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唐-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阁罗凤瞬间便明白了唐军的用意,这是要建一座索道栈桥了。而且是要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强行的建立索桥,强行的要渡过泸水河,简直没把自己放在眼里。
  “阿豹将军,传令下去,所有兵马准备进攻。唐军过来的正好,那山包上约莫一万多兵马,正是我们能吞的下的数量。看来唐军是算好了送我们一份大礼了。”
  半个时辰后,四起的号角打破了山林的宁静,两侧山坡密林中林鸟受惊冲天而起,密密麻麻逃向远方。与此同时,树林边缘同样涌出密密麻麻的南诏蛮兵,口中“哦落落”怪叫连声,瞬间将南岸谷道填满。
  崖壁上的大山包上,正在指挥兵马沿着山包三面挖掘碎石,垒叠工事的宋建功立刻下令进入战斗状态,所有士兵都紧张起来,弓上箭弩开弦准备迎战。但见数万蛮兵冲到山包下方的谷中草地上忽然停住脚步,数百人围成一圈点起篝火开始张牙舞爪的跳起怪异的舞蹈,口中唱着怪声怪调的曲调来。
  这是阁罗凤的战前祭祀仪式,每次大战之前,阁罗凤都要用这种方式祈求胜利,并给手下蛮兵打气。这一次的祭祀时间很短,阁罗凤显然也不愿在这上面多费工夫,盏茶之后,一匹白马被拉到阁罗凤身边,阁罗凤双手紧握一柄长刀嘿然一声大喝,将马头一刀砍下。
  随着马头落地,热血奔涌而出,马儿尸身轰然落地。阁罗凤操起大槌开始击鼓,咚咚的鼓声让蛮兵们热血沸腾,他们站起身来,张口嗷嗷连声怪叫,声震山野。
  “杀光他们。”阁罗凤将鼓槌朝山包顶上一指,众蛮兵蜂拥而起,朝着唐军占据的大山包的斜坡猛攻而上。
  “都不要怕,这些蛮子连盔甲都没有,个个关着屁股挂着草帘子,咱们一箭便能将他们射个对穿,这是咱们剑南军洗刷泸水之战耻辱的时刻,兄弟们,是英雄是孬种便看今日了。”宋建功扯着嗓子大声吼叫道。
  唐军士兵弓弦拉开,弩箭瞄准对着从三面山坡蜂拥而上的蛮兵瞄准。待蛮兵进入射程之中,宋建功怒吼一声,山包顶端顿时万箭齐发,乌压压的箭支像乌云一般覆盖了三面的山坡,顿时山坡上一片哀嚎之声。一轮箭雨过后,数百蛮兵成了满身箭支的刺猬,上千人中箭,哀嚎翻滚下满是岩石长草的山坡。


第426章 毒瘴
  蛮兵迅速做出调整,他们只是没想到在距离山顶这么远的距离便已经进入了唐军的弓箭范围。宋建功昨日挑选士兵和武器装备时,特意给士兵们配备的是军中强弓柘木牛角弓,柘木弓韧劲强度都超出寻常弓箭,射程比之寻常弓箭射程要远五六十步,可在一百八十步外发动对敌进行有效的杀伤。
  但这种强弓并非所有士兵都能驾驭,光是拉弓便需要一棒子气力。这也是昨天宋建功选兵的标准,能拉得开这种弓箭的士兵才会入选。事实上五万军中只有不到两万人能连续拉开这种弓箭,最后宋建功选择了一万经验丰富的老兵装备柘木弓。另外五千人装备了军中数量较少,需要更大的气力才能装备的射程达三百步左右的臂张弩。整支军队的远程打击能力极为优越。
  大唐王朝养着百万雄兵,光是弓箭一项,每年便需要新制造数十万柄方能填补军中的置换和损毁的数目。所以这一项便耗费数十万贯。更别说盔甲兵刃粮草物资的各方面消耗了。所以,大唐军队虽然装备精良,但其实具体到单兵身上,装备其实也不算是最好的装备。明明有更好的装备可以替换,但苦于无钱,也只能作罢。
  鉴于此,大唐军中弓箭手普通的配置一般是手弩和柞术弓以及竹弓,这些弓弩的优点是造价低廉,正好满足了需求,节省了开支。更重要的是,这些弓弩性能其实也不弱,拉弓无需太大气力,适合唐军中所有的士兵使用。只是射程只能达百步左右,劲道也不够强劲,但这已经能够满足大唐在作战时的需要的。
  但毕竟强弩强弓的作用明显,大唐军中还是会有少量的强力弓弩制造出来,只是都是些压箱底的宝贝疙瘩,这一次杨国忠为了能扭转败局将这些宝贝尽数运往剑南道,所以王源的手头才会有这些强弓强弩装备。
  很明显,南诏兵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阁罗凤和唐军交战的经验以及手头的情报所知,唐军即便居高临下也只能在快到山包顶端一百五十步之内才会遭受弓弩打击。哪里想到,刚刚抵达山腰,距离山包顶端还有两百五十多步便遭受到这样的灭顶之灾,这一下被箭雨浇了个透。
  看着漫山遍野中间翻滚而下的蛮兵,阁罗凤果断下令立刻回撤。顿时万余蛮兵连滚带爬的往下撤离,后面跟着又一轮弓弩的射击,再次死伤数百人后退到了安全的距离下。
  阁罗凤脸色阴沉来到山包下方,仰头看着上方山坡顶端。唐军将黄色龙旗和写着大大的“王”字的帅旗在山包顶端升起,在阁罗凤看来,这是一种嘲笑。
  “阿豹阿虎何在?”阁罗凤冷声喝道。
  两名蛮族将军赶到阁罗凤身前跪拜行礼。
  “准备进行毒瘴攻击,让他们尝尝我南诏军让人胆寒的手段。”阁罗凤沉声下令道。
  “国主,这么早便要用毒瘴么?”阿豹和阿虎均觉诧异。
  毒瘴攻击是南诏军最凶狠的攻击手段,但从不在战事一开始便展开攻击,除非是以少打多,或者是在战事即将失败的时候才会用处的救命手段。因为毒瘴难以收集,往往数年时间才能收集到足够可以一战的瘴毒粉末装备兵马。而这当中会死很多的人,会消耗很多的抵消瘴毒的珍贵药粉。这种攻击手段一般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决不会用的。
  阁罗凤眼望山顶咬牙道:“用,我不想跟唐军多做纠缠,他们显然是有备而来。配备了强弓硬弩准备好了同我在此消耗。而山包背面,他们正在架设索桥铺设栈道,一旦被他们搭好了桥梁,他们便可以全部渡过南岸,我们便无法抵挡了。”
  阿豹点头道:“国主说的是,我立刻去准备。只是我们的毒囊数量不多了。”
  阁罗凤道:“我们还有多少?”
  阿豹道:“山南部上次泸水之战中用尽了毒瘴,现在只有洱东、洱南两部有一万多毒囊的配备。这么大的山头面积,数目少了恐怕不成。再说今日还有些风势,臣担心……”
  “不用多说了,全部用光毒囊,在东北面上风口释放。用双层滕盾做掩护,至射程之内以弓箭将毒囊射上山顶。你们带两万人在山下准备冲锋,毒瘴一起,你们便冲上山顶,将唐军一个不留全部杀光。”
  “遵国主之命。”阿豹和阿虎齐声跪拜,起身后立刻飞跑开去准备。
  不久后,靠近东面崖壁的一面山坡上,数百只巨大的藤盾像是一堵堵墙壁一般竖起,每张藤盾长宽都超过两丈有余,后面躲着五六十名蛮兵弓箭手。十五名蛮兵大力士举着这些巨大的藤盾,像是一只只缓慢蠕动的乌龟一般往山坡上爬去。
  进入两百五十步的距离,山顶上的唐军弩箭手开始瞄准这些乌龟壳进行设计。又粗又长的铁头弩箭从山顶上居高临下射下来,射中藤盾的顶端带来巨大的破坏力,藤盾表面被射的爆裂开来,碎裂的藤条漫天飞溅。
  但是这些用晒干粗如儿臂般柔韧的野山藤密密编织而成的双层藤盾并没有散架。即便被威力巨大的强弩造成破坏,但整体的结构并没有受到破坏,也没有被洞穿,这多少让躲在后面的蛮兵们惊慌的心情稍稍安定。
  山坡下的阁罗凤也长舒了一口气,藤盾的还是起作用的,不枉费制造这数百张巨大藤盾所耗费的人力财力。看来今后还需要想办法多多造出这些玩意儿,对同唐军作战还是很有用处的。若非盾牌数量只有不到两百件,今日倒是完全可以凭借这些盾牌冲上山顶。
  连续不断的强弩攻击也并非毫无作用,连续数次击中某个部位还是能将双层藤盾击穿,并将藏在后面的蛮兵士兵射杀。而且巨大的冲击力也让处于陡峭山坡的蛮兵士兵们举步维艰,稍有不慎便会连人带盾翻滚下山坡去,这情形发生了数次。
  宋建功眉头紧皱看着逐渐逼近的这些巨大的龟壳保护下的蛮兵,从数量上来说,这几百藤盾只能保护数千蛮兵冲上山来。这么点蛮兵冲上来无异于找死,阁罗凤不至于这么蠢。宋建功其实心里很有数,这种藤盾虽然有很强的庇护能力,但却经不住火箭的攻击。只需数百只火箭钉上盾牌,片刻之后那些蛮兵耐以庇佑的盾牌便会化为灰烬。但宋建功并不想这么做,因为他已经发现了三面山脚之下下,蛮兵的大队兵马也正蠢蠢欲动,似乎要进行冲锋。看看山顶上的风向,宋建功意识到这些蛮兵是要做什么了。
  山坡上躲在藤盾后面的数千蛮兵终于停下了脚步,山顶上的唐军也停止了攻击,这很古怪。但蛮兵弓箭手们可没想那么多,他们已经到达了可以射箭的射程。一声令下,所有的藤盾竖起在山腰上,形成一排排巨大的墙壁,墙壁于墙壁之间露出足可射击的空间。数千蛮兵弓箭手从腰间取出毒囊挂在箭尖上,从藤盾后方露头,弯弓搭箭朝向山顶的天空射出箭支。
  嗖嗖嗖!咻咻咻!这些箭支跨越百余步的距离落在唐军的工事内外,撞击在岩石上,树木上,盔甲上。蓬蓬蓬!一只只毒囊撞击破裂,一朵朵彩色的烟雾开始升腾。
  黄色,红色,绿色,粉色,黑色,蓝色,紫色。你能想象到的所有色彩在这些毒囊爆裂之后升腾的烟雾里都能看到。这些彩色的烟雾相互融合、扩张、弥散。不一会儿便将整座山包的顶端全部笼罩,让整座山顶变成一片混沌。
  “毒瘴攻击。大规模的毒瘴攻击。这阁罗凤倒也毫不手软,一交手便用了这歹毒的攻击手法了。”泸水北岸的山崖上,王源和李宓等众将领看着对岸山包上升腾起的巨大彩色烟雾,均表情严肃。
  “但愿那些面具能起到作用,这么高浓度的毒瘴攻击,这是要一举吃掉宋将军的一万五千人呢。”李宓紧皱眉头担忧道。
  王源点头道:“我对面具的防毒瘴能力是有信心的。但这些面具是鲜于大帅主持制作的,这之后没有时间做任何测试。我们只能祈祷鲜于大帅没有偷工减料,没有减少工序,不要影响这面具的功效了。”


第427章 意外
  浓厚滞重的毒瘴笼罩着山顶,像是给山顶披上了一条彩色纱巾,映照在碧空白云之下,显得瑰丽而绝美。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种美丽笼罩之下的山顶是一处杀人的修罗场。
  毒瘴随着微弱的风力自东往西缓缓的横扫过整个山顶的地面。这正是阁罗凤意想之中的绝佳情形。这样一来整座山顶上的唐军将毫无遗漏的遭受瘴气的攻击而无一遗漏。
  山坡下方,准备进攻的两万蛮兵纷纷开始吞服抵抗瘴毒的白色药粉,相较于毒瘴的收集而言,这药粉更是珍贵异常,是生长于大雪山悬崖峭壁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药材。采撷难度极大,危险性极高。随着毒瘴作为攻击手段成为南诏各族攻击对方的武器使用,对这种药材的需求量也大大的增大,这种药物的数量也逐渐稀缺,所以为了即便是南诏蛮兵也只能携带少量的份量保命,份量不足的情形下,这些蛮兵在冲入毒瘴杀敌之后往往也会因毒瘴的毒性而引发对身体的损害。但即便如此,阁罗凤也顾不得了。
  吞服了药粉入肚,冲锋的号角便立刻吹响。阁罗凤再次亲自敲响大鼓,阿豹阿虎两位南诏蛮兵首领各率一万兵马对山顶发动猛攻。漫山遍野是呼喊冲锋的蛮兵士兵,他们并非如宋建功所言是光着身子挂着草帘的样子,其实他们也有盔甲穿,大量的藤甲是他们最常用的防护手段。只是南诏蛮兵在冲锋杀敌时习惯于裸着上身,取下藤制头盔,一来更加灵活,二来他们也要用纹满花纹的青紫色的面孔对敌军进行恐吓。
  两万多蛮兵迅速冲上半山腰,这里已经是向前遭受唐军攻击的范围之内,但混沌瘴气笼罩的山顶上没有一只羽箭射下来,这说明对方全军已经尽数被毒瘴毒的晕头转向。这毒瘴并非能立刻致人死命,甚至很多人在脱离毒瘴后还可以醒来恢复反击之力,所以最佳的攻击时间便是在毒瘴笼罩之后将散未散之时,这也是为何蛮兵们需要携带那种珍贵药粉冲入瘴气的原因。
  未遭遇任何弓箭的射击,这大大鼓舞了蛮兵们的信心,他们疯狂呐喊着往上猛冲,甚至有人为了快速攀爬而丢掉了手中的木质盾牌。
  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山顶瘴雾中的唐军旌旗都能依稀辨别轮廓,起伏连绵的唐军临时修建的工事墙也能看到在毒瘴中的影子了,山顶已经近在咫尺了,但唐军依旧没有任何动静。阁罗凤悬着的心也落了地,将手中的鼓槌交给身边的鼓手,自己拔起插在身边的长枪准备亲自冲上山顶屠杀唐军。然而,就在他刚刚迈出两步,猛听到山坡上传来凄厉的惨叫声和大量箭支破空时发出的恐怖的嗡嗡声。
  山坡上的蛮兵在接近工事四五十步的近距离之后,猛然间从雾蒙蒙的毒瘴之中,无数箭支毫无征兆的破空而出,如此近的距离,头排的蛮兵甚至连最基本的反应都没有,便被强劲的箭支齐齐撂倒。强弓强弩射出的弩箭产生了恐怖的杀伤力,将他们身上可怜的藤甲穿透并且穿透了他们的身体。
  相较于弓箭而言,臂张弩的攻击力更是惊人,它们本就是善于平射的武器,当粗大的弩箭箭支带着强劲的力道从烟雾中击中某人的身体的时候,箭头的铁刃会爆发出一团血肉。就像是被铁锤击打的西瓜一样会爆开来,造成视觉上的极大冲击。
  而且,即便是击中了碎石和草木,这些弩箭同样可以用铁箭头将土石草木击飞,力道不衰的击中后方的蛮兵。
  蛮兵士兵呆了数息,紧接着便发出惊恐的呐喊,有的人开始掉头往山下逃。指挥南侧进攻的阿豹大声吼叫:“冲上去,冲上去,回头便是死路。”
  蛮兵们反应过来,这么近的距离只有冲上去才是正确的选择,这时候掉头往下跑,在很长距离内将会被笼罩在唐军的箭支之下,难以逃得性命。
  于是,顶着密集如大雨瓢泼般的箭支的射击,蛮兵们不顾一切发动冲锋,他们利用石块、土坡、以及他们身上携带的小型木盾作为掩护,如蚂蚁般疯狂往山顶冲锋。
  然而这样做的代价是巨大的,几十步的距离倒下的蛮兵不计其数,每靠近一步,几乎都要付出数百人的代价。无数中箭的身体顺着山坡翻滚而下,无数被臂张弩击中的身体爆发出鲜红的雪肉烟花然后滚下山坡。尸体滚落,连带着山坡上的石块也滚滚而落,激起烟尘滚滚,像是发生了一场雪崩一般。
  “蠢材,还不撤退。这还如何进攻?”阁罗凤在山脚气大骂。
  山脚下的传令兵吹起撤退的号角,阿豹和阿虎听到号角之声赶忙又下令撤兵。一众蛮兵立刻掉头,沿着山坡连滚带爬的滚落下来。而唐军也似乎并没有追着他们的屁股射箭。只是胡乱的朝山坡上毫无目的的射出一轮轮的箭雨,直到瘴毒烟雾变的更加的淡薄,已经能看清楚情形,才停止了这种漫无目的的射击。
  纷乱溃败的蛮兵退回山下,个个惊魂失色,不知道为何毒瘴失去了作用,怀疑是得罪了神鬼,以至于神鬼显灵降下了惩罚。阁罗凤立刻将这种恐慌情绪弹压下去,声称信奉的鬼神没有抛弃他们,山顶上的唐军也受到了重创,呵令众人停止传播流言蜚语。在连续斩杀十几名被恐惧吓得失去理智,满嘴胡言乱语的蛮兵士兵后,终于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