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策行三国-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嘉笑了一声,却有些说不出的激愤。孙策知道郭嘉出自阳翟郭家旁支,郭图才是大宗,一向不怎么看得起这个走偏门的族子。郭嘉从邺城离开,本身就有和郭图争一口气的成份,派人给郭图送礼肯定不是想出卖他的信息。
  孙策没有接郭图的书信。既然选择了相信郭嘉,那就相信到底。“你和他多联系,必要的时候可以提供一些情报给他,保证他在袁绍身边的位置。”
  郭嘉一点也不意外,应了一声,只是将书信收回袖中的时候眨了眨眼睛,又不经意地揉了揉眼角。
  “奉孝,袁绍手下有多少强弩兵?”
  “一万多,将近两万。”
  孙策大吃一惊。“这么多?”
  “袁绍手下的强弩兵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泰山兵,原本是王匡的部下,数量不多,大概两千多人,比较悍勇。还有一部分是冀州各郡的郡兵,数量很多,有一万五千多人,原本由赵孚、程奂统领,驻扎在孟津,对韩馥将冀州让与袁绍很有意见,自然得不到袁绍重用,现在不知去向,可能是被杀了。”
  蒋干不解。“为什么一定是被杀?不愿意依附袁绍,难道不可能免官归田里?”
  郭嘉笑笑。“子翼有所不知道,这两人曾在袁绍面前示威,袁绍不会让他们活着的。任何冒犯袁绍的人最后都只有死路一条。不管以前是敌人还是朋友,概莫例外。”
  蒋干耸了耸肩,觉得不可思议。
  孙策又问道:“袁绍帐下有多少骑兵,是不是有些重骑兵?”
  “袁绍帐下骑兵不多,就现在而言,应该不超过三千。将军说的重骑兵应该就是披马铠的骑兵,那的确是袁绍手中的杀器。这些骑兵人马俱着大铠,防护非常严密,骑士与马都是精挑细选的,大约有两百多人,全是忠于袁绍的游侠儿,几乎都受过袁绍的恩惠。”
  郭嘉轻笑一声:“将军,这些重骑兵可都是用钱堆出来的,若无袁绍般的财力,暂时还是不用考虑了。”
  孙策同意郭嘉的意见。重骑兵在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三国时出现,南北朝成为战场王者,隋朝还有大规模的具装甲骑,到唐代就不怎么听说了。这其中既有重骑兵固有的缺点,也有经济性的考量。战争就是烧钱,重骑兵更是冷兵器时代最烧钱的兵种之一。不仅人和马的铠甲贵,战马也是精挑细选的好马,普通马根本负担不了那样的重量。
  重骑兵在中亚盛行,那是因为中亚有优良的战马资源。体格较小的蒙古马做重骑兵很勉强了,更别说中原马。对于严重缺马的他来说,重骑兵想都不用想。
  不过,怎么对付这些重骑兵却必须提上日程。
  对孙策的担心,郭嘉不以为然。“将军觉得那些重骑兵在这里能发挥多大作用?过了黄河,这些重骑兵的战力就损失一半。对于冲击步卒阵势来说,这些重骑兵和普通骑兵的区别不大,甚至可以说还不如普通骑兵。除了冲阵之外,他们什么也做不了。这些重骑兵真正的威力恰恰是对于普通骑兵,西凉军遇到这些重骑兵还真是遇到了克星,难怪会一败再败。”
  孙策连连点头。陈留一带地势比较低,水网纵横,中牟附近就有圃田泽、博浪泽等大小五个沼泽,浚仪、荥阳也不例外,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让这些重骑兵施展。曹操与袁绍最后的决战就发生在这一带,和这里的地形不利于骑兵施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说着,张纮走了进来。孙策暂时放下话题,将去参加会议的经过说了一遍,张纮听完,频频点头赞许。“将军说得对,稳住洛阳对将军非常重要,我们暂时还不宜与袁绍面对,给点粮食也是值得的。依我看,如果能顺利拿下九江、庐江、江夏、南郡四郡,甚至进一步拿下荆州的江南四郡,还可以多给一点。朝廷毕竟是朝廷,忠于朝廷的人还是有的,即使是党人也不例外。”
  郭嘉笑道:“先生对党人还真是同情啊。”
  张纮也不介意。在对党人的态度上,他和孙策、郭嘉有分歧,这不是什么秘密。孙策也说了,这是代沟,君子和而不同,大家求同存异,不要影响大局就行。
  “将军,与西凉军结盟,有两件事不可不知。”
  “先生请说。”
  “其一,西凉军杀戮过重,特别是颍川一带,如果不能及时纾解,恐怕会引起误会,连累将军名声;其二,并州贫瘠,这些年匈奴人不断南侵,朝廷无力镇服,一直是用赏赐安抚,每年需要花费近两亿钱。西凉军如果打算占据并州,就算不要这么多,五六千万也是需要的。对将军来说,这不是一个小负担。”
  孙策挠挠头。仅粮食一项,他已经知道这个负担不轻,还是没有张纮想得周到。一年五六千万,这可是割肉啊。
  郭嘉摇头表示反对。“将军不用过于担心,我们不会白给他们钱,我们可以让他们用战马来交易,如果每年花五六千万就能解决战马来源,何乐而不为之?西凉人毕竟不是匈奴人,不能将他们看作蛮夷,自树强敌。如果不是山东人自视甚高,轻视山西人,天下又何至于此。”
  张纮点头赞同。“是啊,如果当初能对西凉人多一点宽容,对武人多一点宽容,也不至于酿成这样的大祸。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将军有志于天下,首先就要能包容天下。唯有包容并蓄,方能兼济天下。”


第480章 父母心
  见郭嘉和张纮争执,孙策并没有阻止。分歧是客观存在的,说出来比藏在心里好,互相刺激也许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当然这也给他带来了难处,他如果不能主动思考,也很容易被误导。毕竟都是有情绪的人,不是全知全能,绝对客观理性的机器,再聪明的人也会有偏见。
  张纮提醒的两个问题客观存在,西凉人名声不好,而且生性野蛮、残忍好杀,如果说杀人有时候还是迫不得已,把人用大锅煮了,或者裹上浸有猪油的布活活烧死,只能说明他们的确不是什么好人。和这种人结盟不仅会有名声影响,还要小心他们反噬。
  贾诩就是这种典型,他没什么道义可讲的,一切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为先。
  孙策又想起了那个神秘人,便把贾诩送他项羽刀的事告诉蒋干,问他有没有注意到相关的情况。蒋干一听就明白了。他也一直觉得贾诩有事瞒着他,很多事不直接做决定,好像要和谁商量。开始他以为是牛辅、董越等人,后来发现牛辅、董越根本就是武夫,对贾诩言听计从,他才怀疑到另有人在,几次试探,却一直没能找到贾诩破绽。
  “贾诩滴水不漏,不过我也不是一无所获。我和牛辅部下的张济、李傕等人聊过,董卓手下除了贾诩之外,原本还有一个谋士叫李儒。贾诩随牛辅出征,李儒留在长安,因为劝董卓警惕王允、吕布,受到董卓冷落,常留守郿坞,可能因此逃过了一劫。”
  郭嘉眉头微皱。“是鸩杀弘农王的那个吗?”
  “是的,他是左冯翊郃阳人,曾被征为博士,学问应该不错,但出身一般,仕途一直很黯淡。董卓驻兵河东时,他赶来投效,那时候董卓麾下没有智谋之士,对他言听计从,托为心腹。董卓入洛阳之后的行动几乎都是由他谋划的。后来董卓欲收天下之心,大肆征召名士,他极力反对,才慢慢离心。”
  张纮抚着胡须,沉吟不语。郭嘉苦笑着挠眉。孙策倒是释然。他已经猜到可能是李儒,只是不能确定而已。演义里说李儒与董卓几乎同时被杀,但历史上李儒当时并没有死,李傕当政时还推荐他任侍中,被汉献帝拒绝了。他带着项羽刀逃到河东一点也不奇怪。
  孙策没有太在意,一两个谋士并不能起什么作用,他们必须要依附到一个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要得到充分的信任才能发挥作用。李儒再强,未必能强过贾诩,更不可能超过张纮、郭嘉,大可不必为他太操心,让郭嘉留心这个人就是了。
  孙策随即安排人送消息回汝南,让孙坚、张昭送点船来,并联系陈王刘宠,请他率领强弩兵护送。请刘宠出山的事由孙策来办,朱儁已经以太尉府的名义出具公文,孙策奉命行事即可。
  说起来,朱儁毕竟读书少,条条框框的不多,再加上形势严峻,只要能为勤王帮上忙,孙策一提,他就同意办了,省了孙策很多麻烦。有个太尉在上面罩着终究还是有点好处的。
  ……
  汝南,平舆。
  孙坚看着孙权、孙翊拉弓搭箭,连续射中立着的草人,露出欣慰的微笑。跟着陈王刘宠学习了两个多月的箭术后,这些孩子的射艺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已经能十中五六,可以算上一个合格的弓弩手了。
  “伯符这个决定做得好。”孙坚满意地点点头,对一旁的吴夫人说道:“就算让我亲自来教,也不可能进步这么快。”
  吴夫人浅笑着,瞅了他一眼。“还真是难得听你夸伯符,现在才知道他好?你在外征战的时候,这个家都他在支撑。就连这豫州也是他帮你打理的,也没听你夸过他一句好。”
  “我儿子嘛,怎么可能差。”孙坚揪着修剪得整整齐齐地短须,露出几分得意。“正因为伯符好,我才不能轻易夸他,要不然他会骄傲的。他那性子本来就张扬,再夸他几句,尾巴还不翘上天了。”
  “这倒也是,这孩子别的都好,就是有些轻佻。说到底还是我失职,没能督促他好好读书。”
  “行啦,夫人你能将几个孩子教成这样,已经出乎我意料了。我们孙家就没有读书的种子。”孙坚转过头,看了一眼静静站在一旁的孙匡。“也就阿匡安静些,将来也许能多读点书,其他几个没一个安生的。”
  “阿翁,你是说我吗?”孙尚香跳了过来,仰着脖子问道。
  “当然有你,特别是你,一个女娃娃整天舞刀弄剑,像什么话。”孙坚将孙尚香抱了起来,高高举起,放在肩头。嘴上虽然在责备,语气中却充满了溺爱。几个孩子中,孙尚香的箭射得最好,弓射十中七八,弩射十中八九,天生是个好苗子,孙坚以前还真没注意她,现在却是最宠这个小女儿。
  吴夫人沉下了脸。孙尚香见状,吐吐舌头,主动溜了下来。孙坚有些不高兴。“夫人,尚香虽然不是……”
  吴夫人瞪了孙坚一眼。孙坚乖乖的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孙尚香却笑道:“阿母,我知道,我知道,我将来是要做将军的人,不能太调皮,我去骑马了。”说完,转身就跑了。
  孙坚眨眨眼睛。“她……刚才说什么?她要做将军?”
  “伯符答应她的。”吴夫人哼了一声:“你一有空就扑在军营里,家里这几个孩子,你除了看他们练武,还关心过什么。”说完,带着侍女转身走了,把孙坚一个人晾在那儿。
  孙坚很尴尬,刚想说什么,一个信使匆匆走来,在孙坚面前站定,双手奉上一只铜管。
  “将军,太尉府急令。”
  孙坚连忙接过,打开铜管,抽出里面的命令展开,扫了一眼,浓眉不禁一挑,一抹笑意从眼角绽放。“这小子,果然没让我失望。哈哈……”他转身对孙河说道:“伯海,你看紧点,别让他们受伤。”
  孙河躬身领命。
  孙坚带上韩当和两个亲卫,翻身上马,向太守府急驰而去。


第481章 讨价还价
  张昭正在忙碌,屋里来来往往的全是掾吏,大多手里都捧着公文,许劭等几个大吏也在忙,一个个脸色憔悴,双眼布满血丝。秋收还没完全结束,张昭就催他们行文各县,催缴租赋,还要清查那些侵吞户口、隐瞒土地的,一项项任务逼得他们团团转。
  与孙策不同,张昭是大儒,引经据典,论说朝廷制度,他都来者不拒,许劭等人说不过他,又不敢和他耍蛮,真要逼急了张昭,等孙坚、孙策父子出现,情况可能更不利。每到这时候,许劭都期盼从兄许靖能回来接替他这个功曹之职,他是真的一天也不想干了。
  可惜,许靖一直没回来,只给许虔回了一封信,孙坚、孙策以军功起家,我和他们处不来,就不回去了。反正我家里也没什么土地,不用担心他抢,你们土地多,好自为之,千万别惹他,白白送了性命。许劭看完这封信差点气得吐血。许靖这分明是看他笑话,报当年被他逼得为人磨麦之仇。
  可是,让许劭真的放弃功曹这个职位,他还真舍不得。功曹负责人才选拔,虽说眼下不能一言誉人,一言毁人了,可是全郡三十七城,大小数百个职位的决定权岂是说放就能放的。真要没了权力,别人上位,许家会更倒霉。
  有恒产者有恒心,家族的命运就搁在他肩上,他做不到许靖那么洒脱。
  见孙坚大步走进来,许劭连忙站起身,虽然没有迎上去,却先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之前孙坚做豫州牧的时候,许劭嫌弃他是武夫,不愿意搭理他,由孙策代理过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还是孙坚好糊弄。
  “孙将军。”
  孙坚点了点头,直奔张昭。许劭有些尴尬,看看四周,却发现没人注意他,又若无其事的去忙了。张昭正在看一份统计数据,听到孙坚的声音,头都没抬,只是招呼了一声。
  “将军先坐,我把这份记录看完就来。”
  孙坚应了一声,却没有坐,四顾打量着忙碌的掾吏,心里颇有几分得意,万万没想到汝南士族也有这么温顺的时候。孙策有功啊,整治了许劭,又请来了张昭这个读书人,才能将汝南这样的大郡摆平。汝南好啊,在籍户口还有三十多万户,一百五六十万口,比长沙强多了。
  张昭看完记录,叫来一个小吏,吩咐了几句,这才走到孙坚面前,脸色有些不太好。“将军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不是说好了吗,九月份结束,十月份出征,这还没到中秋呢。”
  孙坚也不解释,把手里的命令递了过去。张昭接过,扫了一眼,眼神微闪,眉心也跟着蹙了起来。命令并不复杂,不过数行字,他却考虑了很久,起身请孙坚进后堂。随即又命人把许劭请了过来。许劭跟了过来,张昭一边走一边和他低声说话,又将手中的太尉府命令给他看。许劭看完了命令,还给张昭,也不说话,只是面露难色,不住的苦笑。张昭又和他说了几句,还两次拱手,神情恳切,许劭勉强应了,拱拱手,转身回到前堂去了。
  孙坚站在廊下,看在眼里,心情很不好,却又无可奈何。许劭是功曹,张昭是太守,可是看他们的态度,反倒是张昭在请许劭帮忙似的。事实也的确如此,许劭是汝南豪强的代表,如果没有他的协助和支持,张昭什么也干不成。别说朱儁要一百万石粮,一百石都危险。
  一想到那一百万石粮食,孙坚也觉得肩头沉甸甸的。孙策愿意支持朱儁,给他这个父亲挣足了面子,他当然高兴。可是这一百万石不是那么好拿的,按照预估,汝南今年的收成不到两百万石,支付了大小官吏俸禄、邮驿供给之后,剩余的还不到一百万石,供养父子两人的大军都有些难度。孙坚正指望着秋收之后用这些粮食拿下庐江、九江,补足缺口,如果给了朱儁,他这个指望就全落空了。
  他来找张昭,是想请张昭想办法,可是看张昭这样子,大概也不行。
  还得等伯符回来。孙坚暗自咬牙。要对付许劭这些人,还得伯符,张昭也不行。
  就在孙坚沉思时,张昭上了堂,请孙坚入座。在前堂,在许劭等人面前,他是汝南太守,当之无愧的主人。到了这里,他就只能请孙坚上座了。孙坚是征东将军、豫州牧,是他的上官。
  “将军来找我,应该是担心供应了朱太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