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唐-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思明他们,朕的努力便将全部葬送在他的手里了。朕可不想我大燕国如秦朝那般,轰轰烈烈而来,却只存两世便亡。”
  严庄不想多嘴,他早知道在赞扬褒奖之后便是些不适合的理由,因为安禄山内心之中根本就不想立晋王。此刻自己只能静静的倾听,让安禄山说出心中的看法,以便可以对症下药想办法扭转这个局面。
  “而且,跟让朕不能容忍的是,朕这段时间如此病重,他居然一次都没来探望朕。朕听说他从长安搜罗了些美女歌姬在府中昼夜享乐。他还是朕的儿子么?他有没有把朕的病痛放在心上?他怕是早就盼着朕快些死吧。连基本的孝道都做不到,他如何有资格当这个太子?”安禄山拍打着椅子扶手,大声说话。谈及被儿子的漠视,他的情绪相当的激动。
  严庄紧皱眉头,他知道安禄山所言不假。安庆绪确实有些不像话,这段时间他确实闹得比较疯。破长安时长安宫中的美女财物他偷偷搜刮了不少。如今,他在洛阳的晋王府中美女如云,都是从长安几大皇宫之中搜刮来的妃嫔宫女,天天花天酒地纵情享乐。对安禄山生病这件事,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他也忙的没空来看望安禄山。没想到这些事情安禄山全部知晓,也都记在心里。成为他不能成为太子的理由了。
  “至于燕王嘛,他虽然年纪幼小,但正如你所言,他聪明伶俐,甚是让朕喜欢。上下人等也都对他很是喜欢,称赞他举止得体,虽然年幼却稳重的很,有王者之风。而且这段时间他天天来探望朕,还带来药物给朕治疗。不嫌弃朕的病体污秽,亲自替朕敷药擦拭。这才是朕的儿子呢,这么小便知道孝顺了,朕如何能不喜欢他?然而他终究年幼,朕担心立他为太子反而会害了他。若朕一死,何人辅佐于他?庆绪么?他恐怕不但不会辅助他,反而会暗中生乱。史思明他们么?他们恐怕会将庆恩当做摆设。这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也是让朕犹豫不决之处。”
  严庄吁了口气,终于开口道:“看来陛下心中其实是属意于燕王殿下的。年纪幼小确实有些不妥,但如果陛下决意立燕王为太子,倒也不用担心太多。陛下只是当太上皇,又非不理朝政。陛下在,谁敢轻举妄动?到了燕王成年,陛下再还政于他,到那时燕王已经长成,即便陛下百年之后,也无需担心了。”
  安禄山摇头道:“朕考虑的不是朕能渡过眼前这一劫的情形。若老天爷不依,非要我安禄山的命呢?眼下的局势岂非一片混乱么?朕一撒手,燕王能坐稳江山么?”
  严庄无言以对,只得道:“陛下不要多想,陛下洪福齐天,龙体很快便会康健的。”
  安禄山摆手道:“朕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这是干系我大燕国未来社稷的大事,可不能马虎。”
  严庄咂嘴道:“然则陛下可有应对之法?”
  安禄山想了想道:“朕可以完全信任你么?”
  严庄愣了愣道:“臣对陛下赤胆忠心,此心可昭日月。”
  安禄山用红肿的双眼对着严庄像探照灯似的上下扫描了很久,终于开口道:“朕信你的话,朕今日召见你来,便是把你当做唯一可以信任的人,朕什么都不瞒你。朕心里确实想立庆恩为太子的,但在立庆恩为太子之前,朕需要给他铺好路,扫清障碍。朕不能让他在朕死后受人摆布,或者是被野心之人夺权篡位。所以朕不得不有所准备。”
  严庄伸手摸摸自己屁股和脊背上的疤痕,那是安禄山数月前下令暴打自己时留下的疤痕。那一次若不是安庆绪相救,自己早已被安禄山给砍了。而即便逃得性命,那一场暴打也让严庄落下了臀部骨头一到早晚便剧烈疼痛的毛病。那天自己的屁股被打烂了,尾椎骨也被打裂了,幸而自己幸运,还能站起来走路,不然自己就要终身瘫在床上了。
  每天晚上,当自己的后背和尾骨疼痛难忍之时。严庄便不断的咒骂安禄山,诅咒他不得好死。严庄早已暗暗发下毒誓,他要让安禄山付出代价。
  而此刻虽然安禄山说的声情并茂,说自己是这世上他唯一信任的人,严庄却心如止水,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感动。他看透了眼前这个肥胖凶残的家伙。安禄山不但心狠手辣而且心口不一翻脸比翻书还快,前一刻还在称兄道弟,下一刻便可能暴怒杀人。他的话根本不能相信,他这个人也不值得自己为他卖命。
  但此刻,严庄却声音激动的连声感谢安禄山的信任,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感谢陛下的信任,陛下如此待臣,臣当肝脑涂地尽忠报效。臣听明白了。陛下是决意要立燕王为太子,但却又怕燕王年幼受人摆布。故而需要做好准备,以防……以防万一陛下发生了不测,燕王殿下也可以坐稳宝座是么?”
  “正是。朕想的便是这件事。所以朕要替燕王解决后顾之忧。”安禄山点头道。
  严庄道:“臣斗胆直言。从陛下刚才的话里臣觉察出两层意思,一是陛下担心史思明他们不会听命于燕王,反而会喧宾夺主利用燕王的年幼控制他是么?甚至……甚至有可能谋权篡位?”
  安禄山道:“这是一定的。史思明父子素有野心,朕活着他们不敢动,但朕如果死了,他们必然会不甘于称臣于庆恩。不瞒你说,这是朕的心病。朕既要防他,却也不能不用他。史思明毕竟久经战阵,领兵打仗经验丰富,还是堪用之人。现在他镇守长安,据闻连王源的兵马都只敢在长安外围活动,攻占些小的州府城池,却不敢直接攻城,这便说明一切了。但他如今手握重兵,一旦我死了,他一定会反。到那时便无人可阻止他了。”
  严庄沉吟点头道:“陛下之言确非无妄之忧。史思明父子确实跋扈的很,臣听说了一件事,不过只是传言,未必是真。”
  “什么事?”安禄山问道。
  “听说史思明攻通州时命他的儿子打头阵,满以为会直取通州,但没想到中了王源的圈套。那一战损失了两三万兵马,一下子便将大军的士气给打到了低谷之中。事后他不许别人谈及此事。而且臣还听说,高秀岩将军并非是自杀而死,而是因为史思明将兵败之责尽数推在他身上,高将军心事重重,回军的路上被神策军偷袭射杀。事后史思明让所有将领闭嘴,只称高秀岩是畏罪自杀,临死还给高将军抹黑。”严庄轻声道。
  “这个混账东西!”安禄山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大声喝骂。因为激动,他肚子上的疮口爆裂,血水流淌而出,腥臭难闻。
  “这个混账东西,朕就知道这里边有文章,他对朕欺瞒,把朕当傻子糊弄。”安禄山咬牙大骂道。
  “陛下息怒,这都是道听之言,未必是真。臣也是从长安回洛阳的几位将军口中私下得知。陛下切不可因此事而发火,正如陛下所言,他手中握有重兵,而且还需要他守住长安呢。”严庄急促道。
  安禄山大口喘息了几声,终于缓缓的靠在椅背上,点头道:“你说的是,小不忍则乱大谋,朕现在还不能同他翻脸。但这个人绝不能相信。你说,该如何应付他?朕如果死了,他不造反的话,朕便不姓安,朕跟猪狗同姓。”
  严庄心中暗笑,猪狗无姓,你要跟猪狗同姓,那只能不姓猪便姓狗了。
  “陛下,臣认为,若要对他加以防范,唯一的办法便是以合适的理由分他手中之兵。不能让他攥着二十万大军,否则将来确实无人钳制他。陛下……陛下若有个三长两短,他若起兵反叛,便是大糟糕之事。”
  安禄山破天荒没有在意严庄说他万一有三长两短这句话,反而点头道:“你的想法和朕想的一样,朕便是想分他的兵。但分他的兵也有讲究,理由是什么?分给谁领兵?既不能引起他的怀疑,又不能削弱长安的防守,丢了长安。更不能让兵马落到朕不信任的人手中,那更是添乱。”
  严庄道:“理由倒是有。近来不是都在议论要往南方进军,占领南方州府,缓解朝廷钱粮物资枯竭之忧的事么?大可以出征南方州府为由,分长安十万兵马。史思明也无话可说。否则无粮供应大军,他也无法守住长安。”
  安禄山喜道:“好主意,就是这个理由。他一定无话可说。不过这样一来,长安岂非危险了?一下子抽调十万兵马,还剩下十万兵马足可守城么?”
  严庄到哦:“陛下,以长安的城防之固,十万兵马足矣。再说兵马不够他不能在长安城中募兵补充么?作为守城之用,新兵也是无妨的。王源的兵马只有十几万,兵力相差无几。又是守城之战,他好意思说守不住么?人家王源六万兵马守住了通州小城,将他十八万大军打的稀里哗啦,他若说十万兵马守不住长安,怕是他脸上也无光。”
  “好,那就这么办。但是这十万兵马交到谁的手里能让朕放心呢?这个人必须是忠于朕的人,而且将来也全心全意忠于庆恩。朕才可放心。”安禄山将两只大桃子眼对着严庄,肥胖的脑袋轻点。
  严庄皱眉思索道:“兵马交由谁来统帅,臣便无法给出主意了。陛下觉得谁忠心不二,便将兵马交于谁统帅便是。”
  安禄山想了想道:“严庄,你能向朕立下毒誓言,为我大燕国效忠,辅佐我安氏子孙绝无二心么?”
  严庄一愣,忙道:“臣一向对陛下忠心耿耿,陛下应该心里明白。虽然臣有时惹的陛下不高兴,但臣那也是出于忠心之言,请陛下明鉴。”
  “朕要你不仅对朕忠心,将来也要对燕王忠心。你可以做到么?”安禄山沉声道。
  “臣……当然能做到,臣是安氏之臣,哪有臣子不忠心主上的。”严庄沉声道。
  “朕要你立誓。立下毒誓。”安禄山冷声道。
  严庄紧皱眉头,但还是缓缓开口道:“臣立誓,臣严庄此生忠于安氏皇族,绝无二心。谁若与安氏为敌,便是我严庄死敌。严庄必与之死战,浴血不休。若违此誓,愿遭天诛地灭,五马分尸而死。”
  安禄山脸上露出笑意来,声音柔和道:“好好好,这便好了。严庄,朕决定了,朕要将这十万兵马交于你统帅。朕要封你为大燕国丞相并南征大元帅之职。你给朕记着,将来无论谁不敬燕王,你都必须杀了他,效忠燕王,保住我大燕国的江山。”
  严庄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声音却很惊讶的道:“这……这如何使得?臣岂能担当如此大责?”
  “莫忘了,你是立了毒誓的。”安禄山喝道。
  严庄叹了口气,跪下磕头道:“臣……遵旨。”


第828章 夜袭
  王源和公孙兰回到兵马歇息的谷地之时天已经全黑了,二人回到山谷之中,李欣儿赵青等人都已经等得心焦。李欣儿已经在要求赵青和谭平整顿兵马前去接应了,因为她担心王源和公孙兰出了事。
  见到两人归来,众人都长舒了一口气。均七嘴八舌的询问情形。王源立刻召集李珙赵青谭平以及几位妻妾商议夜袭壶关之事,将大致的情形说了一遍后,众人均对壶关之中的另类格局惊叹不已。
  “王元帅,若真如你所言,这关隘当真能拿的下来么?这样的布局,慢说咱们只有三千兵马,便是再多几倍也未必能拿下来啊。”李珙愁眉不展,发声道。
  “丰王爷,你是不知我家大帅的本事。这座关隘虽然险峻,但比之攻吐蕃时的那座墨脱城却是根本不及了。你等着开眼便是,大帅必有良策。”赵青笑道。
  “哦?不知王元帅有何妙策?”李珙期待的道。
  王源微微一笑,当下开始分派任务,讲解办法。其实办法还是老办法,王源带人摸入壶关之中闹将起来,而赵青和谭平则率领兵马伺机攻上关隘,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关隘。只是和上次墨脱城的办法不同的是,这一次王源决定多带些人手摸进去,因为要控制住中间的两道高墙,人少了可不成。这一点想当有挑战性,进去的人必须要抗住敌军一段时间的进攻,而且必须找到高墙上连通关隘内部的城门并且拿下城门。否则外边的兵马攻破了关隘也只能无头苍蝇一般的在甬道中遭受攻击,一点也帮不上忙。
  不过这一次进入壶关却比混入墨脱城容易。那一次是靠着挖城墙一步步攀援上城的,而这一次的青石关隘的隘墙显然是无法用那样的办法的。不过王源在山顶上已经想好了一个快捷进入的办法。这也让王源对今晚的行动充满信心。
  任务分派好之后,众人吃些干粮清水,呆在山谷里静静的等待天黑。夜袭的时机最好是在半夜,兵士松懈疲惫之时最是合适,这之前正好让行程劳顿的士兵们多休息一会儿,养好精神和气力应付晚上的大战。
  王源胡乱吃了些干粮之后,靠在山坡上的一棵大树下眯着眼休息。他也一天一夜没合眼,虽然情绪亢奋,并不觉得十分疲惫,但也需要休息一番为接下来的行动养精蓄锐。周围李欣儿等女也都或坐或卧的各自休息,她们都不来打搅王源,都希望王源能好好的打个盹。
  然而王源闭目刚刚朦朦胧胧要睡着之际,却被一阵悉索的脚步声惊醒。
  “王元帅,王元帅在么?”前方晃动着几个人影,丰王李珙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王源睁开眼来,但见李珙正带着几名随从快步走了过来,朝着自己的方向大声叫唤。
  下方的黑暗之中传来谭平的大骂声:“哪个狗娘养的在大喊大叫?是怕叛军不知我们藏匿此处么?”
  李珙赶忙闭嘴,不敢反驳他不是狗娘养的,而是当今陛下的亲儿子。跟着王源日子越久,他越是明白王源身边的这些人绝对惹不得。这些人除了对王源俯首帖耳之外,谁的帐也不买。本来自己开始的时候还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自己想用皇子的身份来压制他们,后来却发现,原来是他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自己这个王爷,在他们眼中狗屁不是。李珙倒也能忍住,不和他们一般计较,他知道,要想得到王源的支持,便需要隐忍,不能计较这些事情,否则便是坏了大事。
  “我在这里,那是谁要找我。”王源坐直身子沉声道。
  丰王李珙闻声快步走来,眯着眼睛在暗光中辨认着王源的方位,终于凑了上来,压着声音拱手道:“王元帅,打搅你休息了。我有件事想禀报元帅,希望得到元帅的许可。”
  王源轻声道:“什么事?王爷但说便是。”
  李珙陪笑道:“元帅晚上不是要潜入壶关之中么?在下想跟你一起去见识见识。”
  王源笑了:“见识见识么?这可不是去瞧热闹的时候。王爷还是不要瞎起哄,晚上你只能在后方呆着,这可是打仗,不是胡闹。今晚进壶关可比寻常打仗还要凶险,那是深入敌营你懂么?我可以告诉你,今晚随我进壶关的弟兄们必然有人要死在那里,你懂我意思么?”
  “谁要胡闹了?正因为危险,我才要去的。我要向你证明,我是个勇敢的人。元帅的教诲我牢记在心中,所以我不能呆在后面贪图安稳,我要学太宗皇帝,勇猛无畏,身先士卒的杀敌。不经历生死的考验,如何能担当大责。”李珙挺胸道。
  王源无声的笑了。这么多天接触下来,王源对李珙倒是有些了解。这李珙倒是不坏,就是有些幼稚,而且容易冲动。干什么事都是兴致上来便兴致勃勃,兴致一去便兴味索然畏首畏尾。说白了便是个意志不坚之人。早上要进山他还愁眉苦脸,现在要攻城他却兴趣盎然了。王源当然不愿带他去,带个累赘在身边可不是个好主意,搞不好还要送掉他的性命。虽然玄宗说了,他死了无所谓,但王源并不希望他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