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1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盛博源强道:“但至少可以大大减少景国的损失。”
  方运却突然露出难以捉摸的笑容,然后缓缓扫视奉天殿每一个官员,最后看着盛博源,道:“若盛尚书致仕,景国是否有人可代替?”
  盛博源坦然道:“老夫虽然颇为自负,但并非无可取代,我景国能人辈出,不差老夫一人。”
  “那么,除本相之外,在场官员全部替换,景国是否会陷入危机?”方运又问。
  这句话,让所有官员猜到方运的意图。
  盛博源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想了想,无奈道:“景国只会陷入短暂的混乱,不久之后便会恢复正常。”
  “那么,本圣若未降生,今日景国当如何?”
  方运的声音如同雷霆在奉天殿中炸开。
  盛博源只觉头脑嗡嗡作响,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
  所有官员陷入沉默。
  这是这些年景国官民经常讨论的话题。
  一开始,这个问题的答案大都是即便没有方运,也会出现张运李运,让景国延续下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景国人的答案开始慢慢变化。
  到了今天,这个问题的答案趋向一致。
  若没有方运,景国已经亡国。
  方运冷冷地看着盛博源,道:“你哪来的勇气说,我一人所受之害,轻于一国所受之害!”
  强大的自信让方运如同化为巨人,俯视文武百官。
  盛博源本想强辩,但嘴唇微动,连反驳的语气都没有。
  因为他的内心知道,方运现在对人族的价值,已经超过整个景国!
  景国灭了,方运或许可以复国,但方运没了,景国甚至人族都不可能再出现一个。
  文武百官望着方运,发自肺腑地敬畏,普天之下,除了众圣,也只有方运一人能说出此话。
  过了好一会儿,盛博源道:“方虚圣误会本官的用意。本官的意思很明显,若是杂家不动用圣道镇封,我们便要力保您不受影响,若是杂家要动用圣道镇封,我们也不能让您受到半点伤害,但需要您假装认错道歉而已。您精通百家之术,完全可以使用城下之盟、兵不厌诈等一些手段规避,不会影响自身。拔一毛而利景国,想必方虚圣不会拒绝。”
  许多官员默默看着方运与盛博源,实际上,盛博源的话很中肯,也说出了大部分官员的心声,他们是不希望方运认错,但是,若因为圣道镇封认错,也不算什么,没必要硬抗。
  “不好意思,我方运至今学不会为别人的错误道歉!”方运做出了抉择。
  盛博源怒道:“好!好!好!拔一毛而利景国,方运不为!老夫先前那般维护你,只要圣道镇封不出,老夫甚至做好当你方虚圣走狗的准备,以全仁义。不曾想,你却如此爱惜羽毛,一毛不拔,眼睁睁看着全景国陷入危机,眼睁睁看着那些对你掏心挖肺的景国杂家官员被一一镇封!自此以后,本官与你恩断义绝!”
  方运毫不客气讥讽道:“我与你,从未有恩,亦未曾生义,何来恩断义绝之说?你太瞧得起你自己了。”
  盛博源怒极反笑,道:“诸位同僚,你们看到了吧?明明身体受损,文宫难复,宁可苟延残喘,也不为景国出力,如此自私自利,这才是方运的真面目!”
  “你,终于说出内心真正的想法。”方运盯着盛博源,双目幽深。


第2495章 首次表决
  盛博源呆在原地,面色变幻。
  不仅是盛博源,一些官员脸上同样浮现羞愧之色。
  至于其他官员则泾渭分明,要么一脸平静,要么一脸愤怒。
  盛博源还是暴露了许多人内心的想法。
  为了避免圣道镇封,牺牲一个重伤而且文位很难更进一步的方运,不算什么大事。
  盛博源沉默数息,道:“方虚圣您误会了,老夫并非那个意思。老夫只是纯粹认为,为了全景国,您认错的代价小,但收获却很大。”
  “代价与收益,不是由你决定。”方运冷漠地看着盛博源。
  “老夫不与你争辩,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既然方虚圣您不愿意认错,那我们只能通过牺牲其他利益来与杂家交易。”盛博源道。
  方运缓缓道:“崽儿卖爷田不心疼。”
  “你……”盛博源没想到方运竟然如此无礼。
  其余官员看得无可奈何,有的还在暗笑。
  张破岳笑着道:“话糙理不糙,杂家想要获得的,基本都是方虚圣打下的,谁要是不分好歹出卖景国利益,当然就是崽儿卖爷田不心疼。”
  盛博源突然感到有些疲惫,他没想到,方运竟然是一个如此不顾大局之人,和以前他心目中的那个方运完全不同。
  在盛博源的心里,方运虽然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但很少做自私的事,向来大公无私,但今天,方运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为了景国二话不说牺牲自己。
  盛博源轻叹一声,道:“算了,既然老夫说服不了方虚圣,那便根据方虚圣所言,直接表决吧。凡是内阁诸相、内阁参议与内阁学士,皆可参与匿名票决。若有三分之二的内阁成员同意,则进行和谈,否则放弃和谈。方虚圣已经表明态度,不适合主持此次票决,还请杨相操劳,主持此次票决。”
  杨旭文没有立刻答应,他和所有官员一样,看向方运。
  没有人可以绕过方运来决定票决。
  方运道:“那就请杨相主持此次票决。”
  杨旭文点点头,道:“那老夫便主持此次票决,请诸位内阁成员出列。”
  随后,所有的内阁成员走出官员队列。
  其余官员看着这些内阁诸相、参议和学士,双眼微微放光。
  以前的内阁成员算是半荣誉的,因为有些老臣或少数官员虽然获得内阁加衔,但他们本身权力很小。
  自从方运革新内阁之后,重新调整,现在只有在职的官员才能获得内阁加衔,而且获得内阁加衔后,有着明确的好处,除了各种待遇增加,最大的好处便是能参与票决,真正决定景国的走向。
  杨旭文手持官印,先是说明了票决的过程,最后让所有内阁成员手持官印,决定是否同意与杂家和谈。
  内阁票决源自圣院,所以同样用竹牌表决。
  就见内阁成员将手放在官印之上,接着,一块又一块青色的竹牌在杨旭文面前立起,其中正面朝前表示支持和谈,背面朝前表示反对和谈,平放则表示弃权。
  内阁只有三相,参议只有二十余人,但内阁学士目前的总数超过两百人,都是景国各地实权官员。
  最后,票决结果出来。
  十七人弃权,三十九人反对,一百九十三人支持。
  看到这个数字,许多人的面色非常古怪。
  内阁革新后,方运利用自己的权力将许多方党成员纳入内阁之中,封为内阁参议或内阁学士。实际上,方党在内阁占据的总人数超过五十,接近四分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大势力。
  但是,目前来看,必然有一些方党之人支持和谈,与方运的态度相反。
  这就变得非常有趣,不知是方运不想强行逼迫方党成员完全遵从他,还是方党之中已经有人暗中反对方运,抑或是方党之人是出于公心才赞成和谈。
  杨旭文看向方运,道:“方相可有话要说?”
  左相与国君皆有否决票决重新表决的权力。
  方运摇摇头。
  杨旭文望向垂帘之后,道:“君上可有话要说?”
  景君道:“朕支持内阁众卿抉择。”
  这是景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正式的票决。
  许多官员听到方运的话还没感到什么,但是听到景君所说,心中升起异样的感觉。
  因为,历史上虽然多次有国君天子因为百官而改变意图,但这绝对是第一次景君认可官员的权力,甚至可以说,自此之后,景国官员已经真真正正与国君分庭抗礼,在法理上拥有实打实的权力。
  而不是完全由国君授予。
  极少数官员望着方运,目光轻动,他们怀疑,这次表决,也是方运一手促成。
  实际上,无论是太后还是皇室,一直在明里暗里阻止内阁表决,因为只要形成一次表决,那就意味着这个制度就可能被固定下来,很难再推翻,大大削弱了君权。
  但是这次表决,明显对景国有利,而对方运不利,太后和皇室都没有理由反对。
  他们很乐意见到方运失败。
  杨旭文当众宣布道:“此次表决共二百四十九人参与,超过内阁成员三分之二,表决有效。十七人弃权,三十九人反对,一百九十三人支持,支持者超过表决者三分之二,完成表决。表决结果是,景国支持与杂家和谈。今日表决将记录在案,并将备份递交圣院,以供查证。”
  许多人暗暗松了口气。
  盛博源长长一叹,道:“那么,接下来,应当建立临时和谈司。谈判的底线和一些细则,理当由临时和谈司决定,不宜在此详谈。至于临时和谈司的具体人选,理当由内阁集体决定,老夫不再插手。”
  许多官员轻轻点头。
  曹德安看向方运,道:“左相大人,您是百官之首,这临时和谈司应当由您负责组建。”
  方运却道:“本相投了反对票,依旧尊重内阁的决定,不会反对和谈。但是,本相先入为主反对和谈,已经不适合参与此次和谈,因此,此事由各位决定吧,我们左相阁不会插手此次和谈。”
  曹德安犹豫不决,盛博源却道:“不妥。左相阁乃是内阁之首,这种大事若不参与,岂不等于间接抵抗内阁决策?此事,左相阁必须要参与,而且要占据主导地位。”
  一些年轻的官员糊涂了,正常的情况应该是相互夺权,现在倒好,一个不要权,一个强迫给。


第2496章 铎园
  方运怒道:“盛尚书,你三番五次在奉天殿违逆本相,当真以为本相奈何不得你?”
  “左相大人息怒,为景国计,下官只能冒犯,还望大人恕罪。此次和谈,牵扯之广、影响之大,实乃罕见,稍有不慎,便会让景国陷入危机。左相阁若不参与,单单其他官署,独木难支啊。”盛博源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这下众人全看出来了,盛博源这次真没有为难方运的意思,是怕和谈失败,而左相阁都是能臣干吏,若方运愿意出力,和谈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方运冷哼一声,道:“本相近日身体欠安,除却左相阁事务,再无精力处理其它!临时和谈司之事,本相绝不插手!”
  说完,方运竟然转动武侯车,高速离开奉天殿,掀起一阵狂风,留下场的众官风中凌乱。
  众官看着方运的背影,一时间都愣住。
  经历了之前方运翻云覆雨的手段后,没有谁认为方运真的只是因为遭遇反对而离开,都怀疑方运在玩什么计谋,或许是欲擒故纵,或许是另有安排。
  只不过,大多数官员认为方运还是要妥协,面对杂家和礼殿两尊庞然大物,方运的分量终究差了一些,若是他真能对抗杂家与礼殿,这种事根本不会发生。
  过了片刻,盛博源无奈道:“启禀国君、太后,微臣还有一事要奏。”
  “说吧。”太后的语气中充满了疲惫。
  盛博源道:“除却杂家之事,礼殿之事也不可不防。现在礼殿一直在鸡蛋里挑骨头,还真让他们挑到一些。如果不出意外,待杂家发力,礼殿也会同时出手。所以,臣请群臣献策献计,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应对礼殿。”
  张破岳也道:“那帮犟东西真让本将头疼,在军中京城胡乱闹腾,有些手段能对别人使,却不能对礼殿之人用。不过,若是朝廷给予本将专断之权,本将保证他们老实听话。”
  许多官员直翻白眼,张破岳这种滚刀肉对付景国官员也就罢了,若是用脏手段对付圣院官员,必然会把天捅出个大窟窿,到时候全景国都得跟着倒霉。
  “算了算了,您大人有大量,别跟礼殿一般见识,给他们留点颜面。”
  “你歇着吧!”
  “将军,您行行好吧。”
  “您是国之重器,一旦用出毁天灭地,岂能轻易示人!”
  相熟的兵家将军们纷纷嘲讽,张破岳满不在乎。
  盛博源也白了张破岳一眼,当作没听到他的话,道:“老夫希望方相还出面,请其他殿院牵制一下礼殿。”
  曹德安摇头道:“不可。且不说这样会加剧各殿院内斗,过度内耗,单单让其他各殿院出面,就是一个大难题。更何况,有些事,无论我们是否请求,各殿院该做的做,不该做的绝不会乱做。礼殿之事,只能顺其自然。”
  盛博源不悦地道:“方运与一些人把礼殿引来,难道就这么算了?”
  董文丛道:“那不如盛尚书前往礼殿,为景国解困,说不准礼殿阁老一高兴,招你入礼殿,免去你两头为难。”
  众官听得明白,董文丛这是在讽刺盛博源想入礼殿,但看现在的局势,以后怕是会被礼殿排斥,难以进入,所以想尽办法缓和礼殿与景国的关系。
  “董文丛,金銮殿上,岂可污蔑朝廷命官?”盛博源怒不可遏。
  “进行和谈,是景国集体的意志,方相虽是百官之首,也不能反对。内阁变法,也是景国集体的意志,成败借由所有官员承担,现在认定方相有错,是不是也在说革新的功劳都归方相一人,朝堂之上衮衮诸公都是废物?”董文丛反问。
  盛博源道:“你不要强词夺理!我的意思很明显,无论是应对和谈还是礼殿,方虚圣都是最佳的人选,为国为民,能者多劳,有什么错吗?”
  “我看,你是想活活累死方相!”董文丛道。
  “太后能为景国鞠躬尽瘁,拖着病躯处理政务,方运为何不可以?”盛博源质问。
  张破岳阴阳怪气道:“太后,末将听不下去了,‘鞠躬尽瘁’后面接的是‘死而后已’,盛尚书这是想要先累死您,再累死方运啊。我以前真没看出来盛尚书有这么大的野心,慢慢累死朝堂上所有人,他就能独揽大权了。”
  盛博源差点气吐血,喊冤道:“太后,您别听张破岳胡说,微臣绝无此意。”
  太后无奈道:“罢了罢了,礼殿之事再议。其余人退朝,内阁各相与参议留下,商讨建立临时和谈司之事。”
  在没有方运的情况下,景国的重臣们开始商讨临时和谈司事宜。
  漫长的讨论开始,景君在中途被送走睡觉,太后在大殿上陆续吃了三顿饭,事情才基本敲定。
  第二天,内阁从各官署调集人员,组成临时和谈司,开始为和谈做准备。
  在临时和谈司全力准备的时候,左相阁照常运转。
  严打司完成四阶段的严打后,表面上准备撤走,但暗中却已经开始第五阶段的严打,复查各地,避免遗漏大案要案。
  景国原本一片欣欣向荣之相,但因为礼殿和杂家双重施压,各地皆出现杂音。
  各地已经开立乡校,许多人都在乡校之中讨论时政,再加上有心人宣扬,导致景国百姓越来越惧怕礼殿和杂家。
  就在景国酝酿着风暴的时候,一个大消息出现。
  方运所居住的“泉园”,更名为“铎园”。
  虽然铎园可以有多种解释,但很显然,最正确的解释便是,方运认为自己和孔子一样,正手执铎铃,带领景国前行,是景国的指路明灯。
  这种自比孔子的行为激怒了许多保守的读书人,论榜之上再度掀起对方运的讨伐攻讦。
  但是,方运充耳不闻,继续做自己的事。
  这几天方运施政重心是两个字,交流。
  方运开始促进景国人跟各地交流,不仅要跟海族交流,还要跟血芒界交流,跟古妖族交流,跟异族交流,甚至跟奴直部落的蛮族交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