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4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一来,听得童贯等人昏昏欲睡。

童贯都变乖了,但显然林摅这个棒槌不明觉厉,还在支持童贯和蔡京的《北方策》,于是林摅策马过来,在高方平的旁边侃侃而谈道:“卑职以为,寇老西儿之政策过于保守,高相如此难得的大宋新一代战神,无需如此抬举寇老西儿。”

刘正夫比鬼还奸,戏谑的看着林摅寻思:嘿嘿你等死吧,你还以为这么说是拍大魔王马匹?拍你一脸,你林摅真的不会做官啊。大魔王这个时候使辽、且于白沟重申澶渊的正确性,就说明在对辽政策上他是极其保守的人。你个林棒棒、此番不拍在马腿上,我老刘跟着你姓。

果然,林摅滔滔不绝的说着,高方平却已经眯起眼睛瞪着他很久了。

林摅这才有些尴尬的停口,想了想觉得自己没错,又强撑着道:“下官以为,政策不宜过度保守,所谓的防守是不存在的,进攻其实就是最好的防守。”

“哦,林大人果真够机智的,论嘴炮和纸上谈兵我只服你。”高方平道,“且问,进攻是拿什么进攻?”

林摅楞了楞道:“当然是拿军队进攻的。”

“那么军队的成员是从哪来的?军队用的装备又是从哪来的?他们吃的粮草是哪来的呢?”高方平好奇的道。

林摅总归也是机智人士,这才尴尬了起来。

高方平微微一笑道:“是的你没想错,这些就是批‘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论’,这根本是个伪命题。说句进攻多简单,拿什么进攻呢?都以为我是神,都以为赢得了宋夏国战是我用兵如神是吧?其实你们都错了,你们还没有民间的百姓明白。真正赢得宋夏之战的是我大宋国力,是近六年前张叔夜等相公主导的和平谈判、我大宋转攻为守,给我高方平赢得了休养生息时间,这就是防守。所谓进攻的底气,都是防守建设而来的。”

“诚然。”高方平于风雪之中接着道,“或许没有我,宋夏国战会在黑暗泥潭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但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们,那个时期的大宋不会输,有我没我,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只要江州和京县这两个因防守而得来的工业基地存在,大宋就不会输,最终会赢得国战。”

“明府威武霸气。”刘正夫鼓掌起来。

高方平指着刘正夫对林摅道:“你看他懂了,你懂了吗?”

林摅不服气的神色,表示不服刘正夫。

高方平就道:“刘正夫你来说,再找一个防守是王道的典故来对我之理论进行侧证。”

刘正夫很机智的想了想,说道:“祖龙始皇帝修建的长城便是证明。若进攻为王道,则反证始皇帝修建长城是脑子进水的表现,否定大地上如此多的城池存在的必要性。兵法有云,能守而攻也,这是有道理的。”

童贯和林摅在心中大骂刘正夫无耻,论机智**佞只服刘正夫。这整个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料,却偏偏能被他引经据典,这样的文坛流氓实在让人恼火。

于是没有兴致了,几人之间相互在心理破口大骂对方,表面都携带着和谐的笑容。然后带着虎头营,犹如组团出国游那般开始过关了。

此番辽国“海关”靠边站,这不是普通旅游团,乃是提前等候在这里的辽国礼部官僚,专程负责这次大宋组团旅。

当然手续不可免,辽国礼部依照着国书细节,仔细审查使团的每个成员,依依核对宋国人员“身份证”,然后依照国书的名字、对照宋人手里的身份证名字、特征等等。

他们手里那份国书,就是大宋提前呈交给辽国的,就是这个原因,高方平对皇帝说名字不方便改。

刘正夫和林摅的名字也有,因为既然任命了副使,还会有对辽国的补充文书的。同时随行的虎头营卫士也是有编制名额的。

不过唯独没有高方平的。

在一般情况下,没名字的人,真会如同后世等待过关的游客一般被遣返,不过高方平当然特殊一些,直接对他们说“我爸是高俅”后,辽国来迎接的官僚也不敢大意,虽然没有外交护照,照样让高方平过关了。

这些官僚当然比谁都精到,知道高方平才是此番的幕后主使。兴许,这次辽宋外交的局势会有变。

“还愣着干什么!”

一个辽国的礼部郎中,扬起鞭子抽在一个辽国武士脸上喝道:“最快速度反回,汇报萧相,就说高方平随同使辽,另,立即从幽州调遣皮室军南下,随同护送宋国使节团。”

皮室军就是辽国嫡系亲卫,号称最精锐。规格上等同于赵佶的捧日军。

早先宋国派存在感不强的童贯使辽,他既不是外交口也不是什么相爷,所以大家默认,童贯虽然是宋皇帝的宠臣,这次却解决不了什么问题,那么这次外交就是走个程序,属于和稀泥性质。那当然也就是草草对待,没有太大的仪仗来迎接。规格上也仅仅来了一个礼部郎中(外交部相关口司长)。

但现在既然知道高方平随行,当然一切都变了,不能出什么幺蛾子,否则祸就闯大了,失礼是小事,在安全上不能出现问题,于是临时从幽州调遣驻外皮室军来随行保护。

辽国的皮室军编制大,也驻外,但边境没有,只有幽州有。幽州就是燕京,辽国的副都南京,也就是后世的那个“北1京城”。

鉴于还有虎头营,也有辽国官僚们的亲兵卫士,所以也不想在边境等待,继续向北进发。

至于和辽国官僚的应酬,童贯是主使,他去应酬就行。

现在行走的这些北国土地,地下埋藏这数不清的资源,尤其是煤炭。这便是一路上高方平始终在想的事。

可惜因棒槌石敬瑭的作为,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契丹人……

燕京乃辽国第一重镇,对辽国的重要程度,绝对超过大名府之于大宋。

这里地处要冲,连接南北乃至大漠、西域重要贸易聚散地。几乎等于半个世界的牛羊马匹,食盐、茶叶,香料,珠子象牙,都经过这里中转。

贸易的中转,其实就霸权的体现!

只有霸主能决定贸易走向,只是说现在辽国腐化没落了,他们没把这个事做好,浪费了得天独厚的地位。

其实辽国的版图,真有后世苏联那么夸张的。曾经他们的铁骑,也是蘑菇似的强大威慑。高丽啊,西夏啊,女真啊,这些牛鬼蛇神不是辽国的属国就是属部。大宋理论上是他们的盟国,但除了事实上给他们上贡岁币之外,其实也一定程度的被他们掌控贸易。

就是这个原因,大宋和西夏护市很少,就算有少量也是民间的小打小闹。和西域的贸易因隔了吐蕃西夏,所以也处于空白状态。

那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由辽国解决。几乎大多数的宋国物资,都会来燕京中转,由辽人倒手再卖去西夏啊,西域啊。

这就是霸权:你不能和他们做生意,只能通过我这个代理人。

那么燕京,就是承担了这个只能的地方。

所以燕京号称兵戎冠绝天下,由皮室军亲自驻防。民间各路牛鬼蛇神也力量强大,来自各方的利益和实力汇集,就形成了这个时代的华尔街——燕京。

这个地方不是能轻易用武力解决。也就是这个原因,历史上宋军北伐燕云的时候,遭遇的阻力庞大是无法想象的。

作为辽国钱袋子,军事上必须保这个地方。

在政治上,这里涉及的利益太大,宋国权贵和商人都有无尽利益在这里。譬如当初的蔡京就通过代理人卢俊义在燕京有大利益,所以宋军要北伐,首先就要面对自己国内政治上的各种幺蛾子和阻力。

第三,还是因这里的人的利益,所以就算宋军打下这里,也大可能被拖入无尽的巷战泥潭。

就是这些综合原因,历史岁月中的大宋,并不真实具备经略燕京的能力,一切对燕云用兵的人,都把事情想的太简单。所以最终的出路都是失败。他们以为这仅仅只是个军事问题。

其实军事永远是最后路线,一切都是利益的划分问题。

第813章梁红英中了激将法

要用军事解决燕京问题,必须有希特勒清洗犹太人的手段才行,否则这里和所谓的帝国坟场差不多,是会坑人的。

不论黑市和白市,都一起在燕京运转着。

所谓的黑市,就是大宋和辽国官府禁止,但仍旧在运作的大市场,以往的卢俊义什么的,就混迹在这类地方。把这些地方组织起来的牛马食盐等等,大批的走私往宋国,以获得暴利。

高方平在郓城就是狙击这股黑幕的第一人。目下在裴炎成的政策下,带动了大名府的周边对此阻击,所以影响大了。现在燕京的黑市尽管还是人满为患,但相比以前,其实已经冷清了很多。

高氏运输车早就出口到了辽国。虽然这种“大宋制造”很贵,但是因为高效好用,也有不少人为此而买单。

这没毛病,就像后世九十年代虽然总体贫穷,但采购奔驰车的部门和企业也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少,时代,总是有各种相似的。

所以燕京街市上,能够见到不少高氏运输车辆。但凡在这里的、都是这个时代的跨国大企业,所以当然买得起这个时代的“奔驰”。有道是,辽人正在为此沾沾自喜,他们觉得奔驰车的发动机是他们提供的。因为他们的马又多又好。

要这么理解也没毛病。只是他们没发现,这个时代的“发动机”没独特性,和后世不同的在于,车体才是独一无二的。以这个时代他们对工艺的理解,愣是想不通,简单的运输车,他们找着图纸组装出来,却就是质量不如宋国生产的。怪哉。

暂时来,大宋的梦想就是让整个辽国燕京都跑满“高氏运输车”。

实际上这就是利益的瓜分,等于高方平已经开始介入、正式分享辽国的“贸易霸权”。是的,以前他们赚了就是他们赚了,没别人什么事。但现在,他们必须用贸易利润的一部分、来购买高方平的轴承车,否则不买的人相比其他就没有竞争力。如此也就等于高方平赚走了辽国的部分霸权利益。然后高方平给大宋上税,那么大宋也在分享这份利益。

将来有一天,就算贸易权还在辽国手里,但这整个燕京经济圈,都会用着大宋的车、棉麻、生活用品,工具农、具,奢侈品,甚至是粮食。于是那个时候,其实辽国的贸易利益也就是大宋的利益,这个过程似乎也叫全球化啊?

与此同时,燕京也是这个时代、这个世界最逗比的地方。乃真正的万国之地,大宋汴京都不算。

现在寒冷、还覆盖了大雪,但是街市上仍旧繁华,店铺林立。各种集散市场到处是人,来自各族的胡人和汉人混杂一处,可称为奇观。

在东京虽然也是万国人士聚集,但汉人乃绝对主流,占九层九。不过在燕京,胡汉都是主流,汉人多胡人也多,有些人谈话是叽里呱啦的,然而也大多数人是汉语沟通……

高方平一行因有辽国官僚参与,在雪地间行进较慢。

几日后,辽国官僚们总算放下了心来了。因为皮室军总算来了两千骑兵,参与大宋使团的护送。

否则早先他们得知高方平在使节团中,那是如履薄冰的。

高方平实在是个敏感人物,就算在燕京,仇人也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少。很简单,他影响了太多人的利益。要是把这个萧的里底的好朋友、大宋名相给断送,引发了外交和政治问题,那不是死一个两个能了清的事,诛族是基本的。辽国又不是宋国,是不讲仁慈的。

辽国的大多数法律不是民法那么轻,而是军法!

是的辽国虽然汉化严重了,重用了文人,但仍是先军政治,只是说他们启用了文人治军而已。最显著的一点是:大宋是中书门下说了算,门下侍郎就是首相。

但辽国乃是枢密院说了算,辽国首相是枢密使,现在就是萧的里底。门下侍郎只是一个政府的秘书长而已。这些方面就显示出了辽国和大宋的不同。

说起来,这只辽国皮室军的两个统领(在大宋叫统制),也是两个名人。不过他们现在还非常年轻,他们是耶律大石和萧干。

耶律大石看着最不顺眼,这家伙剃光了头顶头发,乃是半个光头,两边则又留有头发垂下来。这在后世是非常滑稽的发型,然而这就是契丹人的传统装扮。看起来耶律大石这人要尤其传统一些。

萧干则不是这个装扮。形体上他和耶律大石差不多,类似于熊腰虎背那种粗狂型,在辽国算得上仪表堂堂。不过萧干的头发是汉人传统发式。

一个队伍中的正副两个领导,显示出了这样形势,这除了萧氏不是契丹人是奚人外,似乎也能想见二人的某种程度对立。

这在高方平看来没毛病。其实大力推动辽国汉化的,就是除契丹外的其他族群。因辽国的正统是契丹,要弱化契丹一族的地位,抬举其他族群,那些族群不能强化自己,而只能找一个第三方先进文化来大家一起推行,所以就是汉化。

那么在汉化问题上,首先有大量的汉人群体支持,有南院支持。加之在辽国始终都举足轻重的萧氏一族支持,汉化就成了必然。在辽皇昏庸萧氏专权的现在,汉化就成为了在也无法阻挡的国策。

说穿了都是利益。

奇怪之二在于,萧干为人圆滑些,始终在找机会和高方平套近乎。但是耶律大石表面不说,却在神态上似乎有点抵触高方平。

与此同时,耶律大石尤其爱以奇怪的眼神,看着高方平的坐骑——照夜玉狮子。

被迫害妄想者高方平不禁怀疑了起来:难道……耶律大石认识这批马?

如果耶律大石认识这匹马,那么此番的事情怕是复杂了,说明他耶律大石也参与了在宋国搞事……

过了两日,即将进燕京,高方平实在受不了耶律大石的暧昧眼神,干脆停下了脚步吼道:“耶律大石!”

汗。

他小子声音够大的,整个团队都被吓一跳,包括年轻小伙萧干也半张着嘴巴看着他。

耶律大石楞了楞,却也不慌张的道:“贵使有何见教?”

“我看你的发型不顺眼。还有,几日以来,你老是鬼鬼祟祟的注意者我,这让我心口薄凉薄凉的。你到底什么意思?”高方平道。

“你……”

耶律大石也险些掉下马来,寻思够霸道的,从未听过会有人以这种理由发难,果然传言没错,这是个不要吃相的流氓。

耶律大石冷笑,也不回答,只是骑在马上,故意朝旁边“呸”了一声,吐些口谈来。

萧干不禁大皱眉头。

高方平道:“你在侮辱我吗?依照你们契丹武士规矩,你知道这样有什么后果?”

“当然知道,武力解决,比武审判。”不过耶律大石又嘿嘿笑道:“然而大人误会了,我吐口谈是因为我有这需要,兴许咱们契丹人对汉礼掌握不够精深,但绝无冒犯您的意思。”

辽国官僚中,对高方平一阵鄙夷,很是对耶律大石喜爱。因为他们发现高方平就是个流氓,很难想象这种人会崛起。

然而面子还是要的,负责此行的辽国礼官僚很为难。一边是宋国来的使节贵人,得罪不起。理应给耶律大石一鞭子。可惜在辽国,军人的地位没大宋那么低,同时耶律大石也算是宗室子弟,不说有多少权利,但明面上面子是要给些的,不方便呵斥。

于是就此尴尬了起来。

高方平一副大昏官的造型摸着下巴想了想,说道:“说道比武审判,那么你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辽国人当然不知道是高方平打算派菊京出战,还以为他真是勇士呢,勇士上斗场之后是要死人的,任谁死了都不行。

于是机智的萧干抱拳笑道:“既然高相要面子,而有人又不肯认输。卑职有个提议,既可定论胜负,又不伤了和气。”

接下来,小萧提议举行一场球赛,输了的一方、给赢家赔礼道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