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3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看好他的。但军备兵事虽不是好事,他这也是为了给我大宋军伍多些底气。虽有些不自量力,但是对我大宋的忠勇之心,还是可嘉的。”

赵佶道:“朕不懂那些东西。不过根据小高以往的表现,朕是看好他的,万一他真能改良高级军备呢?”

高俅想死的心都有了,打预防针就是为了让皇帝做好失败的准备,成功了是意外之喜,失败了也不至于太失望。这下好,他小子以往的勇猛精进,让皇帝充满了信心,那么出幺蛾子后就真的不好了。

还有啦,高俅觉得皇帝真是蠢到顶了。这根本不是神臂弓成不成的问题好吧,而是涉及了一大群吸血虫怎么瓜分军费的严重问题。

于是高俅老儿擦着汗道:“陛下,臣希望他小子受到些挫折,偶尔失败一次,其实能更好的教育他的心性,以便积累经验。”

赵佶笑道:“高卿家教良好,这是好的,但还是过于严苛了,无需那么去想,他失败了,朕不也没面子不是?”

高俅老儿暗中寻思,就怕您没面子啊。可惜说了这么久,您就是不愿意提前放下面子。

于是高俅也犯浑了,直接道:“陛下勿要对那小子太有信心,此番他大概率吃亏的,您不在军旅,不知道神臂弓的神奇,那真不是轻易可以仿制的东西。”

恰好这个时候刘太后找来,她也不明白神臂弓是什么鬼,却火上浇油的说了句:“小高大概率不会吃亏的。”

高俅老儿双眼发黑,觉得这次怕是栽了,也不知道她来添什么乱。

赵佶好奇的道:“太后此来见朕,有事吗?”

结果一听,她是为了皇家小屁孩的事来找“家长”座谈的,留下高俅老儿作为肉盾,赵佶便带着梁师成逃走了……

第629章高氏神臂弩

终于还是来了。

燕青送来的脑袋发挥了大作用。这日早晨,高方平在热火朝天的车间里观看第一批军备生产。

经过了陶节夫的强势协调之后,枢密院兵部殿前司的采购考察团也来了。

现在这个地方能吓死人,比皇帝出行还热闹。

大队禁军进驻戒严周围,任何闲杂人等都不能靠近,陶节夫、张叔夜、许多枢密院的大小官员,兵部的代表团,在加上殿前司的高俅,殿前司秘书长李成都来了,够权限级别的,全部都在高方平和小朵的陪同下,在车间里四处观看。

已生成的少量长枪枪头,制式腰刀,盾牌,以及禁军的制式鱼鳞甲,全部都未经过二期处理的陈列在架子上。

这群混蛋中当然有一大群毛也不懂的官僚,不过还真有身经百战识货的帅臣。

张叔夜其实也不太懂这些,他只是信任小高,重视这个问题,在政治上给予了小高和老陶支持。但是陶节夫以及李成这个奸贼,那是真识货的。于是非常关心这些东西,每一件,每一批,都认真的看。

高俅老儿没心没肺的造型,他懂个毛,他只是觉得儿子制造的东西肯定不错,于是犹如三流推销员一样的在旁边说话,却被陶节夫白了几十眼。

大将刘仲武,以及步军司的将领有些尴尬,悄悄的提醒老高不要添乱。

陶节夫上次已经测试过了部分东西的性能,不过此番又命人开始测试。这当然不是他的个人需求,而是做给其他人看的。

一边火星四溅的测试着,所有群体的人便开始拍手叫好。

妈的说的和真的似的。高方平当然知道,他们不具备辨别好坏的能力,他们只具备了判断“东西越烂回扣越大”的能力。

但因为此番陶节夫周旋,张叔夜支持,已经和他们达成了一些默契,他们这才叫好的。

换张康国和蔡京那样棒槌,就不具备这种压制力了。因为张和蔡的权利是依靠放纵这群鲨鱼获得的。但陶节夫乃是身经百战,在西北那个大坑里打滚出来的狠人,目下在相位上威慑力是有些的,这种政治形势在老陶胃口不大的时候,能让利益链的鲨鱼们反弹小些。

当然了,看那群枢密院官僚的配合度,高方平就知道了,此番虽然达成了妥协,但陶节夫还在玩平衡,给的订单不会多。

这不能怪老陶,老陶已经尽力,他毕竟不是王安石,而就算是王安石有皇帝支持,如果胃口过大,触动的利益过大,肯定也会遭遇严重反弹,虽然不至于被神经病枪手干掉,却是也会遇到无数幺蛾子事件。

“不错,小高好大的手笔,自上次老夫来观看,这才几天,生产线定型了,也产出不少成品。看似你这是在准备大交易?”陶节夫念着胡须道。

“全靠相公一力成全。”高方平抱拳道。

“然而老夫给的订单,不会有你想象那么大,只能试着慢慢来,能理解吗?”陶节夫似有所指。

“有得做总比没得做强,众所周知,我是从来不贪心的。”高方平道。

一大群官僚想顺手拿起旁边的锤子敲他,这犊子竟敢说他不贪心?

老陶也就放心了,又四处看了看道:“就这些吗,要说你这么纯洁老夫是不信的,你们信吗?”言罢看着那群大官僚们。

“不信不信,咱们自是也不信的。”这些家伙们尴尬的赔笑道。

于是高方平又祭出了一架经过多次改良的神臂弩。

老陶看到这东西的时候,神色凝重了起来,其余人的脸色也非常难看。这几乎是大宋最敏感的装备,私人不但造不出来,持有这个东西,和后世的平民持有萨德系统一样的丧心病狂。可偏偏小高有制造牌子,所以他制造了这个军器监的王牌也没人拿他有办法。

这东西陶节夫会用,但因为闪了腰,现在他不具备上箭的能力。仔细看了一下,这已经是被高方平改良过的东西,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不好的在于对于木材的处理工艺。真正的神臂弩,那如同制造上等马槊一样,需要高手匠人用超过两年的时间,几十个工艺处理,才能成型。这方面的功底积累,高方平当然拍马也追不上军造监。包括以牛筋制造的弓弦,一样需要非常多的工艺,高方平造的也不好。

这些,陶节夫仅仅看成色,就知道高方平的不行,那真是后世的酒鬼判断新出厂茅台和陈酿茅台的区别。

不过也有好的地方,扳机等等关键部分,包括需要衔接的金属部分,结构更加合理了,得益于新材料的应用,强度和轻便度都有提升是肯定的。此外得益于轴承的成熟和小型化,已经在神臂弩上应用了轴承。

有轴承就厉害了,能够有效减少动能释放时的损耗,还能更轻松的上箭,提高上箭效率,也就等于提高作战效率,减少上箭时的幺蛾子事件。

仔细观摩后,陶节夫不禁动容,当即喝道:“竖立标靶,老夫亲自测试神臂弓。”

当即有人在车间的尽头,竖立了一指厚的铁质标靶。

在虎头卫帮老陶上箭后,嗖的一下射了出去,直接洞穿一百步外的铁标靶,穿过后,又钉在了墙壁上。

全部人的脸色都很难看,都楞了。

陶节夫又道:“拿传统神臂弓来。”

李成赶紧转身,在属下屁股上踢了一脚道:“还不快出去拿他们的神臂弓来给相爷测试。”

少顷拿来了,老陶又抬了起来嗖的一下。

传统神臂弓以更强劲的方式,洞穿了标靶,箭也射在墙壁上,处于高方平的那只箭的旁边,并且明显能看出来,老神臂弓,射入墙壁的程度比高方平的要深许多。

到此,兵部的官僚们这才松了一口气,抹去额头冷汗。好在扳回了一局。没有那些高手工匠,没有那些传统工艺的秘方,高方平仍旧制造不出最强的神臂弓来。

不过,陶节夫已经是铁青着脸有一阵子了。

想了许久,陶节夫道:“兵部。”

“在。”代表兵部在这里的最高级别的兵部侍郎蔡倏出列。

“你们军造监,制造一架神臂弩耗多少时日,需几多工匠?”陶节夫冷冷道。

蔡倏知道个锤子啊,于是看向另外的兵部官员,那个官员出列眉飞色舞的道:“回枢密相公话,需要上百个大工匠,工艺流程和秘方绝不外传,经过各种处理,风干,烘烤,定型,上油,密封存放,一年后在处理,烘烤,在定型,反复多次,基本三年方可出产。”

陶节夫看向高方平道:“你神臂弓多少时日出产,什么工匠制作?”

高方平有些尴尬了,说出来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官僚们吊死在东华门。不过最终还是道:“没那么多麻烦,神臂弓不是艺术品,而是军备消耗品,我这里生产是流水管理,也没有什么大工匠,一群学徒工,在车间两个总管的把关下生产,走完全部的流程出产神臂弓只需三天,若是战时三班加点干,两天甚至一天半都可能,并且只依靠流程,对工人的个人素质依赖度较低。”

然后就真的炸锅了。各种“有猫腻”,“口出狂言”什么什么的说辞出现了。

一时间,口水险些都把陶节夫给淹没了。

于是陶节夫也不方便多提及了,只得等大家冷静下来之后道:“算是各有所长吧,高方平制造的东西,草根,高效,便宜些。而传统神臂弓的确是艺术品,严谨,刻板,强劲,威力比小高的大不少。”

“是啊是啊,相爷英明。”大家这才纷纷笑着道。

陶节夫又道:“不过本相以为,神臂弓是我大宋对抗骑兵的最有效杀器,却一直受制于产能和价格,无法全面大面积供应。那么本相认为,除了一些个高贵的部队使用王牌神臂弩外,亦可在一些另外的军营试点,尝试装备高方平的草根神臂弓,既减轻了你们并不的生产压力,也分开了血统和档次,诸位以为如何?”

这下没人说话了,全部沉默了。

大宋也就只有几千架神臂弓,都在最高贵的部队手里,就算是捧日军,装备比例也是有限的。因为三衙根本没钱采购,军造监也就只有这点可怜的产能。所以目下大部分是空白地带,这些人想吃也吃不进去。

其他装备可以委托军备商制造,但神臂弓不可能。技术图纸工艺就连高方平都弄不到。

想当时的苏州驻泊司,高俅的嫡系王牌部队党世英所部,一个军的编制也就只有两个神臂弩都(一百人),就能知道这个杀器有多高端了。初级火器和神臂弓比威力的话,简直是弱鸡不能在弱鸡。等于点三八的小砸炮和大狙比。

初级火器只有个好处是便宜,譬如制造一颗铅弹的价格只是一只箭的百分之一左右,且方便携带。比箭只更容易量产和统一标准。

第630章全体震惊

这下就好。如果说其他装备是高方平在入场抢夺大家现有利益,那么神臂弓就不存在。因为就算捧日军也大部分空白的,军造监根本拿不出这样的产能来,而且不可能有人同意把神臂弓下发给民间资本生产。

于是大家羡慕嫉妒恨,想死的心都有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陶节夫现场就把第一期的神臂弓订单给了小高。

是的,现场就定调了,陶节夫道:“高俅。”

“在。”高俅出列低着头。

“试点从你殿前司系的北1京驻泊司开始吧,普通军备的订单,只给高方平北1京驻泊司的,至于神臂弩则不限制。在现有军费规模下,你殿前司愿意装备多少,愿意给那只部队,那是你做主了。你明白本相的意思吗?”陶节夫道。

“卑职明白。”老高嘿嘿笑道,不过又看看那一大群不能得罪的官僚的脸色,高俅再次和稀泥道:“不过我捧日军之血统不能废,捧日军乃是我大皇帝陛下在京城第一亲卫军,卑职仍旧认为,捧日军之神臂弓装备,只能由兵部供应最强的神臂弓。”

这下,大家的脸色又才稍微好看了些。总归觉得高俅也还算懂事。

陶节夫把无数人顺着看了一圈后道:“权且这样吧。”

于是带领着军备采购考察团们,离开了猪场。

“耶!”

人走之后整个车间开始沸腾。这算是绝对的荣耀,这只制造农具出生的草根团队,现在却开始承担除捧日军外的战略武器订单。

这根本不是奖金多少的问题,而是一种荣耀感……

这下终于炸锅了。

汴京的愤青军备党们精神大振,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吹捧新版神臂弓。

这群家伙也够牛的,竟然到了罔顾事实的地步,说是新版神臂弓比老版厉害多了。

当初那群等着看高方平笑话的人,目下被这些愤青党骂的如同孙子似的,说是险些就因为他们的议论和添油加醋,导致小高缩了。

真是缩了,那就要继续看着兵部那群官僚、以高价劣质装备,年复一年的忽悠国家和军队。

“兵部那些孙子简直是一群脑残,目下的流行词‘逗比’,说的就是他们。竟然手握技术几十年,却是造来造去,我大宋只有不到五千架神臂弓,然而消耗的费用极其惊人,活该他们被小高相公打脸。”

“其实兄台你听我和你讲,你冤枉兵部军造监了。不要自大张狂,真以为小高的新神臂弓比老的好。人家兵部的弓精益求精,采用独到秘方,以几十道独特工艺制造,威力的确比高方平的大很多。”

“是啊慢工出细活。军造监的神臂弓,听说最快两年才能走完全部工艺流程。每年只出产三百架,为此,他们维持了百多个全国最有心得、最顶尖的精英始终不停的维持生产,保证每年都有新的批次出产。以做到大宋神臂弓的血统维持。”

“笑死人了你们真逗,你们只说,神臂弓到底是用来装备军队打战的,还是为了搞艺术?”

“这……”

“就是,作为一个负责的真相党,我得到的消息是,高氏神臂弓威力不如军造监的,但是胜在便宜,作战效率高。对于国家而言,高氏流水线生产才是神器,你们仔细想想,以往高贵的东西但凡猪场参与经营的,都能在一定时间内变便宜。小高相公就是喜欢革新,就是草根,所以神臂弓也不例外,既然试行成功,性能不输多少,迟早以丧心病狂的产量和廉价,彻底把高贵的神臂弓拉下神坛,还血统呢?血统个蛋,蛮族兵临城下之际,他管你神臂弓的血统有多牛?但如果三岁小孩都抬着一架神臂弓在城头上,蛮子想不栽也难。”

“放你娘的屁,三岁小孩抬着神臂弓,大概率先把他爹误杀了。”

“霸气了猪肉平,堪称完美的军备变革。”

“在老子看来,以他的尿性,估计要改名叫猪肉弩。”

“是这是有可能的。我是不轻易反他的,然而若是被叫做猪肉弩,我就和他拼了。”

……

赵佶不懂军备。不懂那个神臂弓威力大。

然而梁师成和高俅几个奸佞都围着他说高氏神臂弓成功了,皇帝嘴巴笑歪了。

好在哪里赵佶也不是明白,不过之前等着看笑话的人够多的,包括高俅老儿都反水说小高会失败,这下却是又反转。赵佶当然就不明觉厉的拍案叫绝了。

“都看到了吧,朕说小高是大宋吉祥物,但凡他参与的事都不会失败的。他的优点是化腐朽为神奇,还惠及很多人。他只是有点年少轻狂,喜欢得罪人,喜欢敛财这样的小缺点,你们就整天说他不好。”赵佶笑道:“那些你们整天说好的人,能造出这么多东西来吗?”

“陛下英明!”但凡在身边的包括那只鸟在内,都开始集体大合唱。

想来鸟也郁闷,有时候说错话就被梁师成调教,克扣食水,所以鸟都开始机灵了。

目下任职尚书右丞兼兵部尚书的何执中道:“陛下,有奸佞蒙蔽您,事实并非您想的那样。高方平并未制造出真正的神臂弓。事实上,他虽然制造出了威力不错的弩箭,但是却比我兵部监造的威力缩减三层。”

赵佶不禁楞了楞,他也不懂,听说威力缩减三层,就不确定到底算不算小高成功了。

这里不是朝堂而是内廷,所以高俅可以说话,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