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4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就是见鬼了。所以目下王德旺水土不服,做梦都在想着离开汴京这个大坑。

“谢明府提携,朝廷还有您这么一位相爷欣赏下官,那就说明下官的做人是成功的,并没有失败。”王德旺笑道。

说的跟真的似的,其实要高方平评价的话,这厮做人总体是失败的,做官还成,只是有点不入流,无能力独当一面。

高方平道:“少说废话,要跟我进成都没问题,现在你进宫去找到童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劝说他打消小心思,就说给我一些时间一起上路,否则我就强势打压他,让他没办法出使。”

王德旺也不知道高方平会用什么手段打压童叔,不过真的急了,他素知大魔王的手段牛逼,整起人来是不会停手的。虽然童贯也是宠臣,但是那得看对手是谁了,对手是高方平那就问题大了。

于是王德旺险些替童贯急得哭起来,抱拳苦谏道:“明府,其实您出不出使的,对您没什么重要,对于童节帅却真重要,他之北方策是确保我大宋利益的良法。”

第790章报纸治国

高方平道,“我出不出使,对我的政治生涯的确没多少影响,不过对大宋影响深远。我说王德旺啊,知道你为什么不被裴炎成待见?就因为你这家伙好高骛远,好发言不得要领,好读书又不求甚解。不是你的事你偏要管,当时我才到北1京,你就不自量力的提什么《西北策》也不说你了。现在又联合童贯狼狈为奸,搞什么污糟猫北方策,还把蔡相他们给忽悠了?”

王德旺老脸微红,想起大魔王那句空谈误国。

对着高方平容易让人脸红,当时那纸上谈兵的《西北策》,大魔王看都不看就给扔垃圾桶里,也没见大魔王发表什么长篇大论豪言壮语,当时就来了一句:若形势需要,就带兵西进用脑袋顶着。

事实上他真带着北方军系区区两万新兵西征了,十六个月后,大魔王几乎歼灭了西夏所有王牌力量,兵临城下,逼迫西夏皇室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这就是现实。

所以换个人来批童贯的《北方策》,王德旺肯定不服气,但今日今时的大魔王说这句,王德旺也不禁要仔细寻思:难道童叔的策略真的有问题?

寻思了一下,王德旺抱拳道:“兴许明府您的想法有道理,但真需要这么不待见童节帅吗?您无论如何要看在他曾破羌人的功绩上,善待他。”

王德旺这个侄子也算做的有孝心,这让高方平很无语,其实大宋官场中王德旺这种人已经不多了。

他这么为童贯说话,那是因为童贯的确对他王家有恩。

当时的宋夏之战,大将高永年战死,那家伙是高方平的亲戚。于是当时高俅和皇帝一起大怒,鉴于大宋一向薄待武将的政策,加上奸臣老爸进谗言,于是赵佶真的打算处死几十个将领责任人的。

不过当时的主帅王厚、也就是王德旺他爹,主动把所有责任和黑锅扛下,说是不关别人事,乃是我王厚一人指挥不利的责任。

童贯当时是监军。那个时期的大太监胆子很大,也有些担当。于是童贯没推卸责任,主动对皇帝说是我童贯监督不利,不关其他人事。

这种事若出现在范仲淹身上是正常的,但出现在童贯这奸贼身上倒是有点难得。换一般官僚思维,童贯理应把责任推到下面,杀掉一批军官祭旗,这叫弃车保帅。

不过是的,王厚和童贯这两棒槌愣是这么把高永年战死的责任给扛下了,王厚是蔡京的人,童贯是赵佶的人。鉴于这么尴尬的局面,高俅老爹虽然护家,也就不方便在咬人。赵佶也就不方便处理童贯了。

汗,要是随便就追究宠臣责任的话,赵佶他还能叫昏君?赵佶就这德行,他不会随便薄待他宠爱的臣子。于是高永年死了白死了,那次愣是一个责任人都没追究。

童贯和王厚的名头就这么打出来的,这就是后面童贯也对西军有影响力的底气。

说来好笑,童贯这奸贼就有这么固执,胆子这么大。冲大哥扛责任他做过,违反赵佶命令、抓住时机进兵取得胜利的事他也做过。

现在这个阉人虽然不做大哥好多年,但为了他自以为正确的《北方策》,他便也敢和高方平耍小心思、和高方平对着干了。

童贯他肯定是个蛊惑圣心的奸佞、贪赃枉法的大蛀虫,这毫无疑问。但高方平当年答应让他站在安全线上,刚刚又怒斥梁师成不许对老童以阴谋迫害,也是认真的。

高方平真没多讨厌童贯。论贪污,比童贯吃相难看的人多了,论奸佞,梁师成、梁子美包括高俅老爹也不比童贯弱。但童贯真做了些他们没做的事。

其实童贯的贼名那么重,一大原因是,写历史的文人多数不待见太监,其次是他的政策引入了金人。这是最大的历史败笔。

YY完毕,高方平拍拍王德旺的肩膀:“去吧,去劝说他。我之所以找你王德旺去说服童贯,而不是去御史台找言官弹劾‘阉人出使有损国格’,只为两个原因,一,皇帝对我有恩我不想给皇帝找麻烦。二,童贯往前的一些作为,尤其和你父亲王厚合作时候也算有担当的人。在他放出不可饶恕的错误前,我仍旧愿意把他看做一个堪用的国朝将领对待。”

“王德旺,你明白我的用意吗?”高方平最后道。

王德旺心理咯噔的一下,寻思:算好大魔王还有点底线,他要真找御史言官说事,那真可以毁了童贯的出使任务。这样看起来,大魔王要跟随童贯去出使,是害怕童贯犯政策错误,而不是想打压童叔呢。

想这么想,王德旺又心虚的道:“明府,您这么警告童节帅,真不是为了当年您亲戚高永年战死的事吗?”

高方平给他后脑勺一掌呵斥道:“妈的说到这事我就恼火,也替我奸臣老爹恼火。你们竟敢不给高家面子,把高永年给弄死了……”

王德旺捂着后脑勺不服气的道:“不是咱们官僚弄死的,乃是西夏人弄死的,您打到了西平府也算报仇了。”

高方平指着他的鼻子道:“休要狡辩。你记住,如果我记仇高永年的事,我不会找童贯,当年主帅是你父亲王厚,我就算要算账拉清单也只会找你王德旺,然而你看老子是那么小气的人吗?在北1京时候我给你小鞋穿了吗?所以此番我真不是要整童贯,就事论事,我要一起出使是有原因的,让那个太监给我等着,和我一起上路,他就仍旧是正使,我在幕后,外交成果算他的。若是你此去一个时辰内,听不到他打消今日出行的计划,那我也不给任何人面子了,让他等着御史言官弹劾就行。妈蛋你以为这是让我戴绿帽那么小的事啊,这个问题上谁惹我,我就整死谁。”

“明府别急,下官这就去见童节帅晓以厉害。”王德旺一溜烟就跑了。

这次不是心理战,老童那阉货若不收手,高方平就关门放御史去咬死他。放高俅老爹去找他清算高永年战死的旧账。

这是原则问题,他自己出使,铁定弄出和女真人联合的幺蛾子来,打了萧的里底的脸,那么辽国带路党就哭瞎了,辽国带路党哭瞎,大宋爱国党当然也哭瞎了。都是利益惹的祸啊。

所以呢,高方平等的同时,去了御史台。

暂时什么也不说,和张克公大眼瞪着小眼的对坐着。

“纪委的同志们”也不知道大魔王来干什么,如履薄冰的样子寻思:老子们部门最近没找你大魔王麻烦好吧,这么来守着有意思啊?

虽然都是常委,但张克公这老家伙排位在高方平前面,所以他自持身份,也懒得招呼,懒得待见,自顾自的喝茶看报纸。

看报纸就是张克公的工作,他们的部门几乎订阅了目下汴京所有报纸,不论大报小报都有,不论是官媒还是私媒,都订阅了。

这些家伙现在就从新闻报道里去发现问题,然后就开始咬人。这显得很混蛋,但张克公认为他是对的。他说了,他不是刑部,他咬人不许要证据,只要有渠道消息就行。

所以这也需要新闻媒体必须有消息才能报到,否则就算造谣,传阅五百次以上当然就有报纸倒霉了。

是真有些小媒体被张克公以“造谣祸国乱政”名誉给咬死了的。

其实他的工作方式就连高方平也无法指责他,大报小报结合、加上许多论坛言论什么的,还真能一定程度反应出一些目下的风气。所以老张就指挥着麾下用这些去咬人。

事实上当时国战期间查封樊楼,就是张克公这个棒槌的主意,他从报纸上看到有女相扑铁臀碎核桃的广告后,觉得国难期间这么搞很不好,就怂恿张叔夜去拉仇恨了。汗,张叔夜是真见不惯类似的事,弟弟不说的话,张叔夜还不知道汴京目下“前卫”到了这个地步。

于是张叔夜都不找他儿子打听一下樊楼股东都是谁,就带队去没收了樊楼的营业执照、让停业整顿。

整顿个蛋,最终惹出了无数权贵子弟上“千言书”给赵佶的事,赵佶戾气不重又喜欢玩乐,觉得樊楼多有趣啊,于是最终哭瞎的就是张叔夜。

那次幺蛾子其实是张克公“报纸治国”的锅。

一边在心理YY着,高方平摸着下巴看着小老张不说话。

第791章打一拳给个糖果

一直被他看着,张克公总算受不了他了,拍桌子道:“猪肉平你休要猖狂,来了也不说话,影响我御史台工作,你到底想干什么!”

高方平就是不说话,继续看着他。

张克公想了想,捻着胡须道:“老夫明白了,虽然查下来樊楼的股东名单中没你。但是老夫收到消息,樊楼现在的特色菜谱,有近四分之一是用你高家秘方。听说你丧心病狂到了极限,樊楼卖出的菜但凡是你高家菜谱,你就抽一层对吗?”

“……”

没错这事高方平干了,为此导致了樊楼销售额大幅增加。然而我来又不是为了这事。你小老张也无需说我的是非好吧。

其实我比后世的高通公司靠谱多了,我只是在樊楼售卖的“高家菜”上抽层而已,又没有对整个宴席抽层的好吧。

后世的高通怎么做的呢?只要手机里有他们的芯片,他们就对整个手机销售抽层。论吃相高方平好看得多,譬如现在的车都装配了高方平研发的轴承,但高方平只对轴承的销售通过匠作监抽层而已,又没有丧心病狂到对整车抽层。

见高方平仍旧不说话,张克公冷笑道:“小子你这胆子是越来越大,吃相越来越难看了。老夫都还没决定要不要为了这事找你来谈话,你倒是先打上门来踢场子?不错,虽然查封樊楼是老夫的提议,然而只停业了一天,就被你们这些权贵子弟又开业了,也不至于影响到你很大利益吧?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你为此来我这里静坐有意思吗?”

“你是个老傻子,我都不想和你说话的。”高方平道。

张克公不禁大怒,起身道:“那你来我这里是吃饱撑了,来了又不说话,什么意思?”

就在高方平等的焦急的时候,菊京匆匆忙忙的进来,凑近耳语道:“宫里传出消息来了,说童节帅晕倒,未知原因,然后急忙把他送太医院去了。”

到此高方平放下心来,童贯当然是装病晕倒,那就说明他听了王德旺的劝说,理解了高方平的用意,不扭着来了。

既然晕倒,皇帝又不是大魔王,还能硬逼他今日必须离京出使啊。

于是到此不需要待这个御史了,高方平起身,仍旧什么也不说的离开了。

“嘿,明府不战而屈人之兵,一番叫骂,便把来势汹汹的猪肉平给吓跑,最终也没让他在这里撒野。”各级别的御史们纷纷对张克公这么说。

老张捻着胡须频频点头,真觉得是自己的一番叫骂,就来势汹汹的高方平给吓跑了,那小子一定是为了樊楼的利益受到影响就想来撒野的……

离开御史们的地盘后,又见梁师成带来两个大内侍卫来了。

过来后,梁师成道:“陛下急招小高相公您觐见。”

这是必然的,童贯身体“出毛病”昏倒了,而赵佶不爱管其他事,却把对辽外交看的比较重要,于是当然就要召见高方平。

跟着老梁走了许久,来到了皇帝的书房。

进去后高方平见礼道:“臣高方平见过大官家。”

正在画画的赵佶放下了笔,叹息一声道:“刚刚都等不到朕给童贯正式送行出使,他便晕倒了。不知道是什么病因,可不能在如同陶节夫事件一般,损失我国朝肱骨了。此番的对辽出使,乃是辽国主动提议邀请,虽未限定时限,却也不宜拖延很久。朕知道小高卿家才从西夏战场归来没几日,身心疲惫,但目下苦于无可用之人,只有让你再次上阵、代为出使辽国你意下如何?”

“臣出使当然没问题,为官家分忧是臣子的责任。”高方平道:“不过臣这心里估摸着,既已定下童节帅出使的国策,也于国书中这样回复了辽国。现在临时改变人选,多少有点临阵换帅、让辽国小瞧的意思。所谓君无戏言,官家您定下的意思,若非极端情况不宜随意改变。于是臣建议可暂缓出使几日,权且观察童贯身体状况,若他真有患重疾,那时在改人选不迟。若他只是因为较长年纪,一时的气血不调则问题不大,仍旧维持他使者身份,以免各方面胡乱猜测和解读。同时皆因童节帅年岁大了,要于即将的寒冬离京出使,必然会有精力不济之忧,那么臣还年轻,精力足,就跟随他一起出使,无需名分,在一旁帮扶和把关好。”

这下正合了赵佶的意思,他对高方平的好感是与日俱增了。

早先当心小高才从战场归来累了,于是定下了童贯出使的基调。但是鉴于赵佶比较重视对辽外交,现在赵佶最信任的人已经不是童贯而是高方平了,于是心理始终有种下意识要小高去才放心。

却是已经以国书回复了辽国,不好意思更改。在不更改“主使”的时候,当然不好意思让高方平一起去的,因为谁都明白,一但高方平随行,不可能让童贯做主使的。于是这就是尴尬所在了。

现在听高方平主动提议要跟着去,且无需名分,赵佶就放心啦,笑道:“还是小高卿家最为贴心,考虑周到。那就便再叫你辛苦这趟,你关注童贯病情,待合适之日一起上路出使。”

谈妥后便告辞了。

“义气平”的名声看来要打出去了,梁师成觉得刚刚那种情况,高方平只要就着皇帝的话一说,童贯就下马了。

可无奈在这事上高方平对童贯戾气不重,没过河拆桥扔黑锤,还是维持住他童贯主使的名誉。老梁觉得大魔王厉害了,此番估计童贯都会被他弄的心服口服……

作为主使,是可以提议副使的,那么高方平答应了美女太后,刘正夫为副使的事,就需要童贯来名正言顺的提议。

所以威胁了老童帅一番,事后作为晚辈么,是要去医院看望一下他的。

今个菊京轮休,带着梁姐来街市上。

梁红英的原汁原味让人泪流满面,她买了三斤猪肉和两斤鸡蛋,说是看望童节帅要带些礼物,否则不地道。

换别人这么干了,高方平会把东西扔垃圾桶里,但对象是梁姐就不太好意思,于是只有提着去了太医院找老童帅。

太医院的人媚笑着说:“高相来的不巧,童节帅的嗜好古怪,他还看不上咱们诊断呢,转院去医学院了,住在何诗寒先生门下。”

梁姐不懂这是什么性格。然而他们一说高方平就懂了,老童帅是不喜欢一切“臭男人”对他动手动脚的。

高方平早就发现童贯的怪癖了,他就是行军打仗都有洁癖,要带着化妆团队,他是一个很保守的女性思维的魁梧太监,简单说就是“变态”,再有选择的情况下,何诗寒也是名医,他便只找何诗寒看病。

其实张叔夜更希望童贯去找何诗寒。人家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