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4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番的交汇地点很可能是白池称区域,高方平部号称神行军,所以咱们要不惜代价的和他比行军,不能让他部以逸待劳,一定得在他部署前赶至白池城。”

于是除了必要物资,都甩脱放弃了,那些只有交给以静州、怀州、西平府方向的后勤运输线去进一步的收拾。

一边是白马强镇军司万马奔腾的进发姿态,身边的一个西夏将军则道:“李相,为何肯定了高方平部会于白池城和咱们会战?骑兵战最难打的地方就在于机动,快马探子的军报、未必能真的比骑兵大军速度快多少,于是咱们很可能被‘高方平已出耀德城往白池城机动’的军报误导?”

萧合达一边策马一边叹息:“不会误导。战局被拖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不论我方还是高方平,都只有这么一个战法。这个时候他机动去其他地方根本没什么用,但他知道,一但让白马军司进夏州,刘延庆部危矣,足以扭转夏州的局面。所以机动去其他地方不符合高方平利益,他目的就是不想在西平府攻坚,想以野战方式再次削弱我西夏士气和国力。而我西夏国策定下了血战到底的方向之后,咱们的一线生机就在夏州,只有击败高方平部,才能保夏州。”

顿了顿,萧合达狂催战马奔驰的同时道:“这是最后一战!关乎西夏之国运!全看咱们的了!”

……

第734章大宋青楼阵

五月十三日,高方平部正式越过西夏境内长城,到达白池城。

这里除了被抢劫一空的西夏民众外,已经没有守军,因为这样的小城孤城是不可能守的,所以那可有无可的千把个守军早不知道跑哪去了,高方平也懒得去找他们。

而这个时候,高方平部远征军不能进白池城修整。那是绝对的错误战略。

进去了没有足够时间就不叫修整,还需要大肆防备西夏人布置在城中的各种陷阱,得不偿失。

此战也不是真正的弱势兵力,所以无需城池守卫,被限制在城内,丢了全骑兵的机动优势,那才叫自寻死路。

于是高方平直接下令绕过白池城,相反朝西北方向推进。

“报——”

却是高方平部也得不到系统性修整,特殊训练过的轻骑探马就紧张的吆喝着进了帅帐:“相爷,西夏白马强镇军司之主力,从卑职返回时候,他们已在百里之外。”

“想不到来的如此之快!”众将纷纷色变。

这也的确出乎了高方平的意料,至少比想象的快了半日,做到了和宋军几乎一样的行军速度。当然了,这其中有他们依托西夏官道行军的原因。由此,萧合达基本做到了不给高方平修整机会的战术,算是疲兵对疲兵。

到此一来,双方的拉锯会很快开始。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进行全骑兵集群战,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再有什么阴谋和战略问题,那就全是技术性的实力交换。

任何的阴谋战术都很难对成建制的骑兵凑效,因为骑兵纠错能力太强,几万大军的交织,略有不对的苗头就马上可以纠错机动,损失当然会有,但在主将不犯傻的时候很难会有统治性的胜利。

“准备应敌!战术是:没有战术。”

高方平起身,在菊京和梁姐的伺候下开始披甲……

百里的距离对于机动状态下的骑兵队伍,也就是一个多时辰时间,刨除宋军探马的奔跑过程外,最多就是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

这就是骑兵作战的恐怖之处,留给主帅决策的时间太少。

相对缺乏草料的大草原之上,地面微微震动着,预示着即将而来的暴风骤雨。

高方平三万一千骑兵,依照既定的方式全面展开,在长达几乎两里的地区,呈现出V形似的雁形阵。

少顷后,已经能看到黑压压的西夏骑兵群出现在地平线远方,此时他们正在逐级减速,并不打算直接冲阵。

最终于半里多之外,萧合达下令停止前进,眯起眼睛观察宋军军阵,以及周边可能出现的一切幺蛾子。

萧合达也有军报,也有快速探马,他当然知道高方平到达不久。

“李相,难得见到宋军这样姿态,下令冲阵吧,堂堂正正的来一次真正战士的对决。”一个将军狞笑道:“您看宋军的雁形阵,怎么看都像个张开了大腿,等着被日的妓1女!他想被日咱们就冲上去干他!”

结果被萧合达手如同螺旋桨似的,在他脑壳上敲击了几十下,头盔都打变形了。

萧合达破口大骂:“管不住老二的野蛮痞子,最终都会吃亏的,你们难道见过被犁坏的田?分明只有累死的牛好吧,还想去日他高方平?”

其余的将军嘿嘿笑道,“那该怎么决战?”

萧合达眯起眼睛看着远方道:“我还真不知道,是否决战得看他高方平。”

萧合达始终不下令,注视着远处的宋军军阵喃喃道:“临行时候察哥不止一次警告过,要小心高方平的神臂弩集群,不知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宋军鬼使神差的拥有太多神臂弩。但察哥也说了,高方平的神臂弩不如我西夏正统神臂弩。射程和威力,只有我西夏神臂弩十分之八,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就等李相下令!”全部将军抱拳道。

萧合达道:“我军神臂弩虽强,但集中了倾国之力,目下只集中得两千架,并不能真正对宋军形成集群杀伤,必须留待防备他永乐军重骑的突袭。”

顿了顿萧合达又道:“传本帅令,白马军司全面散开,从两翼部位迂回,试探性触动高方平部反应。重甲骑兵从中部出击做佯攻,继续看高方平部反应。最好以重甲迂回战术,引诱出高方平的第一波箭雨!”

嘟——

西夏军阵方面,震天的号角吹响了。

紧跟着风云雷动的感觉,由缓而快,大面积的西夏骑兵开始扩散奔跑,并不以尖刀形态来插入高方平部的“张腿形势”,而是吆喝着,朝高方平的两翼迂回。

半里多的距离,对于已经热身的突击骑兵而言,真能发挥不少冲力了。

中部方面,一只两千多人只有的板甲重骑,以激烈的姿态朝张腿的大宋美女强势冲锋。

“靠,西夏人大老二也放出来了!正朝咱们的一个中心扑来。他们左右两翼犹如两只大手,想以迂回姿态来抚摸咱们的两边!”史文恭恶狠狠的道:“请相公下令,就由我部重骑出击,会一会号称无敌的白马重骑兵?”

高方平摇头道:“战场之上要严谨,少叽叽歪歪的胡扯黄段子。”

“那请相公示下,该如何战!”全部躁动不安的将军道。

高方平举起天子剑喝道:“尾翼变前锋,两翼收缩,逃命,坚决不许决战。作为一个美女,面对强奸犯来袭的第一波,最佳策略是退,至少等老子想出适合的战术在做决定!”

于是全体调转马头,V阵型略微收缩后,就变为了突围逃跑的尖刀形态,快速移动。

在白马军司左右两只“大手”包抄过来的时候,高方平部临时性脱离了战场。

西夏人在后面追,并未真的出全力,因为他们只是试探。

而高方平部也在前方,不急不缓的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

拉锯迂回展开后就不能随便停留,必须始终保持机动,随便一个停顿,那么再起步加速的那个空挡,就很可能形成被围死血战到底的局面。

萧合达率领白马军司半速追击在后面,各种哈哈大笑,冷嘲热讽,却是也没人理会他们。

最终无趣下他们只有省点口水了。看起来高方平脸皮厚,自来不怕被骂。或者说习惯了在宋国被人攻击后,高方平部现在已经免疫了西夏的“嘲讽技能”。

就此一来,浩浩荡荡、延绵数里的敌我两方的庞大骑兵队伍,始终维持在半速状态,朝白池城方向迂回。

最终,萧合达始终怀疑白池城乃是提前陷落在高方平手里的地区,兴许会有什么对西夏军不利的猫腻,于是此番的试探结束。既然高方平不上当也不迎战,萧合达只得作罢,放弃了追击,慢慢的开始指挥大军保持机动状态,画圆,临时性打算离开战区。

在萧合达部慢慢脱离战场,失去了突袭可能后,高方平指挥宋军队伍停顿了下来休息。

同样,再次复原战场初期状态,调转马头后,后翼变前锋,然后分开“大腿”为迎客V形,再次摆出大宋青楼阵去撩汉。

又看到这幅形态,徒劳一场的西夏人在对面破口大骂起来,各种骂,却是也不得回应。

“憋屈啊,看似也不是真的怕他们,却迟迟不能决战。”

宋军军阵,史文恭鲁达在内的将军们嘘嘘了起来。

高方平道:“不要急切,机会都是等来的,看谁先犯错而已。西夏神臂弩比咱们强,射程远两层左右,并且咱们不知道他们装备了多少神臂弩,虽然不可能太多,但此番萧合达乃是集中全部国力背水一战,也不可能太少。若贸然陷入被动,被他们维持包围圈,以他们那抛射突破千步的正统神臂弩攻击,而咱们打不到他们,那时除了史文恭部外,都会有重大伤亡。我是带你们来取得利益的,不是带你们来死在西夏的,这是关键。”

顿了顿高方平再道,“尤其小心他们那只两千五百众的冷锻甲骑兵,那是板甲,不是永乐军软甲,加之以他们的骑兵功底,若以永乐军对抗性硬战,是要吃亏的。板甲的优势就是要冲击硬撼,而我永乐军软甲优势在于对抗弓箭,还在于机动比他们的冷锻骑兵略强。所以关键在于宁可不打,也不要用我方劣势,去和对方的优势耗费。”

说这么说,但这些好大喜功的狂人仍旧有些不服气。

杨志不服气的道:“相公明见,那我等刚刚就是一次错误战术,他冷锻甲骑兵从中部突袭时,咱们就应该誓死抗住他们左右两翼,然后让冷锻甲骑兵进入射程,以神臂弩集群集中歼灭!”

“你说的对。”高方平眯起眼睛道:“但我有感觉,萧合达下令重骑从中部插入只是佯攻,不是真的硬攻,他的目是等着看我部重骑是否出击,若重骑出击,那他们肯定硬碰硬,以便配合他们的轻骑兵完成机动形成围杀。若我方不出重骑,但咱们神臂弩对他冷锻甲骑兵的破甲距离只有百步,抛射完全无效。于是在他们不是真真正硬拼的时候,很可能在‘百步范围’走钢丝打擦边球。目的是吸引我第一波箭雨出击。一但我部不冷静的放了第一波,后面就会很被动,暂时性失去远程打击威慑,很可能第一时间就引发硬派血战了。那是他萧合达的作战目的,不是我高方平的。”

具体是不是高方平说的这样,现在也没办法去证实,大家只知道一点,以大魔王的小心谨慎又奸诈的风格,这虽然在气势上有些孙子,但也不算错误……

第735章新的论持久战

从午后到临近旁晚十分,草原之上近九万以上的骑兵,在延绵几里的战区里,就那么的跑来跑去,大多时候不是在战,而是拉练外加破口大骂。

是的来来去去的样子,高方平和萧合达双方,把第一次的场面,复制张贴了五次,最终一个人没死,浪费了许多的力气。

鉴于西夏人更加奔放冲动一些,他们喜欢破口大骂。其实骂人也是要消耗力气的,而力气最终当然需要粮食去转化。

从理论数据上,后勤粮草相对缺乏的西夏人,正被高方平以极其猥琐的方式、拖入了另类的交换比当中:能量的交换。

是的打仗也是能量的交换,只是表现形式会有很多种。而计算能量的消耗和转换,那还真高方平的专业。高方平的猪鸡鸭包括马和人,都是这么养出来的。就是一个核心:能量转换。

目下是初期还看不出来,但迂回消耗到一定的时候,阀值打破后,天平的倾斜速度就会非常之快。

这是高方平另类的论持久战。

目下是两股精锐相遇的初期,两边都是疲兵,两边都对对方有所怀疑,都处于试探。这就是高方平敢在保持一定安全距离的时候,临时变阵逃命的缘故。其实虽然每次启动之前都保持了近乎一里的安全距离,但若是萧合达铁了心要追击突击,宋军军阵也是面临很大风险的。

可惜的在于萧合达也有保留,也在试探,高方平吃准了他一开始只敢试探心态。这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像诸葛亮的空城战术,只会对名将司马懿奇效,要是换张飞的话,他才管你有没有诈,有没有伏兵,一股脑冲进去就把诸葛捉去砍了。

现在第一天这样的复制粘贴,明显西夏人的消耗大于高方平部的消耗。他们除了会骂人,会狂笑之外,他们整个部队也明显要比高方平的臃肿一些,机动上要略困难一些。

因为他们的车比高方平的落后,车的运转也要消耗马力,而马力仍旧要粮食能量去转换。

与此同时他们的普通粮草体积大,而高方平的是压缩军粮,所需动用的机动车队更少些。

再有一点,高方平方面的军粮直接就可以吃,而他们西夏人的需要升火加工,虽然不加工也可以直接塞嘴巴里吃下去,不会死人,但那就代表增加肠胃负担,进一步降低能量吸收率。

最致命的一点在于,高方平部的军粮是全营养素,喂马后,因营养带来的活力加成,基本能抵消于直线拉锯上、宋军骑手对西夏骑手的功底差距。

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始终掌握住“进食便捷性和高营养优势”,那么高方平就有时间,不停的掌握节奏、利用萧合达的谨慎和无知心态、始终复制粘贴第一次的战术,那会一直把西夏军维持在疲兵状态下,持续恶化,但随着时间推移,高方平部的状态会慢慢恢复到“养精蓄锐”状态。

那时就是决战!

这就是高氏兵法中新的“论持久战”。

这一切没经过验证,但依照后世的科学计算是真实存在的。只要维持住这个节奏,天平迟早会倾斜。

论及真正的战阵经验,骑兵作战的功底方面,高方平会萧合达差很多。但高方平的优点在于猥琐,只要本着谨慎不犯大错,利用住形势,然后依托装备和军粮的能量优势,就可以如同在西平府拖死西夏朝廷一样的,从技术层面上,最终拖死这只西夏的最后王牌骑兵。

落后一定挨打。落后也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后勤技术、装备技术当然也算其中之二……

眼看就要黄昏。

经过五次复制粘贴后,西夏人恨死宋人了,口干舌燥的样子,真的骂不动了。

这次双方默契之下,尽管仍旧相互咬住了,但也保持住了两里左右的安全距离。

于是作为一种战争潜规则,大家暂时消停了,毕竟不论宋军还是西夏军都是人,都要吃饭休息。

于是萧合达认为结束了第一天的试探和拉锯,可以根据潜规则消停、升火造饭了。

远远看去,高方平的营地的确升起了处处炊烟,萧合达如何敢落后,下令喝道,“快,造饭,面对高方平什么都要快,看似是咱们在追着他,实际却似乎被他赶着走。要是他先吃好,老子们就别想安生吃饭了。”

于是稀里哗啦的开始了吃饭大计……

高方平升火只是做做样子、弄点开水饮用外加泡脚,又不是真的做饭。

实际上是吃压缩干粮,直接依照定额吃下去了,吃了个六层饱,这是行军规矩。

于是高方平部吃了微修养少顷,现在的西夏人只是刚刚开始吃而已。

然后高方平剔着牙又上马了,一挥手道:“开过去吓唬他们!”

冲啊——

一伙吃完饭的流氓就提刀,又开始粘贴复制一早的战术、开着过去了。

看宋军又推进了一里,维持相对安全的距离捣乱了,西夏军真是觉得日了狗了,无奈下稀里哗啦的来不及整顿,纷纷提刀上马,抓紧时间整理出开始那种形态来,和宋军开始对持。

一边对持,他们又开始破口大骂。

高方平命两个汉子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