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谋天下-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最后,萧淑妃那原本一直都淡然宁静的神色上,这才出现了一丝正常的尔虞我诈的表情。
  李弘对萧淑妃竖了大拇指,夸赞道:“母妃厉害,独居深宫还能有如此独到的见解,看来天下传母妃冰雪聪明,不是没有道理。”
  “少在那得了便宜还卖乖,不过我也不是没有私心,私心嘛,还不是你把贺兰敏之跟义阳她们牵扯到一块儿了,你这是逼着母妃给你出主意,给你定心丸吧?”萧淑妃眨巴着美丽明亮的眸子说道。
  李弘一点儿没有被人拆穿把戏的尴尬,嘿嘿道:“这世界上,如果说最了解我母后的人,恐怕就非您莫属了,这时候弘儿有难处,自然是找您了。”
  萧淑妃白了他一眼,说道:“去吧,放手去做吧,难得到了这个时刻,你还能保持如此的冷静。正所谓当局者迷,弘儿你能看得起我这个旁观者,我就心满意足了。”
  “好,那弘儿告辞了。有什么需要就派人告诉我,或者告诉义阳她们,让他们给我传话儿。”李弘起身,对着萧淑妃行礼,然后便扭身离开了。
  萧淑妃依旧静静的坐着,直到李弘的身影儿消失不见了,这才缓缓的再次在躺椅上舒舒服服的躺好。
  脑海里却在思索,当年李弘不顾武媚反对,留下自己一条贱命,不会是就为了等这一天吧?还是他深怕哪天跟自己的母后翻脸成敌,留着自己用来对付他母后?
  那小小的身影,此时在她脑海里一会儿神秘模糊,一会儿清晰明了,萧淑妃饶是聪明绝顶,此时也觉得有点儿看不透李弘了。
  但无论如何,李弘这些年不论是对她,还是她义阳、高安、素节,都是真正的以心交心,真正的出于情分在庇护。
  抛开了想不开的事情,萧淑妃便开始闭目养神,这些年都习惯了,无论皇家如何变化,已经跟她没有关系了。
  回到东宫的李弘,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下定了决心,如果新钱真是从长乐坊流出的,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次放过他了!
  “告诉花孟,明日通知三省六部,商讨关于出兵高丽以及倭国请求派遣遣唐使一事儿。”李弘看了看坐在客厅等候他的李义府跟许敬宗,低声对小雪吩咐道。
  小雪顺从的点点头,然后便离开了,留下夏至陪同着李弘,向客厅走去。
  “臣许敬宗、李义府见过太子殿下。”两人看着李弘走进来,急忙起身说道。
  “两位先生快请坐,大家都这么熟了,能省的就省了。”李弘伸手示意两人坐下,自己在另外一边坐下。
  “不知太子殿下召我们何事儿?”李义府那温暖真挚的笑容,这么多年了,一直没变,看起来还是那么的让人不由自主的就放下戒心。
  “我不想出兵高丽,不想让倭国再派遣遣唐使来我大唐,所以想听听两位的意见。”李弘也直截了当说道。
  许敬宗捋着胡须沉思了下,问道:“殿下打算何时与三省六部议事儿?”
  “明天。所以你们只有今天半天的时间。”外面的太阳已经开始西沉了,李弘说道。
  “陛下那里……?”许敬宗老成持重的问道。
  “暂时还没有接到任何旨意,也可能父皇会让我自作主张吧。”李弘眨了眨眼睛,说道。
  李义府起身,郑重地说道:“殿下,如果您想施令此两件事儿的话,臣觉得应该先……”李义府的手在做手刀状,在空中横切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如此才是万分稳妥之法儿。”


第141章 前兆
  李弘明白李义府手势的意思,那就是切断洛阳跟长安之间的联系,然后尽可能快速的把此事儿解决。
  “李义琰当年是你举荐的,可对?”李弘看向许敬宗问道。
  “如今不知道他会不会念及臣当年的举荐,何况事关朝堂之事儿,臣怕臣的影响力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许敬宗幞头外露着花白的头发。
  李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自己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两人早已经没有了历史上那种威震朝堂的影响力,想要指望两人以他们的关系,说服那些可以参政议政的官员,恐怕是收效甚微了。
  “无论如何,你俩今日需把我的意思私下传递给他们。”李弘深深吸一口气,明日朝堂之上,看来需要自己舌战群雄了!
  但李义府的提议自己还需要斟酌下,切断洛阳与长安的消息,又该如何切断?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不让洛阳怀疑是自己的动机?
  晚上李弘刚刚用膳完毕,白纯就急匆匆的从太乙城赶到了东宫,而且还带着任劳任怨两个人一起回来的。
  房间内,李弘皱着眉头,白纯却是一脸茫然,当她一开始听到新钱竟然有人私铸时,也是吃了一惊。
  但经过仔细思考后,她也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那就是大唐皇帝身上。
  李弘一会儿皱眉一会儿撇嘴,这现在不用问了,模版看来就是从父皇那里被拿走的。
  因为父皇从白纯那里要走了一副模版,说是好好观摩一番,这一下子观摩到长乐坊了。
  至于谁能从李治手里拿走模版,很简单的一件事情,除了韩国夫人就是她闺女,必定是其中一人。
  “在长乐坊的人,可有接触到这些?”李弘看着白纯问道。
  四年了,依旧一身白色衣裙的白纯,长得是越来越美丽动人,那股子妖娆妩媚劲儿少了很多,多了一些淡雅与从容,越来越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了。
  “他们不曾接触到,不然我早就会知晓了。”白纯淡淡地说道。
  “商会现在怎么样?吐蕃那边需要注意,我把惊蛰跟猎豹已经派出去了,我怕吐蕃那边有异动,从商会里找些商家,秘密运送一些物资过去。药膳房的东西让无法无天运送,他们在那边配合惊蛰跟猎豹。”李弘望着桌子上的一杯白开水,整个人显得有些木纳地说道。
  “殿下,您这是什么意思?”白纯心里一震,她感觉到了有点儿不对劲。
  “这段时间事情忙完了,等父皇回来了,我打算去趟西域。”李弘看着蹲在他跟前,一手扶着他膝盖的白纯说道。
  “为何?您是不是早已经有此打算了?”白纯继续追问。
  李弘默默的点点头,原本早已经有此打算了,今日见了萧淑妃后,萧淑妃一句旁观者清,让他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打算。
  也许,只有当自己跳出长安城这个圈子,从另外一个视角看朝堂的话,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如表面上这么稳当,也才能看出来,到底有谁会对自己不利。
  “可陛下会同意您去吗?”白纯疑惑的问道。
  “不知道,到时候看看吧,或许就会同意。”李弘伸手抚摸着白纯的脸颊,淡淡说道。
  “我陪您去吧。”白纯突然说道。
  “你需要留在太乙城,如果我去了西域,身后的事情都需要你跟精卫来处理。”李弘上身往沙发上一靠,说道。
  如果自己想要超越皇爷爷,就必须走出长安去,如果自己真的对尚书令志在必得,也必须走出长安去,如果自己想要看清楚长安是否有危机,也必须走出去。
  军权向来是一个帝王手里的利剑,向来是保障皇位稳固的一个有力武器。如果自己不走出去转一转,就算是以后能稳稳坐上皇位,恐怕会一直面对一种若有若无的,来自军事上的威胁。
  同样,只有自己远离朝堂、远离长安,也就能够看见,到底还有那些人,对自己的太子之位虎视眈眈。
  “您现在出去,就不怕东宫位置有变?”白纯下了很大决心,鼓起勇气问道。
  “我不出去,就永远也看不到哪些人在凯觎这个位子。”李弘任由白纯趴在他腿边,像是一只乖巧的猫儿一般。
  “对了,帮我留意两个人,这几日帮我找出来,我有用。这些人现在应该十几岁的样子,至于人在哪里,就得满大唐找了。”李弘说道后面都笑了,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想要找人可是难比登天。
  “什么人?”白纯脑袋枕着李弘的腿,一动不动的问道。
  “姚崇、桓彦范。”这两个后来可是誉满天下的大唐宰相,而且都是历史上比武媚退位,称之为神龙之变的发起者。
  但李弘却不知道,他当初被许敬宗搬过去救许彦伯时,就曾经见过姚崇与桓彦范。
  当年他十岁,姚崇也不过十一岁,桓彦范比他小一岁,刚刚九岁。
  当初他看见的那两个跃跃欲试,大有冲出去找贺兰敏之理论的两人,就是姚崇跟桓彦范。
  白纯皱着如玉般的眉头,从李弘腿上抬起头,微侧着脑袋看着李弘,她实在有些想不通,为何太子殿下像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般,总是找一些未曾听说过的人。
  而且,找到的这些人,确实都在被任用后,展示出了不同凡响的能力。
  就像当年在太乙城跟随萧守道、萧守规两人的明崇俨与杜元纪,在被李弘找到后,就被放进了药膳房,在许以两人东宫太子宾客职位后,两人就一头扎进了药膳房。
  如今,可是在太乙城,是除了她与任劳任怨外,两个很有分量的人物。
  还有当初让他注意的千金公主府里的索元礼,现在终于认清了此人的真面目,手段很辣残酷,这两年为了给千金公主府里的产业添砖加瓦,在洛阳可是无所不用其极。
  “别用那种眼神看我,就算是我告诉你,我能掐会算,你信吗?”李弘看着白纯那疑问的目光,总不能告诉她,自己是九转十世,知道谁什么时候死,谁什么时候出生,这一生会经历什么事儿吧。
  杨炯与许彦伯的到来,也打断了白纯疑问的眼神。
  白纯懒懒的从地毯上扶着李弘的膝盖站起来,淡淡说道:“我先睡了,今天赶了一天路,被您火急火燎的叫回来。”
  “下次就算是父皇要什么东西,你提前告诉我一声,虽然此事儿我已经猜测到了,但狄仁杰今日过来时,可是把我这东宫当成了嫌疑之一!”李弘望着慵懒而又疲惫的白纯的背影,叮嘱道。
  “知道了。”白纯头也不回,与准备进门的杨炯和许彦伯微笑示意,算是打过招呼了。
  “臣杨炯、许彦伯见过太子殿下。”两人恭敬的行礼道。
  “不用拘束了,坐下来说吧。”李弘坐在沙发上,挥手示意道。
  两人互望了一眼,在李弘的对面缓缓坐下,由杨炯说道:“殿下,这是按照您的意思,为明天议事堂的政务而准备的文书。还有,您要的那些数据,现在臣与彦伯正跟崇文馆其他人在整理,在您明日议事之前,应该能够准备好。”
  李弘接过杨炯手里递过来的文书,这是明日要发给那些那些朝臣的会议主题,他可不希望,明天讨论着讨论着又跑题了。
  这种在议事堂,说着说着就跑题的事例太多太多了,就是他监国这几次以来,也同样会遇到这种情况。
  而往往等自己意识到跑题的时候,也没有了心思再讨论当初的主题,于是只好打发他们回去,等第二日再议。
  其中有时候是不知不觉的就跑题了,有时候则是有些人不愿意议论这个主题,所以就故意的岔开话题,总是要让你无法得到想要的满意结果。
  李弘有时候不得不怀疑,父皇李治的头疼病,是不是就是这么让这帮夯货给气出来的。
  总之,现在但凡要是涉及到府兵制、均田制等议题,总是会出现那样这样的话题来搪塞,朝堂之上,这两个话题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讨论过一次。
  所以李弘就想出了这招儿,为了明天早点儿确定高丽援兵与倭国遣唐使一事儿,他不得不再次做出了这会议主题的文书,让他们想跑题都难。
  用他给夏至还有杨炯等人解释的话来说,那就是:“我特么的给他们的嘴,一个个都戴上嚼子,我看他们还这么给我跑题。”
  用了一两次后,这个方法还确实是可行,一下子把朝堂之上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但也激起了朝臣的应对之策,小小的笏板已经无法让他们,把他们想要说的话全部记下来了,于是,他们也开始了拿出李弘当年特意制作的小纸页本,开始在议事前做笔记。
  因为此事儿,李弘可是得到了朝堂之上众臣跟父皇的夸赞,说他这个小制作,提高了朝堂的议事效率。
  自然,也会有人心里恨他,因为有些人会在当时议事时记了一些话,但是没有用上。
  但却被李治在好奇心之下,把他的小纸页本要了过去,看到上面的不少话后,气的李治把本子拽到了他脸上,因为上面写着:下朝之后一定要多喝两杯,去去今日朝堂上的火气。


第142章 外交
  太子监国,也就是代表着发往大唐各地的文书,都将以东宫的行文风格以及规范章程来处置。
  除了太子府的官员在此时,可以充当临时处理朝堂日常政务的职能外,三省六部等够的上宰相这个级别,可以参政议政的,太子府以外的官员,都会在皇帝临行前,被临时加授以东宫的各部官员名称。
  如此一来,也就形成了两个机构共同议事,共同处置政务。一是可以辅佐太子和帮助东宫官员熟悉政务。二是可以在以东宫官员为首处置政务时,给予一定的监察。
  但总体来说,在太子监国的时候,主要的政务,依然还是由三省主官来决断,不过就是用了东宫的程序章程来下发。
  东宫崇文馆上首的崇文殿,早就已经改造成了一个可以容纳百人的会议室,此时已经有朝臣在天还未亮时,早早赶到了门口。
  李弘这三年多四年来,终于改掉了睡懒觉的习惯,每天都会在天不亮时被夏至或者小雪摇醒,然后由花孟跟芒种陪着在东宫跑步。
  每次都要跑约莫半个时辰,直到累的整个人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然后才会稍作歇息,再接着继续进行被太子殿下称之为的力量训练。
  东宫后花园这几年也增加了不少新东西,但都是些冷冰冰、死沉死沉的石锁还有圆盘等重物,而这些,都是太子殿下用来锻炼力量的必备之物。
  回到自己的寝殿,在小雪跟夏至的侍候下沐浴更衣,然后草草的吃过早饭,就开始准备今天在东宫议事堂的各项事宜。
  这些年,最让夏至跟小雪省心的,就是太子殿下的吃,从来不挑食。从小孩子到现在长成一个硬朗结实、帅气阳刚的少年,太子殿下基本上就没有挑剔过任何食物。用白纯偷偷的话说:跟猪一样,给什么吃什么!
  匆匆吃完早餐,然后抢过白衣如雪,神情气质如仙子般的白纯手里,准备喝的牛奶一饮而尽,再接着欠揍的拿起白纯的衣袖胡乱的擦了下嘴,就在花孟与芒种的陪同下,快速向议事堂走去。
  白纯连动都懒得动一下,翻着白眼无奈的叹口气,任由自己的袖子被人家擦完嘴,然后再放下来。
  议事堂的门口,众朝臣看着风风火火赶来的太子殿下,然后在一名太监的假嗓下,待太子站稳后,随着一声令下,开始向太子行礼。
  行完礼后,众人只有在太子进入后,才能够缓缓的进入议事堂。
  每一个座位上,都被李弘放置了姓名牌,所以,谁该坐哪里不该坐哪里都是一目了然。
  原本东宫的官员比如许敬宗、上官仪、李义府、杨思俭等人,自然是三省六部的大佬过来之后,位置需要往后挪几个座位的。
  裴炎、岑长倩、张文瓘、赵仁本等等这些三省的大佬,自然是坐在最前面左右两侧。
  接下来便是六部官员,以及加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其他官员,几十个人一下子也把整个议事堂坐的满满的。
  杨炯与许彦伯等人,开始把昨夜连夜赶印出来的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