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况怎样,博州厢军几日可到达?”高方平关心的问。

这个差人气喘吁吁的口了几大口水,这才上气不接下气的摇头道:“回代理县尊,知州大人说了,因高廉私自乱政乱搞,任由逃户聚集,这才造成了整个博州的不安定,目下在博州城外,也能看到不少的山民流民异常的活跃,知州大人说就是高廉不听劝说,自食其果、连带整个博州都不安宁……”

高方平冷喝打断道:“废话收起来,老子现在没功夫听官僚间的相互推卸责任那套,我是问,博州厢军几日到达!这是个简单的问题。”

差人吓得跪在地上,低声道:“厢军来不了,知州大人他拒绝出兵。”

高方平眯起眼睛沉思片刻,问道:“拒绝出兵的理由?”

差人知道大魔王的脾气了,简单明了的道:“知州大人说流民山民异常活跃,恐将对博州城不利,有限的厢军力量必须集中防御博州城。”

高方平大皱眉头,但是既然知州大人这个理由扔了出来,那基本上他就甩脱了。

高方平再问道:“博州对目下高唐之局面,可有指示?”

“无指示。”差人摇头道,“知州大人说了,既然有个知县,就是需要父母官因地制宜的便宜行事的。若实在事不可为,可由代理知县高方平,找永静军求援。”

我@#¥

高方平愕然道:“他喝醉了是吧?永静军远在德州,亦非高机动骑兵部队,既然可以跨州求援,为何不是找济州永乐军求援?”

“知州大人说了,永乐军口碑太坏,戾气太重,从军事角度说,永静军距离稍近。从安全角度说,永静军口碑比永乐军好。他还专门召集了博州的大商,大豪,士绅,征求意见,他们那些人一致不同意永乐军进入博州行动。说永乐军乃是丧心病狂的土匪兵,会抢走博州多年的财富积累,会让博州遭遇兵灾。”差人尴尬的道。

“行,本县知道了。你退下休息两个时辰,然后加入队伍执勤。”高方平没多说了,安抚道。

“竟然有如此不作为的知州父母官,过后可得好好的找他算账!”梁红英在旁边恶狠狠的道。

高方平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这个账真的算不了,第一,他有理由。第二,博州的这个知州大人姓蔡,乃是当朝宰相蔡京的长子蔡攸,还是皇帝的宠臣之一,咱们怎么找他算账?”

梁红英听得眼睛有些红,话说早前梁姐还对那个经常敲诈高方平的孟州老常不满,也对时文彬的温吞性格不满。现在才知道,其实身为百姓,能够在老常和老时的治下,那真算是投了个好胎了,那真的是一种幸福。

想了想,梁红英又自我安慰、往好的方面说道:“好在,蔡知州认可了您在高唐的临时指挥权,没有添乱。”

高方平冷笑道:“他当然会认可,就是我不指挥,他也会下令我指挥。依照规矩,这个时候指挥的就是扔出来背锅的,除了我他还能用谁?他手下的判官推官比鬼还奸,这个时候让他们前来高唐主持大局,他们铁定第一时间告病。”

“贵圈真乱。”梁红英说道。

其实高方平也不是太生气,早前知道是蔡攸知博州,就知道会得到这个结果。但是依照程序,高方平依旧要做做样子,把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博州城。这是基本的规矩,以免将来一堆各种擅自做主胡乱作为的帽子扣下来。

在历史上,蔡攸这个奸贼也不是个好货,但是鉴于他的威望风头有限,所以害处自然没有他家老爹那么大。

蔡攸也是赵佶的一个宠臣,算是和王黼同一批崛起的,依照历史,将来某个时候,蔡攸这货就会执掌枢密院。

历史上这货整天无心政务,专门喜欢在皇帝身边嘀咕道士的神奇之处。还喜欢做导演,编排一些低俗的小电影给皇帝看。是的,总体来说蔡攸就是这么争宠的,手段极其低劣。也是因为显恭皇后死的早,否则皇后娘非拿板砖敲死这货不可。

最奇葩的在于,蔡攸是这个时代很有想法的人,他专门和他老爹蔡京对着干,专门和蔡京争宠,当权之后,小蔡还喜欢进谗言、怂恿皇帝杀他的亲弟弟,理由是蔡京这个没心没肺的爹不疼他蔡攸,只疼弟弟。妈的赵佶再昏也当然不会答应这种无理请求。

总体而言,如果蔡京算枭雄奸臣的话,那么老蔡的这个长子蔡攸应该算小人佞臣。

早先高方平是两手准备,多多少少对蔡攸寄于了一些希望,理由就是他和他爹不对付,他小蔡有可能会无视政治压力而出兵高唐。

然而,高方平最终还是高看这个傻子了。

他小蔡倒不是因为政治原因不出兵,他蔡攸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愚蠢而不出兵,是个额典型的昏官。

高方平相信他说的博州流民异常活跃是真的,但那个用脚指头也能想到,那些人是闻风而动在朝高唐聚集,而不会打博州城的注意。就算胆子大到了梁山反贼的地步,其实也一般也不敢打州府的。

以州城的防御力和规模来说,根本无需厢军驻守,又有几百州衙的差人,有护城河,防御一两万没有装备的流民根本毫无问题。就是这个原因,宗泽在京兆府敢聚集上万的逃户。

然而是的没有惊喜,一些小股的过路的流民,就能吓住蔡攸这货。高方平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货色他有天会成为宣抚副使,作为童贯的助手,一起出兵燕云,郭药师那货投宋,功劳就是算在小蔡头上的,于是小蔡就拜枢密使了……

三日前。北京留守司的一间书房之内。

梁中书以往的儒雅看不到了,始终紧缩着眉头,手指有节奏的敲击在桌子上,在思考着。

桌子上,放着高方平的人送来的两封信。一封是陈述高唐形势危急而后请令的文书,一封就是朝廷赐高方平同进士登第的文书。

当时听闻高方平被赐同进士的时候老梁又惊又喜。老梁不是瞎子,高方平的能力和政治战力那是非常强悍的,最以前不看好他,是因为梁中书知道他小子永远也考不起。所以当时老梁还劝说小高要多读书,莫要荒废才智。

而现在那小子不用读书,不用考试,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血统。那么基本不用想,以那小子的能力而言,拜相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最迟二十年就会登入青云,从这里来说,女儿也早就对那小子钟情了。我老梁的女儿要嫁人,当朝除了那犊子之外,还有更适合的吗?

所以高方平送来的文书当中,那句“东华门唱名之际高家对梁家提亲”,这对老梁这种政治投机者,官场老狐狸,那是有深深的吸引力的。

“父亲缘何迟迟不发令,把高方平的传令兵晾在一边?”纨绔美女梁希玟跑来着急的道:“高方平那个不良少年,说话虽然喜欢夸张,但是女儿也发现了,他说过的话通常都会兑现的。他既然冷不丁就违反许多规矩,差人来北1京找您求救,那一定是十万火急了。父亲难道您不关心高唐的穷苦百姓?”

梁中书苦口婆心的道:“女儿家的你懂个什么。为父不是不关心百姓,只是在我的立场而言,我更担心这事背后隐藏的政治风险。小高是个心黑手狠的流氓,一但我留守司的命令发出,我留守司是要负责的你懂吗?若是他借助老夫命令,做一些丧心病狂的事,那就完啦。”

“能有什么丧心病狂的事,他不就喜欢抢劫杀人吗?”梁希玟好奇的道。

“你你……”梁中书险些被气死,指着她许久才道:“抢劫杀人还不算丧心病狂?你这价值观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你到底被他怎么洗脑了?”

梁希玟想了想道:“其实说白了,您就是当心批准了他出兵之后,会为此得罪蔡京外公。”

“这只是其一。”梁中书捻着胡须喃喃道:“批准了,是肯定会得罪蔡相的。但是坦白的说,时至今日,老夫也未必要全看你外公的脸色做事。相比起来,高方平是个瑕疵必报的大马蜂,某种程度上来说,老夫宁愿得罪蔡相,也不想得罪小高这个未来的新锐权贵。”

梁希玟楞了楞,又问道:“既如此,又加之事关黎民百姓的安全,父亲还犹豫什么?”

“高唐有一支柴家的嫡系,他们和高家不对付,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老梁非常奸诈的造型道,“柴家,是有太祖皇帝誓书的人,在这个敏感的事件上,高方平冷不丁的去了高唐,然后出现了许多事,还要求出兵高唐。为父问你,这其中,难道他小高没有某些不可告人的心思?恐怕他自己都不信吧。而一但允许他出兵高唐,他戾气这么重的人,高家和柴家有仇这个前提下,女儿啊你告诉老夫,你真的知道留守司签发命令的后果吗?为官一任,权利在手,做决定那真不是拍脑袋就可以做的。”

梁希玟不禁楞了楞,觉得还是爹爹最为老奸巨猾,固然是想多了,但是有些风险,也真得这些想多了的老狐狸,才能安全的避开,官场的陷阱真的太多了。(未完待续。)

第339章留守司升帐

YY完毕,梁希玟威胁老爹道:“然而爹爹,你既知道那个不良少年是个大马蜂,瑕疵必报,我外公都会被他整的焦头烂额呢,此番若真是高唐形势危急,而他高方平情急之下找北京留守司求救,您接到了文书却不作为,由此,一但高唐真的出事,以高方平的手段,您觉得他会在朝廷掀起多大风浪来呢?小高若是借此从中搞事,张叔夜他们这些奸臣真能以这个理由把您往死里整,估计您这辈子就无法回京了。”

“哎……”梁中书叹息一声,喃喃点头道:“是啊,这是两难,为父正为此着急。感觉怎么做都是错的,也都是对的。理论上,老夫更希望他高方平是找博州州衙求救,而不是找我北1京解决问题。”

房门被推开,蔡京的女儿、老梁的夫人、雍容华美的梁蔡氏走了进来,对梁中书一福之后道:“妾身认为,此番高方平是几手准备,一定也对博州求救了,然而,介于博州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兄长主事,高方平大概率会碰壁的。从高唐出发的话,其实到达北京和高州城的距离差别不大。这就是高方平来请令的缘故。”

梁中书捻着胡须道:“听起来,此番你也支持小高?”

梁蔡氏点头道:“小高的确是我父亲的敌人,但观他以往作为,他好歹是有分寸的人,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和我父亲取得平衡。不出意外的话,他那样的人登入青云只是时间问题,亦是咱们玟的最好归宿。反之,蔡攸却是我蔡家的绝对败类,作为长子他却处处和父亲作对,别人不知道,但我却知道,他一直有杀弟弟的心思,这样的人不论才德行,都一无是处,还非常可怕。北1京留守司此番若是不回应高方平,博州蔡攸更加不会作为,甚至还能添乱,黎民百姓的苦难和死亡坦白说咱家不关心,但是真发生了,蔡攸和相公您不作为、而导致高唐出大事,就连我父亲都要惹一身骚,被张叔夜等人用‘蔡党群体不作为’的理由狂咬。权衡利弊之下,妾身更倾向于,批准小高出兵高唐。和蔡攸打对台,此番未必有多得罪我父亲,其实我父亲早就对那个逆子不满了。”

老梁捻着胡须左右权衡了一下,终于在心中有了定论,扭头喝道:“北1京留守司升帐!”

不喊“大名府升堂”,而是留守司升帐,基本上就代表是危急时刻,老梁代皇帝执行军事任务。是的,所谓的“留守”,等同于有部分皇权的意思,北京也是“都城”之一,照样拥有皇城,那么皇帝不在的时候,老梁就是帮皇帝看家的人……

府衙的大鼓响起之际,很快,全部人员齐备候列。

封疆大吏、为皇帝守望北方的帅臣老梁,官威十足的坐上了高堂之上。

“参见留守相公!”

犹如小朝廷一般,全体跪地见礼,包括文臣。因为老梁这厮一升帐,就是代行皇权,如同上朝的时候文臣也要跪拜皇帝一个道理。

“各位免礼。”梁中书拿起堂木一敲,“传高唐报信特使王五入帐!”

片刻之后,隶属高方平麾下虎头营的军士王五上堂,跪地道:“报留守相公,高唐城外流民逃户大肆聚集,已出乱子,需要立即出兵稳定形势。”

梁中书捻着胡须,咬文嚼字的问道:“是已出乱子,还是恐出乱子?”

“已出。”王五谨记着高方平的交代。

梁中书点点头,又道:“可有高唐县衙文书?”

“有。”王五把高方平给的正式文书呈交了上去,作为留守司的凭据和存档。

书记官看过点头后,梁中书一拍堂木,故意道:“形势危急,本堂批准军事平乱。但原则上,由何处出兵,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堂问你,高方平一向骁勇善战杀伐决断,他可有建议该怎么出兵?”

王五跪地抱拳道:“回留守相公,咱们小高相公说了,无需留守司出兵,我永乐军所部,目下陈兵济州阳1谷以北五十里待命,且是全骑兵高机动部队,从阳1谷以北五十里进兵高唐,比北京近,在依托绝对机动优势,最迟两日,便可兵至高唐城!”

梁中书起身环视一圈之后,提笔签发文书,之后把文书如同令箭一般的扔下来道:“批准永乐军进兵高唐平乱,高方平便宜行事。”

“得令。”王五拿起文书,收在了怀中。

梁中书又看到大名县裴炎成道:“裴炎成。”

“下官在。”老裴满脸尴尬之色的走了出来。

梁中书道:“高唐乃是敏感之地,有柴家嫡系子弟在那落根,高方平有才,却年少轻狂恃才傲物,性子最是激动,行为幼稚,脑子有坑。所以需要稳重决断之人辅助监督,本堂委任你裴炎成,代表北1京留守司前往高唐,监军高方平所部平乱,要是出了乱子,你裴炎成提头来见!”

老裴不禁双眼发黑,险些昏倒了。

话说他真不是害怕做事的人,只是他也知道,世间最难的事,就是做高方平那个纨绔子弟的监军了,都不知道要生出多大的乱子来。

“怎么难道你要请病假抗命?”老梁不怀好意的瞅着他。

“下官不敢。”老裴还真不是个临阵退缩的人,于是硬着头皮答应了。否则他要是请假溜走,老梁还真拿他不太有好办法。

“索超!”老梁看向高手索超。

大名府兵马都监索超出列跪地,“末将在。”

“挑选留守司五十精锐护卫,跟随裴炎成上路,你是他此行的亲卫队,一切听他命令行事。若永乐军乱来,在裴炎成认可的情况下,你索超有权处决处高方平之外的全体永乐军军官。”梁中书道。

“末将遵命。”索超神色古怪,知道此番怕是真会出大事的,他是亲身跟着高方平抢劫过的人,那头丧心病狂的小鲨鱼此番要不是为了柴家的巨额财富,索超真的不信啊,不过想到高方平分钱的时候一向很大方,也难免有些流口水。

“退帐!”老梁敲下堂木之后就溜走了……

又一个晚间来临,高方平更加忧心的看着城外。

一但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随,似乎目下博州的逃户都在从远处朝高唐聚集了,城外聚集的流民,目测已达二千多人了。

所谓人一多,胆子就大,目下他们已经推进到了城边半里左右了,在城墙之上,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大量的人群,他们中间的有老人,有孩子,有的像是猎户,有的像是乞丐,形形色色。

聚集在了目光所及的地方,大概率就是即将攻城的节奏。因为大宋律的确有规矩,流民和军队不但不许入城,也不能靠近城郭五里之内,否则还真是非法聚众的罪名。

饥饿、以及日渐降低的气温,驱使着他们不断的靠近城池,这更像是他们和小高之间的一次心理对决。其实他们也在一步一步的试探,他们在观察破坏了五里的安全距离后,高唐官府如何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