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时间不出意外的话,抗蝗军战役已经过度到了白热化的第二阶段,那个时候兴许已经能控制住损失,然后江南东路再以官府行文,当做一个“正常的损失事件”汇报,而不当做突发大天灾。这就是政治上最好的处理结果。

赵佶、张叔夜、高方平的压力都会小很多。

当然核心问题仍旧在于,既然是战役就要打赢。打赢了一切都好商量,打输那还说个蛋,连皇帝在内肯定都会被他们教做人的……

第569章大宋早间新闻

在江南这个政治版图上,高方平到底打了多少政治硬战已经没人记得。

此番以转运司为中心,依托江南东路的战争状态,高方平一纸政令发送,动员全境,少年军带领更小的孩子、带着母鸡,全线参战,扼杀蝗灾。

境内几十万孩子,近两百万的鸡军,相应小高的号召,离开住所,短时间战役就已经打响,整个江南东路境内,漫山遍野的出现奇景,到处是疯狂的贪吃鸡在吃美味的虫卵,自然给鸡的天赋,它们能精准的找到并吃掉虫卵。

然后到处是孩子动用所能利用的一切工具,用脚,用手掌,踩死打死那些所能看到的小幼虫。

抗蝗战役第一时间就进入了白热化,也是这个时刻,整个江南这才人心惶惶,人们才知道蝗灾就潜伏在大家的身边,这是小高相公先发现,并且立即着手处理的东西。

有传言,孩子们有组织有纪律,在少年军骨干的带领指挥下还是高效的,心灵手巧,学东西快,反应也特别快,第一天效率不算高,拍死幼虫的成功率是有限的,但是随着战役的持续深入,孩子们也正在朝“老兵”过度,打死了越来越多的半成虫和幼虫在大地上,虫族的尸体,成为土地的肥料。

最为丧心病狂的是那些鸡军,比蛇还贪吃,全部吃的如同猪似的,一批又一批的母鸡换下战线,然后鸡圈中那些饿的慌的饿死鬼们又被拖出去前线去喝,它们真是爱死蝗灾了。心态应该是刘正夫们掉在钱海中洗澡时的感觉。

作为江南的吉祥物,熊猫也被阿布强行拖上前线去,为了做表率,阿布把打死的幼虫和半成虫拿了些强行喂给小宝吃,小宝又不爱吃虫,所以非常郁闷,最后就拉稀了,成为了最先战败的一个逃兵。

鸡的生命远没有人类顽强,不宜大动。

这样的家鸡拉去漫山遍野的行军,是有损耗的,死亡率会比平时显著提高。不过这并不会成为一个槽点,鉴于此番没死的鸡还是节省了不少的饲料,那也是钱。然后孩子们带着鸡,打死收拢起来的一些幼虫,也是可以卖给高方平换钱的,所以算下来鸡是死了些,虽然没有赚头,也不至于大亏本。

打仗,永远都是会有死伤、会有代价的,鸡军和虫族的战争也不例外。

进入七月初,少年军和鸡军的战役已经持续了十多天,早就疲惫,锐气已过。

当然同时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战果,根据收购虫子的数量,以及各处的战报加以分析,被孩子们打死的半成虫和幼虫,初步估计已经过两亿,真正的主战力量是鸡军,被它们吃掉的极小幼虫和虫卵,那个无法计数,但是至少在二十亿以上。

所以现在的江南东路,虽然成虫开始真正的活跃了,但也明显出现了断档,应该没有多少的生力军。

走到极致就是临近死亡的时刻,其实真正的成虫,除了个头大能吃外,其他一无是处,反应、速度、机灵程度等等是远不及半成虫的。加上少年军和鸡军需要休整了,所以目下大幅减少了孩子们的作战频次,只以以往五分之一的作战强度服役。

与之对应的,全部成年人暂时停止生产,全线参战去捕杀成虫,幼虫他们真的对付不了。但是成虫个头大,又贪吃又傻,一抓一个准,贪财的猥琐大叔们一天可以捉一口袋拿来卖,好歹也是几文钱的收入……

很早的时候吃过早饭,张叔夜坐在马车里去往中堂。这样的形势总会是老张一天的开始。

今天一定又会是炸锅的一天。然而有时候,张叔夜也不能为此抱怨,高方平说的好,官员坐在位置上不正是要处理麻烦的吗?真是形势一派大好,什么都能自然运转,要个朝廷干嘛呢。

快过宣德门的时候,对于民间八卦众们的早间新闻也早就开始了。

所谓的早间新闻,有人听到外地的消息,或者看到报纸消息的时候,就一堆的聚集在早晨的街市上,相互八卦,这就是汴京城的早间新闻。

“江州的新奇物品越来越多,商品价格越来越低,江州人表示生活都安逸。”

“安逸个球,我听到的是另外的版本,江州有不少士绅地主跑路了。没有了他们,哪来的钱,哪有人请工,江州百姓一定早就水深火热、苦于猪肉平的淫威久矣。只是小高盖子捂的好而已。”

“你懂个锤子,高方平他本身就是最大的资本和富商,那些人是他有意赶走的,目的就是制霸江州的市场份额。加上所谓的‘国企’,江州老表们日子好过着呢。”

“汴京生活太贵,有人已经表示要逃离。”

“北1京少年军学堂规模在扩大,生产力再提升,一些人表示要想移居北1京。”

各种各样的八卦消息传言的当下,有一个声音道:“真正目下的核心问题你们都没提及,乃是江南东路的蝗灾,听说闹的不小。高方平为了保自己的官帽,报喜不报忧,正在对朝廷隐瞒,并且于治下强力维稳,军队并没用去抗灾,而是用于防民,用于禁止民众说话。听说江南已经成为魔窟,但凡有人聚集的地方,必然有两个以上的维稳军人手持凶器的在监督,没人敢说实话。”

“足下是不是弄错了?”

“没弄错,我清醒着呢。”

“为何我听到的传言和你截然不同?”

“哦,这位老哥给说说,江州到此什么情况,听说正在招有手艺的人才,给予解决户口和住宅问题,看病还能报销一部分,二级人才的子女还可以无条件进入少年军学堂,管饭,我好想去,只是听闻闹蝗灾、并且治下严刑峻法,不能自由说话后,吓得我犹豫不决。”

“真有手艺的去就对了,甭听那些祸国殃民的传言。江州才是保护言论的最后桥头堡,在江州,那些骂猪肉平的言论张牙舞爪却没人管,在汴京你试试看?藤府尊不请你去喝茶才是见鬼了。江州现在的确在闹蝗灾,但应该可以控制住。也的确有军队的人跟随着百姓,但那不是为了防止他们说话,而是保护他们。你们不知道吧,高方平的政策一向离经叛道,通常是文弱参与进攻,武装力量只是防御监控。此番抗击蝗灾也不例外,主战力量是一切孩子妇女百姓,军队编制打散,手持神臂弩的跟随百姓漫山遍野行走,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野兽袭击。并不是刚刚那个棒槌说的监控人们说话。”

“若真是如此,必须要去江州看看了,难说真可以留下来发展。”

“咦,那是叔夜相公的马车,小声点,否则被请去喝茶的。”

有人发现并提醒之后,大家便声音小了些。

张叔夜掀开帘子喷那个大叔道:“你好好的说,本相什么时候请你们喝过茶了?”

哗啦,八卦众们一轰而散。

现在的汴京就这德行,老张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欣慰的是,这也成为了老张生活的一部分,老张的一天就是这样开始的,几乎都是这个时间路过宣德门,就停着马车一刻钟,听听八卦百姓们都在传言些什么东西。

那些百姓也不是真的跑了,只是换个地方八卦,让老张听不到而已。对此老张叹息一声,放下帘子吩咐“开车”。

真正担忧的在于,江南方面没有丝毫动静,没有官府行文。但是民间传言江南闹蝗灾的消息却越来越多,各种版本都有,妈的甚至有的说蝗虫开始吃人了。老张觉得那很玄幻,不能信。但是同时,老张也觉得那些传言“江南形势一派大好的”更不靠谱。

所谓空穴不来风,以老张的执政经验,上年大水,冬天的雪又没有下够,蝗灾是真会有的。目下只看,蝗灾的严重程度……

“高方平的官是做的越来越溜了,维得一手好稳,蝗灾传闻如此严重,都到了汴京来,但仍旧不见他们官方的行文汇报。”

“安大人说的是,老夫也得承认那个猪肉平在执政上有两把刷子,不走寻常路。可是归根结底,就因为非主流,逆大流,所以犯了众怒,进而引发天谴。上年他才去江南,江南就发大水,水属阴,一般来谁,水就会向小人当政的地方聚集,于是高方平显然是老天定的小人。此番又来蝗灾,防人之口甚于防川,他把朝廷当做傻子吗?还想隐瞒?”

“说的好啊,该有人说他了,叔夜公力排众议在抬举他,而他始终不争气,典型的问题人物,他去到什么地方,就把灾难和问题带到什么地方,官家也要被此等小人坏了名节啊。哎,蝗灾啊蝗灾。”

“其实啊,老夫很期待蝗灾,因为我要看看,高方平到底要怎么作死,他饿死百姓然后对朝廷隐瞒。隐瞒的越久,死的人越多,就越玷污官家的名节,那才是收拾他最好的理由。他猪肉平顺风顺水的了这些年,该遇到些难题了。”

“你咒骂猪肉平去死我没有意见,但是你居然期待蝗灾?你好好的说,要不要等会把你这句在朝议上说了出来?”

“误会,刚刚我是口误。”

中枢之内的官员也有自己的早间新闻,正式朝议还没有开始,他们便懒散的凑在一起八卦,顺便交流一下窑子里最近又有什么好货云云。

第570章强势清君侧

差不多的时候,目下获得兵部右侍郎官职的蔡倏进来了,也参与了讨论,念着短胡须道:“算好啊算好。说起来当初我并非是被猪肉平赶走的,是我机智的发现局势不利,三十六计走位上计。某些人呢,有点权力,又有了点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自大自狂到没边,什么事他都想过问,什么事他都觉得可以解决。现在老子就笑了,我那时就知道他迟早会出事的,包括家父,始终容忍他是为了给皇帝面子,不想撕破脸。结果呢,人在做天在看,他根本没有一个官员该有的礼节和政治水平,有的只是丧心病狂,却身在高位,这就是错位,是一定会被老天爷纠正的。”

“小蔡大人威武,说的是啊。就他高方平也可以期名盗世的弄到目下地位?哗众取宠,非要搞的他和全天下的官员都不同,我建议,大家坚决利用此番的蝗灾清君侧,请陛下废了此不详之人!”

“支持。”

“清君侧,撸了他猪肉平。”

“小高并没有得罪过我,然而是的,他和他爹就是两官场败类,坚决的把他们给撸下去。”

……

蔡京到场的时候,哪怕他目下声势减弱额许多,然而毕竟是宰相,余威仍在,目下大流是想要弹劾贬斥一个朝廷主要官员,这事没听说过可以绕开宰相的。

于是不论党群,许多见风使舵的官员都为了过来,纷纷述说着高方平的各种罪状。

有的是断章取义,有的是真有其事,而有的直接是栽赃陷害了。

蔡京很无奈,只是笑眯眯的任由他们去说。这些傻子显然已经没救,该说话的时候他们怀着私心往后缩,而现在他们脑子被驴踢了,居然拿着一些地摊新闻来弹劾当朝政治新贵?

蔡京真的想问问他们的政治和谁学的?

眼见老爹的眼神很犀利,且一句话不说,蔡倏知道必有隐情,老爹肯定有不同的看法。

于是,蔡倏低调了起来,没有在参与咒骂高方平。

找机会,蔡倏游荡了过来低声问道:“爹爹为何不参与落井下石?”

“落井下石那得先有井,井在哪?你觉得现在的猪肉平,是几个捕风捉影的民间传闻能整倒的?”蔡京低声道:“就算是,老夫现在的局势也非常不妙,不宜整倒高方平,你没见他比老夫拉仇恨,从有他的传言以来,中枢内就都在议论他了,否则以往,你没发现他们很少和你说话吗,你一来他们就停口了,因为,他们都在议论老夫。”

蔡倏这才尴尬的点了点头。

蔡京又喃喃低声道:“官家已经几次对我不满。儿啊,你难道不知道天灾是大宋最传统的罢相理由?江南问题,不止是他猪肉平的问题,它也是老夫这个宰相的问题。如果真形成大蝗灾,该发生的事就一定会发生。不过儿啊,尚未有东路行文、尚未确定蝗灾严重程度的现在,你不但不维稳,还去参与胡说八道,增加这事热度。诋毁高方平的合法性也就是诋毁官家的合法性,官家他又不能有错,错误就需要转嫁,你觉得谁来承担呢?气氛热烈到一定的时候,形成官员潮流,不落马一个宰相看似是过不去的,你觉得目下局势,老夫的可能性大还是张叔夜可能性大?”

蔡倏脸色死灰的疑问道:“为何父亲总是如此患得患失,如履薄冰。天天有人说猪肉平的坏话,官家也不见动静。为何您有那么一两次的失误,官家却要耿耿于怀?”

蔡京叹息一声道:“没办法,这形成了习惯。以往老夫总是宠着官家,惯着官家。且老夫在官家的眼睛里是高大完美的太师,老夫曾经严厉控制官场舆论,不许哪怕一点对我不利的言论捅出来。就像太平久了的军队会失去了打仗的能力一样,这相反成为了老夫的致命弱点。用他高方平的话来说就是:散失了免疫力。反过来,高方平从小就是汴京祸害,官家的晚辈。官家几乎是听着他的糗事长大的,这种情况下官家一但接受了猪肉平,就不会再用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不会为小事而责怪他了。学问就是一切啊,可惜这个道理老夫还是明白的太晚了。而高方平众自始至终都掌握了这个道理。”

蔡倏有些不服气,却低着头不敢和蔡京老爹犟嘴。

张叔夜进来的时候,整个大殿之内显得乱糟糟的,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好也不好。

整个官场都在说猪肉平。当什么时候人们开口闭口说某一名字的时候,那个被说的人就是风云人物,是风尖浪口。那虽然很危险,但只要没有倒下,无疑就会成为领袖。

所谓的落井下石张叔夜见的太多,甚至老张他自己也会这招。只是说现在小人太多,这让张叔夜很郁闷,这些人中,竟然有些人希望江南东路的蝗虫到达不可控程度,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们不喜欢猪肉平。

并且被老张和蔡京骂了后,他们有些还会辩解说“这不是下官希望蝗虫惩罚江南百姓,而是那些蠢百姓们信了猪肉平,既是他们选的,就有代价。这不是蝗虫的错,而是猪肉平和那些被忽悠的民众的错”。

是的,目下的朝廷真有人堂而皇之的说这个论调。并且无法说他们错。道教在徽宗朝很牛,“自然”也正是道家的理论。由此能推演出蝗虫无措论来,虫子只是想吃饭而已。

这种局面其实是张叔夜和张商英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这就是传说中的混乱之治。因为老的领袖蔡京在政治上已经等于倒下,只是职位还在,然而新的领袖仍旧没有酝酿出来制霸朝堂,那么这,种时候就是混乱的。

朝廷的混乱,会在深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扩散到整个天下,形成各种势力团体,都抱有各自的理由和理念,谁也不服谁。其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所谓的军阀割据,基本就是这样的环境下形成的。

军阀,一定会是老的领袖倒下、而新的领袖没有出现时候形成的。基本无例外。

这是人类的特点和弱点。民间也都这样,譬如高家的老太君若在,高家就是一个整体,老太君一不在后,几乎就是各系高家子弟自扫门前雪的局面……

赵佶“百忙之际”临朝的时候没意外,谈话汇报的气候大变,蔡京和张叔夜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