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策行三国-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槐M趺搜芏郎佣家薄T苌庇胨饧缓偷脑蟆⒃炙愕昧耸裁础R牢铱矗饣乖缱拍兀放缓镁褪窍乱桓觥!
  孙策很惊讶。“袁谭?现在?”
  “为什么不可以?太子向来只有监国,不得出征。袁绍要控制兖州,可以派的人很多,哪怕是次子袁熙也行,为什么偏偏派袁谭?他分明宠爱少妻幼子,这才找机会将袁谭赶出来。”
  孙策看着郭嘉,觉得自己还是太保守了。“奉孝,袁谭准备和我做生意,给了我一份条件很优厚的订单。我本来以为他是缓兵之计,现在听你这么一说,倒是有点明白了。”
  孙策把事情经过大致说了一遍,郭嘉一拍大腿,叫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我当时就说袁绍和党人在一起呆得太久了,浸染太深,不能自拔,行事偏激又外宽内忌,一旦得势必然刻薄寡恩,荀文若还不信,现在……哦,我明白了,荀文若这是抽身之计啊。”
  “什么意思?”孙策追问道。郭嘉的思维太跳跃,他有些跟不上。
  郭嘉眉毛色舞。“将军,荀文若定然是看出了袁绍难成大事,所以才远走长安,为自己准备后路。在此之前,曹孟德去长安也是如此。他们并没有背离袁绍,却抽身事外,以为袁绍谋求外援,成犄角之势为名,积蓄力量,以待时变。如果袁绍成就大业,他们有别部之功,可效河西窦融,不失裂土分封。若袁绍自取其咎,人心思汉,他们可以做中兴之臣。若中兴无望,他们或取而代之,或另择明主,进退裕如。”
  孙策豁然开朗,连连点头,赞同郭嘉的分析。他其实也想到了这些,只是觉得过于臆测,现在郭嘉也是这么想,他觉得可能性还真不小。
  “奉孝,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朝廷的诏书不值一提,那只是王允的一厢情愿,说不定里面还有荀文若的谋划。将军要考虑的只是朱太尉。君子可欺之以方,朱太尉空有一腔热血,身荷天下之任却不知权变,他很可能会奉诏西行。令尊在他的麾下很危险,必须提醒他小心,免受池鱼之殃。”
  孙策看着郭嘉,郭嘉也看着他,眼神凌厉。孙策摇了摇头。“还是让家父回来吧,有他镇守豫州,我才能安心南下。”
  郭嘉欠身施礼。“将军所言甚是,子纲先生也是这么想。”


第426章 人心易变
  孙策听过一个笑话。
  某书生买了一个鸡蛋,舍不得吃,和老婆商量孵成小鸡,然后小鸡再生蛋,蛋再孵鸡,越想越觉得前途美好,不自觉地就开始幻想大地主的腐朽生活,打算娶一房美妾。于是,他老婆把鸡蛋煎了,端到他的面前,说,喏,这就是你的美妾,慢慢享受吧。
  由一个鸡蛋能联想到美妾,不得不说这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很乐观。
  孙家现在有没有机会称雄天下?有,但实事求是的说,难度不小。就算孙策有外挂,就算他知道天下大势,但他也不能保证一定会成功。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的袁家最后都翻了船,更何况到处吃瘪的孙家,这时候考虑父子相残这样的戏码和那书生拿着一颗鸡蛋想娶美妾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不需要讨论。就算孙坚以后可能会和袁绍一样废长立幼,他到时候再反抗就是了,不能因为有这个可能就先把老爹牺牲掉。
  郭嘉说了张纮的意见,没说他自己的意见,但是孙策能感觉到,他也不赞成牺牲孙坚。
  但他说了一个麻烦:孙坚不肯回来。他急急忙忙赶回来不是因为朝廷有诏书到,而是因为孙坚不肯回。张纮说,孙坚觉得勤王是臣子的本份,孙策因为便宜行事已经招人忌恨了,如果再不肯勤王,无异于与朝廷决裂,必成公敌。孙家必须有人去,而最合适的人就是他。
  孙策束手无策。“这可怎么办?”
  “非将军无人能劝,请将军立刻赶往洛阳。”
  孙策再次看了郭嘉一眼。他知道郭嘉为什么亲自赶回来了,他担心他不肯去,所以要亲自来解释。
  “好!”孙策点点头。
  这次轮到郭嘉愣了一下,瞪着孙策半天没说话。“将军,我……还没说怎么去。”
  “你说怎么去,就怎么去。”孙策笑了。“要不然,你大老远的从洛阳赶回来还有什么意义?”
  郭嘉有些尴尬,随即又自嘲道:“若知将军如此信任,我就不回来了。”
  牢骚归牢骚,郭嘉还是说了自己的方案。大军行动不便,他建议孙策只带最精锐的亲卫步骑出发,剩下的人马暂时驻扎在颍川。如果能成功劝回孙坚,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劝不回,孙策只能代替孙坚出征,这些人再赶往颍川不迟。朝廷下诏勤王本来就是一个借口,最后能不能成行,谁也不好说。
  孙策觉得有理,叫来郭暾、秦牧,让他们暂时留在颍川待命,他只带典韦、许褚和四百亲卫步卒。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减轻将士们的体力消耗,他从亲卫骑中抽调了五百匹战马代步。
  出发之前,孙策又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平舆的张昭,一封给宛城的周瑜,通报情况。
  走之前,孙策对庞山民说,本来想和司马徽见一面,没想到事发突然,我要失约了,请司马徽见谅,待我回来再当面致歉。庞山民心领神会,一口答应。
  孙策和郭嘉稍作休息,赶往洛阳。他们走得很快,当天夜里,他们就赶到了阳城。孙策也算是亲自体会了为什么说颍川是洛阳的门户,距离太近了。再往前不远就是洛阳八关之一的轘辕关,进了关,离洛阳城只有一两天的路程,如果是骑兵急驰,半天就能赶到。
  郭嘉连续赶了三天路,身体承受已经到了极限。虽然他还想继续走,孙策却不同意,命令就地休息,并命人去阳城联络阳城令,请他安排大军食宿。郭嘉本来还硬撑着,一下马人就站不起来了,两条腿直哆嗦,隐隐有血迹。孙策撩起他的衣摆一看,这才知道他的大腿内侧已经被马鞍磨破了,鲜血淋漓。
  孙策当时就怒了。“你这么拼干什么,迟一天就死人了?”
  郭嘉脸色苍白。“将军,人心易变,不能有丝毫闪失。你少年成名,本来就容易招人忌恨,如果背上不孝的罪名,对将来的事业大有影响。我身为谋士,深受将军信任,受这点苦算得了什么。”
  “你啊……”孙策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得让人收集枯枝乱草烧水,准备金创药。虽说这不是什么致命伤,但郭嘉身体弱,一旦发炎化脓,引起高烧,把这么好的脑子烧坏了,那可就亏大了。
  就在水即将烧开的时候,阳城令林瑜带着两个掾吏匆匆赶到。他应该是被人从被窝里拖出来的,衣冠不整,眼神惶恐不安,看到孙策就作揖。“将……将军是……”
  “明廷无须紧张,我是孙策,并非恶人。”孙策亮出腰间的印绶,又说明情况。“来得匆忙,半夜打扰明廷,实在抱歉。”
  林瑜诚惶诚恐地查看了孙策的印绶,确认了孙策的身份,这才松了一口气。“请将军稍候,我已经安排人为将军准备酒食,只是需要等一会儿,实在是太晚了,锅灶都是冷的。”
  “没关系,我就不进城了,免得扰动百姓,到时候我让一些人随你去将食物取来就行。”
  “那太感谢将军了。”林瑜如释重负,气息也平稳了一些。“将军父子虽是武人,却有爱民之心,实在难得。阳城这几年遭了不少兵灾,见过的将军无数,唯有将军父子体恤小民。”
  孙策笑笑,没太当回事。这些奉承话听听也就罢了,不能当真。他正在等水开,为郭嘉处理伤口,没心情和这个县令搭话。林瑜却意犹未尽,一边说着感激的话,一边随孙策进了大帐,一年郭嘉张着两腿躺在席上,顿时吓了一跳。
  “阳城可有名医?”孙策惊讶于这林县令的不懂事,居然跟进了大帐,本想喝斥他两句,却又怕吓着他,便皱起眉头问道,打算找个理由让他出去。
  林瑜愣了一会儿,这才意识到孙策在问他,连忙摇头说:“没有,不过……修道的道人倒是有一个,也许能帮上忙。”
  孙策哭笑不得。“我要修道的有什么用……”
  “将军,修道之人大多懂医术。”郭嘉打断了孙策,对林瑜说道:“常听说阳城山有仙人,怎么城里也有?那倒要请明廷引荐了。在下郭嘉,阳翟郭氏子弟。”
  林瑜一听郭嘉自报家门,吃惊不小,连忙报上姓名。他也是阳翟人,不过不是什么世家,而是一个普通的庶民,在郡学读过两年书,从小吏做起,两年前还是一个阳翟县的仓曹吏,因为工作严谨,账目清楚,引起庞山民的注意。颍川世家大多不愿意和庞山民合作,他才有机会暂时代理阳城令。
  “郭君,我立刻派人去请。这位道人不仅会修道,还能治病,一定能保住你这两条腿。”


第427章 神棍郤俭
  林瑜推荐的人叫郤俭,自称五十多岁,但看起来最多四十。身材清瘦,步履轻松,的确有点仙风道骨的样子。他查看了郭嘉的伤势之后,从一只小葫芦里取出一些丸药,化在开水中,为郭嘉清洗。洗的时候郭嘉疼得直咧嘴,但洗完之后精神就好多了,喝了半碗热粥,沉沉睡去。
  孙策觉得这郤俭有些门道,便和他多说了两句。在他印象中,三国时的确有个方士叫郤俭,与左慈一起成了曹操的门客,只是不清楚是不是眼前这个人。如果是的话,他倒是个高寿,至少能活八十以上。
  “这是什么药,可以告诉我吗?”
  “师门传下来的方子,一些草药而已。”郤俭神秘兮兮的笑着,不肯说。
  “那你跟着我吧。你放心,我不会限制你的自由,就是请你当个幕友,你什么时候倦了,随时可以走。”
  “多谢将军错爱,奈何我本是山野之人,疏于礼数,恕不能从命。”
  孙策没有再坚持。人各有志,不可强求。不过他对郤俭的故弄玄虚很不爽,不就是一个药方嘛,当个宝似的,还不知道有用没用呢。“我能问一下你修什么道吗?辟谷,导引,吐纳,还是食饵?”
  郤俭眼神中多了几分诧异,但更多的是疑惑。“将军也懂道法?”
  “略懂,略懂。”孙策笑笑。装神棍,我比你在行多了。“万法归宗,所谓道法不过是天人合一的推衍,以人体象天地,顺阴阳,正五行,道法自然罢了。与兵法相似,都是易道的不同应用。不过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道长,你是牛毛,还是凤毛啊?”
  郤俭被孙策说得直翻白眼,不自觉地忘了修道要贵柔守弱的道理,与孙策争执起来。“将军说得有理,只是不知道将军知道哪些道术?有术无道是乱撞,有道无术是空谈,将军是乱撞还是空谈?”
  孙策举起一根手指,在郤俭面前晃了晃,惋惜地摇摇头。“止,止,吾法妙难思,不可说,不可说。”
  “呃……”郤俭眼睛瞪得溜圆。“将军说的是我中原的道法,还是西域来的佛法吗?”
  “道法、佛法都是法,何尝有别?老子曰多言数穷,佛曰不可说,你连这一点都不知道,修什么道?”
  郤俭欲言又止,有心奉行道法,不与孙策争执,又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眼珠滴溜溜乱转。说穿了,他是方士,不是真正的道士,方士修的是术,有点类似后世的技术人员。道士修的才是道,兼习各种道家经典,并且崇尚哲学玄思,讲究修身养性。
  孙策将郤俭的眼神看在眼里,也不着急,等了一会儿,又撩了他一句。“道长听说过道门十六锭金吗?”
  “呃……还请将军指教。”
  “不知道?”孙策耸耸肩。“那就没必要说了。道传有缘人。得其人不传,失人,不得其人而传,失道,皆违自然本意。”
  郤俭咬咬牙。“敢请将军笔墨一用,俭愿将此药方献与将军。”
  孙策笑笑,拱手送客。“行路匆忙,未曾带得纸笔。下次吧,等我从洛阳回来,再与道长细谈。”
  郤俭很尴尬,讪讪地拱手道别,心里很是郁闷。大半夜的被人叫起来,没功劳也就罢了,反而被孙策耍弄,早知如此就不来了。孙策一介武夫,能懂什么道法,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只言片语,拿来唬人。
  唉,算了,算了,不如归去,明天去嵩高山访仙问道去也。
  就在郤俭打算隐居,再也不与孙策打交道的时候,孙策从帐里走了出来。“道长,请留步。”
  郤俭抚着胡须,半转身子,斜睨着孙策,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将军还有什么吩咐?天色不早了,我要回去行气打坐了。”
  “不耽误道长多长时间。”孙策语气淡淡。“辛苦道长走了一趟,无以为报,送道长十六锭金吧。”
  “我本是修道之人,要这身外之物……”郤俭摆足了半仙派头,正准备显示一下淡泊名利的风格,忽然明白过来,立刻换了一副表情,眉毛都跟着飞了起来。“呃,将军是说那道门十门锭金吗?”
  孙策点点头。“一吸便提,息息归脐。一提使咽,水火相见。”不等郤俭说什么,他拱拱手,说了一句“道长慢走”,便自顾自的回帐去了。
  郤俭却没注意到他的失礼,站在帐前,保持着侧身回眸的妖娆姿势,捻着胡须,一动不动,嘴里翻来覆去的吟着孙策刚刚说的这十六个字,一会儿若有所得,连连点头,一会儿又觉得难以理解,不住的摇头。当值的义从见了,都忍不住想笑。他们跟着孙策久了,见过太多被孙策忽悠的名士,对郤俭同情不已。
  这位道长这几天怕是难以安睡了。
  听得郤俭在帐外自言自语,逡巡不去,孙策心里那口恶气总算出了一半。他在行军榻上躺了一下,双手抱头,却无法入睡。一是蚊子多,嗡嗡嗡的飞来飞去,让人心烦。二是他心里实在烦闷。准备了几个月,好容易把豫州北部防线构建好,就等着秋收之后开战呢,没想到王允来这一手,全给搅了。
  其心可诛啊。
  会不会正如郭嘉所言,这是荀彧出的主意?他经过洛阳时与朱儁见过面,知道朱儁这老顽固不通权变,让他来牵制孙家父子,为袁绍创造机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张纮与他的较量就先输了一阵。
  张纮能不能扳回一城,他会怎么应对?
  如果不能说服老爹脱离朱儁,我该怎么办?
  孙策脑子里乱糟糟的,越想越烦躁,干脆坐了起来,一边想事情,一边帮郭嘉赶蚊子。不知过了多久,郭嘉睁开了眼睛,打量了孙策一眼,轻声说道:“将军,你心乱了。”孙策一低头,见郭嘉躺在行军榻上静静地看着他,眼睛虽然有些红,但眼神却很平静。他转头看看帐外,帐外已经渐白。
  又是一个不眠夜。
  孙策这才发现关节僵硬,浑身肌肉酸痛。他站了起来,晃晃胳膊,活动了一下身体,让自己尽快放松下来。“伤口怎么样,还疼不疼?”
  “区区小伤,不碍事。”郭嘉慢慢坐了起来。他嘴上说得轻松,脸上神情却一点也不轻松,咬着牙,半天才坐起来。他吐了一口气,定了定神。“将军,创业之路从来不会是坦途,总是披荆斩棘,流血流汗。太顺利的人往往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只有能承受挫折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孙策刚要说话,身后响起一个声音。“将军,我帮你按硗吧。”
  孙策一转身,见是郤俭,惊讶不已。“你怎么又来了?”
  郤俭满脸堆笑,心道什么我又来了,我根本就没走。“将军,你真是贵人多忘事,我现在是你的幕友啊。”


第428章 你境界不够
  孙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