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4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合达险些气得喷出一口老血。

想大骂几句国贼,却是左右看看,又看看身后那雄壮威武的承天寺,最终铁青着脸不说话的离开了。

不是他不想说而是不能说。现今兴庆府的权贵,不是他萧合达一个辽国来的外人能动的。那些人是当初跟着察哥李乾顺平定外戚内乱的功臣。而身后这个承天寺,那个装神弄鬼的神棍大藏明王,更是国师。

以西夏的气候,明王只是咬不动察哥而已,却一句话不但能让萧合达下台,甚至能给萧合达的主母耶律南仙找不少麻烦!

“将来乱天下者必是这些国贼!”萧合达双眼发黑的想着,尚未上战场,就是一阵血气上涌。

一个心腹武士是从辽国跟来的契丹武士,真正的心腹,于是凑近低声道:“萧相,是不是察哥仍旧在遥控、给您下绊子,要不要把他……“

说着,这个狠人比划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萧合达叹息一声摇摇头,仿佛瞬间苍老了几岁的样子低声道:“这不是他察哥的错,若他出事,兴庆府是压制不住那些祸国殃民的权贵的,兴许咱们的安成公主也要受到牵连。他察哥毕竟是陛下的弟弟。其次,若此番本相和高方平的决战失利,还得察哥出来擦屁股,否则西夏真有亡国之险。”

一行人快步进入枢密院后,萧合达进入了状态,死死盯着墙壁上的军事区域图,最终叹息一声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察哥是对的,其实咱们只能紧守,不宜调遣最后的主力军司南下决战。然而内乱将起、兴庆府和西平府人心惶惶的现在,粮草不足两月用量的现在,不能再等。否则不战自溃。咱们必须主动出击和高方平部决战,击败高方平后,获得他的粮草装备,然后白马强镇军司需要最快东南移动、击败夏州刘延庆部,西夏的生路便是:在秋收前,解了最大产粮地夏州之围困!”

其他人都是猛人棒槌,纷纷摩拳擦掌的样子,听说要主动出击了,现在他们相反高兴呢。

他们并不是察哥和萧合达,不关心为何要为粮草当心。在他们概念里,没粮草的话出去把有粮食的百姓杀掉不就可以了,这有什么难的,杀老百姓总比杀高方平部容易的多吧。

汗,他们真是这么想的。这就是高方平部不需要太好,就能赢得民心的原因。

急忙以枢密院命令形势,发出调遣白马军司和右厢军司南下的指令后。萧合达又开始回想那个梦境,回想妖言惑众的老和尚说辞。

当时和察哥对话的时候老萧没乱说,作为一个外臣能在这种时候被重用、拥有和宋国名帅高方平决一雌雄的机会,在军人的角度而言是萧合达的荣耀。

但察哥和李乾顺交过来的烂摊子,却是一个风雨飘摇内忧外患的西夏,根本无法准备,只能仓促之下提前去和高方平决战。

这虽然艰难,却也是一个名留青史的机会。若能击败高方平,那将获得超越当年察哥的名声和荣耀。

而这个机会,是主母安成公主耶律南仙极力争取来的。

萧合达非常清楚,事实上李乾顺是个猥琐的政治人物,非常奸诈,他不会轻易信任外人的。此番能让我萧合达获得重用,无非是因为安成公主出面说服了辽国,让辽国帮忙压制宋国。

而且察哥在宋地也败的太惨,这才有了萧合达上台主持夏宋之战的机会。

“我和那个你们大家都惧怕的高方平,到底谁是龙谁是虎,将在轰轰烈烈的战争后,由战场交出答卷。现在对他的一切惧怕为时过早。察哥不行,不代表我萧合达也不行!”老萧一拳砸在桌子上喝道。

西夏众将跪地、低头……

第724章海东青引发的巨变

作为一个大宋二百五,老蔡这些天开始转换鹰派模样装逼,一致受到了来自朝臣的好评,汴京百姓也都开始夸奖他了。

用后世的观点来说人越老越像孩子脾气。所以是的老蔡也不例外,他坑了一辈子,没人表扬他,只是怕他让他而已。但此番大家对他的好评,竟是让老蔡有了些荣耀和使命感。那就如同一个受到鼓励的孩子一样,这样的思维、促使着老蔡这样的大奸臣想换换风格,为大宋谋求一些利益,以便名留青史。

于是他以私人的身份上了一道奏本,试图说服赵佶,采取不鸟萧的里底策略,暂时拖着不谈判,以支持高方平对西夏的用兵。

在感情上,赵佶当然想骁勇善战的高方平去西夏抢些人口和土地回来的,然而赵佶也不全傻,担心的问道:“太师,若能如此固然是大宋的利益,是支持小高的部署。然则辽人势大可恶,得罪了他们,萧的里底回国后大肆抹黑,怂恿辽皇出兵伐宋那可如何是好?”

蔡京非常忠勇的造型抱拳道:“臣有一计,可破萧的里底小儿之计谋。”

“快些道来。”赵佶笑道。

之前皇帝总体有点不信任老蔡了,然而无奈的在于形势一好,就人逢喜事精神爽,不论什么人都好说话了,赵佶也不例外。

蔡京道:“童贯有《北方策》私下提交老臣,老臣看了,皆因童贯乃统帅思维,一直在关注北方形势。他有渠道和消息,因辽皇的欢淫无道、大肆压迫女真部、收集海东青用于辽皇的狩猎玩乐,如此苦了女真部,领袖阿骨打早就对辽国不满。如此一来咱们可以加以利用。”

赵佶犹如泼了一盆冷水,泄气的道:“太师不要以为朕什么都不懂,朕虽没去过辽东,却也知道那边鸟毛没有,女真部就算整合了其他部族也太弱小,最多几千人而已,辽国军团号称百万之上,区区女真就算被咱们利用了,他们又能给辽国带来什么伤害?”

蔡京道:“陛下知道其一,却不知其二。咱们利用女真,并非指望他真打赢辽国!”

“那是为了什么?”赵佶好奇的道。

蔡京道:“其实女真阿骨打的态度,早已不是什么秘密。辽国朝廷的明眼人不少,许多人建议灭掉女真那群不听话的狼。然而始终有一人在力排众议阻止,说大家小题大做,女真没有反意,这人便是萧的里底。官家您这样去想,萧的里底告诉辽皇女真不用关注,辽皇信了。然而若真的发生了女真部反辽的事,虽然无法伤害大辽,却证明萧的里底错了,必然惹恼辽皇。那么失宠的萧的里底回国抹黑我大宋的时候,效果就打了大折扣,辽皇未必会信任他了。于是我大宋的压力自解。”

顿了顿老蔡再道:“如此只要能拖延至下半年,高方平部便有更多的时间部署,以他的能力必然能为我大宋,拿到更多利益。”

赵佶楞了楞,仔细的想了起来。认为蔡京说的有些道理啊,就譬如以前老蔡干了些蛋疼事后,朕虽然没有处罚他,却也不怎么信任他了。我赵佶如此,那么想必辽皇对那个嚣张跋扈的萧的里底,也会如此。

若女真问题上萧的里底被强势打脸,不说他会被辽皇处罚,但影响力大跌,失去部分话语权,这些几乎是肯定的……

高尔夫党萧的里底和高俅,两人骑着最名贵的汗血马出汴京,带着护卫游山玩水,走访汴京周边名胜,除了鲜衣怒马的高官外,更有大宋第一名器——绝世才女李清照陪同随行。

后世的什么宾利劳斯莱斯弱爆了,算价值,高尔夫党们骑着的宝马,大幅超越后世的名车。

李清照的陪同更是重量级,因为李清照对于大宋的意义,真不是后世参加饭局的一线明星能比的。

至于陪同保护的捧日军,规矩和华丽程度,当然也大幅超越后世的大内保镖队伍。

可以说这是李清照今生最蛋疼的一个事,但因为是高方平的请求,李清照必须答应。

四年多前,李清照约着口碑很坏的花花太岁游玩郊外之际,那个不良少年口出狂言要“壮志饥餐胡虏肉,谈笑渴饮匈奴血”、并以此作为礼物送给李清照。

当初的豪言壮语,如今他正在兑现。

这一转眼,那个养尊处优的不良少年真个对应了他的词,为大宋征战了几万里路,从北方到南方,又回北方,又去西北,不止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了,这些都是高方平送给李清照的礼物。

尤其当时在南方听闻到高方平于石龙关大捷的消息时,李清照落泪嚎啕大哭。这不是因为这个女文青疯狂到了这一步,是因为听到那个消息后,范子夷范老就在笑声中过世了,那个老人的一生,以喜悦作为了结尾,画上了句号。

为了现在的这一切,大家都做出了很大牺牲。那个纨绔子弟儿子都快一岁了,他仍旧带军进西夏拉仇恨去了。所以为了这一切的利益妥协,李清照也必须做出牺牲,来陪同猥琐的萧的里底。

为此她也付出了代价,代价就是基本和赵明诚决裂。当时赵明诚基本同意了李清照来京参加饭局,却不同意拿金石字画贡献给萧的里底。

小赵他不说这句还好,一说就引得李清照大怒质问:“你的意思是,我李清照可以放弃而字画不能,金石字画比我李清照贵重?”

当时的赵明诚苦思之后竟然回答:“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李清照拿着锤子和赵明诚打了一架,最终以李清照被爆扁一顿结束。但这里不是结局,从李清照被打之后,韩世忠就真的临机专断临,把赵明诚给关小黑屋了,一批贵重的金石字画就被李清照带着来交给了高俅,打算择机贿赂萧的里底。

这些是李清照付出的代价。目下她正陪同着高尔夫党谈笑风生,却是有苦自己咽。

高俅的识趣给面子,李清照的到来,真个是让萧的里底心情大好。

于是骑着汗血马游玩之际,看着大宋景秀的山川,萧的里底感慨道:“高太尉啊,当你是自己人,本相得说一句,这景秀的山河就快被糟蹋了。”

“萧相何出此言?”高俅明知故问的样子。

萧的里底道:“你这弄臣并未发生作用,本相有消息称,蔡京正在玩火,怂恿宋国皇帝联络女真人?”

高俅胸有成竹的样子笑道:“这是必然的。然而您懂的,蔡京执掌朝政过十年,能量奇大,老夫不是不能对皇帝说话,但这也不是说办就办的事。”

“人才!”萧的里底指着高俅的鼻子笑道,“你这是趁火打劫,问我要好处啊。谁不知道你高俅对宋国皇帝的影响力。加之现在不同以往,你儿子小高骁勇善战,立下国战奇功,当朝新贵,风头一时无二。蔡京的时代过气了,按道理说你高家要抗拒蔡京的政策是没问题的。”

高俅老儿便有些尴尬。

李清照笑着岔开道:“请教萧相。”

萧的里底如同个软脚虾一样的,看着大美女媚笑道:“易安请说了来。”

李清照道:“萧相的话里话外,不像是对蔡相公政策担心,不像真害怕女真部?”

“那当然。”萧的里底傲然道“我大辽国坐拥雄兵两百万,区区女真部以及蔡京的政策,根本不放在本相眼睛里。”

“那为何你话里话外有担忧情绪,您担忧什么?”李清照很直接的问道。

“这个问题,由高太尉代替本使回答好了。”萧的里底以奸臣的姿态,和高俅对视了一眼,然后相视着笑了起来。

然后李清照好奇的看着高俅。

高俅捻着胡须微笑道:“这是一只海东青引发的巨变,小儿高方平把这叫‘海东青效应’。”

李清照傻眼了。换平时就骂他个老糊涂蛋,然而听说这话出自高方平,纵使李清照也不敢大意。

高俅接着道:“女真和大辽的真正矛盾就来自海东青。那是女真圣物,他们都非常稀缺。‘女真’的意思其实也就是海东青。那么在辽皇不勤政,喜欢玩弄奇物,喜欢狩猎的时候,易安你觉得辽皇最需要什么?”

李清照眼睛一亮道:“海东青?”

“是的。”高俅道,“这个神武用来狩猎那是百试不爽,辽皇对此高兴坏了。看似大家都在指责辽国压迫女真部,收缴他们的物资。其实女真那点区区物资,对辽国来说连毛都不算。在萧相的层面,他保护女真部的真正用意,就是要源源不断的获得海东青,以便让辽皇能够安安稳稳的狩猎玩乐。许多人把这个行为叫做弄臣,我高俅也经常被人这么诟病,但是其实啊,咱们只是尽臣子之道,尽量的伺候好陛下而已。”

李清照听得眼冒金星,险些呕吐了。

萧的里底觉得遇到知己了,大笑道:“真正看懂了门道的人就你高太尉一人而已。世人愚昧无知,都以为老夫收了女真部贿赂,从而保护他们,都以为本相压迫女真部是在为辽国吸血。其实他们那点物资算个毛,本相只是需要他们源源不断的把海东青贡献来我手里,我拿去伺候辽皇。当然,这的确算是动了那群野蛮人的根,其他人是凑热闹,真正清楚女真部反意的,其实只有本相!”

“……”

李清照已经对这些人绝望了,他们已经无法被拯救了。竟然还真是一只海东青引发的巨变呢?为了辽皇的享乐,萧的里底逆天的压制女真,剥夺他们的圣物?哎,李清照觉得亏得阿骨打脾气好能忍,要换做是高方平那个不良少年的话,恐怕早就起兵血拼了。

那么看起来,女真已经对大辽苦大仇深了。

而萧的里底力排众议的反对出兵女真,竟不是为了避免战争,只为了继续获得海东青去讨好辽皇?

天啊,李清照对这些人的价值观,已经没法形容了。

萧的里底嚣张的道,“高太尉,你觉得本相真在乎蔡京他们的挑拨政策吗?女真部若跳了起来,本相真的会失宠吗?”

高俅微笑道:“以我老高对皇家人的心思了解,不会。以萧相的能耐,你能分分钟找其他理由转移矛盾,把问题推在其他事头上。”

萧的里底觉得这人真是个知己,笑道:“说的对。所以女真部是否叛乱,根本不看在本相眼里。蔡京他们的谋划只能惹怒本相,而不会真的改变什么。”

高俅转而奸笑道:“然而若真的发生,这总归不是个好消息。辽皇兴许不会为女真叛乱责怪萧相,但您因‘海东青’富贵,若不能继续提供海东青,长久必然遭遇辽皇不满,这简直和我大宋目下的蔡相公一样形势。这是小儿高方平的判断,他虽然年轻,但他的判断从未出过岔子。”

萧的里底脸颊微微抽搐,不是说这真的就是死路,但是失去了海东青的来源后,又要耗费大心血,找其他独特东西让辽皇喜欢上,要慢慢的培养辽皇的其他兴趣爱好了,真的很麻烦。辽皇他根本不缺少绫罗绸缎和黄金宝马,就缺少那些独特的东西。

现在仍旧未到摊牌的时候,于是李清照打破尴尬气氛笑道:“回去吧,清照写了新的词曲,乃是专门有感于萧相的驾到来的灵感,请萧相品鉴?”

萧的里底又软脚虾了,笑道:“好啊。”

……

第725章算死草

现在仍旧不见下雨,高方平判断:此番天助我也,西夏的旱灾已成了定局。

早前高方平不急于硬啃西平府那种坚城,打算采用等候战略,引出白马军司和右厢军司,再次野战围歼。

这个战术思想其实就建立在西夏人耗不起的基础上。

李乾顺的江山不是真的稳固,若是逼急了他开始对西夏权贵们动手,和谐他们的钱粮,那就是压垮西夏的最后稻草,不用高方平起兵他们就会打内战。

若萧合达不动权贵,只抢西夏老百姓的话,那么暂时不会打内战,却会继续败坏西夏政权公信力,长久伤害更大。

在有比较的现在,那些活不下去的西夏大头百姓,会有很大一群姓宋。

与此同时,血腥的民怨会把西夏潜力彻底消耗一空,一举吞噬察哥汉化改革以来的民生成果。让他们一夜回到从前,没有个二十年别想缓过气来。何况,他们还面临着来自西北的那群回鸪马贼的强势骚扰。

最大的底气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