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儒道至圣-第7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翰林露出遗憾之色,道:“既然如此,那下官连夜回返,把侯爷的话如实禀报给楚王。”
  “嗯,那就如实禀报。”方运道。
  “下官告辞!”
  “恕不远送。”
  等那翰林消失,方运冷哼一声。
  第二日,楚王下达王命,命令军方、御史和廷尉联手派人前往珠城,调查莲山关之战与鹿门侯之死。
  方运得知后,立刻传书给大儒殿堂,凭借大学士的特权,要求大儒殿堂派遣人手,同时请周天子与各国君王派人监督。
  大儒殿堂很快公事公办,要求楚国官员在大儒殿堂的人员抵达之前,不得有任何行动,甚至不准进入珠城,否则以亵渎大儒殿堂论处。
  大学士在孔圣文界的地位,几乎相当于大儒在圣元大陆的地位,任何国君敢查大儒,都要在圣院的见证之下,而且圣院有绝对的否决权,任何不守规矩的行为,都会导致调查中断。
  在孔圣文界,大学士也享有类似的特权。
  不多时,大儒殿堂对外发布消息称,大儒殿堂将派遣人员,带领周朝官员以及韩、赵、魏、燕、齐和秦六国官员前往珠城,在十五日后抵达。
  方运看到这个消息后,微微一笑,几乎可以看到楚王一脸吃了苍蝇的表情。
  在孔圣文界的历史上,对大学士展开调查用时最短的案例是三年零六个月,结果是被大儒殿堂判定无罪,随后那位燕国大学士举家前往周朝,一年后投靠秦国。
  方运相信,各国派来做见证的官员未必能成大事,但搅合大事的能力绝对是一等一的厉害。
  方运从来没有坐以待毙的习惯,当天夜里,就让张青枫去论榜发文,表面上是张青枫抒发五蛮之战的感受,但重点则是狐暮说过的话,暗示楚王为了杀张龙象,与蛮族合作。
  张青枫的文章一出,孔圣文界哗然,有人把文章发到圣元大陆后,同样掀起了不小的热潮。
  以宗家为首的庆国、谷国和雷家等读书人对楚王展开疯狂攻击,甚至有杂家大儒义正词严斥责楚王,甚至还说出若是张龙象身死便潜入孔圣文界让楚王血溅五步之类的话。
  方运看到杂家人和雷家人如此支持自己,特意在孔圣文界的论榜发文感谢,并附上一首诗抒发现在的心情。
  长夜。
  惯于长夜过春时,子幼妻亡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此诗一出,论榜的文章之下哀声连连。
  “此文悲愤之意远不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更不如‘一将功成万骨枯’,单说诗文表面的文意,颇有些韵味。”
  “此诗表面的文意虽有意味,但也算寻常。诗人习惯了在春天度过难以入眠的漫漫长夜,想到亡故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发现自己两鬓已经有了白发。进入睡梦,似乎看到母亲的眼泪,而城头还不断变幻人族与蛮族的旗号。怎能看着珠江军的将士被杀害却无动于衷,于是梦中惊醒,愤怒地准备写一篇诗文来抨击,明知道会遇到刀丛一样的强权打压也在所不惜。可是,诵完纪念故友的诗词后,却发现这首诗注定会被禁,只能呆呆地看着如水的月光照着身上的黑色衣服。”
  “这首诗若不论深层的诗意,只论单纯的诗句,真是佳句连连啊,一句‘惯于长夜过春时’,便带着无尽的惆怅,让人看后反复低吟,颇有意境。”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这两句也极为出色,但在下最喜欢的还是‘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两句。简简单单的白描,却比任何渲染都更加有力,直击魂魄。”
  “这首诗,不能不论深层的诗意,不然的话,无法读诗。张龙象之前是翰林,穿的是白衣墨梅服,现在是大学士,理当未得到大儒殿堂赠送的大学士服,就算穿上,也是青衣。缁衣乃是黑衣,他难道穿举人服?单从字面理解,如何解读?显然不能。但是,张鸣州为何要写缁衣?是诗人看错了吗?不是,是因为,他身上的衣服,被长夜染黑!那么,何为长夜?”
  “长夜写诗,实属正常,诗文忌看表面,更忌过度解读。但是,这首诗的第一句‘惯于长夜过春时’,谁人看后没有联想张龙象最近的经历?一个‘惯于’心中充满悲凉,而在大好的春日如此,则是悲上加悲!夜色为何能伤人?皆因楚王弄长夜!”
  一句“夜色为何能伤人?皆因楚王弄长夜”迅速在论榜与这首《长夜》一起传播。
  过了一夜,方运得到小道消息,楚王又砸烂一张桌子。


第1515章 功过相抵
  “楚王的残暴统治”成为孔圣文界各地最热闹的话题,周都的大周学宫外,一些学子甚至集体把衣服涂上浓墨,以此来抗议楚王的黑暗统治。
  事情传到圣元大陆,众多人发文抨击。人人都知道孔圣文界的读书人较弱,但竟然能一人杀五蛮王,放到圣元大陆也应该强于普通大学士,这种有才华有军功之人,不应该被楚王那般对待。
  对楚王来说,孔圣文界各国的抨击不痛不痒,但是来自圣元大陆的批评,则有着莫大的压力。
  孔圣文界再如何,终究比圣元大陆低一层。
  各国读书人开始借机生事,不断把圣元大陆一些有名的读书人的言论发到孔圣文界的论榜。
  一开始,楚王和一些官员要对方运展开最严厉的调查,但过了几日后,因为防护方面的压力,楚王和众官不在朝会中提到此事,但依旧决定派人前往珠城,表示愿意接受大儒殿堂的监督,彻查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楚王和楚国官员不提此事,论榜之上讨论的人就渐渐稀少,但是《长夜》这首诗却不断被传诵。
  之前的诗词大都过于悲愤,并不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而这首诗除了一个“怒”字,并没有任何激烈的遣词用句,无论是“惯于长夜过春时”还是“梦里依稀慈母泪”,抑或是“月光如水照缁衣”,都是那种淡淡的愁思在表面萦绕,把最深切的愤怒用文字压在纸面。
  在这首诗得到高评价的同时,孔圣文界读书人对楚王的评价变低。
  只要张龙象没被确定为逆种,读书人都会更亲近他,而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君王。
  四月十七日,以大儒殿堂的翰林为首的各国监督队伍抵达珠城,足足有两百人之众,与在珠城外等候多日的楚国官员一同进城,对五蛮之战和鹿门侯之死展开全面调查。
  方运以练兵为借口,禁止官员在白天进军中,不让他们在白天调查任何将领,所以白天他们只能等在南城之外,直到夜晚,才陆续找珠江军的人谈话。
  有大儒殿堂的人监督,调查过程极为严格,进展非常缓慢。
  他们在珠城逗留了足足半个月后,开始前往莲山关,调查其余的将领。
  在楚王特使调查的过程中,方运并没有闲着,白天加紧练兵,珠江军练兵强度远超孔圣文界任何一支队伍,直追两界山等古地的最强军。
  那些身体强壮的读书人吃得消,但普通士兵吃不消,换成文界任何军队如此操练,必然会引发哗变,但是方运手中有大量的银两,在加强练兵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士兵的伙食,增加他们的军饷,然后利用竞赛排名的手段,激励各营,取得良好的效果。
  到了晚上,方运不断巩固自身的境界,目前把精力放在《古妖史》上。《古妖史》的第一部《屠龙时代》已经完成三卷,还有七卷要完成。
  目前方运把《古妖史》分为四部。第一部《屠龙时代》便是古妖与龙族争雄的过程,从镇狱邪龙的反叛为起点,以祖帝万荒、熊犴等攻破龙城为终点,记录古妖与龙族之间波澜壮阔的战争。
  第二部则是《万界之主》,主要记载古妖一族在战胜龙族后,在前期如何开拓万界,在后期如何陷入内斗。
  第三部则是《妖蛮崛起》,以妖族祖神乱芒与古妖最后一位祖帝司穹的斗争为主线,直到妖蛮取得最后的胜利,以流放古妖群山作为终结。
  第四部的名称方运有些拿捏不准,是应该写“古妖再临”还是“卧薪尝胆”,这都需要未来才能决定,于是方运不准备写卷名,这一部的内容主要是记录这些年来古妖的经历,目前无法结尾。
  由于古妖史对人族研究古妖和万界历史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所以方运准备等写完第一部《屠龙时代》后,再继续著述其他作品。
  写书是一件既枯燥又有趣的事,但《古妖史》意义重大,翻阅古妖传承需要消耗才气,把古妖历史化为文字同样需要才气,在这个过程中,方运还要理解所写的历史,若是对这部分历史理解不深,那么即便写完这本《古妖史》,自己也获得不了太多的史道力量。
  在这些日子中,方运一头扎进《古妖史》的创作中。
  直到六月,楚王特使的调查才基本完成,而所得到的一切证据表明,在那种情况下,张龙象杀死五头蛮王已经尽力,的确难以救下鹿门侯。
  不过,楚王特使还认为,张龙象故意隐藏实力,杀死韦长弦的理由不够充分,没有尽到珠江侯的责任。
  大儒殿堂接受了这个调查结果,然后离开。
  特使回荆州的第三天,楚王颁布王命,先是大大褒奖了张龙象诛杀五头蛮王夺取莲山关的战绩,但笔锋一转,认为张龙象犯下巨大错误,导致鹿门侯孤军作战,又滥杀部将,功过相抵,不给予任何官爵或财物奖励。
  王命一下,孔圣文界的论榜再度热闹起来,除了几个少数自诩为理智的读书人支持,大多数读书人都毫不留情对楚王展开攻讦与讥讽。
  但是,无论这些人如何骂,也改变不了王命。
  楚王的命令激怒了珠江军的士兵,甚至连珠城的大多数百姓都开始骂楚王不公。
  在大多数百姓眼里,大学士的地位并不比一国之君差,在很多方面甚至还要胜出。
  在楚王的“推动”下,方运整合珠江军格外顺利。那些新兵还差一些,那些目睹了方运连杀五头蛮王的老兵现如今已经对方运佩服得五体投地。
  方运加速练兵,慢慢等待。
  调查结束后,楚王再一次下令让方运前往荆州,但方运再一次拒绝。
  这一次拒绝,引发朝野众臣不满,许多御史上书弹劾方运。
  不过,珠江侯乃是楚国世袭罔替的爵位,册封的时候还要经过周天子,除非犯下逆种或叛国等大罪,否则楚王无权剥夺珠江侯的权力。
  珠江侯的职位,本就是带领珠江军驻守珠城,对抗蛮族,以战事吃紧为由不回荆州实属正常,历代有太多边关将领如此。
  岁月默默流逝,临近七月,两界山的毕参之战开始不分昼夜战斗,人族死伤惨重,圣院公文抵达孔圣文界,要求七国再一次出兵援助两界山。
  七月初二,楚王下令,命令珠江军与祺山军联合出兵两界山,由祺山侯苟葆作为两军元帅。


第1516章 兵进两界山!
  楚王给了两军十天的准备时间,方运命令王黎带着莲山关最精锐的士兵回到珠城。
  在这些天,方运已经把鹿门军的精锐编到新军,从翰林到秀才全在其中。这支新军在珠江军将军王黎的带领下,抵达珠城。
  七月十二的清晨,二十一万珠江军进入珠城文院,在圣庙广场上列阵。
  这二十一万珠江军中,有十一万是最精锐的老珠江军,有五万是从鹿门军中挑选,还有五万新兵被打散分配到各军之中。
  前军、后军、中军、左军和右军在圣庙前的广场上排列,从高空望去,二十一万大军排成了一个整齐的“十”字型。
  方运与五军将军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
  此刻的方运,身穿青色的大学士服,在大学士服的衣摆和袖口等边缘部位,绣着一些白云。
  五军将军原本都是翰林,但方运身后,有四位翰林和一位大学士。
  张青枫在上个月晋升为大学士,并且婉拒楚王,依旧留在珠江军中,跟随方运一同前往两界山。
  夏日炎炎,即便刚到早晨八点,整个天空也被烈日照得明晃晃的,汗水顺着士兵的面庞向下流,几乎每个人的后背都被打湿。
  在珠江军的两侧,站着当地的官员与读书人。
  文院大门张开,密密麻麻的珠城百姓在外面向里面张望,许多都是那些士兵的家人,一些老人正偷偷抹着泪,低声啜泣。
  原本应当雄赳赳气昂昂的誓师大会,在热辣的太阳下,却充满悲凉。
  方运望向那些士兵,他们目光茫然,毫无斗志,甚至还有人面如死灰。
  前往两界山不是保护自己的家乡,也不是保护珠城,更不是保卫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是去保护一个只在传说中听说过的地方。
  对大多数文界人来说,两界山比天际的云朵更飘渺,甚至不知道那是什么,如同小时候听到的神话故事一样。
  但是,谁都知道那是一个无比危险的地方,甚至可以说万界最危险的地方之一,一旦进入那里,就要面对妖蛮无休止的进攻。
  去那里,和送死无异。
  不仅是普通的士兵,即便那些举人甚至进士,都无法掩饰目光里的焦躁和不安。
  方运突然重重一叹,舌绽春雷道:“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不选,偏偏选我一个刚刚晋升大学士的人去两界山那种地方。让我去那里,就是去送死。”
  数十万士兵与官员百姓望着方运,露出复杂的同情之色。
  “我对两界山知道的不少,比在场的大部分人都多,毕竟……有谣言说家父张万空也去过两界山。当然,你们也知道,他一直被怀疑逆种。我想,我有必要说说我知道的两界山。”
  方运如同聊天一样开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那些士兵眼中的迷茫之色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好奇。
  “两界山,其实由三十六座山峰组成,那里是妖界通往圣元大陆最大的入口,而且这些年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当年在商朝时期,那个裂口勉强能容半圣通过,而且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所以妖界只派遣了八尊妖蛮半圣到人界,利用纣王控制人族。但现在,妖界所有百半圣可以通过两界山进入圣元大陆。”
  “诸位也知道,二十几年前,人族与妖界在两界山展开惊天动地的大战,人族耗费无穷量的人力物力,才在龙族的帮助下击退妖蛮,为我人族赢得喘息之机。有人会说,两界山通往圣元大陆,与文界无关,与我们文界人无关。但你们也知道,文界与圣元大陆相连,一旦妖界攻破圣元大陆,就等于攻破文界。”
  一些读书人轻轻点头,方运的说法与传言十分相似。
  “两界山之战,远比我们想象中惨烈,最激烈的时候,只要能站起来,就会被拉到城墙上。才气没了,有弓箭;弓箭用尽,有刀剑;刀剑碎裂,有双拳;双拳折断,有牙齿!即便没了牙齿,躺在城墙上,也要喊出来,为士兵助威!在那里,没人会知道自己何时死,也不会知道如何死。当年的两界山之战,参战人数超过五亿,但最后活下来的,只有两千万,而且超过七成是重度伤残。换言之,去了一百人,只有四个人能活下来。”
  “按照第一次两界山之战推算,我们有二十万大军,但最后能活着返回文界的,大概只有八千。”
  烈日之下,所有人都感到全身发冷,一些人甚至打了一个寒颤。
  方运停顿片刻,缓缓道:“所以,我注定会是一个失败的将军,因为我无法带着你们所有人回来,甚至,可能连八千人也带不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