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唐-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王源呵呵笑道:“张县令,你放心,会有你和他们交手的机会的。雍丘处于要冲之地,叛军若要南渡攻击,此处乃是必攻之地。战事很快就要来了。”
  张巡点头道:“下官也是这么想的,故而下官才从清源县来到了雍丘。并且招募训练了一万多兵马,便是为了和叛军决一死战。”
  “一万多兵马?”王源惊讶道。
  颜真卿等人也都很是惊讶,张巡在这小小县城居然招募训练了有一万多兵马,当真让人吃惊。
  张巡道:“确切的说是一万一千六百三十名。其中骑兵两千五百人。当然这也是雍丘城和睢阳两地的全部兵马,包括新近招募的五千兵力。后方的清源县睢阳城中几乎都没有兵马,尽数聚集于此了。”
  王源点头道:“你是打算死守雍丘门户,雍丘守住了,后方的城池也就无虞了是么?”
  张巡摇头道:“下官并不这样认为。对下官而言,最重要的是睢阳城,那里才是南下江淮的门户。而且睢阳城的城防坚固,易于防守。当然下官也并不想放弃雍丘,雍丘乃我大唐城池,下官是不可能拱手想让的。”
  王源微笑道:“张县令思路清晰,看来早已有了一套拒敌的想法。张县令本是清源县令,但却不知道为何会来到雍丘?雍丘县本地的官员呢?”
  张巡沉声道:“此事下官正要禀报元帅。下官本是清源县令,但叛军作乱之时,雍丘县县令令狐潮叛变投敌,欲将雍丘献给叛军作为黄河以南的踏板。下官和睢阳太守许远闻听此事甚是愤怒。于是我二人便商议夺回雍丘缉拿叛贼令狐潮。蒙许太守推崇,他将睢阳兵马尽数交付于我,我便率三千兵马夜袭雍丘夺回了此城。可惜让狗贼令狐潮逃了,据说被委任为大将军。那狗贼迟早会引兵而来,所以下官便在雍丘驻扎备战。说起来倒是有些不该,毕竟我并非雍丘的官员,在此驻扎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王源点头赞叹道:“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段事情,张县令所为让人钦佩。还有那位许远许太守,本人也想当面对他表示钦佩之意。你二人一文一武携手拒敌,均为我大唐忠臣良将。”
  张巡忙道:“忠臣良将可不敢当,只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许太守身在睢阳,他负责为我提供后勤之事,睢阳城中也有一大堆的事情,故而他不能在雍丘于我并肩守御。不过下官已经将元帅和王爷到来的消息派人通知于他。他很快就要赶到了。”
  王源笑着点头道:“那可太好了,我也想见见他。盼望着能和他一会。”
  张巡微笑点头。王源转身对丰王李珙道:“王爷,你看看,咱们大唐的官员中有多少为了大唐尽忠效力之人,他们都是我大唐的脊梁呢。有他们在,何愁叛军不灭?”
  李珙点头道:“此次虽元帅一行,本人受益良多。我有个建议,不知元帅认为妥当否。”
  王源笑道:“王爷有什么建议?”
  李珙道:“刚才我听张县令说的那些事,觉得心中满怀敬佩。张县令刚才还说,他在雍丘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毕竟他非朝廷任命的雍丘官员。所以我想请元帅能够给予张县令嘉奖,让他名正言顺的在此领军拒敌,不知可否?”
  王源哈哈笑道:“好建议。王爷倒是有心人,这也正是我心中所想。像许太守张县令这样的官员,理当嘉奖提拔才是。”
  “只是咱们需要回到成都方可请旨嘉奖晋升,时间上恐怕需要耽搁很久了。”李珙道。
  王源微笑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再说本人是大唐相国,任命官员本就是我政事堂议定之事。今日我便破个例,以政事堂首座和右相国之名拟定晋升令。回去后我自会向陛下禀报此事,想必陛下也绝对不会反对的。”
  颜真卿鼓掌道:“好,好,相国说的对,就该立刻嘉奖。”
  王源转头道:“张巡,今日起你便是雍睢太守,主管雍丘睢阳两地军政事务。这样的话你便可放开手脚办事。至于许远许太守,我拟将他调任朝廷。朝廷现在缺少这样的官员,这次正好带着他一起去成都面圣。和颜太守一样,我都要举荐他们担任要职。”
  张巡有些发蒙,一下子便从县令擢升为两郡太守,他还真的有些发蒙。
  颜真卿呵呵笑道:“张太守,还愣着作甚,还不感谢相国擢升之德?”
  张巡恍然醒悟,连声道谢,脸上喜不自禁。


第880章 鸠毒
  当天午后,在张巡的带领下,众人沿着雍丘城墙巡查城防。不得不说这个张巡确实花了不少的心思,雍丘的城墙虽然薄弱,但张巡别出心裁的在城防上做了不少文章,大大增强了城防的坚固。
  张巡在城墙后方建造了大量的“石炮”,作为防守的器械弥补兵力和城防的不足。所谓石炮其实就是投石机的一种,只是这种投石车体积较小,发射的石弹也是拳头大小的小石块,用绳索缠在一起,投射时会成片的砸下,既可伤人又可成为路上的阻碍,可谓心机满满。只是射程很短,不过比箭支多个五六十步的射程,但用来守城却是很好的东西。
  王源纳闷张巡那里来搞得这些石炮来,毕竟内陆州府的少量兵马是不会配备这种重型器械的。一问方知,原来张巡在当县令的时候便不务正业。他不太喜欢管理政务,偏偏喜欢钻研一些兵器和作战器械。买了许多兵书钻研,曾经在清源县便自己动手做过这种石炮。到了雍丘后自然是付诸实施,让人打造了几百门这样的简易石炮作为守城之用。
  王源很是感叹,原来这年头的读书人当中也有像张巡这种人。张巡可是进士出身,在大唐能考上进士可不是一般的难。能考上的都是实打实的真本事,文才必然一流。自己上位的途径其实是一种旁门左道科举的行为,和这些真正的进士出身的人比起来,显得那么的名不正言不顺。而这张巡不但能考上进士,还醉心于钻研兵书器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张巡才是个文武全才之人。
  除了石炮之外,张巡还在城墙后方修建了很多的箭塔,城墙为挖掘了很多陷坑,做了很多的防守方面的准备。他将雍丘武装的像个刺猬一般,足见其既有拒敌之信心又有自己的策略。
  巡城之后,王源对张巡彻底的放下了心来。本来他还打算要鼓励张巡和全城军民的士气,要他们一定要坚守城池,阻止叛军南下的路径。现在看来,却是多余了。
  当晚,睢阳太守许远也赶到了雍丘,当得知王相国要带自己去朝廷任职的消息后,出乎意料的是,许远竟然拒绝了。
  “多谢相国美意,下官虽然很想跟随相国去成都,但我不能让张兄独自守雍睢之地。下官才疏学浅,去了朝廷未必能有作为,还不如在此协助张兄守住雍丘和睢阳,还能尽我之能。当初我便答应了张兄弟说要和他一起并肩守城,此刻我怎能留下他一人在此。”许远如此说道。
  王源甚为感动,他从许远和张巡身上看到了自己和高仙芝的影子。这两人也是惺惺相惜相互欣赏之人,这二人在一起或许发挥的作用更大,这也许对守住雍睢之地是有好处的。
  在征询众人的意见后,王源同意了许远的请求。但雍睢太守的职位已经授予了张巡,许远便不再是睢阳太守了,于是王源下令,授予许远兵部侍郎之职,作为朝廷的派驻雍睢的兵部官员同张巡一道守城。此事才得以圆满解决。
  次日清晨,王源率众人出发。这一次,王源决定马不停蹄的赶往长安附近的大军之中,途中不再做任何的耽搁了。南岸的主要城池都已经巡视了一遍,此行目的已经基本完成。剩下来事情便是要赶紧赶回长安附近的大军之中。随着天气的变冷,冬天一旦到来很多事情都要变得更加的糟糕,自己需要尽快的解决一些重要的大事。
  ……
  洛阳东城晋王府的后宅花厅之中烛火明亮,一张八仙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香味扑鼻的美味佳肴。安庆绪背着手在屋子里来回的走动,不时的朝着门外探头观瞧,显得甚是急躁。
  终于,一名仆役从前匆匆而来,出现在花厅廊下。安庆绪忙停步问道:“严先生来了么?”
  那仆役忙躬身道:“禀王爷,严先生已经到了,正在前厅换衣。”
  安庆绪忙道:“快请。”
  仆役匆匆而去,安庆绪举步来到花厅门口,眼睛盯着通向前宅的长廊。不久后长廊上灯火摇弋,两名仆役一前一后提着灯笼照亮,中间挺胸阔步而行的正是严庄。
  “先生可来了,可急死我了。”安庆绪忙迎上前去拱手笑道。
  严庄拱手还礼,口中笑道:“给王爷见礼。”
  安庆绪抢上前去挽住严庄的胳膊,连声道:“快进屋说话,满桌酒菜都快凉了。我给严先生准备了最好的竹叶青酒,保管先生喜欢。”
  严庄微笑点头,两人快步进了花厅之中,安庆绪伸手将严庄让到席上。
  “这么多的酒菜,嗬,今日可大快朵颐了。”严庄看着满桌的酒菜道。
  “那是自然,先生领军平乱,这一路辛苦有加,这便是本王为先生的接风宴,焉能不隆重些。只可惜不能叫别人来作陪,气氛稍显冷清些。不过不要紧,一会儿命歌舞姬来唱曲跳舞便好。”安庆绪道。
  严庄呵呵笑道:“王爷有心了。不过歌舞便免了,你知道我不喜欢那些玩意,还不如你我清静喝酒说话的好。”
  安庆绪愣了愣笑道:“好好好,但听先生吩咐便是。先生说怎么着便怎么着。”
  严庄微笑不语。安庆绪抬手招呼身旁的仆役开酒,同时指着那一坛还带着泥封的酒坛道:“先生说喜欢喝竹叶青,这不,本王费劲了心思才搜罗到了一些。今夜先生可以畅饮。”
  仆役拍碎了酒封开始往壶中灌酒,好酒就是不一样,坛口一开酒香四溢,中人欲醉。严庄鼻子动了动面露期盼之色,待安庆绪亲自把壶斟满了面前的酒杯之后,严庄更是有些迫不及待的端起酒杯来滋儿一口喝干。
  “如何?这酒还成么?我对酒水不太懂,先生当一口便可品味出好坏来。”安庆绪对严庄不敬先饮的无礼举动不以为意,捧着酒壶笑眯眯的问道。
  “好酒,上等好酒,醇厚绵长,清冽芳香,确实是上风的竹叶青。”严庄点头赞道。
  安庆绪大笑道:“好好,先生喜欢就好。来,再满上。”说罢安庆绪便再次要替严庄斟酒。
  “慢着。”严庄伸手护住了酒杯微笑道。
  “怎么?先生难道一杯就够了么?”安庆绪楞道。
  “老夫的酒量王爷不是不知道,不说千杯不醉,等闲几碗酒倒也喝不倒我。王爷给老夫准备了好酒,老夫自己却也带来了一壶好酒,不妨给王爷瞧瞧这酒如何。”
  严庄说着话,朝门外摆手。一名仆役捧着一只红漆托盘从外边进来,恭恭敬敬的将托盘中一只锡壶摆在桌上。
  安庆绪皱眉不快道:“严先生这是作甚?你来我晋王府中赴宴,难道还要自己带酒不成?莫非以为我安庆绪连好酒都不让严先生喝么?”
  严庄微笑摆手道:“王爷多虑了,这是一壶别人送我的好酒,我只是带来和王爷分享罢了。”
  说罢严庄站起身来,抓起酒壶来将安庆绪面前的酒盏索罗罗的斟满。那酒水闪着银光,在烛火的照耀下显得甚是清冽,味道也甚是香醇。看上去比竹叶青酒也不遑多让。
  “别人送的酒?”安庆绪不太明白严庄到底要干什么。
  严庄微笑示意道:“晋王看看这酒如何。”
  安庆绪皱眉缓缓端起那杯酒来,凑近闻了闻看了看道:“我说了我不懂酒。叫我看也看不出来。”
  严庄笑道:“也许尝了之后便能分辨好坏了。”
  安庆绪皱眉道:“好,那我便尝尝先生带来的酒。”说罢安庆绪举起酒盏送到口边,就在他正欲张口喝酒时,忽然间严庄沉声道:“晋王且慢喝酒,我有话说。”
  安庆绪将酒顿在唇边,笑道:“怎么?还要说个酒令儿什么的么?”
  严庄不答,抓起一只筷子来,将筷子的一头探入酒盏之中蘸了些酒,然后起身走到了厅角的鹦鹉架下,将蘸了酒的筷子探到那只彩色鹦鹉的嘴边。那鹦鹉被酒气熏得后退,口中咕噜咕噜的叫,但还是被严庄用蘸了酒的筷子在尖嘴上抹了一下。
  “先生这是作甚?”安庆绪被严庄这种怪异的举动弄得满头雾水,诧异的发问。
  严庄指着鹦鹉低声道:“瞧着。”
  安庆绪只得看着那只鹦鹉,只见那只鹦鹉被在嘴上抹了酒水,显得甚是不自在,不断的甩着头。忽然间那鹦鹉一个踉跄从铁架子上掉落下来,就那么头上脚下的吊在鹦鹉架下,一动也不动了。
  “怎么回事?”安庆绪悚然道。
  严庄用筷子拨弄着吊在红绳上的鹦鹉旋转着,那鹦鹉身上的彩色羽毛都变成了蓝黑色,整个头脸都是一片蓝黑色,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一只鹦鹉,倒像是一只乌鸦一般。
  “死了,一滴酒便可教这只鹦鹉成这副模样,若是刚才王爷喝了你手中的那杯酒,现在是个什么情形,可想都不敢想。”严庄沉声道。
  “什么?你是说刚才给我斟的是毒酒么?”安庆绪骇然大叫,伸手那盏毒酒丢出老远。酒盏哐当一声摔碎在地面上,酒水泼洒之际一股难以察觉的蓝色烟雾升腾,一闪而没。


第881章 惨剧
  严庄静静看着安庆绪道:“晋王说的没错,这确实是一杯毒酒。”
  安庆绪摊手叫道:“这是怎么回事?你怎地会携带毒酒而来?而且……而且我差一点便喝了这毒酒了。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严庄丢了手中的筷子,沉声道:“晋王殿下稍安勿躁,听老夫跟你解释。”
  安庆绪怒道:“你最好给我个合理的解释。”
  严庄一笑,重新回到座上坐下,伸手将那装着毒酒的精致锡壶拿在手里。安庆绪皱眉道:“这里边都是毒酒么?”
  严庄点头道:“正是,满满一壶全是剧毒的鸠尾兰毒酒,此毒入喉,顷刻便亡,无药可医。”
  安庆绪惊骇道:“鸠尾兰……然则你为何要带这壶毒酒而来?”
  严庄抬头凝视安庆绪道:“晋王殿下,不是老夫要带毒酒来,而是有人逼着我带这壶毒酒来啊。”
  “有人逼着你?是谁?”安庆绪叫道。
  “晋王殿下是傻了么?这问题还需要问么?谁能逼着我做这样的事?大燕国中除了一人,难道还有别人能逼我这么做么?”严庄摇头叹息道。
  安庆绪瞪大眼睛表情惊愕,在这一瞬间,他终于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能逼着严庄这么做的还能有谁?大燕国中只有当今陛下能这让严庄不得不服从。很显然,父皇是要严庄带着毒酒来毒杀自己了。
  “你是说……这是父皇之命?”安庆绪压着嗓子,脸上满是惊恐和畏惧。
  “晋王爷终于明白过来了。不错,这正是陛下的旨意,他要我带着毒酒来你府中赴宴,将你当场毒杀。因为过几日陛下便要立太子了,在此之前你必须死。而你的父皇不愿意自己动手,让我背这个黑锅,事后也好将我以弑杀晋王的罪名诛杀。然后我便成了弑杀王爷的千古罪人,而陛下既不用背负杀子之名,又能名正言顺的将燕王立为太子,那些想支持晋王为太子的人也无话可说,因为晋王是被我杀了。你的父皇大可以告诉他们,他其实是想立你为太子的,只是你福薄了些。”严庄端坐不动,一字一顿的沉声道。
  严庄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把刀扎在安庆绪的心口上,他知道严庄说的全部是实情,一点也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