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的在萧的里底看来这没没毛病,官员就是这样做的,否则那么辛苦的做官吃饱撑了啊?

奸笑着,把十万黄金的汇票纳入坏里,萧的里底又看着李清照笑道:“本相的确喜欢金石字画,但这方面的造诣总归不如清照,你孝心我收了,但需要今晚和你秉烛夜谈,一起研究研究字画。”

李清照听后,便很想拔刀痛死这个祸害。

高俅急忙摇手道:“萧相啊,理论上能陪您这样的霸主乃是荣幸。可为难的在于清照的名节,她是大宋国宝级女人,有妇之夫,还是我大宋前宰相赵挺之儿媳。您懂的,她李清照想陪您也陪不了,这会引发太多问题,我高家背不起这样的锅。传到辽国的境内都会引发不小风浪。所以雄才大略的您,当然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坏了章法对吧?”

萧的里底一阵尴尬,却是老高说的是正理,她是宋国宰相赵挺之的儿媳,真不能乱来,否则也是外交问题,会被牛温舒那些奸佞强势利用。

“罢了,你们误解本相了,我真的只是研究金石字画,但你们的担心有道理,晚间的确不宜房中独处,否则坏了清照的名节就显得本相肤浅。”萧的里底厚颜无耻的样子说的跟真的似的。

顿了顿,萧的里底起身舒展个懒腰:“这样吧,经本相调查,西夏此番乃自己作死,以捕风捉影理由出兵伐宋,造成生灵涂炭,高方平目下进兵西夏,主要是想报复一下,到不起哪,高方平以及宋国不具备灭夏实力。就像两个草原的汉子相互有了矛盾,打一架解决,这个时候本相认为不宜拉偏架。本相之所以来,不是想拉偏架而不顾盟国感情,皆因我辽国宗室女耶律南仙、也就是现今的西夏皇后对此战理解有误,回娘家请求我大辽出来平息。本相作为长辈不好意思不来看看,但经过多方了解,经过详细大量的调查研究,这就是高方平和察哥两个汉子打架,到不起外交高度。乃耶律南仙小题大做、危言耸听。”

顿了顿萧的里底又道:“就到这里吧,高俅你通知宋国蔡京,明日和本相座谈,算是了去此外外交手续,一切事物自待本相回朝后禀明辽皇,原则上,大辽不在干预此番宋夏矛盾。这个说起来呢,我皇帝乃是受奸佞蒙蔽以至有了偏颇。其实手心手背它都是肉。宋国皇帝是我天祚皇帝侄子,宋国也是大辽的盟国。而西夏呢,耶律南仙她也是侄女,西夏贫穷弱小也需要照顾,所以啊,管不了,自己的事自己去解决好了。”

一边说着管不了,老萧嘿嘿笑着离开了房间。

于是此番他萧的里底的外交就完成了。

是的他就是这么搞外交的,他觉得这是翻云覆雨。大宋给辽国的岁币也只是一年二十多万,但高家出手贿赂他直接就是百万级别,李清照的那些金石字画除了他们夫妇的收集,很多是继承自大宋宰相赵挺之的名器,讲文化算价值的话,在权贵的眼里百万只多不少,也就等于这次老萧比辽皇还有面子十倍……

五月初,西夏都城兴庆府进一步的混乱恐慌。

“强大的辽国已经放弃了咱们,辽国连让宋国退兵都做不到了。”

这样的想法和情绪,充斥在整个西夏,以至于这时的西夏兴庆府如同一个眼泪汪汪的弱者。他们从未想过会有天宋国兵临城下、处于这样被动又可怜的局面。

雄武华丽的西夏皇宫中,不太懂军国大事的西夏皇后耶律南仙,看着魂不守舍的萧合达道:“自嚣张的宋军进兵西夏以来,本宫听闻将军你未曾安稳过一晚,每晚都是惊吓之中醒来。”

萧合达叹息一声道:“主母在上,实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番西夏雪上加霜,目下只是五月初,基本许多地方已经断粮,没有粮食便无法坐守城池,我这心理艰难啊。天公不做美,于这样的形势下让我主持这场宋夏之战,西夏苦啊……为了维持军队士气,我只有强势的从民间征用粮草,已经闹的民怨大起,陛下开始恼怒。”

耶律南仙道:“本宫不懂军国之事,但将军手握白马和右厢两个精锐军司,为何迟迟不出兵南下击败高方平部?他们只是区区不到四万人?察哥反对主动出击,过度抬举高方平乃是其心可诛,将军你不至于真的听了察哥的建议吧?”

萧合达道:“我如何能听那孙子的,但不管如何他察哥也急了。我仔细考虑过他的方略,且不管他政治立场于何方,但于军事策略上察哥此番并无说错。我等只适合固守城池,而不能轻易调遣白马和右厢军司南下。那等于把我西夏底牌彻底交给高方平去。”

顿了顿又道:“有一点察哥是对的,他说神臂弩的威慑力,是在释放出去前最足,敌人会为了我方那没射出的箭,费尽心思的防备。这就是最后两个机动王牌白马和右厢军司的作用。不过一但出击、而又没发挥真正效果,那就是致命的破绽时机。我们的手里,就再也没有能让高方平害怕的东西了。”

耶律南仙担忧的道:“要不本宫再派人去辽国,誓死请来粮食和救兵?”

“不会有粮食和救兵了。”萧合达红着眼睛道,“他们……已经放弃了咱们!此番若是牛温舒相爷出使宋国的话,高方平部恐怕早在十天前就被宋国皇帝召回了。当时听闻是萧的里底出使,我这心理便不在安生。萧的里底这样的国贼,他能硬生生把西夏和辽国的利益就这样放弃,只为了他的小算盘,愣是就此眼看我西夏亡国危险,坐看大宋这头已经出笼了的野兽在高方平手里奔驰。将来乱世界之人,必是这萧的里底老贼。”

第731章反乌云盖顶

耶律南仙道:“高方平的主持下,歼灭了察哥部四十万大军,此固然说明了他的骁勇善战。但要说他能让西夏灭国,祸乱整个世界,是不是过了?”

萧合达悲愤的道:“在他进兵西夏之初,我临危受命以来,我也以为他高方平被过度神话。但随着他不骄不躁,只对我西平府和夏州围而不攻开始,我这心理一天天希望破灭。咱们得看到,他在西夏境内占领区试行的策略,咱们也必须看到,宋国在他励精图治下的强大,现在占领区内他那源源不断的粮食物资,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一样,而咱们西夏的区域却只能穷鬼抓着恶鬼抢,相互饿着肚子进行踩踏。他的那些工程手段、建设手段、医药手段、军备等等等等,太多东西我都没法形容。这几乎是不可战胜的。击败他很难,下场兴许是石龙关的再现,而对持拖延下去的话,后果我不敢去想。”

耶律南仙也眼睛红红的道:“将军一直是本宫的人,对本宫忠心耿耿,这些话你没对陛下说,专门来对本宫说,必有原因吧?”

萧合达点头道:“从我这个主持夏宋之战的枢密使角度看,这个战争没法打,主母,兴许咱们该妥协,不要在做无畏牺牲,尝试性和高方平谈判。”

耶律南仙摇头道:“你知道没这可能,西夏是不会对宋国妥协,不会受宋国压迫的,不论哪个皇帝来决策都一样,战士的心态注定了咱们只能周旋到最后。违背此点的人会付出血的代价,这些话和本宫私下可以说,但切记不能当众提及。”

萧合达深深吸了口气,解脱的样子道:“在臣的角度,我骨子里是辽人而不是西夏人,我效忠的是您。出嫁之后您和娘家再无干系,这里就是您的祖国,您的子嗣将来有天也会登基掌握西夏。所以臣一定得在这个时候,把对西夏最有利的建议提供给您,哪怕冒了风险也不惜。但是到此,既然定调必须战至最后,那么臣会依据西夏的意志去作战,臣会调遣白马军司和右厢军司南下,因为咱们已经拖不起,拖下去,拖的是我西夏的民生和骨髓。”

耶律南仙感动的点头道:“这才是我的萧合达将军!”

最后时刻,萧合达单腿跪在地上道:“一般情况下的决战是胜负难料的,但高方平太阴险。所谓将军难免阵前亡,兴许此番出阵之后,臣回不来了。主母,臣有一言相告。”

“将军请说。”耶律南仙道。

“不要固执,若白马军司南下决战失利后,不要抱有成见,立即周旋,请察哥复出主持大局,和高方平达成城下之盟,是人都有低头的时候。”

萧合达说完之后起身离开,那还真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态势呢……

辽国此番没有发挥作用,西夏皇帝李乾顺已经大怒。至此不可避免的,战法基本定调,西夏最后的机动王牌、李乾顺的嫡系精锐、白马强镇军司和右厢朝顺军司被调南下,将在萧合达的率领下,抵抗高方平的“围城”。

事实上没什么战法不战法的,对于李乾顺而言也只有这么一个选择,他的脑袋虽然相对开化,却暂时不敢去想“丧权辱国、签订城下之盟”的策略。

作为临危受命、主持夏宋国战的枢密使,萧合达这个时候已经领兵出征。不过李乾顺仍旧有些心神不宁,去承天寺见了西夏国师大藏明王法架。

这算是传统,也是祈福。

其后明王说了:“高筑墙,广积粮,等待时机,以弱应强。”

这算是几字真言李乾顺也没弄懂,却是不禁在心理想:这不是废话吗,朕当然想把西平府乃至兴庆府的城墙修高十倍,然后让所有的西夏土地堆满牛马和粮食,而不是腾格里沙漠的沙子!妈的积粮要你说,可得有粮食积啊。

至此,李乾顺算是看清楚了这些妖言惑众人的嘴脸,他们整天装神秘说些玄之又玄的话,正因为他们肚子里没干货,只能说点怎么理解都对的话。空谈误国啊。

与之对应的是,宋国那个名不见经传的纨绔子弟,五年前到处嬉笑怒骂、杀人拉仇恨。当时听整个宋国的文人、上至官员下至秀才都在喊药丸,大喊无人权无体制!

然而喊着喊着,时至今日,就算经历了西北的兵灾,宋国的物资不见衰竭,那丧心病狂的粮食正在源源不断运来西夏占领区,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样。话说猪肉平他当初似乎没喊什么广积粮吧?倒是这么喊的那些人、被猪肉平整的不要不要的。

李乾顺已经彻底的气急败坏了,病急乱投医下离开了承天寺,又来了察哥府邸。

“直接告诉朕,你觉得萧合达能信任吗?他能击败高方平吗?”李乾顺气的有些红脸。

察哥以惊人的镇定形态,温声道:“陛下,高筑墙,广积粮……”

“闭嘴!”李乾顺暴怒的一拍桌子道:“朕自问不是个暴君!自问也不是容不得说话的小度量之人。亡国气息下其他人或许不敢说话,只敢说这类玄乎词,但那是别人,你是李家血脉,是朕的弟弟,你必须对朕说实话!”

“陛下真的要听实话?”察哥好奇的看着他。

“实话。”李乾顺点头。

察哥低声道:“实话是:若能不败的太惨就算萧合达合格。作为亲自在宋国境内带大军和高方平周旋近一年的人,臣负责的告诉您,没人可以击败高方平。臣刚刚告诉您的广积粮和高筑城不是套话。而是真正保我西夏不亡国的具体战术。”

李乾顺不禁楞了楞道:“具体说说。”

察哥道:“所谓高筑城,就是防守。坚决不能主动出击。静州,怀州,顺州,西平府,兴庆府,在我最后两个精锐军司的防守下,可以形成不败的棋盘大龙,只要不犯大错,高方平再多五倍兵力也奈何我不得。”

“粮食呢?”李乾顺道。

察哥迟疑少顷道:“所谓广积粮,不是萧合达现在的政策。现在这样最终会让我西夏亡国。而若要采取防守战略,那当然得有粮食……于是广积粮的意思是:立即血洗固有党项权贵,征用钱粮,这才是复兴之道,不能在盘剥本已经雪上加霜的百姓。”

想不到察哥的建议竟然是这样。李乾顺真个听得心惊肉跳,脸颊微微抽搐了起来。

这的确是个诱惑,是解决目下的缺粮的办法。但如何能动啊,李乾顺的统治合法性,就建立在这些人的基础上。

察哥掌权后,一直的改革方向就是这样的,但李乾顺始终保守,不敢放任他步子过大,由此察哥当然也得罪了一些人,于是在察哥战败后,迫于各方面压力,李乾顺这才把察哥软禁。

迟疑许久,李乾顺打消了察哥这极其危险的念头,又问道:“除此外,在必须启用萧合达出兵对敌的现在,你可有将后来的局势判断?”

察哥叹息一声,无奈起身,指着墙壁上的区域图:“右厢朝顺军司部主力,不出意外会被萧合达分为两部,驻守兴庆府和西平府两大重镇。而白马强镇军司,则肯定会出怀州,朝白池城、铁门关进宥州,然后遥望夏州,伺机和刘延庆部决战,以解夏州之围困。这一定会是萧合达的战法。”

李乾顺道:“会成功吗?”

“难。”察哥淡淡的道,“高方平不会真的硬啃西平府,不会真的坐视白马军司进宥州为难刘延庆部,所以高方平一定挥师朝东北方向机动,那么路线上看,高方平部主力会在白池城草原一代,阻击白马军司。截住萧合达对夏州的支援。”

顿了顿察哥道:“虽然高方平部只有不到四万,而白马军司拥有五万以上主战精锐可以机动,但是在士气低落,人心惶惶,粮草匮乏,战马都缺乏草料的现在,臣不看好。自石龙关一役后,高方平号称野战无敌。不说白马军司会被全歼,然而一但被高方平牵着鼻子走、于毛乌素沙漠那边缘的无人区牵制住我西夏最后机动力量后,最大概率是我西南方面要出幺蛾子,吐蕃人会趁虚而入,吃掉我仁多泉城要塞,而后进兵西凉府。一但西凉府告急,种师道老贼一定也会出击,血拼吃掉我南方边境最后一个屏障卓洛军司。在这种后院起火的情况下,那些最为丧心病狂的回鸪马贼,会正式进犯我西边屏障甘肃军司。”

察哥总结道:“也就是说,会被动形成,大宋吐蕃回鸪,瓜分我西夏战略要地河西走廊的事实。只有一种情况下能扭转战局,就是白马军司能野战击败高方平部,但是……我觉得那几乎不可能。”

这样乌云盖顶的解读,更让李乾顺想死的心都有了,看着区域图很久,李乾顺不甘心的道:“固然朕也认为,击败高方平部可能较小,但你凭什么认为吐蕃会参与,且他们能打下我仁多要塞?”

察哥苦笑道:“吐蕃在平时的确不敢惹咱们,无奈仁多泉城是仁多一族地盘,当初中了宋国蔡京奸计,又加上集权的需要,仁多宝忠被咱们害了,仁多一族一定会是这种国难时刻的最大不稳定因素。”

第732章准备截击白马军司

李乾顺急的团团转,忽然又停下脚步道:“回鸪马贼呢,他们虽然凶狠,然而怎敢大举进犯我甘肃军司?”

察哥道:“这叫墙倒众人推,若在平时他们当然不敢。这就是我不建议出动白马军司和右厢军司的用意,这两机动军司不用的时候,它们是上了弦的神臂弩,拥有威慑。不过一但使用而又没有发挥作用,则说明了咱们已经没底气。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种师道从兰州出兵,攻击卓洛军司,吐蕃就一定敢打仁多要塞,而吐蕃打仁多要塞,回鸪马贼就一定敢出兵宣化府或瓜州。这就想当时,宋军在消息不通的情况下,相互牵制而动,最终被动发动河中府会战一样。”

李乾顺想了想不服气的道:“你之设想,建立在高方平敢出兵往东北方向机动、阻击白马军司之上。而然他之主力若出击,那么他的占领区韦州、萌井,溥乐城,耀德城如何防御,不要了吗?朕只让萧合达带白马军司出阵,朕手里仍旧留有右厢军司,为的就是防备兴庆府内乱,或者司机机动夺回占领区。”

察哥苦笑道:“陛下为何觉得他需要防御这些地方?宋夏之战中,他宋国自己的国土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