌声又是极其的讨厌,所以儿臣只能是在后宫自娱自乐一番了。”李弘头靠在窗户上,期待玻璃上的冰凉温度,能够让他的脑袋清醒一些。
  像这样太过于超前的歌曲,放在大唐显然是不可能被接受的,而且就算是李弘强制命令朝臣听自己唱歌,身为皇帝的他,也不可能拉下身份跟脸皮,给众臣来这么一曲沧海一声笑。
  但不管怎么说,这首来自一千多年后的武侠歌曲,无论是词曲都还是有着符合大唐的豪放与霸气的。
  昨夜里在他唱完后,依然觉得不过瘾的李治跟武媚,自然是在意犹未尽的情况下,又让温柔唱了一首《笑红尘》,虽然这首歌词更加的直白加口语化,但相比起已经接受了戏曲这门艺术的李治跟武媚,纯粹的当成一种娱乐还是不错的。
  而且由于当下的伴奏并没有太多种,加上像《笑红尘》,或者是《沧海一声笑》这几首曲子,并不需要电子配乐,加上有颜令宾这个大家帮着李弘重新编排,在融合了一千多年后的曲调复杂变化,以及当今的简单配乐后,听起来倒是也别有一番味道。
  而且加上歌词的口语化跟直白,再从一向向往高来高去、抱打不平,自由自在的游侠生活的温女侠嘴里唱出来,倒是极其的符合温柔的侠女气质。
  “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目空一切也好。此生未了,心却已无所扰,只想换得半世逍遥。醒时对人笑,梦中全忘掉,叹天黑得太早。来生难料,爱恨一笔勾销,对酒当歌,我只愿开心到老。风再冷,不想逃,花再美也不想要,任我飘摇。天越高,心越小,不问因果有多少,独自醉倒,今天哭,明天笑,不求有人能明了,一身骄傲,歌在唱,舞在跳,长夜漫漫不觉晓,将快乐寻找。”
  “倒是也轻松写意,自由洒脱,只是这词儿难不成也是你写的?”李治今日一早,把那份歌词亲自写了一遍,虽然说此词并没有让人反刍的冲动,但时不时看看这些词,倒也是能够有些余味萦绕。
  “不是,这应该都是岭南道一些的偏远文化,只是我们现在知道的不甚清楚而已。”李弘低着头喝着上官婉儿亲自端过来的粥,淡淡地说道。
  而当他说完后,李治果不其然的是不屑的冷笑了几声,看着低头自顾自喝粥的李弘,再看看窗外缓缓倒退的风景,叹口气说道:“哎呀……没想到如今倒有了让你担扰的事情了,大丈夫正所谓敢作敢当,当太子的时候你睥睨天下,任何事情都不放在眼里,怎么如今成了九五至尊后,反而变得畏手畏脚起来了,这可不像是你李弘的风格啊。”
  三十多年的时间了,自从李弘出声后,也不可能是如今这段时间才会哼一些上一世的小曲小调儿,不过是在这之前,他从来没有像最近这几年一样把这些摆到台面上,甚至连颜令宾都无法抓住李弘平说偶尔从嘴里哼出来的小调。
  但抓不住这些轻松又带着复杂变化的小调,不代表他们在与李弘相处的时间里,就对这些感到陌生了,何况当初不论是《白蛇传》,还是《西厢记》等等,里面在一些浅显易懂的词句唱词上,都有李弘的影子,所以如今像《沧海一声笑》或者是《笑红尘》,对于李治等人来说,很容易就会认为是李弘的作品。
  而且随着三十年的潜移默化,不论是皇宫内的宫女、太监,还是李治、武媚,或者是李弘后宫的女人们,其实在感情上,大多都已经接受了这种艺术。
  但他们的接受,不代表着所有人的接受,也不代表着李弘在后宫悄悄的鼓捣这些,就不会传出皇宫,到达其他人的耳朵里。
  “你跟士大夫、五姓七望之间的恩恩怨怨到现在也消停不了,现在不承认这些,是怕那些人拿这些攻讦你吧?”武媚不知道何时走了过来,在李治旁边坐下后,用手里的鸡毛掸子捅了捅李弘的肩头问道。
  “那些人不足为惧,儿臣要是怕他们攻讦,就不会想要彻底把他们连根拔起来……”
  “李弘,你跟我说句实话,正好你父皇也在这里,我就问你一句,你为什么非要把五姓七望往死里逼?这些年你可是没少利用他们传播我大唐的传统文化,那些经史子集等等,甚至是连山海经的注释,都能够把高句丽、新罗,甚至是倭国涵盖在内,如今基本上我大唐的文化血脉,已经渐渐扎根,被他们接受,甚至可以说,你用了短短的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已经彻底灭亡了人家的文化,而后铺上了我们大唐的文化,如此一来,五姓七望即便在你李弘这里无功,也不能获罪让你继续打压,甚至是想彻底消除吧?”武媚看了一眼李治,很奇怪的问着喝碗粥的李弘。
  上官婉儿等一众人,听到武媚这样的问话后,包括这一节车厢里的太监等等,都要准备退去,给陛下与太上皇、皇太后留下私密的空间来议事。
  但当上官婉儿刚刚走到车厢连接处,却被李弘喊住了:“你过来倾听下吧,有可能以后用的上。”
  擦了擦嘴的李弘,宿醉后的脑袋稍微清醒跟轻松了一些,仰着头活动了几下脖子后,看着坐到了自己旁边的上官婉儿,再看看对面的李治跟武媚,沉思了下说道:“普及教育懂不懂?”
  看着三人都是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李弘快速的整理了下思绪继续说道:“五姓七望当年把持的是朝堂的官员选拔,九品中正制与科举制度的并行,往往会给推荐为官的人带来更多的资源,相比于科举出来的官吏,他们在资源上,以及起步上就要比被五姓豪门举荐的官吏要少的多,如此一来导致的结果便是,随着这些官员的升迁任免,基本上在达到了五品往上时,七成甚至是八成的官员,都会还是出自五姓七望,或者是其他士族,如此一来,朝堂上的官员还是很容易自成一系,朝堂之上依然是有五姓七望的影子,同样,这些官吏的形成,虽不说以后会结党营私,但最起码在朝廷推行某些触及五姓七望或者是豪门士族的利益时,他们便会阴奉阳违,或者是直接在朝堂之上否决三省的决策,即便是下到了尚书的六部执行,到时候效果能够达到一半都很难说,对不对?”
  李弘捧着让上官婉儿沏好的清茶,看着龙爹跟龙妈回味着自己说的话,自己也不说话的望着窗外,留出时间给父皇、母后消化。
  时间在缓缓前行,车厢也在铁轨上缓缓前行,窗外的绿色变化着形状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不多会儿的时间后,依然还是武媚先开口问道:“那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儿臣想要的是,所有的治国之策只出于朝堂,而不是受士大夫们的影响而给朝廷添麻烦。”李弘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三人,神情变得有些凝重跟惊讶,继续说道:“儿臣甚至可以容忍官员与官员相互之间的关系走向亲近,但绝不允许官员的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或者势力,给朝堂政务的实施带来阻力。”
  “你这样一来,谁还能够给我大唐献言献策?这治理天下用的不是意气用事,想要完全彻底的撇开那些士大夫,或者是五姓七望,到时候你治国遇到瓶颈难题,你怎么办?身边连个谋士、幕僚都没有……”
  “如果真到了那一步,那么三省六部里的所有官员就都该杀了。官员的作用不就是这些?如果官员的作用跟责任,有一半是被士大夫或者是官员身后的豪门望族势力所肩负,那样的朝堂才是危险的。”李弘端着透明的水晶茶杯,眼神若有所思的望向窗外。
  上官婉儿看了看李治跟武媚,而后轻声说道:“陛下的想法虽然有些过于极端,但如今我大唐四海升平,并无太大的周边威胁,如今趁着这个机会,整顿朝纲或者是士大夫以及身后的豪门望族,倒是也不失为一个大好时机。”
  “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天下不能是皇室与豪门望族共同治理,而应该是皇室与官吏共同治理。”李弘扭过头,欣赏的看了看支持他立场的上官婉儿一眼说道。
  “区别在哪里?”武媚淡淡的问道,她向来都是如此,在没有弄清楚一件事情的时候,问话永远比见解多,只有当她确定了,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了李弘的想法后,她才会发表她的见解。
  而不是像李治一样,不管听到哪里,但凡觉得有问题,就会立刻提出来异议来。
  “区别就是,豪门望族只能代表一部分阶层的利益,官吏却可以代表整个天下人的利益。只要彻底清除五姓七望,兴办私塾或者官方学堂,让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读书考取功名,不问出身的给他们入仕的机会,如此一来,永不了多少年,我大唐的官运,就有可能出自各行各业。”李弘看着他龙妈若有所思的眼神,郑重地说道。


第902章 吏途
  李弘自然是也知道,自己这样的想法太过于理想化了,但任何事情总要循序渐进的往前迈出一步才行,才会知道接下来的问题会出现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
  但如果一直维持着这样的局面,举荐与科举并存,虽然历史上举荐早晚会被取代,但如今大唐的发展步伐极快,如果这一方面完全不能跟上,那么很有可能在大唐的辉煌过后,就又会回到原点,甚至是到时候还会出现一定的历史进程的倒退。
  所以想要让历史的车轮不会后退,就必须允许让大户人家兴办私塾,官府大力开办学堂,从而大规模的取缔以及彻底消除五姓七望的声势,让他们要么是没落,要么是混迹于这些私塾、学堂之中,而不是天下士人共同仰望的标杆,成为他们的准则。
  武媚同样是有着自己的想法儿,当初有一段时间,李弘曾经是极为看好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官吏,认为他们在为官一道上的高度,以及耳濡目染接触的方方面面,远远比寒门士子要高,但这并没有多少年,李弘如今就要自己主动否认自己当年的决策。
  即便那个时候他还没有登基,还是以一个太子的身份,在掌管尚书省成为尚书令后,大力在吏部推行的决策,但如今他已经是皇帝了,如此出尔反尔的主动推翻自己的决策,他就没有考虑过身为一个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的皇帝的颜面吗?
  李弘低摇着头笑了笑,而后抬起头说道:“比起朝堂社稷,儿臣的颜面算的了什么?如果能够做到儿臣想要的,儿臣才不会在乎什么颜面呢,何况您又不是不知道……”
  “对,你不光是天下间最会吟诗作赋的皇帝,还是脸皮最厚的皇帝。”武媚冷冷的看着李弘无奈的讽刺道。
  嘴上虽然如此说,但她心里,对于李弘继续深一步的改革,在弄清楚了李弘的最终目的后,心里头还是挺赞成他这一举动的。
  “在你李弘心里,名门望族以及天下士大夫在你心里,就那么不及哪怕是寒门士子通过科举后的官吏吗?”李治想了想,依然是觉得如此干脆的撇开能够为江山社稷出谋划策的士大夫,与寒门士子一同治天下的想法,有些不靠谱或者是靠不住。
  不管怎么说,虽然如今大唐四海升平、强盛繁华,但自己这个儿子性子一项变化莫测,自己的决策自己都能推翻,谁知道自己百年之后,这货在少了自己跟皇后的监督后,会不会把朝堂跟江山治理的更加的乌烟瘴气。
  “乱世出枭雄名相,治世显明君贤臣,盛世生昏君贪官,这是历史不变的规则,天下士人为官为名为利都可以,但总比名门望族为了更大的利益掣肘朝纲,干涉朝政强吧。何况,就像儿臣让温柔所唱的浅白词曲一样,想要让更多人的读书认字,圣贤书当然必须读,但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比士大夫以自己的理解作注后的经史子集来开民智要容易的多吧?”李弘笑着说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太过于理想化了,甚至完全不存在这样的人,毕竟人无完人。而且那些士大夫,名门望族里有声望的大儒,哪一个家里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哪一个真正能够做到修身齐家?在阶级思想中,在他们的思想中维护、生根的是阶级,寒门在他们眼里与贱民一样,但在皇室乃至朝廷眼里,在这个盛世大唐,如果按照他们的理解,我皇室在如今四海升平的环境中,接下来就应该为他们树碑立传了,可凭什么啊?”李弘无奈的摇摇头,他心里很清楚,要想绕开这个社会里的士人阶级,朝堂政事、国策制度直达最底层,就必须要绕开这些中间的阶层跟他们的利益,从而把皇室江山的稳固扎根于民,有求于民,如此一来,只要百姓不造反,士大夫阶层,名门望族想要造反,想要阻止朝堂的决策,那就是难如登天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话说回来,这礼记里的话,说白了还是在于个人的自身修养,可现在看看名门望族的家庭,再看看我大唐皇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