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车上的七八个人,都被盘查了,只有花孟没事儿人一样,站在一旁看着他们。花孟都这样了,那白纯肯定不用说了,自然是畅通无阻。
  “白纯负责管理这禁区,自然也是不用盘查。”花孟再次不轻不重地回道。
  “哼!”戴至徳再次哼了一声,繁琐的盘查终于完事儿了,马车再次载着他们开始进入神秘的太乙城禁区。
  贺兰敏之等人被关押的地方,自然不会是好的地方,一道由新制钢铁打造的铁门透着一股冰冷的杀气跟无情!
  当戴至徳等人看到这扇铁门后,都是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一路上行走过来,这禁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城一般,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压力跟不适。
  但直到一脚踏入这个庭院,扑面而来的冷酷与杀气,还是让他们感到了一阵的阴冷。
  “人在哪里?”戴至徳问道。
  “地牢里。”花孟眼帘低垂着说道。
  厚重的铁门缓缓从里面被打开,顿时一股扑鼻的腥味儿,让戴至徳等人一阵晕眩,差点儿忍不住吐了。
  “都被你们关押在这里了?”这次是鸿胪寺卿崔敦礼皱眉问道。
  如果那些遣唐使臣也被关入这种暗无天日、腥臭无比的地方,要是万一以后传扬开来,这对大唐向往已久的礼仪之邦,可是个重重的打击啊。
  花孟这次连说话都省了,只是点了点头,没办法,血腥味儿太浓了,连呼吸都有些难受,张口说话的话,总觉得血腥味儿已经顺着喉咙下到肚子里了。
  几人强忍着呼吸困难,跟在花孟后面缓缓地从昏暗的台阶上走下去。
  牢房里的油灯同样是无精打采,仿佛是血腥味儿吸多了,都沾染上了一丝妖异。
  每一个房间都有一道铁栅栏,铁栅栏里面则就是关押的贺兰敏之等人,而他们的待遇并没有好到哪里去,房间唯一的一件东西就是人形木桩,每一个人都被结结实实的捆绑在上面。
  而身上更是血迹满衣,披头散发,分不清楚到底是人还是鬼。
  御史台大夫高智周一手捂着口鼻,瓮声瓮气地说道:“把贺兰敏之、宁道明、萧守规、萧守道还有倭国两个使臣提走。”
  不等花孟说话,最里面那一间牢房便传出凄惨的哭喊声:“大人救我,快放我出去,我再也不敢了,求求你们了,快放我出去,我真的知道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闭嘴!”地牢里的看守冷声喝道,顿时那声音便立刻消失不见。
  “贺兰敏之?”戴至徳看着花孟愣了一下,急忙快步走向最里面一间牢房。
  “啊……!”戴至徳毫无防备的奔过去,待看到里面的人后,吓得不由的叫了出来。
  众人紧随他的脚步赶到,顿时每个人都是脸色苍白一片,这……牢房里的木桩上,捆绑的真的是一个人吗?
  “这到底是谁的主意?难道真是太子吗?他不是一向以仁慈孝敬为德吗?怎么下的了如此狠手!”戴至徳望着里面已经没有人形的贺兰敏之,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怒气,也不顾牢里刺鼻的血腥味儿,愤怒地吼道。
  一丝不挂的贺兰敏之,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儿完整的肌肤,整个身上都是血污与嗡嗡曼飞的苍蝇趴在身上。
  戴至徳身后,就是跟着进来的刑部、宗正寺、大理寺、御史台等长官,也是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太恶毒了。
  “放人,立刻放人,送往太乙城医治。”戴至徳指着花孟的鼻子吼道。
  “孤倒要看看你戴至徳有何本事,有何理由把他从这里带走!”李弘冷冷的声音从牢门口传了进来。
  “你……”戴至徳没想到多了他们好几天的太子,竟然会在这个时候露面。
  “我什么我?你身为礼部尚书,不知道侮辱先帝该如何论罪?还是你们大理寺、御史台、还有你刑部、宗正寺不懂这些?堂堂大唐皇帝的寝殿,竟然成为了他们饮酒作乐、欣赏歌舞的地方!你们把对皇爷爷的恩重都喂狗了吗!”李弘一步一句,缓缓的走近,句句凌厉!
  “贺兰敏之,孤问你一句答一句,如果再敢胡言乱语,别怪孤继续对你用刑。”李弘像是地狱里走出来的恶魔,浓厚刺鼻的血腥味儿,仿佛一点儿也闻不见。
  “告诉孤,是谁给你特权,让你进入翠微宫的?”李弘看着戴至徳等人,冷冷的问道。
  “回殿下,是我贿赂卫尉寺卿后,然后跑进去的。”贺兰敏之脖子仿佛断了一样,耷拉着脑袋,强打精神回道。
  “监门卫是你第几次调遣了?”李弘低头踢着脚下的地砖说道。
  “这……我记不清楚了,有三四年的时间了。”
  “这是你第几次进入翠微宫?”
  “第二次。”
  “倭国使臣跟你什么关系?他们为何也会在?”
  “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殿下您在太乙城的一切制法,所以就来找我了。”
  “宗正寺、少府监、萧守规、萧守道又是如何与你们一起合谋的?”
  “……”
  随着约莫一个多时辰的问询,戴至徳等人的脸色越来越暗,这是死罪啊,连坐的罪名啊!
  不说贺兰敏之还是萧守道、萧守规,就是礼部、兵部、宗正寺还有少府监等的长官,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展开追究连坐,他们这些人拉出去一刀砍了,这是最轻的刑罚了都。
  “戴尚书、崔寺卿,这倭国使臣在我大唐如此侮辱皇家,孤想知道,你们有何意见?平日里可是你们二位与他们沟通、联系,他们学到的大唐礼仪,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还是你们猪脑子一样没有教授到?戴至徳,你有什么脸进来就大吵大叫的?你礼部尚书脸上还有光了?皇家的威严都特么的被人踩在脚底下侮辱了,你特么的让我放人?”李弘一番言论,谁都没有给好脸色。
  看着众人不语,偶尔只有牢里贺兰敏之忍不住的哭泣声,李弘眼神中闪烁着阴冷,继续说道:“我大唐人情大于法律,给你们看看,这是我父皇还有母后给我的旨意,还有这些,都特么的是你们这些高官写的求情信!你们的高官厚禄都是大唐给的,你们却还要当大唐的蛀虫,还要为他们求情!想要求情可以,脱了你们的官服,他们就自由了,任凭你们处置,如何?”
  “殿下息怒,此事臣等还请殿下斟酌。”刑部尚书崔知温开口说道。
  鸿胪寺卿崔敦礼同样躬身说道:“太子殿下教训的是,是臣未能管理好外国使臣,臣知罪,请太子责罚。”
  “责罚?责罚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啊。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你们看着审吧,至于礼部以及你们,回长安城后自己去找我父皇领罪吧,至于人什么时候带走,什么时候给我一个满意的结果了,什么时候再带走吧。”李弘说完后,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身后再次传来贺兰敏之的哭叫声:“殿下,我真的知错了……真的再也不敢了,求求您放我出去……”


第109章 商会
  没有人知道李治,这次如此放任李弘处理贺兰敏之一案,到底是怀着什么样儿的心思。要人给人、要权放权,戴至徳等人的到来,等于把朝堂上的一半官员给搬到太乙城来了。
  但这几日在太乙城,无论是刑部、御史台、跟大理寺三司,还是戴至徳等人,这些年早已经习惯了李治决策的软弱,要不然当年李治问罪李义府,李义府也不会连谢罪都没有,就直接扭屁股走人了。如此就足以想见,李治在朝臣、特别是重臣心里,并不是很有威慑力。
  所以当有案情牵扯到皇室,他们都是尽可能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么多年也已经习惯了,总之他们的宗旨就是,陛下与皇后之间求取一个平衡,争取做到谁也不得罪。
  戴至徳当初在牢房看到贺兰敏之等人时,就不自觉的用起了对付李治的一套,但没想到却在年轻的太子身上碰了个钉子,非但没有让太子放人的目的达成,在牢里还把他们等人训斥了一顿。
  如此强硬、霹雳的手段,可不是当今皇帝拥有的魄力。
  所以如今刑部、御史台还有大理寺,已经把提审的结果交给太子三次了,但每次没有一炷香的功夫,就被送回到手里了,只是卷宗上多了两个字:重审。
  三司大佬望着手里的卷宗只能默默摇头叹息,这桩案件可是烫手的不能再烫手了,贺兰敏之杀不得,宁道明、萧守规、萧守道有人求情。
  就连倭国使臣,如今礼部戴至徳跟鸿胪寺崔敦礼,都暗自里找过他们,希望此案能够尽力压缩知晓范围。
  要不然的话,这事儿一发,不光是皇家脸上无光,鸿胪寺与礼部也将进入整顿时期,这不是戴至徳跟柳正礼想要看到的。
  而太子让他们回长安后在陛下跟前请罪,这些他们倒不在乎,不过就是三言两语,在陛下面前认个错儿而已,认错之后,一样是该下朝下朝,该吃饭吃饭,什么都不会影响。
  三司长官捧着卷宗摇了摇头,无奈的继续回到太子给他们提供的住处,继续协商、继续审议、继续研究唐律,然后再一次给出结果。
  如今太乙城日夜都有太子六率的兵士沿街巡逻,而三司以及还有其他部的长官到来,这几日也在太乙城传开了。
  坊间已经有传言,大唐高层好像出现了什么乱子,所以这才把三司还有其他部的大佬叫了过来。
  加上太乙城的巡逻兵士,太乙城百姓还是客商、勋贵、五姓七望,仿佛也都通过敏锐的嗅觉,察觉到了一些什么。
  最初的商会选拔,也在预定的时间内按时召开,李弘那庄园对面的一个硕大无比的建筑物,没有人知道那里是干什么的。
  但今日,所有的客商都将前往那里,也将一窥那座建筑物的全貌。
  硕大的木门打开,竟然是一个空荡荡的大厅,看样子足足能够容纳好几百人,甚至是上千人。
  每一个进来的客商,都被眼前如此巨大的大厅,震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来了,太不可思议了,这么大的大厅,竟然没有用一根柱子来支撑头顶的天花板,这对他们来讲,完全是不能想象的。
  每个客商拿着手里的说明书,在位置上坐下后就开始仔细翻阅,不认字的商人,自然是两眼一抹黑,竖起耳朵凝神听听周围人在讨论什么。
  整个大厅虽然人头攒动,但并没有发出太大的闹闹哄哄的声音。
  而这初次商会,将是由白纯与两位户部侍郎来完成,在把所有的商会主要内容告诉他们的同时,也是让这些南来北往的商会,按照各自身处哪一道,哪一洲,然后在成立洲商会、道商会,这些都将由太乙城统一管理。
  李弘拿着手里这几日白纯,与两位侍郎赶出来的商会主要内容,这些也都是经过他批准的。
  商会将被他做成一家大型的控股公司一般,被选拔、发放了许可令的商会,都将派出三到五名工匠来太乙城学习,然后才可以回归本洲商会。
  而且三年之内,这些商会并不会一下子就得到太乙城的所有技术,他们需要在三年后,才能后一步一步得到这些技术。
  李弘如此做,最终还是怕玻璃等技术流传到其他国家。毕竟,现在龙蛇混杂的商会中,依然还存在着大量的,被皇室宗亲、勋贵等等收买的商人。
  钱庄同样被李弘利用这次商会,快速的建立并介绍给了这些商人,当这些商人听到以后来往买卖,凭借一张纸而不用带钱就可以买卖时,有些人还是露出了怀疑的神色。
  但一些早已经知道飞钱存在的,规模稍大的客商,像那窦义,则就是自信满满,这些是他早已经就尝到好处的东西了。
  方便、快捷、安全,而且还能在商人资金链断裂时,继续资金时给予一定的支持,这让不少人都赶到兴奋,又觉得很不现实。
  而窦义却意识到,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大唐开始提高商人的地位了。他也不得不对李弘推出的钱庄暗自较好,时机的把握简直是妙到毫巅。
  因为窦义知道,其实大厅里在座的不少商人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资金来投入,他们有些人是代身后势力来的,有的则是希望与他人合作,还有的则是希望在这次商会中,是不是能够发掘出其他生财之道。
  钱庄的推出,就代表着镖局是必须成立的,所以后世一样的快递也就诞生了,不过这却归了户部来掌管。
  庞大的商业帝国网络建立,在太乙城紧张运行四天后,算是圆满的结束了,所有的一切,接下来都将有条不紊的进行。
  李弘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利用商会与商人,齐心合力,把钱庄这个他最为看中的项目,终于顺顺利利的推出去了,他相信有了这些商人的信任,钱庄绝对不会像是历史上发展的那般,如蜗牛的速度搬缓缓前行,必定会在自己的有意推动下,快速的发展起来。
  到了那时候,大唐边疆的几大劲敌,都将依附在大唐这个巨大的商业网络上,甚至到时候,大唐不必动用铁骑,就可以使一个国家走向衰落。
  而大唐也将会在短时间内,变得如同下一个朝代:大宋一般富裕。
  三司第四次把提审结果放到了李弘的桌上,李弘看了看下首的三人,把卷宗放在桌子上一手按住问道:“戴至徳等人回长安了?”
  “是,殿下,现在太乙城只剩下我们三人,如果此案殿下您同意了后,我们就将提取他们,一同回长安处置。”刑部尚书崔知温从沙发上起身说道。
  李弘若有若无的点点头,说道:“人提走吧,至于倭国使臣怎么处置,戴至徳跟柳正礼两人,我相信他们一定找过你们。但我想说的是,如果再有下次怎么办?这次我给礼部、鸿胪寺面子,下次谁给我面子?谁给皇家面子?还是下次再有如此的事情发生时,我依然要继续照顾他们的面子?”
  刑部崔知温、大理寺高俊雅、御史台高智周三人一下子明白了,前三次被太子拒绝,缘由看来是出在了他们最为不看重的倭国使臣身上,而不是因为三人,始终坚持未对贺兰敏之等人抄斩的原因上。
  看着三人不说话,李弘问道:“戴至徳这么着急忙慌的跑回长安干什么?礼部离了他就不能转了?父皇也没有下旨召他不是?”
  前两日,也是商会的最后两天,李弘还是参加了好几次商会的议事行程,其实他的作用在白纯眼里,就是站脚助威的。
  主要目的不过就是让商人们相信,钱庄的公信力有太子作保,所以大家大可放心,不必担心这是一个骗局等等。
  而最终他的出现,也确实给大唐的商人们注入了一份活力与信心,同时在他的两个手下,户部左右侍郎的说服下,李弘被推上台做了一次讲话还。
  “倭国王特使请求召见戴尚书,所以戴尚书就先行回去了。”崔知温看着李弘伸手向下虚压,便坐在沙发上回道。
  “真搞不懂他,上一次在朝堂上说的话,说给狗听的啊,怎么现在还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哦,不是说你们。”李弘看了一眼几人的脸色不善,急忙最后又解释了一句。
  “太子殿下,既然您现在允许我们提人了,那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先把他们押送进太乙城,然后再回长安城。”高智周问道。
  “可以,人提走吧。倭国两个使臣留下,或者直接就在太乙城斩了。没有其他商量,你们也别劝导,没用。”李弘看着他们要说话,即刻拒绝了他们。
  “殿下,臣等理解您的心情,如此丧心病狂之事儿,就是把他们全部斩首都不为过,但……与倭国之间的关系,我们是不是可以稍微缓和一下?”依然是御史台高智周开口说道。
  “好啊,可以缓和。过几日我就上奏父皇,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