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看看太子那张自信从容的脸,此时众人就算是心里有疑惑,也不敢提出来,免得到时候被太子打脸,况且,群臣之中,好多人就曾被太子打脸过,教训可是深刻的很呐。
  三支箭矢并列一排,在较宽的小巧弓弩上,很好搭载,轻轻一放再一扣,三支小小的弩箭便被放进了箭槽之中,轻便快捷。
  李弘一手一把已经上好弦的弓弩,与黑齿常之并排而立,看着他淡淡道:“准备好了告诉我,我喊一二三,然后我们同时射向那木桩。”
  “是,太子殿下。”黑齿常之恭敬地说道,手里的三支箭矢也搭在弓弦之上,后背的箭壶里,不多不少,正是容易拿捏的三支箭矢。
  李弘看着黑齿常之,笑的更加开心了。
  而黑齿常之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凉意,总觉得哪里不对。
  于是,他就听到了某人的确认:“我们的比赛是以谁的箭矢射中木桩者居多,为赢,你理解了吗?”
  黑齿常之细细的琢磨了一番,不觉得太子的话有什么挑剔之处,再次点点头,也确认道:“如果臣射中比太子殿下,臣就赢了。如果臣比太子殿下射中木桩的箭矢少,臣就输了。”
  “不错,这一路上没少学我大唐的汉语啊,还是在百济就有学过?”
  李弘开启了话痨模式,高台上的李治不由自主的举起手,这才发现,想拍之人已不在旁边,只好无奈重重的拍了下栏杆。
  “是,臣在百济时就有学习过汉话。”黑齿常之恭敬地答道。
  “你准备好了吗?”
  “臣准备好了。”黑齿常之一边回答,一边把三石长弓拉为满月,随时准备射击。
  李弘也变得严肃起来,看着那不远处的木桩,缓缓举起两手的弓弩,然后沉声喊道:“1、2、3……”
  声落箭发,黑齿常之的三道长箭矢飞快的射向木桩,而李弘手里的小箭矢,同样速度也不慢,流星赶月一般,半程便超过了黑齿常之的箭矢。
  噔噔噔……六支箭矢先后钉在了木桩之上,看样子,六支箭矢劲道都不小,每一支都是入木三分,这让众人不由得对太子手里,那小巧的弓弩刮目相看。
  接下来则是重头戏,只见黑齿常之在箭发之后,第一时间就把手伸进了箭壶里,三支箭射随即被搭上弓弦。
  而李弘手里的弓弩却是隐而不发,像是在等黑齿常之,此刻黑齿常之也无暇理会,为何比他快了两息时间的太子,却不先射出去。
  但当他松开手里的箭尾,箭矢离弦而去后,这才发现,太子手里的弓弩突然间射出了一支箭矢,而箭矢并不是冲着木桩,是冲着自己箭矢而来。
  叮一声,太子发射的一支箭矢正好击中自己的箭矢,太子这是阻止自己更多的射中木桩。但如此一来,不是还跟自己一样,同样只有五支击中?
  众臣子跟李治都是一愣,这样子的战法虽然有可取之道,但相同箭矢情况下,太子为何却要如此做?
  李弘同样是神情严肃,在看到只击偏一支箭矢后,立刻又发出了第二支箭矢。他没有想到,黑齿常之这个死棒子,竟然提前预判到了自己可能截击他的箭矢,电光时之间,黑齿常之射出的两支箭矢,竟然是冲着同一根木桩而去。
  这也是为何李弘飞快击发第二支箭矢,箭身短小,而且速度要快过黑齿常之的长箭矢,终于,第二支箭矢在黑齿常之射中木桩前,拦住了两根箭矢射向木桩。
  当当,两支箭矢都偏移了方向,而李弘再次扣发,第三支箭矢稳稳的射中木桩。
  四比三,太子赢了黑齿常之。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息时间,但整个过程却是扣人心弦,惊险万分。
  就在李弘那箭矢射中木桩后,众人这才觉得提着的心,终于可以放回肚子里了。
  这短短的几息时间,两人斗智斗勇,从一开始的言语交锋到最后的短兵相接,无一不把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战局,通过一个小小的射箭比赛,模拟的唯妙唯俏。
  特别是两人的心里交锋,平平淡淡的言语之间,却充斥着暗流与心理之战,通过刚才一番问话,到最后两人在射箭时,彼此所用的战术布置,以及先发与后手,都让众臣当中懂军事的,看的暗暗点头。
  整个过程,黑齿常之是为守方,也代表着对太子的尊敬。
  而李弘则是进攻一方,凌厉的最后三箭,以及黑齿常之让人揣摩不透,最后射向一根木桩的三箭,都体现出了攻守之间的转换跟情势的瞬息万变。
  看着满意的结果,李弘咯咯笑了下,对黑齿常之说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先发可以制敌,后发却可以制人。还看出什么来了?”
  黑齿常之深深的鞠躬行礼,生硬的汉话说道:“太子殿下英明,臣输的心服口服。确实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臣今日多谢殿下教诲,只是……不知道殿下还要说什么,臣没有看出来。”
  李弘把手里的弓弩递给旁边好奇的大臣,这东西,就是给他们一年,恐怕他们也难以仿制出来,结构或许可以,但钢材质地的要求,他们恐怕十年都做不出来,就是太乙城,也堪堪制出这么两具。
  还是昨日与那具杀伤力极大的弓弩,一起送过来的。
  “还有一点儿就是,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这也是我大唐,为何从来不建造哪怕一寸长城的原因,我大唐的铁骑可以踏遍万里河山,可以踏破任何一个城池,敢犯我大唐,必将被我大唐铁蹄踏灭!所以,我大唐向来奉行的就是,最好的防守就是无情凌厉、冰冷铁血的进攻!”李弘一脸铁血霸气,小小的身型在黑齿常之眼里,变得顿时高大了几分。
  但!众朝臣,包括高台上的他爹,都是一脸懵逼的表情:“我特么的怎么不知道,这向来是我大唐的对外国策!”
  李治愣愣的扶着栏杆,神情懵逼:小兔崽子,你爹我什么时候执行这样的国策了?还铁血冰冷,无情凌厉,朕先把你凌厉了!
  但众人反过来一想,也知道太子这是狐假虎威的仗着他爹,在给降将上课,用大唐这些年铁与血中磨砺出来的霸气,让黑齿常之兴不起丝毫反抗之心,也是对黑齿常之将来用兵之道,定了一个基调。
  李治此时已经意兴阑珊,对黑齿常之也没了兴趣,趴在栏杆上淡淡说道:“着兵部任差,好了,都下朝吧。”
  众臣子应声行礼,黑齿常之心里也大大松了口气,大唐并没有官员难为或者讥讽自己,这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一路上的担心此刻也化为乌有,至于到时候大唐皇帝会如何封赏自己,恐怕还得看军功说话了。
  李弘兴致勃勃的拍了拍黑齿常之的手臂,笑着道:“不错,确实如刘仁愿将军所言,有勇有谋……”
  李弘话未说完,就被早已经等着找他的宗正寺卿柳正礼拉了过去:“殿下,臣有事儿找您,您就不要再躲着臣了好吗?”
  柳正礼一脸焦虑,冲着黑齿常之拱了拱手以示歉意,急忙把李弘拉到没人的地方。
  “怎么了?堂堂的宗正寺卿,干嘛火急火燎的,屁股着火了?”李弘作势看向柳正礼的屁股。
  “殿下您就不要拿臣开玩笑了,前几日陛下、皇后还有您慈恩寺一行,那佛像造假一事儿,陛下命臣与您彻查,现在臣已经基本上摸清楚了,所以还希望听听您的意见。”柳正礼苦笑着说道。
  听到柳正礼的话,李弘急忙把自己的手臂从他手里挣脱出来,一脸警惕的跳到了一边,看鬼似的看着柳正礼,也仿佛柳正礼的手有瘟疫似的,碰不得。
  “查你就查呗,我没啥意见。我父皇也就是说说,主要还是你宗正寺查办,既然你查出来,就快去禀报吧。喏、大唐皇帝陛下就在栏杆上趴着呢,快去吧。”李弘看了一眼李治,怂恿柳正礼快去,他才不想去触霉头呢。
  父皇到现在想起慈恩寺一行时,还是不由自主的手痒痒,谁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破坏了他一桩佛缘,心里还憋着劲想揍自己呢。
  马上就要去太乙城了他,才不会在此时因为慈恩寺一事儿,没事儿找事儿的跑过去找揍。
  可柳正礼是什么人?九寺之一啊,活了四十多年,浸淫朝堂也不少年了,哪能不知道太子到底打得什么算盘?
  他找太子,就是不想亲自去触陛下的霉头,没想到太子也这么滑溜,跟泥鳅似的,一两句话就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第90章 背锅
  柳正礼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李弘,这事情都过去好几天了,陛下是到现在一句也没问过。
  但越是这样,他心里越没底,谁知道这个时候陛下因为此事,心里头是不是憋着很大的火儿,就等着自己往上面撞了。
  “殿下,您就不要为难臣了,您向来是深得陛下恩宠,此事如由您来禀报,或许陛下的火气可以小……”
  “你少来,我警告你啊,别打我的主意,我这屁股刚刚不疼了,你想坑死我是不是?”
  “那您也不能见死不救啊,眼睁睁看着臣被陛下责罚吧太子殿下。”柳正礼可怜兮兮的请求道。
  “不是,这是你身为臣子的本份好不好,要是我大唐官员都像你一般,害怕被陛下责骂,那我大唐还能有不怕担责任的官吗?正礼啊,你这样的想法不可取啊,如果人人都像你这般,岂不是乱了朝纲?我李家这江山还能坐的稳吗?皇爷爷当年以英明神武著称,同样性格也霸气刚烈,可你看看人魏征,天天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上朝,你这么就不能有这个觉悟呢!太让我失望了。你好好想想,我还有事儿,先走了。”
  “……”柳正礼被一番长篇大论说的无地自容,望着那越走越快,快要跑起来的小身影,他发现他上当了,什么跟什么啊?想推卸责任也不用把先帝搬出来啊不是。
  “殿下,您等会儿,臣还有事儿禀奏。”
  “你起开,不要跟着我,柳正礼,我警告你,惹急了我咬你。”没跑几步就被柳正礼逮住了,李弘扭头威胁道。
  李治趴在栏杆上看着两人互相推诿的德行,冷笑了一声,带着扬武与那弓弩便回去了。
  一路上脑子里却在思索,或许自己可以因为慈恩寺一事儿,把小兔崽子卖给自己弓弩的价格,压下来点儿。
  一想到这里,李治突然站定了脚步,斟酌了下对扬武说道:“一会儿知会柳正礼,慈恩寺一事儿,需太子向朕禀报,如果他胆敢私自向朕禀奏,自己就去大理寺报道。别让李弘知道这是朕授意的,明白?”
  “是,陛下。奴婢明白。”
  太极殿下面的户部门口,李弘与柳正礼坐在台阶上,一个神情不耐烦,一个神情愁眉苦脸,两人不说话的像是在斗牛,谁也不愿意让一步。
  “你跟我说实话,你这招是不是跟戴至徳那老东西学的?还是他教你的?”李弘严肃的问道,同时心虚的看了看礼部门口,可千万别被戴至徳听见了。
  “没有,绝对没有。臣是实在不敢面对陛下的龙威啊,不然的话,臣也不会求见殿下您啊。”
  “我还真呵呵了,你这就是求见吗?你这分明是狗皮膏药啊,黏着不走啊。”李弘不耐的哼道。
  “总之您看着办吧,您要是不答应臣,您走哪里臣就跟到哪里,臣家里无人,去东宫也无妨。”
  “柳正礼……你……你,我父皇有那么可怕吗?”李弘泄气的问道。
  “陛下不可怕啊,太子殿下,但是此事儿棘手啊,这慈恩寺可是欺君之罪啊。这长安城都知道陛下跟皇后前些日子去了慈恩寺,接着慈恩寺就被法办,这……传出去后对陛下的圣誉有损啊不是。”柳正礼半拉屁股挨着台阶,半蹲半坐的姿势,扭着身子愁眉苦脸的说着。
  “说的也是啊,慈恩寺欺君,父皇怒了。法办慈恩寺?父皇还是会生气!挺好的天子佛缘被搞成了一件刑事,这要是朝堂跟天下百姓知道了,父皇把我的屁股打烂都是轻的。”李弘也无奈了,挠了挠头,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个好主意。
  但当他看到吏部的官员,向坐在台阶上的他跟柳正礼行礼时,突然间灵光一闪,有了。
  “宗正寺不是我有一个舅舅在吗?武元庆不是任宗正少卿吗?让他去,对,让他去向我父皇禀报,这样咱俩都不用怕了。”李弘真佩服自己,这招移祸江东之计,这么就自己能想出来呢,太聪明了。
  “殿下,可能您要失望了,前几日武元庆已被发配岭南任刺史了,这不,前天已经起程了。”
  “不是……这吏部的办事儿效率什么时候这么高了?”李弘愣了,这也太快了吧。
  他却不知道,这事儿是母后背后催促的,吏部的办事效率自然是事半功倍,没两天的功夫就把此事儿给解决妥善了。
  “卷宗你带了吗?”李弘认命了,这个狗皮膏药看来是甩不掉了,这货是赖着自己不打算放手了。
  “带了,就在这里,您过目。”柳正礼眼睛一亮,立刻喜笑颜开,看的李弘恨不得踹他两脚。
  李弘无奈的接过卷宗,拿在手里胡乱的翻了下,说道:“行了,这事儿你别管了,交给我了,明日下朝后,我便向父皇禀报,你回去吧。”
  “真的?臣多谢太子殿下。”
  “满意了吧?赶紧滚吧,看见你现在笑的这么奸诈,我都想改主意了。”
  “是是是,那臣就告辞了,一切有劳太子殿下了。”
  望着柳正礼那轻松愉悦,仿佛步伐带着韵律背影,李弘看着看着,竟然不由自主的哼出声来:“独自去偷欢我、寂寞找个伴,独自去偷欢我、谢绝你监管。”
  第二日,李弘自然是在群臣都进入太极殿很久后,然后才屁股着火般,踏着滑板狼狈的蹿进了太极殿内。
  李治眼皮抬都没有抬一下,依然听着众臣的上奏,对于他的到来,丝毫没有任何表示。
  挨着戴至徳旁边坐定后的李弘,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正打算聚精会神的听听时,扬武尖锐的嗓音就响起了,退朝……
  两仪殿的御书房内,李治手里拿着一沓卷宗正在翻看,某人则就站在他的下首,看两脚站立的样子,像是时刻准备从这里冲出去。
  李治看一眼卷宗,瞪他一眼,他便嘿嘿勉强的冲着李治笑一下。如此反复,一次、两次、三次……随着李治不再看卷宗,随着李治拿卷宗的手越来越抖,某人心道: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小兔崽子,这就是你查出来的案子?”李治怒不可遏,一甩手,厚厚一沓卷宗,便甩向了准备跑出去的李弘站立的位置。
  顿时,两仪殿书房内,像是下雪般,分散开来的卷宗在房间缓缓飘落,卷宗像是有了生命一般,铺满了整个书房。
  而当事人,此刻已经跑了出去。李治不顾扬武的目瞪口呆,第一时间就追了出去。
  “小兔崽子你给朕站住,你是不是想气死朕!”
  “父皇,这都是儿臣实际调查的,绝无差错,您又何必生这么大气。”
  “放你娘的屁!你跟朕解释解释……把太子给朕拦住。”
  李弘踩着滑板刚从两仪殿台阶上跳下,就被人抱在怀里,并没有落在地上。
  “快放我下来,父皇要揍人了。”
  但任李弘如何反抗,都是无济于事,千牛卫向来只听从大唐皇帝一人号令。
  扬武急匆匆的跑过来,手里还拿着那些卷宗,来到正弯腰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的李治后面,小声道:“陛下这些卷宗……”
  “给朕。提着小兔崽子去随朕去皇后宫殿。”李治忿忿的拽过扬武手里,已经整理好的卷宗说道。
  “扬武,你想死是不是,你敢提我试试……你特么的又提我脖领……咳咳……”
  武媚宫殿门口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