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1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得对,这里又不是葬圣谷,它无法驱使负岳大圣的灵骸。”
  “不过,听说方运手中得了别的半圣宝物。”一个大龙王担忧地道。
  敖雾峰微笑道:“当我西海龙族无半圣宝物吗?诸位南海与北海的龙兄,你们谁家缺半圣宝物?”
  各族龙族微微一笑,他们怕的是方运在龙族的地位和身份,并不怕任何宝物。
  敖雾峰道:“我们商定好,只要景国国运被压制,我们便暂时截断长江源头,减少长江水流,削弱他的力量,然后我们沿着长江东下,夺回蛟圣宫。”
  “方运恐怕已经控制蛟圣宫枢纽,以我们的力量,怕是无计可施。”敖贺道。
  敖雾峰大笑一声,道:“既为同盟,我也不瞒着你们,你们看这是何物?”
  敖雾峰又是张口一吐,腥风扑面,淡淡的圣威向四面八方荡漾,顺便遍布数百里之内,又旋即收缩。
  众龙看到,敖雾峰的面前,有一滴金光闪闪的龙血,龙血之内,有一条小小的蛟龙在盘身沉眠。
  众龙大惊。
  “这是……”
  敖雾峰笑道:“不错,正是蛟圣敖宙陛下的分身!”
  “敖宙陛下回来了?”敖贺喜道。
  敖雾峰摇摇头,道:“他老人家似乎遇到什么事,圣体脱不开身,所以只派出分身,从妖界联系上毒蛟一族,又来到我西海龙宫,我们这才有了夺回蛟圣宫与长江的机会。”
  敖贺道:“只要夺回长江,方运将失去水域封地,我们三族联手,便可执掌水殿。哈哈,方运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时候,我们禁水景国,看看他能如何!”
  “东海龙宫虽然位居四海之首,但只要我们三海龙宫与雷家合力,他也奈何不得我们!更何况,东圣阁已经许诺,绝不会干涉龙族内争。”
  敖雾峰悬在高空,遥遥北望,一眼便看到景国上空那漆黑大印。
  “方运,杂家大印落下之时,便是夺你根基之日!”
  京城,奉天殿中。
  太后看着方运,许久无话,最终道:“方爱卿此来,有何贵干?”
  太后虽然已经恢复平静,但毫不掩饰冷淡,完全把方运当成宾客。
  众官也明白太后为何不再掩饰,因为以目前的情况看来,无论太后如何挣扎,都已经无法推翻方党,不如顺着自己心意说话做事。
  方运道:“圣道之力,此消彼长。为对抗杂家圣道,臣请与法家全面合作,进行彻底革新。”
  所有官员侧耳聆听,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字,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现在是方运是图穷匕首见,是最后决定成败的时刻。
  太后缓缓道:“哀家敬慕法家,亦景仰祖龙,只是,秦朝覆灭,法家略有过失,以致于遭到诸家反对。若是景国走秦朝老路,或重蹈覆辙。”
  法家读书人听到太后的话倒没有生气,因为太后其实并没有说重话,当时可不是法家略有过失,而是法家众圣欲独断圣院,结果遭到各家联手打压,再加上当时法家过于严苛,很多地方违背人性,最终事败。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但是,这些年法家经过不断摸索,已经慢慢脱离了当年的窠臼,再加上方运不断引导,法家的发展越发清晰,甚至可以说已经得到发展纲领。
  方运微笑道:“这些年,法家励精图治,今非昔比。更何况,法家从万界各族学习精华,正在逐渐改变。若不以法家相助,我们又当如何对抗杂家?”
  除了法家官员,所有人皆皱眉思索。
  这句话,与之前方运说要挤出杂家脓疮何等相似。
  方运利用杂家驱赶景国那些不坚定的官员,然后又以对抗杂家圣道为借口,让法家入主景国,手法完全相同。
  若是没有准备,法家强行入主景国,必然会引发极为激烈的抗争,但之前方运与刑殿成立严打司,通过打击景国各种势力,为法家铺好了一条金光大道。
  而杂家全面败退,工家、医家和农家中立,方党一旦与法家联手,整个景国,已无敌手。


第2526章 失败之路
  如果这时候有人能透过垂帘与面纱,可以看到太后的面庞,一定会从她的双眼中看到无法掩饰的惊怖。
  太后此刻非常清楚明白,一旦自己阻挠此次革新,那么,法家必然会与方运用出最激烈的手段。
  圣道镇封已下,方运与法家只有这一条路可以选择,任何挡在前方的人,都会被粉碎。
  曹德安看了看太后,又扫视法家众人。
  身为景国三朝元老,曹德安对政事与官僚的了解甚至远远超过方运。
  他一开始只是以为方运在利用杂家引出法家,但是,若更深一层地思考,何尝不是方运在逼法家融入景国,何尝不是在利用法家对抗杂家?
  曹德安想到这一点,突然变得心安。
  因为曹德安从为官开始,就有一项立身的准则,知难而退。
  所以,他才能在柳山擅权的时候不败,能在方运掌权的时候不倒。
  曹德安至今也不清楚方运的真正目的,甚至也无法理解方运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他的立身准则告诉自己,没有必要去在意这种事,因为方运的实力与境界远远超过他,无论方运使用了什么样的阴谋阳谋,自己这个右相完全无法对抗,不如和以前一样,继续跟随方运。
  不用多想,便会心安。
  实际上,在场的极少数的几个法家官员,也已经意识到方运也在利用法家。
  但是,他们只能继续鼎力支持方运,因为方运给法家的利益太大,大到法家明知被方运操控,也愿意跟着足之蹈之。
  方运弈棋,百家为子。
  太后长长一叹,道:“还请方虚圣细说这最后的革新。”
  方运道:“依法治国。”
  太后沉默不语。
  一开始,所有非法家官员皱起眉头,法家官员眉开眼笑,但是数息后,所有官员开始深思。
  没过多久,蔡禾终于忍不住,问道:“方相,是依法,还是以法?”
  “依法。”方运答道。
  蔡禾轻轻点头。
  太后这才意识到,这依法和以法的不同。
  法家官员脸上的笑意消失。
  律法向来被认为是法家的工具,若是以法治国,几乎等于说是用法家来治理国家,很容易造成法家一家独大的局面。
  若是依法治国,则不同,是整个朝廷在依照法律治国,是集体依照法律,不是依照法家,法家只是集体之一,实际地位将低于法律。
  法高于法家。
  这意味着,法家无法垄断法律。
  法家官员心中充满矛盾,若是依法治国,法家的权力是大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地位有些下降。
  “还请方虚圣具体解释。”太后道。
  方运道:“很简单,大理院独立于内阁,严格遵循律法。但律法的制定和通过与否,则交由内阁。而且,每一个官员甚至每一个议政学士,都有上书之权,每一个读书人甚至每一个普通百姓,都有资格讨论。”
  众人联系到方运之前的《政史》大都明白这是分权之法,但分得又不够彻底,按照书中所言,大理院掌握了司法权即主要侧重审判权,而内阁既掌握立法之权,也掌握行政之权。
  众官也明白,这是革新,不是重建,若是真的完全学习一些族群的方式分权,景国必然会出现大问题。
  以景国实际情况为基础,吸收融合外来优秀的部分,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人族历史数千年,有些东西已经根深蒂固,甚至直达血脉深处,完全照搬外族的模式,必死无疑。
  学者生,似者死,事事如此。
  众多官员陷入沉思,大理院独立于内阁,用另一种说法便是,大理院独立于朝廷,甚至独立于皇室,论地位,与内阁相等。
  大理院的权力和地位,已经无以复加。
  法家官员细细咀嚼方运话里的意思,忍不住面露喜色。
  实际上,法家最讨厌的事,便是朝廷其他官员对法家无休止的干涉与控制。
  没等众人完全想通,方运道:“当然,此事不宜急,理当从上到下,慢慢改进,或许几十年,甚至可能上百年,景国才能真正做到依法治国。而本相认为,如今首要目的,便是制定一部国家的根本大法或者说最高法律,可以命名为宪法,用以作为一切法律和规章制度的依据。若我所料不错,一旦景国决定制定宪法,那么,法家力量必然会增加,国运必然会强盛,或许能抵挡住杂家的圣道镇封。”
  张破岳略有不满地看了一眼法家众人,道:“敢问法家众人,我景国如此支持法家,法家为何不以圣道伟力抵挡杂家的圣道镇封?”
  一名法家官员苦笑道:“对抗杂家圣道,需要刑殿所有阁老同意才能出手,而现如今,一位阁老反对,一位阁老弃权,所以法家根本无法帮景国直接抵挡杂家圣道,但是,只要景国与法家合作,便等于间接帮助景国。”
  其余官员默不作声,其实现在谁都知道,在刑殿和法家眼里,景国不值得也不配得到相助。
  整个景国只不过是一片试验田。
  法家之所以如此支持景国,全因为一个人。
  方运。
  太后问:“只要与法家联合,便可抵挡杂家的圣道镇封吗?”
  方运摇头道:“仅仅如此,无法抵挡。”
  “那方爱卿可有完全之策?”
  “并无。”
  “如若失败,当如何?”
  “失败便是失败,与其他失败者并无不同,立于一条错误道路的尽头,让后来人知道此路不通,便不负此生。”方运的语气无比坦然。
  其他人听得却是心中一紧,同时觉得方运果然真豪杰。
  太后也是一愣,没想到方运完全不在乎失败,甚至还认为即便失败,也能帮助后来者,依旧有功于人族。
  太后想起前几天赵红妆说过的话。
  我死只留尺许高,但使离天近十寸!
  太后脸上突然浮起惭愧之色,她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只是没想到,自己与赵红妆和方运相比,竟然犹如天壤云泥。
  太后长长一叹,道:“方虚圣放手去做吧,三天之内,拿出一份宪法草案,或许,会引发圣道变化。”
  众官暗暗松了口气,都期盼着法家圣道因此壮大。
  但是,有几个了解圣道的高官眼中却泛起波澜。
  如果方运真去做,可不仅仅是圣道变化那么简单。


第2527章 礼归于天,法归于人
  大朝会散去,方运回到左相阁,召集太后、左相辅相、所有内阁参议、内阁和各部的重要官员,并在法家大儒高默的参与下,准备集体起草一份《景国宪法草案》。
  实际上,在所有人到齐后,方运便向每个人送去一份自己已经制定的宪法草案。
  仅仅看到开头,众官皆是身形一震,没想到方运这么大胆。
  《宪法》的第一条便是,景国是在国君和内阁领导下的以读书人为主体的人族国度。
  众官原本并不知道什么是宪法,但在奉天殿中听方运解释后都已经知道,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法律,国家所有的一切法律法规都要符合并遵照宪法来制定并运行,不允许出现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
  可以说,宪法规定了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法律是什么样的法律,官员是什么样的官员。
  这宪法的第一条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景国的国家性质,但首次将内阁与国君放在近乎等同的位置,这也就意味着,从今往后,景君没有权力推翻内阁。
  换言之,景君对内阁没有了绝对的控制权,甚至连否决权都没有。
  所有官员心中都想到同一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是,这第一条也显然没有废除国君的权力。
  刑殿阁老高默看着这第一条,眼中闪过一抹不悦,但随后无奈一叹。
  高默很不满意方运这种过于中庸或者说和事佬风格的第一条,因为既没有完全确定国家或政体的性质,也没有分出景君与内阁的高下。
  可是,高默没有责怪方运,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宪法》制定得太过激进,皇室宁可鱼死网破也不可能同意,所以,这第一条宪法,只能如此。
  不过,看到第二条宪法,高默露出一丝笑意。
  第二条宪法规定,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将全部属于内阁。
  这也就意味着,景君没有了立法权,再也无法制定和决定景国的法律法规。
  太后仅仅看了两条宪法内容,就牙齿紧咬,恨不得撕碎面前的草案。
  第三条内容则让太后眉头舒展,上面写明,景国所有的法律都需经由国君同意并加盖玉玺。
  第四条注明,所有内阁诸相、各部主官、各州主官以及三品或三品以上的官员,借由内阁提名,由国君任命并加盖玉玺。
  这说明,景君若是不同意,谁也无法担任高官。
  但是,太后的表情随后变化,这意味着国君只能决定高层官员的任命,无法决定中低层官员的去留,而在之前,国君还负责五品以及五品以上的官员的任免。
  看了第五条,太后的神色再度好转,宪法规定国君是一国之礼的最高执掌者,任何大礼当由国君主持。
  看到这一条,许多官员也松了口气,在圣元大陆,礼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为国君是天子,是天决定的人族领袖,国君的权力源自天,便是最大的礼。若是国君不能执掌礼,那也就意味着国君不是天子,没了正统的名分,其权位的合法性合理性都将不存。
  方运竟然决定由景君执掌一国大礼,也就意味着不存在废除国君的意图,这让众官不再担心方运篡位夺权。
  但是,看完第六条,太后猛地把草案拍在面前的桌案上。
  “哀家绝不允许第六条出现!”
  众官沉默。
  宪法的第六条明确写着,天子掌礼,礼归于天,圣天子垂拱而治。内阁执政,政归于人,读书人以勤事君。内阁官员应主动代替国君承担政务,让国君更好执掌一国之礼。
  这是在剥夺君权!
  圣天子垂拱而治,在儒家的正统解释中,是指天子不去增加额外的税赋,不加重百姓的负担,不去做没有必要的征战,总之,便是不要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只要做好仁义道德之事,掌握礼法,那么众官和百姓都会因此而各行其是,不会出现问题。
  既然天下大治,那么天子治理国家便如同垂衣拱手一样简单。
  但是在杂家或一些读书人故意歪曲这句话,将其理解为,真正圣明的天子应该位于庙堂之上,什么事都不做,把政务交给官员去做,这样对天下和百姓是好事。
  这种谋夺君权的意图,在读书人中经久不衰,从未中断。
  所有官员都好像没有听到太后的话,继续往下看。
  因为只是草案,所以条目内容并不详细。
  有一些内容比较宽泛,有一些内容比较中肯,也有一些让众官觉得刺眼的内容。
  比如,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人族可没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实际上,没有任何法律可以约束国君,这条宪法虽然有些怪异,但众官都知道是口号,不可能真正起效。
  但是,在这条宪法之后的一条,却让许多官员无法接受。
  男女平等。
  太后看着这条却神色复杂,眼前浮现赵红妆倔强的面容。
  “方相,老臣不赞同男女平等写入如此重要的宪法之中。”杨旭文道。
  方运微笑道:“景国的一半由女人组成,所有的男人皆有女子所生,没有了你我,甚至没有满朝文武,人族依旧能延续,若没有了女子,人族将会灭亡。如果全天下女子都配不上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