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大唐-第6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人家看在我们也是为崔家着想的份上,便饶了我们吧。”崔元戎也哭丧着脸道。
  “住口,你们还觉得自己有理了什么?我说的很清楚,此事不是除王源的时机。扬州正临大敌,王源坐镇守城,扬州可有守住的机会。扬州一破,什么都完了。这轻重缓急的大局你们难道不明白么?蠢材。”崔道远喝骂道。
  “是是是,我们错了,我们再也不敢了。”崔元平和崔元戎连连磕头道。
  崔道远冷哼一声,转向崔耀祖道:“耀祖,你太让我失望了。爷爷对你报以巨大的期望,但没想到你也是蠢材一个。为了怕你冲动,我都没让你知道王源的身份,没想到你还是做了蠢事。”
  崔耀祖叫道:“爷爷,都是二叔三叔叫我干的。我被他们骗了。孩儿一时糊涂便上了二叔三叔的当了。”
  崔元平转头道:“耀祖,你可不要睁眼说瞎话啊,我和你三叔可没骗你这么干,是你自己主动要这么干的,我和你三叔劝都劝不住。你怎么现在说起这样的话来,你不亏心么?”
  崔耀祖叫道:“二叔,你现在来说这样的话。你们虽然假装说要拦着我,其实你们巴不得我去干。我起先想不明白,后来我想明白了。不然二叔三叔你们已经决定要杀王源,便自己去带人做便是了,为何还要请我去喝酒,跟我商议此事?这不就是摆明了要怂恿我去做么?事后可以推到我的头上。侄儿可不蠢,只是被你们灌了迷魂汤罢了。”
  崔元戎喝道:“耀祖,你这么说话对的起良心么?我们是把你看着崔家未来的家主,觉得有些事要和你商议才好,你现在反而来这么说。当真教人寒心。”
  崔耀祖还待反唇相讥。崔道远早已听不下去了,怒吼一声道:“都给我住口!你们还有脸在这里争吵?同为崔家一脉,出了事便相互推诿互相指责,你们还有长幼之伦,亲族之情么?简直败坏我崔家家风,猪狗不如。今日若不重重的惩罚你们,难消我心头之恨。来人,请家法。”
  一听请家法,崔氏叔侄三人面如土色,磕头如捣蒜般的求饶道:“饶命饶命,再也不敢了,我们知错了。”
  崔氏的家法可和普通的家法不同,一般人家的家法只是打屁股罚跪之类的简单惩罚,而崔氏的家法从祖上起便严苛无比。体罚之狠,手段之毒辣令人发指,堪比酷刑刑罚一般。别人的家法是荆条抽打,崔氏的家法常用的是桑木棍。崔家的祖先大多为官,所以将官府打犯人的桑木棍也引入了崔氏家法之中。一些对付作奸犯科之人的严刑也顺理成章的被应用。
  崔氏的家法对于崔氏子弟的惩罚毫不留情,把他们当做阶级敌人一般完全不给活路。或许正因为有如此严酷的家法,所以崔氏一族中的子弟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家风,崔氏一门才生生不息才德之士辈出。这家法也许便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股催他们奋进的威慑之力。
  虽然如此严苛的家法很少会动用,特别是近百年来,崔氏家族子弟都知家法之严,但却很少有人真正的捱过家法。近一次崔家动用家法,那还是在十年之前。当时崔氏旁支的一名子弟和兄嫂勾搭为奸,那一次崔道远动用了家法,当着全族子弟的面将那一对通奸男女活活打死在祠堂前。
  当时崔家三兄弟也在场目睹,就连当时只有十来岁的崔耀祖也现场目睹。粗如儿臂的桑木棍十几棍子打下去,挨打之人口喷鲜血,惨叫嘶嚎的景象记忆犹新。
  可以这么说,崔家的家法一旦动用,基本上就是要断送性命的举动,这也是这家法不轻易动用的原因。崔氏族人自然也都非纯良之辈,但只要不做出败坏门风丧心病狂的行为,却也无缘见识家法的厉害。崔元平和崔元戎喜欢逛馆子包红妓,但这些行为却远远不够被家法惩处。而现在,崔道远喊出了用家法,那便是要送了这三人性命的意思,不但是他们三个闻风丧胆,周围的众人也都惊愕变色。
  “老爷子,消消气,毕竟是一家人,他们虽有错,但可不能动家法啊。重重的惩罚他们也就是了。”崔元博第一个上前跪倒求情,他一跪,周围的仆役护院跪倒了一片,纷纷求情。
  崔道远喝道:“干什么?都给我起来。这等犯上的畜生,不仁不义的东西,还留着作甚?”
  崔元博叫道:“老爷子,要用家法,便连我也一起打死吧。我也有过,耀祖这畜生的过错也是我这当爹的教子无方啊。”
  崔道远气的发抖,怒道:“你是说,我对你们三个教子无方么?我也该受家法?”
  “不是不是,儿子不是那意思。父亲请想一想,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咱们崔家这一代人丁也不是很兴旺。儿子也快五十了,打杀了耀祖,我也生不出来儿子了,我崔家将来岂非无人可继?”崔元博流泪道。
  “无人可继也比让个无德之人继承为好。”崔道远嘴上骂着,心里却是软了。当真打杀了耀祖,确实下一辈便无人了。崔元平和崔元戎虽各有一子,但那两个孙儿顽劣不堪,比之耀祖远远不及,根本难堪大任。耀祖虽然也是纨绔,到哪比起他们两个来还算是好的了。
  “父亲,望您开恩啊。再说耀祖也是……也是受人蛊惑怂恿,他其实并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啊。元平和元戎蛊惑之下,耀祖如何有自主之力?您要是执意用家法,元平和元戎受罚我没话说,可耀祖不该受家法严惩啊。”见崔道远没有改主意的意思,为了救儿子,崔元博也顾不得许多了,索性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虽然这样的话说出来有些落井下石的意味,但崔元博那里还考虑这么多。
  崔元平和崔元戎惊愕的张大了嘴巴。崔元平冷笑道:“大哥,你为了救你的儿子便要让我们去死么?你也太狠心了吧。”
  崔元博沉默不语,崔元戎也道:“大哥,我们好歹也是你的同胞兄弟,难道我们在你心中便一点地位也没有么?”
  崔元博摆手道:“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们做错了事情,父亲大人要惩罚你们也是应该的。但耀祖可是你们设计他的。你们怂恿他去杀王源,自己倒躲在后面,现在害的耀祖要你们一起死,这公平么?”
  崔元平张口呵呵而笑道:“公平?大哥。你跟我们谈公平么?那我们兄弟便当着老爷子的面来谈谈公平。老爷子,儿子也不求情了,你要家法惩处我很元戎也由得你。我和元戎的命也是您给的,您要拿走便拿走,我们也不说什么了。但有些事我临死前要问问清楚。”
  崔道远已经被眼前的局面气的要晕厥过去,他已经面如白纸一般,心中说不出的失望和愤怒。生死关头,自己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互相攀咬指责,完全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气节,崔道远忽然意识到,崔氏一族是无法振兴了,再也没法回到往日的辉煌之时了。因为崔氏一族的血脉已经糜烂了。
  “好,你说。今日你们有什么话便全说出来。我知道你们平日心怀不满,索性全部说出来做个了断。”崔道远怒喝道。
  崔元平挺直了身子,沉声道:“好,那儿子便全说出来了。老爷子,儿子问你一句,在你心里,我和大哥还有元戎,我们兄弟三人,谁才是你最看重的人?”
  崔道远冷目看着崔元平不语,崔元平道:“老爷子,你不好开口,我来替你回答。在您心中,最看重的肯定是大哥吧。您看重他,不是因为他的学识本领比我和元戎强,不是因为他多么有本事,多么能够为崔家争光效力,而只是因为他是长子的缘故吧。我和元戎哪一点比不上大哥?小时候读书,我一口气能背诵论语整本,大哥呢,十篇都背不熟。学武时,元戎一套伏虎拳半天便学会了,连教拳脚的师傅都夸赞他聪明,是个好苗子。而大哥呢?一套五禽戏学了一年都不会。然而,那又如何?我和元戎再努力又如何?我们在您的眼里永远都是被呵斥的对象,您连正眼都不看我们一眼。为什么?因为他是长子,嫡出的长子,而我和元戎是庶出之子,我们便只能永远匍匐在下,永远得不到您的青睐。”
  崔道远皱眉道:“说完了么?”
  崔元平昂然道:“没完。我还没说完。您一直骂我们是废物,只知道吃喝玩乐难当大任。但您想过没有,我们努力了有什么用?您会给我们机会么?我能背整本论语何用,还是得不到您一句夸赞。元戎会十套拳又有何用,您看都不看一眼。我和元戎还学什么文,习什么武?我们索性便什么都不学,天天吃喝玩乐罢了。大哥又比我们好到那里么?他做了多少荒唐事?他做哪一件事情成功了?可是您还不是照样宠他?只是因为他是您嫡出的长子罢了。”
  “老爷子,我们也是您的骨血啊,我和元戎怎么做什么都不能让您满意呢?当官的事情我们是轮不上的,当然是您和大哥。我们却连家业都沾不上手,我们甚至连若瑂都不了。您宁愿将家业交给若瑂打理,也不容我们沾边。人家外边的人都说,我们崔家的二爷和三爷多么悠闲自在,活的多么舒坦。他们可曾知道,我们两个崔家家主的亲生儿子,连喝酒听曲的钱都要经过侄女儿的批准,否则便只能拿着每月的月钱度日。我崔家富可敌国,然而钱是您的,是大哥的,是耀祖的,是若瑂的,其他人有什么?我们只是旁支庶出,几代之后我们便和那些旁支子弟一般,过得潦倒落魄,您想过我们的感受么?”
  “刚才大哥说公平,大哥,我就问你一句,这是公平么?同为老爷子的儿子,你说这公平么?我们倒也罢了,下一辈同样如此。我儿子耀宗,元戎的儿子耀庭,他们可曾得到老爷子的宠爱?他们犯了错便是天大的错,耀祖犯了错便大事化小,所有人都包庇过去。大哥,你是未来的崔家家主,耀祖也是再下一代的家主。你们一脉以后都风光无限,我很元戎呢?我们便不能是家主?我们的儿女后代便注定是旁支?凭什么?公平何在?你回答我?”
  崔元平一番激烈的言辞如暴风雨般的瓢泼而下,将这么多年他心中的愤懑尽数倾泻出来。疾风骤雨一般,让崔元博无言以对。崔元博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他只觉得自己的地位和自己儿子的地位是天经地义的,却没想过两位弟弟的感受。
  崔道远静静的坐着,他也甚是震惊,他没想到自己这两个在自己眼里纨绔不成器的儿子,居然内心之中埋藏着这么多的愤懑。
  “长幼有序,此乃伦常之序。崔家家主一向为嫡长子继承,你们又不是不知道。这并非是我刻意为之。我清河崔氏从千年前春秋之时便已经如此传承家主之位了。你们现在来质疑此事,不觉得毫无道理么?”崔道远沉声道。
  “可是这公平么?为何便是嫡长?我和元戎不是你的儿子么?”崔元平叫道。
  “天下不公平的事情多了,你生在我崔家,锦衣玉食,饱暖不愁。你怎么不去问问和那些市井讨生活的普通百姓去比一比公平?”崔道远冷声道。
  “呵呵,但能选择,我倒是情愿生在寻常市井百姓之家,起码能落得个自己做主。可惜我不能自己选择。您说什么长幼有序,当今皇上是嫡长子么?若论排序,即位的该是还在世的最长的皇子仪王李璲才是,可如今的皇上是十八子李瑁。您又怎么说?朝廷都在改规矩,您还跟我们说什么长幼有序?”崔元平冷笑道。


第963章 长夜(七)
  崔道远瞪着崔元平道:“元平,看来我倒是真的小瞧了你,你的志气不小啊,你原来是想要当家主是么?”
  崔元平呵呵笑道:“老爷子,您掌着崔家的大舵,我们岂有机会?”
  崔道远喝道:“你知道就好,就凭你不知大局,干出今夜这件事情来,你便当不了这个家主。”
  崔元平冷笑道:“老爷子,你是真的小瞧了我们。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今夜的事情做的不当么?但我和元戎就是要这么做,因为……因为我们别有原因。反正已经到了现在的地步了,我索性跟您全部说出来。”
  一直沉默不语的崔元戎忽然大叫道:“二哥,你不能说。”
  崔元平笑道:“三弟,有什么不能说的,索性说出来,让老爷子知道我们也不是吃素的。叫老爷子明白,他的两个庶出的儿子也不是脓包。”
  崔元戎怔怔的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道:“罢了,你要说便说罢,反正我们都是死路一条了。”
  崔元平苦笑道:“老三,你也终于认命了了。”
  崔元戎低头沉默不语,崔元平转头来看着崔道远道:“老爷子,您还记得袁明远这个人么?”
  崔道远皱眉道:“袁明远?当然记得,那不是两个月前从北边来传旨的陛下身边的内侍总监么?”
  崔元平点头道:“老爷子记性甚好,便是那位袁内监。老爷子知道袁明远来江南传了几道旨意么?”
  崔道远不解道:“我如何不知?前后传了新皇两道旨意,这还用问么?”
  崔元平微笑摇头道:“老爷子,您错了。袁明远传了三道旨意呢。”
  “三道旨意?那第三道旨意老夫怎未见到?”崔道远诧异道。
  “老爷子,第三道旨意是一道密旨,那是给我的旨意,老爷子当然不知道了。既是密旨,袁明远在私底下交给了我,老爷子又岂会知晓?”
  “什么?给你的旨意?新皇怎会给你下密旨?”崔道远皱眉道。
  “老爷子一定是不信的,因为在您眼里,儿子一无是处,又怎会有此殊遇?不管您信不信,这件事却是发生了。那密旨元戎亲眼所见,不信您可以问元戎。”崔元平沉声道。
  崔道远疑惑的目光转到崔元戎脸上,崔元戎轻声道:“老爷子,此事是真。二哥将那道圣旨给我瞧了,确实是新皇颁给二哥的密旨。”
  崔道远脸上的惊愕之情难以形容,沉声道:“那密旨呢?内容是什么?”
  崔元平道:“密旨已经焚毁了,因为我不能将那道密旨带在身上。至于内容么?儿子倒是一字一句的记在心里。不过这内容老爷子还是不要知道的好,我怕老爷子听了受不了。”
  崔道远沉声道:“看来你是在诓骗我罢了,既无密旨,也无内容,你不过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陛下怎会给你单独下密旨,当真笑话的很。新皇怕是连你是谁都不知道呢。”
  崔元平叹道:“老爷子,你永远都不把我放在眼里。儿子和当今陛下早有交往,这件事你居然都一点也不知情。当今陛下即位前是寿王李瑁,儿子这几年去了京城多少趟?到京城跟什么人结交?和哪些人关系亲密?这些事怕是您一点也不知道吧,因为您对我毫不关心,我和寿王几年前便有了交往的事情,您恐怕也是一点也不知道吧。”
  崔道远甚是惊讶,元平的意思是他早就和尚未登上皇位时的寿王李瑁之间有了来往。这几年崔元平确实去了几趟京城,不过在崔道远看来,自己这个二儿子不过是去京城找乐子去罢了。他爱游手好闲,爱四处晃荡,崔道远倒也没心情去关注他。难道他去京城竟然不是去逛馆子吃喝玩乐,而是去结交皇亲高官们去了不成?
  “您一定很意外吧。事实上我自己也没想到,当年的寿王会成为现在的陛下。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是觉得诧异的很。那几年,我到京城去,想给自己找条路子,想结识一些大人物。那时候的寿王可谓潦倒之极。儿子本来也不想跟他结交,因为儿子觉得他没什么本事。但后来,儿子也没什么其他的门路,便经人引荐结识了寿王,想通过寿王能认识更多的皇亲国戚。可没想到,我和他居然很是投缘,交往之际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