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唐-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犯糊涂。一旦我开始攻城,到时候你再想投诚,怕便再无机会了。”
  王源呵呵笑道:“史元帅,你就别吹牛了。你拿什么攻?用你手下士兵的血肉之躯么?我有百万劲弩,都给你们预备着呢。”
  史思明冷笑道:“你以为毁了我的攻城器械便可高枕无忧了么?我军中工匠数日之内便可重新打造上千投石车,无非是耽搁几日罢了,到时候必踏平通州城。”
  王源打个阿欠道:“史元帅,咱们也不要在此斗嘴了,本以为你是要攻城的,但现在看来你只是来耍耍嘴皮。作夜在你营中放火杀人闹腾了一夜,我还有些犯困,相信你也没睡好。既然你没打算攻城,我看咱们就散了吧。我还想回去补个觉。什么时候你投石车造好了要攻城了,咱们再来大战一场见个真章。这几日我也不去骚扰你,你也莫来烦我,咱们过几天安稳日子,你看如何?”
  史思明气的要命,刚要说话,城头的王源已经摆摆手带着人不见了踪迹。史思明无奈,只得拨马而回。恨不得立刻下令攻城,捉到这惫懒小子好好的整治一番出出气,但终于理智战胜了冲动。没有攻城器械的协助,攻城就是自找不痛快,还是暂且忍一忍为好。
  连续数日,叛军伐下大批的林木在营前打造投石车,进度也相当的可观。史思明是领军的老手,他的军营中随时带着众多的工匠,便是备不时之需。在数万兵马的协助下,三天后,七百架投石车重新制作完成。虽然临时制作的投石车不能和正规的投石车相比,但史思明只需要它们能望城头抛石,至于歪歪扭扭的造型,别别扭扭的样式倒也不用去计较了。
  三天来,王源确实遵守承诺,没有去再来骚扰。城里城外相安无事。而且更重要的是,王源居然没有任何调兵前来的意思。这几日无一处兵马抵达通州,甚是让人疑惑。
  史思明心中很是疑惑,难道王源真的以为凭着城中的六万唐军便能抵挡住自己的进攻?亦或是这小子又在玩什么鬼名堂?总之,这件可喜的事情,却让人变得疑神疑鬼起来。
  四月十八日晚,所有的攻城准备都做好了之后,史思明在中军大帐中召开了战前的军事会议,布置攻城方略,准备于次日上午发动猛攻,争取一天时间拿下通州,解决拖延了好几日没有解决的事情。
  正当史思明调兵遣将忙活不停的时候,一封从数百里外送达的急件抵达了叛军大军军营。送信的士兵累得路都走不动了,下马之后双腿无法站立,被亲卫拖着进了中军帐中。
  “史……史元帅……尹将军急信。”送信的士兵开口说了这一句便一头栽倒在地昏厥了过去。
  史思明忙命人将他抬去救治,同时将送信的士兵身上的那封信取出观瞧。信确实是尹子奇写的,尹子奇率六万兵马驱赶着十多万百姓伪装成二十万大军逼近庆州,行调虎离山之计。虽然没有成功,但史思明其实并不担心。因为唐军的主力在通州,陇右道唐军不过数万兵马,尹子奇与之实力相当,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当史思明拆开信看了几眼后,顿时面色大变。那是一封求救信,七日前陇右道的唐军主动出击进攻尹子奇驻扎的邠州,仅仅一夜,邠州被破,尹子奇仅仅带着一万余兵马突围成功逃向长安。而唐军五万余兵马正朝着长安禁军,估计五六天时间便要抵达长安。长安城中只有不足三万兵马驻守,尹子奇深知难以守御,故而急件请求史思明回兵救援长安。
  史思明简直要疯了,尹子奇是怎么败的?虽然他的二十万兵马是虚假之数,但他手中却有六万精兵,怎么连个邠州都守不住?一夜时间便被攻破?这蠢货是怎么领兵的?
  邠州距离长安只有四百里,唐军拿下邠州之后数日便可逼近长安,长安现在兵力正在空虚之中,岂非危险之极?长安是不能丢的,要是丢了长安,自己的后路便被截断了,而且安帅必将暴跳如雷,定会严惩自己,这可如何是好?自己正卯足了劲去捉玄宗的当口,怎么出了这等窝囊事?
  帐中所有的将领闻听此消息之后都惊愕的面面相觑,他们也都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震惊不已。
  史思明气急败坏的命人将那名半死不活的送信士兵又抬回帐内,也不管他是死是活,抓着他的脖子逼问唐军是如何攻下了邠州城的。那士兵喘息着说出了经过。
  原来尹子奇本来是兵发庆州郊外耀武扬威的,但他很快便发现,唐军已经识破了他们的调虎离山之计,于是为了安全起见,尹子奇决定退守邠州以防万一。不久后陇右道六万唐军集结主动进攻道邠州城下。尹子奇本对此并不感到担心,因为唐军的兵马只有六万,而尹子奇手下除了拿十余万假冒兵马的百姓之外,光是正规兵马便有六万。六万对六万,又是守城之战,尹子奇没有理由担心。
  然而战事的发展令他措手不及。唐军似乎根本就没有考虑后果,抵达邠州城的当天晚上,攻城战便开始了。唐军用神威炮往城楼轰炸,仅用了一个时辰,城门便被轰塌。到此时其实尹子奇还并不慌张,即便是肉搏巷战,他的兵马也不输下风。然而这时候发生了谁也料想不到的事情,那十余万被抓来的百姓冒充的兵马在被尹子奇逼着去坍陷的城门处堵缺口的时候突然倒戈。本以为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的这十余万百姓一旦倒戈却个个猛如虎狼,尹子奇的兵马根本就抵挡不住他们和唐军的联手攻击,终于城门城墙全部失守。
  尹子奇知道无力回天,带着一万兵马逃出南门逃往长安。在路上他得知了唐军拿下邠州后毫不停留直扑长安的消息,这份信便是他在逃往长安的路上写下的,命自己的两名亲卫一刻不停的穿越蜀道赶来向史思明求援。两名亲卫一路前来,其中一名因为太过疲劳在穿越栈道时摔下山谷而死,这一位倒是撑到了通州城下。
  一口气叙述了整个过程,那送信的亲卫再也支撑不住,再一次昏了过去。史思明铁青着脸摆手命人将他抬出,回首看着帐中众将。所有人都大眼瞪小眼,默然无语。


第779章 抉择
  大帐之中一片寂静,巨烛的火焰微微摇摆,烛花爆裂发出轻微的劈啪之声,烛火的火焰也忽明忽暗,照得众将各怀心事的脸庞忽而明亮忽而阴森。
  “诸位,你们说现在该怎么办?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当真教人难以相信。而且又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史思明哑声开口道。
  众将无语,有的动动身子,有的咂咂嘴,没人愿意发表看法。其实这件事的处理办法很简单,立刻撤兵保卫长安,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且不论优劣和得失,光是从安帅的出发点来看,这也是唯一的一条路。长安一旦失去,安帅怕是要暴跳如雷,有人便要倒霉了。
  史思明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他这么问,便是心里不愿回援。谁现在要是提出不回援的建议,史思明一定会附和,但回过头来,安帅要算账的那个倒霉蛋便是这个第一个提出不回援的人。而史思明到时候一定是一推干净的。
  “怎么?难道都无话可说么?诸位都是木头么?竟无一丝的想法?”史思明皱起了眉头,语气也严厉了起来。
  “史元帅,这件事我看还是您拿主意为好。卑职知道,这个选择是两难的选择,回援固然是必须回援的,长安不容有失。然我大军已经做好了准备,就这么拔营回去,岂非是白来了一趟。”高秀岩沉声开口道。
  “然则……高节度使的意思是……”史思明微笑问道。他很期待从高秀岩口中吐出那句“不回援,一力攻下成都。”这样的话来。那样他便可立刻拍板,将来便说是高秀岩等众将一致的意见,而自己难以违背众人的想法,便可推得一干二净了。
  “我的意思是……史元帅做主,我等听从元帅之命便是。”高秀岩的回答滴水不漏。
  史思明难以掩饰脸上的失望,哦了一声,皱眉不语。
  “父帅,儿子认为不能回援,否则便太被动了。唐军的意图便是攻长安逼着我们回援,便可解通州之围。长安不过是一座城池罢了,早已没什么意义,还不如一鼓作气攻下通州,之后拿下成都,杀了玄宗,这比什么都重要。”史朝义忽然起身大声道,他已经憋了老半天了。
  史朝义一开口,众将顿时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有人将这句话说出来而,而且是史元帅的儿子,这可最好不过了。史思明心中大骂,自己这个儿子怎么就这么蠢,难道看不出来自己只是想逼着将领们说出这些话么?这个傻小子居然就这么说出了这番话,这下好了,自己是该附和还是反对?史思明一瞬间都有些怀疑史朝义是不是他的种了,因为他太蠢了,完全不想是自己亲生儿子,没有继承自己半分的机心和算计。
  然而当着众人的面,史思明还不能斥责他,因为史朝义的话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不但不能斥责,还要夸两句。
  “朝义长进了不少,且不说是否正确,但能思考问题,这便是动了脑子。朝义,你很不错,有长进,有长进。”
  “谢谢父帅。”史朝义满脸的得意,终于能露个脸,父帅都夸了自己,看来自己的话没说错。众将都是糊涂虫,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都想不明白,还一个个的愁眉苦脸。喜滋滋的史朝义并没有看见史思明恨不得杀了他的目光和气的抖动的腮帮子。
  “是啊,大公子看的明白,我觉得大公子说的在理,诸位觉得呢?”高秀岩笑呵呵的将史朝义架上了火堆,开始烤。
  “是啊,是啊。大公子还是看的清的,比我等看的都明白。我等也觉得大公子说的在理。”几名将领忙附和道。
  史思明脸色铁青,他默默的记下了那几名将领的名字,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高秀岩的属下,这是要趁机将此事坐实了。
  “这个……朝义的话虽有道理,但也并非全部在理。长安城乃大唐都城,得失意义重大。正因为我们夺下了长安,天下百姓才会对我们寄予希望。若我们失了长安,岂非教天下人失望?况且长安一失,潼关难守。洛阳也受到威胁,那岂非要干系道安帅的安危了。所以长安是不能不救的。”史思明沉声道。
  众将忙闭口不言,果然史思明是不可能不顾长安的,他也无法承受安禄山之怒。
  “那么咱们便立刻拔营撤兵,也无需在这里浪费时间了。”高秀岩叫道。
  “且慢,高兄弟,你不觉得咱们就这么走,太便宜了王源那小子了么?我们被他羞辱了两次,就这么毫发无损的任他逍遥,你甘心么?”
  “那能怎么办?”高秀岩摊手道:“难道元帅想分兵?一军继续攻击成都,一军回撤增援长安?”
  史思明摇头道:“分兵是不可能的,那样会两头不讨好。我的意思是,咱们明日照常攻城,拿下通州,歼灭神策军主力,再回兵救援长安。这样一来可以在蜀地插下一个钉子,下次攻蜀便有立足之地了,二来可以歼灭神策军主力,下次来便轻松自在了。其三,不过是耽搁一天的时间,待明日攻下通州之后,派骑兵先行驰援,步兵后续跟进,几万骑兵可快速抵达长安,也不至于让长安落于敌手。我认为这样一举两得,你们看如何?”
  史思明终于不在隐藏自己的意思,他知道想让手下的这些将领提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是不可能的了。还不如自己直接表态,反正自己不能饶了王源那小子,走之前总是要给他个大大的教训的。
  众将纷纷表示认可,其夸这是两全其美之策。很多人其实也抱着这样的想法,只是不愿说出来,此刻史元帅自己提出来那是最好不过了。
  史思明微笑道:“既然诸位都同意,那么我们便按照计划行事,明日清晨猛攻通州城,争取在午后拿下此城。”
  ……
  天色微明,叛军大营兵马沸腾,人头攒动。数以千计的投石车和攻城器械被叛军推上阵前。步骑兵整齐列队,层次分明的密密麻麻排在城下的大地上,黑压压的像是乌云压城。
  史思明一夜未睡,眼中还带着血丝。不过他的精神是亢奋的,终于能够展开攻城了,史思明还是挺兴奋的。毕竟来到通州城下经历了不少的窝囊事,今日正是扬眉吐气一举挽回颜面的机会。
  黯淡的晨光下,通州城头一片静悄悄,似乎看不到唐军忙碌守城的身影,也不知道唐军在干些什么。但史思明已经无暇去管唐军如何,也没兴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此刻史思明只想着一件事,那便是踏平眼前的这座城池。
  东方的朝阳缓缓的从华釜山的山坡上露出了半个头,将万道金光洒在密密麻麻的攻城大军身上。士兵们的盔甲和刀剑顿时闪出一片夺目的金光,照得城头上下光辉一片。史思明缓缓的拔出腰间的配件,慢慢的举上天空,金光一闪,剑尖猛地向前一挥,同时从他的口中发出沉闷嘶哑的几个字来。
  “即刻……攻城!”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鼓声如雷号角长鸣,叛军全军如沸腾之水,翻滚咆哮起来。巨大的吵杂声震耳欲聋,响彻天地。
  鼓号声中,八百余架投石车在数万兵士的保护下缓缓向前推进,在进入四百步的射程之内后,各自落位。随着一声号令,八百多架投石车几乎同时装上石弹开始了对通州城头的轰炸。
  那可是八百多架投石车的同时投掷,大如碗小如拳的碎石头顿时在通州城上空形成了一片石头的乌云,然后“噼里啪啦”如倾盆大雨般的落下来,瞬间便将城头上下尽数笼罩在一片烟尘里。
  莫小看这些并不大的石头,高空落下的一块哪怕只有拳头大小的石块,若砸在人身上也会教你骨断筋折。若是砸在头盔上,外表虽不见伤痕,但人会一下子被砸晕过去。落在城墙上也有相当大的破坏力。每一块石头砸在夯土城墙上都会让城墙崩塌一小块,这便是投石车可以破坏城墙的原因,成千上万的石块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将城垛砸塌,可以将城墙砸的千疮百孔。
  更何况投石车攻城的目的其实并非是要制造多么大的杀伤力,也并非是要将城墙轰塌。投石车的密集投射是为了压制对方守军,让己方士兵在无干扰的情形下抵达城墙之下攻城作战。压制住城头的守军弓箭手,让士兵们通过危险的两百步距离之内危险地带才是压制的目的所在。
  而眼前叛军八百余架投石车同时发射的威力很好的达到了这个效果。只片刻之后,通州城头便被满天的黄尘笼罩。不仅石块横飞,而且目不视物,守城的唐军就算不被砸死,也统统成了睁眼瞎。
  史思明哈哈大笑,抚须看着城头的战场,心中得意无比。你王源诡计多端又如何?你破坏了我的几百架投石车又如何?我还是能够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你之前的一切作为都是白费功夫,我一样能造出投石车来压制你。
  “史元帅,何时发动兵士攻城?”高秀岩高声问道。
  “莫急,将所有的石弹都投完,咱们先看一会热闹再说。”史思明呵呵笑道。


第780章 土屋
  通州城墙上烟尘弥漫,碎石如雨漫天落下,然而城墙上却空无一人。王源这几天当然没闲着,城下叛军大肆制作攻城器械的情形都看在眼里,岂能不有所应对。
  实际上,数日前王源冒险袭营摧毁对方的攻城器械的时候,倒不是完全因为没有应对的办法,一部分的原因其实也是为了要拖延叛军更多的时间。王源明白,自己只要在通州拖住叛军主力的时间越长,形势便对己方越有利。高仙芝在北边可没闲着,他一定会猛攻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