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唐-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源笑道:“大丞相可要保重自己啊,有时候操劳过甚可容易老的快呢。两国交兵之事大丞相恐操碎了心,见老也是可以理解的。”
  倚祥叶乐淡淡道:“说笑了,话说两位大帅,你们大唐皇帝陛下可有圣旨抵达?两国和议之事是否可谈?咱们还是谈正事为好。”
  王源笑道:“这么快便直入主题了么?好吧,我大唐陛下圣旨已到,圣旨的意思不妨告诉你们知晓。若是和议的条件让我们满意,那我们便休战议和。否则便……”
  “否则便怎样?”倚祥叶乐道。
  “否则便战,打出个结果来。”王源微笑道。
  “你们要战便战,当我们吐蕃人怕了你们不成?”额那儿古怒声喝道。
  倚祥叶乐忙摆摆手示意额那儿古不要这么冲动。
  王源看了额那儿古一眼笑道:“额那儿古大将军,你好大的脾气啊。要战便战,嗯……咱们又不是没战过。十六万兵马攻六万兵马,结果却自己损失了六万人。不知领军的大将军是哪一位?定不是你额那儿古将军,口气就不像。嗯一定不是你。”
  王源一边说话,一边摇头,语气中满是调侃之意。额那儿古怒不可遏,当即便要反唇相讥。倚祥叶乐冷声道:“大将军,咱们是来谈两国的大事的,可不是来和孩童一般吵架拌嘴互相对骂的。”
  这句话既是提醒额那儿古不要冲动,也是讽刺王源像个孩童一般的跳脱,可谓连消带打,老练之极。
  王源浑若不觉,笑嘻嘻的道:“罢了,说正事,我可不喜欢斗嘴。能动手的尽量别吵吵。我看这位额那儿古大将军是决意同我大唐一战了。”
  倚祥叶乐皱眉道:“王大帅,何必如此?话说大唐皇帝陛下的圣旨之意是同意我们两国修好。说是条件满意便可议和,但不知是什么条件才可称为让你们满意的条件呢?”


第658章 凌辱
  王源笑道:“大丞相,你的这个问题我想请高仙芝大帅来回答你。实不相瞒,高仙芝大帅亲自拟定了一些和议的条款,既然大丞相急于知道,便请高大帅说一说便是。”
  倚祥叶乐朝一旁端坐的高仙芝抚胸行礼道:“高将军,便请说一说吧。”
  高仙芝自从见到倚祥叶乐和额那儿古之后脸上的笑容便收敛了起来,脸上的表情严肃之极,和王源的胡搅蛮缠插科打诨截然不同。这本就是事前商量好的策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闻倚祥叶乐相询,高仙芝轻捻黑髯,沉声开口道。
  “大丞相,高某确实拟定了几项条款,确保贵我两国停战息兵的前提是,这几项和议须得让我大唐陛下和朝中官员满意,我想本人拟定的这几条只要贵国能同意,必会让我大唐朝廷上下都觉满意,这和议也将顷刻间便能达成。”
  “愿闻其详。”倚祥叶乐点头道。
  高仙芝道:“那你们便听好了。我们的第一个条件是,贵国须得割让念青唐古拉山之北、牦牛河金沙江以东的土地归于我大唐疆土之中。另外。西边的大勃律国已经宣布为我大唐属国,贵国从此不得再出兵大勃律国,帮他们对抗我大唐。”
  “什么?”倚祥叶乐满脸怒容,失声叫道。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此事绝无可能。”额那儿古再一次拍案而起。
  倚祥叶乐万万没想到,大唐的胃口这么大,第一个条件便已经超过了他的底线太多。割让念青唐古拉山之北的地区,那岂非是连青海湖周围的大片沃野割让给了大唐。那里可是吐蕃的物资和粮仓的盛产之地,虽然此刻苏毗族作乱,但那些地方迟早会被重新征服纳入吐蕃版图的。而且,念青唐古拉山山口以北还包括扎陵湖鄂陵湖两湖之地的三座重要的城池,多玛城、羚羊城和石堡城。那也是北地防御大唐的重要屯兵基地,等于放弃了两湖三地,唐军便可往南推进近四百里,而吐蕃的防线便只能收缩到唐古拉山口一带了。
  更别说条件中还提出要将牦牛河和金沙江以东的大片土地割让,那岂非连牦牛城,野牛城和律賁城都要名正言顺的归于大唐。大唐兵马在吐蕃东部的势力便一下子推进了近五百里,直入吐蕃腹地了。
  “岂有此理,这一条决不能答应。你这轻巧巧一句话,我大吐蕃的一半疆土便归于你们大唐了,这条件未免太苛刻了。若要答应此条换取和议达成,那本人可以现在就答复你们,我大吐蕃国宁愿死战到底,哪怕最终灭国,也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这条件若是答应了,和灭国有何区别?”倚祥叶乐愤然叫道。
  高仙芝面带冷笑道:“大丞相,你可别忘了,上述地区你们现在控制了多少?还不尽在我大唐控制之下?事实上达成此议后我们还要退兵让给你们几百里的土地呢。”
  倚祥叶乐怒极反笑道:“高大帅,你们现在确实占领了我吐蕃大片国土,但那是攻下占领,而非我吐蕃认可之事。我吐蕃国随时可以反攻夺回。和议割让便是我吐蕃国承认将那些地方给你们唐朝,今后也不会派兵夺回,这可是两码事。高大帅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高仙芝摊手道:“我看不出这其中的区别,我只是觉得你们似乎还占了些便宜才是。诚然,你们也可以派兵夺回,但如果你们能做到这一点,咱们又何必在这里谈什么和议的条件。你们吐蕃人可不是轻易同人媾和的,除非你们山穷水尽了。我高仙芝同你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我能不了解你们么?”
  王源在旁暗自偷笑,高仙芝确实是个说话耿直之人,也从不拐弯抹角留有余地。不过高仙芝也确实看透了吐蕃人。吐蕃人只要有一分的希望他们才不会来谈什么和议的条件,现在他们正处于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才会有今日的和议。高仙芝毫不留情一针见血的点明了这一点,倒也是将事情直接摆在了台面上。
  倚祥叶乐怒道:“按照高大帅之意,我们这和议似乎也不必谈了,原来你们是这么看待这场和议的。我吐蕃国是诚心诚意的希望两国罢兵修好,甚至愿意为此损失本国的利益委曲求全,看来我们的一番诚意却被你们当成驴肝肺了。”
  高仙芝冷笑道:“莫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好像你们受了多大委屈似的。我大唐对你们吐蕃可谓仁至义尽。我大唐为了稳固同你们的关系,自建国以来屡派公主和亲。此举反倒被你们吐蕃人视为我大唐懦弱之举。你们得了人之后还是依然故我,这么多年来,两国边境战事十之八九是你们挑衅而起。现在却来怪我们没诚意。你会同一头白眼狼讲诚意么?”
  倚祥叶乐既尴尬又恼怒,拂袖道:“好,既如此,这和议还谈什么?不谈了便是。”
  高仙芝摊手耸肩道:“轻便。”
  倚祥叶乐气的身子发抖,但又不能拂袖而走,只拿眼睛看着笑眯眯的王源道:“王大帅,你也是这个态度么?你若也是抱着这个态度,那么这和议便作罢了便是,咱们拼个你死我活便是,大不了灭国,但决不可辱。”
  王源咳嗽一声摆手道:“何必这么激动?大丞相,坐下说话便是。双方交战日久,难免有些火气,言语上的冲突在所难免。我们大唐陛下都有议和的旨意,当然是有诚意议和了。除非大丞相你根本不想议和,那便另当别论了。”
  倚祥叶乐怒道:“但你们提的这是什么条件?这条件摆明是不想议和成功,我吐蕃诚意谈和,但却根本无法答应这样的条件的。”
  王源呵呵笑道:“我说大丞相,议和议和,不议哪来的和?就好比市集购物,有人满天开价,有人就地还钱,最后双方会找到一个都可以接受的价格。你觉得高大帅的价钱开的高了些,大可以讨价还价便是。没准我们便能达成共识,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那个点。大丞相这是怎么了?怎地如此不淡定?这可不合您的身份呢。”
  倚祥叶乐被王源这么一点,倒也立刻意识到自己确实有些鲁莽。也许是国中的纷乱让自己心绪不宁,导致自己居然就此失态,这可不是自诩淡定宽广平和的倚祥叶乐喜欢的自己。王源话糙理不糙,这可不就是一场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谈判么?确实是自己不淡定了。
  倚祥叶乐无声朝王源拱手,倒是有些感谢王源的提醒。这次和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自己若愤而离席,岂非是坏了大事。
  “这才对嘛,喝杯酥油奶茶消消气,天气确实有些热,一会儿我命人送几颗冰镇大西瓜来咱们降降火。”王源笑眯眯的道。
  倚祥叶乐还挺听话的,真的就端了酥油茶喝了几口,然后便当真变得气定神闲了。
  “这第一条暂且放下,稍后咱们再议短长。高大帅,但不知后面的条件是什么。何不一并说来听听。我倒要看看到底有多苛刻。”
  高仙芝淡淡道:“第一条你都已经要暴跳如雷了,后面的你肯定也是不爱听的。”
  “这次和议恐怕没有本人爱听的话,我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倚祥叶乐道。
  高仙芝道:“好,那便说给你听。第二条便是战争的赔偿。我大唐兵马近二十万如今只剩下了七万。阵亡伤残了十三万人,这些人都是我大唐的大好男儿,我们都要给予厚恤和赡养。这笔费用我们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大概合一千万贯。所以这笔钱需要你们出。”
  “想疯了吧你。一千万贯,你们大唐是不是穷疯了。”额那儿古瞠目骂道。
  王源笑道:“额那儿古大将军,这还不包括我军中发射的霹雳弹的三百万贯成本。你若觉得不开心,索性我加上这三百万贯,让你一并的不开心。你不开心了,我便开心了。”
  额那儿古怒目而视,气的咬牙切齿。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倚祥叶乐却没有发怒,只是淡淡说道:“你们阵亡伤残了十三万人。要我们给你们赔偿这笔费用。呵呵,但我吐蕃兵马伤亡了二十八万,但不知我们这笔费用找谁去要。”
  王源咂嘴道:“找你们赞普要啊,难道找我们要不成?”
  倚祥叶乐冷笑一声道:“高大帅,请继续说条件。我现在对后面的条件非常的感兴趣了。我很想知道,你们到底想了多少这些让人恨不得拂袖而去的条件。”
  高仙芝微微一笑道:“第三个条件,和议达成之后,贵国需对我大唐称臣纳贡。称臣不必多说了,纳贡之物准许你们以贵国特有出产之物替代。每年向我大唐进贡羊五万头,牛三万头,驼两万头,马匹两万匹。同时,我大唐皇帝陛下喜欢你们吐蕃国特有的猛兽雪豹,你们需的每年进献两头。”
  倚祥叶乐强自忍着不发火,憋得脸上通红发紫,尴尬苦笑道:“你们这是要把我们踩到泥潭里,永世不能翻身了。我吐蕃国一年牛羊驼马也不过几十万头,你们张口便要去十二万头,那我们还有活路么?呵呵,称臣于贵国么?那和灭国还是无异了。”
  额那儿古拉着倚祥叶乐的衣袖道:“大丞相,咱们走吧,跟这帮狡诈贪婪的唐人是谈不拢条件了,咱们死战卫国便是。哪怕是战死了,也绝不受他们这样的欺辱。”


第659章 达成
  倚祥叶乐当然想一走了之,但是他不能。躺在逻些城王宫中的尺带珠丹冰冷的尸体,挂着眼泪哇哇啼哭的即将继位的小赞普,吐蕃国百余年的基业。这些都在提醒倚祥叶乐不能冲动,要以大局为重。今日无论如何是要达成和议的,哪怕再受羞辱,也不能放弃。这是自己在尺带珠丹弥留之际的承诺。尺带珠丹临终时告诉倚祥叶乐,宁忍一时之辱,也要保证吐蕃国的基业不至于土崩瓦解。
  倚祥叶乐没有走,反倒重新整理思绪开始认真的就这三个条件进行讨价还价。事实上高仙芝口中的这三个条件确实是漫天要价,就连他们自己也不会相信倚祥叶乐会同意这三个条件。但所谓求高得中,求中得低。在占据绝对的心理优势的情形下,满天要价或许会得到不错的结果。
  第一个割地的条件的谈判便进行了两个时辰。围绕着这个和议的条件,双方唇枪舌战争论不休,摔碎了数个茶碗,掀翻了几张桌子,甚至还互相问候了对方的亲属,终于在夕阳落山之前达成了共识。
  割让唐古拉山口以北之地是不可能的,青海湖一带是吐蕃的命脉,吐蕃决不可能放弃北边的沃野。但倚祥叶乐做了关键性的让步,那便是两湖一带的石堡城。倚祥叶乐同意将石堡城和多玛城割让给大唐驻军,这也是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来此战便是因为石堡城而起,围绕着石堡城进行了数场大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超过了二十万,最终互有胜负。这石堡城也是大唐玄宗皇帝一直心心念念要得到的地方。倚祥叶乐同意割让石堡城,这一点是肯定能让玄宗高兴的。
  两湖三城中割让了一湖两城。东边的羚羊城虽然没有割让给大唐,但倚祥叶乐承诺,决不在羚羊城囤积重兵,而只是象征性的驻扎守军五千。对于大唐而言,能拿到石堡城和多玛城之后,整个吐蕃北境的格局便有了巨大的改变,大唐的兵马终于能从碎石山大营往南推进两百里,在石堡城建立大营。这样一来,以石堡城为核心,掌控住吐蕃北境方圆百里之地的控制权,将来随时可作为跳板,威胁吐蕃的腹地,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至于羚羊城,那曾经是李光弼率兵轻松夺取的城池,吐蕃人为了面子保留这座城池在两湖之地,但其实要想拿下此城易如反掌。而且吐蕃人也不允许驻扎超过五千兵马,这便是说,其实两湖之地尽归唐军掌控。
  对倚祥叶乐而言,保住了青海湖周围的大片沃野之地意义重大,石堡城虽然割让给唐人,但吐蕃可以在南边两百里处格里木河和通天河两条大河的沿岸重新扩建城池驻扎大军。一来可以掌控青海湖之地,二来也可作为唐古拉山口以北的重要防线。这两条大河足可将唐军往南和西南两个方向的进路截断,起到很好的防御效果。而能够保留羚羊城的控制权也是意义重大,羚羊城无需驻扎太多的兵马,那只是一个摆在唐人身边的钉子,通过羚羊城可随时刺探唐军的动向,起到预警的效果。
  总之对双方而言,各有所得。吐蕃人虽然吃亏,但却在接受的范围内,所以倒也皆大欢喜。
  西边的大勃律国之事,倚祥叶乐并未做更多的争辩。大勃律国已经为大唐兵马所征服。高仙芝在大勃律国重新立了国主,那国主已经宣布效忠大唐成为大唐属国。对于吐蕃而言,虽然失去了西边的缓冲之地,但于目前而言,这些事还不能危及吐蕃的存亡,最多是格局上的被动,所以倒也无需在这上面太过较劲。
  争论的第二焦点便是吐蕃东边的城池。按照高仙芝的说法,牦牛河和金沙江以东的所有土地割让给大唐,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律賁城是东境的门户,那也是不可能割让的,但却是大唐最想要的。双方围绕着律賁城的归属相互扯皮,陷入僵局之后,最后王源出来说话,提出了将野牛城永远割让大唐,并附带野牛城周边方圆一百里的地域统统归属于大唐作为交换条件,然后大唐放弃要求割让律賁城的请求。
  王源的要求让倚祥叶乐喜出望外,野牛城的割让是必然的,根据王源的提议,实际上只是将野牛城周边的百余里土地换取了律賁城的保存。那百余里地可都是沙漠啊,就算不割让,又有谁去在乎那百里的沙漠之地?
  高仙芝觉得很意外,他不知道王源为何要提出这明显吃亏的条件。但王源作为议和正使,他既然说出的话,高仙芝是不会反驳的。高仙芝和倚祥叶乐哪里知道,野牛城才是王源真正想要的城池,那里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