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南造船厂、江州肥皂厂,江州水利工程局、冶金局、江州制药堂,纺织厂,农机产等等等,全部三班倒,昼夜开工。原因是高方平忽悠他们:“过节开工的,计算平时的一点五倍工资。”

于是大家嘴巴就笑歪了,除了小孩子,哪有人去过节啊。

江湖有传言,猪肉平已经全面性的丧心病狂了。目下对朝廷诉苦打报告的江南东路官员,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少,理由是高方平开始凭本事抢人了。

一切得益于江南东路的战争状态,大权收归。所以整个江南东路的民政权和财权,全部在高方平手里。禁军包括厢军指挥权,在童贯的手里。司法权,在常维的手里。

以江州城外三十万流民为幌子进入的战争状态,理论上要持续到明年收成才能解除。任何人都不敢反驳,因为朝廷的任何相公都明白,这个时候反驳,高方平他就要扯犊子:“那你们带着粮食派重臣来解决三十万流民的吃饭问题”。

那么战争状态下,江南东路上的财税、唯一对皇帝负责的人就是高方平。所以就赶紧的,高方平直接抢劫他们其他州的府库,让他们把钱和粮食运来江州,不要运给户部。

这没毛病,战争状态下,战区内的一切物资当然是提交给钦命转运使,至于怎么对朝廷户部交代,是转运使的事,而不是他们那些主政。所以他们在跳都没用,老常也都拿高方平没有办法,除了扯犊子过过嘴瘾,并没有什么实质作用。

钱粮收缴上来后,就被高方平用于大江州基地的投资了,一毛钱也没有交给张叔夜。

张叔夜暂时也不好意思追着高方平咬,人家此番闹灾荒,朝廷没有强势反哺已经不对,如何还敢问高方平要钱。否则就连蔡京都担心,高方平会带着那三十万流民进京要求施粥。

根据高方平的猥琐程度和以往简历,他们真的怀疑高方平会这么干。真发生了,整个汴京就哭瞎了。

与此同时,高方平要求张叔夜于今年大观三年,仍旧免除江州提交户部的份额。这是关键的一年,高方平也承诺,过了今年一次性还给你户部,让你们吃个饱。

对此老张很有信心的,因为郓城的前车之鉴就摆着呢,那又不是假的。

与此同时,作为年度总结,作为一个负责人的户部当家掌柜,张叔夜是要亲自审核各地资产负债表的。审核江州的时候差点没被高方平给吓死了!

资产负债表显示:江州欠高方平近六百万贯。每年的利息钱,就是六十万。

“妈的猪肉平你这真的是要逆天了吗!不但一文钱没交上来,相反丧心病狂的给老夫寄了一堆账单?”

审核到江州资产表单的时候,张叔夜险些被茶水呛死,这次喷都喷不出来了。

上一任蔡倏的手里,好年景的时候,江州的整体财政收入最高也就四十六万贯。然而,现在高方平说江州欠他的钱庄四百万贯,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是四十万,几乎是全部财政用于支付利息。

这真的是日了狗了,要是三日后的大朝见,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这么说,张叔夜怀疑:连我老张也会被他们拖去吊死在宣德门的。

在看见利益前,张叔夜已经被高方平给绑架了,看来只有瞒报一条路。

现在看来,江州工业基地的建设是高方平的一切。他进行了如此丧心病狂的投资,也就等于把他自己的身家都压上去了。他高氏钱庄愿意借钱给江州官府没问题,他钱庄里的确非常多的冗余资金。

但是钱庄的钱,是股东的,是储户的,是那些权贵的。高方平要真把人家的这几百万贯扔水里,人家是不会放过他的。

“小高啊,此番无数的人身家和性命,都被你小子撸去压大小了。你自己把握好,千万不要出幺蛾子,否则出事的时候老夫救不了你。因为我和你一样,我已经提前被他们吊死在宣德门了。”

这便是张叔夜感慨之下,写给高方平的一封简短回信。老张是真这么用词的,嘿嘿……

赵佶今个有兴致,在书堂之内提笔构思,回忆着他在宣德楼上所看到的情景,酝酿后就画几笔。然后又听着高俅老儿的鸟叫几声。

这是老常给他出的主意,让大皇帝陛下亲手为大宋画一幅传世的《清明上河图》。

某个时候,小太监跑进来慌张的道:“陛下快跑,张克公来了。”

“哎呦我去!”赵佶的鸟这么说道。

赵佶扔了笔就打算溜走,却是晚了,张商英和张克公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

张克公名声已经烂了,没人听他说话,赵佶又不喜欢上朝,平时张克公自己进宫是见不到皇帝的。但张克公学聪明了,此番他提前埋伏,悄悄跟着张商英,张商英来见的时候他便跳出来,都到了门口才被发现,所以这次赵佶没能跑掉,只得念着短胡须道:“两位张卿有何要奏?”

两个老张就相互看着对方,意思是先等着对方先说,然后看情况再决定老子要不要说。

一看这形势,赵佶便有些郁闷,知道他们准是来说高方平坏话的。

赵佶已经习惯了小高不是个完美的人,是个不良少年,整天都有人说他坏话,这相反让赵佶很放心。前阵子蔡京制霸了朝堂,天下没有说蔡相公坏话的人,那才让赵佶觉得有些古怪。

于是赵佶便道:“两位张卿缘何又不说话呢,让朕猜着看,必然是和小高有关吧?”

张克公先说道:“官家,你不能在放任那个不良少年了,此番臣有消息,他搞的很大,江州官府欠了他的钱庄几百万巨资,这可如何还钱,最终还不是得有朝廷兜底、官家您来背锅”

“啊?”赵佶一听官府欠别人钱,要朕来背锅,于是就吓了一跳,于是急忙问张商英道:“果有这事?”

第551章新的权利构架

被皇帝这么问,张商英一阵尴尬。其实他也是来弹劾高方平的。只不过他和张克公心态不同,他只打算说高方平重复投资、在江南造船厂大搞船只的问题。这有点争宠意味,同时也的确这是高方平不信任匠作监、搞重复投资的抗议。

当然选择这个时候来说,总体上张商英只想解决问题而不想害小高,所以他提前大朝见三天来对皇帝说,等于于打预防针,不至于冷不丁的、就在大朝见捅出来让皇帝下不来台。

而现在,张克公提前扔出了更加尖锐的问题、张叔夜打算瞒报的问题,如此真让张商英有些流汗了。

“快些说话,告诉朕?”赵佶非常激动。

张商英只得不怀好意的看着张克公道:“此乃户部机密,我都不知,张公从何处听说?”

“总之老夫就是有消息。老夫不是刑部,有消息我就可以说。”张克公又开始用这套耍赖了。

听这老家伙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赵佶也就反应过来,这只是个传言,估计也严重不到什么地方去,于是神经又开始大条了。

然后张商英说道:“官家,臣也听闻了不少关于高方平的事。那小子自来不招人喜欢是真的,不过对朝廷的忠诚是值得肯定的。关于江州官府欠钱庄钱,确有其事,老夫也有耳闻,但是具体数额是多少,又是否合理,这些有户部操持,有蔡相公和张叔夜把关,外人不宜过问,否则坏了章法。”

听张商英这么说,又是蔡京和张叔夜两个能人把关的,赵佶就又放心了些,转而以好奇的态度问道:“那张商英你告诉朕,小高他借钱给官府,主要是干了些什么?”

介于张克公弹劾了更严重的问题,张商英现在不好意思黑小高了,避重就轻的道:“回官家,主要是开发冶金,研发我大宋的冶炼技术,此外他还建造了水泵楼,乃是我大宋的传世工程。”

赵佶不太关心冶金什么的,却好奇的道:“水泵楼是怎么一个形式,快给朕说说。”

张商英就忽悠性的解释了一下,最后道:“官家,这个项目总体上是大获成功的,虽然投入很大,但是他高方平,已成功的把麾下的丘陵地带利用了起来,用那水泵楼,现在的数据是开发出了近二万亩梯田,听说那已经成为了江州一大景观,江州治下又没有土匪,现在许多的诗人秀才,喜欢去梯田附近写生游玩呢。”

赵佶便笑道:“果然,朕就知道小高总有新奇创意,内中的道理朕也不懂,总之就是,他凭空把朕的良田变多了是吧?”

张商英道:“可以如此理解。现在看来,两万多亩耕地和他的投入,当然不成正比,不过既然开发成功,当可作为传世工程。有道是新盖起来的房屋,不可能第一年出租就收回本钱,但确是长久的利益,道理就是如此的。”

听张商英这么说后,张克公不禁楞了楞,深思了起来,他当然不是个白痴,在笨也能想明白,如果真能年复一年的把耕地变多,那么投资多少都是值得的。这不全是钱的问题。

虽然素知自己的哥哥,以及张商英比较护小高,但张克公倒是也肯定,他们不至于颠倒黑白,看来高方平的所谓水泵楼是真有其事的,良田,是真的多出来了。

如此一来又皆大欢喜了,赵佶说了句“两位卿家加油,朕看好你们哦”,就带着鸟溜走了……

“荣德帝姬号造好了吗?”赵金奴小萝莉拖着滑板车游荡到这边的时候遇到张商英,便停下来问问。

“慢工出细活,帝姬不可急。”张商英念着胡须呵呵笑道。

荣德帝姬道:“此番你不会翻车了吧?”

“额……老夫尽量。”张商英压力很大的样子。

“荣德帝姬号厉害,还是郓城号厉害?”荣德小萝莉又含着指头问道。

张商英愕然道:“哪来的郓城号?”

小萝莉嘿嘿笑道:“高方平在江州建造的,就是郓城号。”

“……”张商英也说不好,真的,因为小高以往的作为,无法让人低估他。

“我娘说了,你没高方平猥琐,看来荣德帝姬号注定要被郓城号打败。要不把你建造的改叫郓城号,江州的那艘改算荣德帝姬号行不?”小萝莉很腹黑的样子进行试探。

“绝不行。战舰的番号又涉及皇家名号,乃是陛下亲自批准了的。”张商英一听就来气了,这么小的一只娃他竟然敢不信任匠作监的实力。

荣德帝姬哇了一声哭了起来,她不免觉得,此番恐怕和“赵大傻号”一样,荣德号也要翻车了。

为了不被误会,她一哭,张商英跑的比兔子还快,一溜烟就消失……

得益于赵佶认为小高现在非常的厉害,非常贴心。于是早就有了传言,高方平提交中书门下的“江南东路纸币”事宜,已经获得了朝廷的批准试运行。

张叔夜提交了纸币方案之后,赵佶也没弄懂是怎么回事,便就答应了下来,让中书门下具体负责监督和试行。意外的在于,蔡京现在的局面似乎真的有些危险,这么大的事,并且是把他以往政策打脸的事,老蔡没有任何的反弹,便支持了这项纸币的试行意见,签字了。

皇帝同意、蔡京签字之后,纸币在江南东路试运行就被正式定调。至于具体怎么运行,怎么让那些财主信任,这些朝廷当然就做甩手掌柜了,这是他高方平的事,否则要他干嘛。

与此同时,张叔夜并不完全放心小高,既然顶着圣旨了,他便责成匠作监、工部、户部的一些人员组成“工作组”,进驻江州进行监督,并成立了新机构:江南东路纸币监察局。临时任命原宣州通判范子夷出任“造币监察使”进江州和高方平协同工作。官职和几个江东巨头平级,不过排位在常维之后,童贯之前。

范子夷和李清照现在仍旧还在江州,因为天冷,老范身体不好,打算等春暖的时候在回宣州去。却是此番还没等回去,朝廷的任命文书就来了。

听李清照说了,范子夷其实不想添乱的,老范写信给吏部张商英再次申请,想要告老还乡。说是身体越来越不好,年纪大了,有些累了。却是也不知道是张商英还是张叔夜的意思,总之吏部回文:告老申请不批,仍需发挥余热,为皇帝和朝廷效力。

造币监察使的设立是个新概念,实在是因为朝廷以往的钱引和交子失败后,对民间的伤害非常大。正是因为此,张叔夜和张商英才不得已丧心病狂的压榨老范的“老干部余热”。他们知道老范才是真正不怕高方平、什么也不怕的人。

在以往,江州是有自己的永平监(造钱局)的,那并不是独立机构而是高方平的下属机构,只要有铜,高方平就可以命令他们开工造钱。

在以往无需监督那是因为,铜它本身的价值就这么多,这其中所能有的猫腻少,最多可以降低成色,但是成色差到一定的时候,发俸禄差人都不要,拿出去街市上老百姓也嫌弃。所以这其中的可操作余地太少了。

但是纸币一个不妥当,它就能抽空整个地区,最终让朝廷和皇帝背锅,操作不好比蔡京的大十钱大五钱还要丧心病狂。大十钱就算坑爹,好歹算铜的价值还有百分之三十,也就说老百姓不至于一无所有,但是纸币一但坑爹,老百姓手里的就只是一张纸了,而不是硬通货铜。

基于这个理由,张叔夜连小高也不完全信任,成立独立机构,委任了范子夷,就是要严厉监督高方平的金银铜本位,收入多少硬通货后,才能按照比例发行纸币。现在江南东路的这个权利捏在范子夷的手里,而不是高方平。

与此同时,匠作监、工部、户部的工作组在侍卫马军司毕世静所部的护卫下,再临江州。毕世静由侍卫马军司第七统制官,调任江州驻泊司兵马总管。兵马是原系兵马,不过官职上升了半级。

成立驻泊司,代表江州的建制进一步升级,且朝廷开始重视江州安全。毕竟要采用金银铜本位支撑纸币,也就是说江州会有大型的金库。

既然毕世静的头衔是“江州驻泊司兵马总管”,而不是禁军第某阵,也不是驻外禁军的常规番号,加之枢密院和侍卫马军司无对此的特别说明,那么也就是说在非常时期,朝廷重新认可了高方平的兵权,毕世静所部原则上不归属帅司节制,而是高方平这个江州知州节制。

当然只是部分放权,理论上高方平若要在江州外使用驻泊司兵马,超过百人,依旧要童贯这个战区司令批准。

那个进驻江州的工作组,其中户部的人其实就是一群中央来的审计属性的账房,归属范子夷领导。至于匠作监和工部的人,就是技术人员,配合高方平的人负责纸币的印刷防伪等等技术工作,归属高方平领导。

暂时来说,江州新的政治权利构架形势,就是这样变化的……

第552章有福利了

大观三年三月初。

江南东路第一套纸币样张完成,拿在手里感觉一下,抖了抖,和后世的纸币还是有些区别的,当然对于这个时代,伪造难度则高于后世的纸币。因为这个时代的尖端技术在大宋官府,后世则在民间。

这方面高方平也不懂,就是对他们提及了纸币的那种脆声,明显有别于其他纸张的质量,然后水印的添加等等这些要求,都是他们技术人员去开的脑洞。

现在他们做到了,且做的很好。高方平相信除了他们自己,换人是很难伪造的。

至于他们也不难防范,高方平组织他们去学习“司法”,翻开江州的刑案历史,看了无数被高方平判决死刑的案例后,听韩世忠描述,当时现场一半人脸色惨白。于是韩世忠的密探们晚间偷看他们作为的时候,发现他们大多数都躲在家里焚烧那些被他们私藏的纸币。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高方平一犯浑就想杀人了。但是鉴于纸币还没有开始运行也就不算钱,大宋的官吏也很难用贪污去定罪。

不过好在,第一套纸币的上面,印有太祖皇帝和当今皇帝赵佶的头像,所以这群焚烧纸币的人被高方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