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马植这个名字后,高方平总是表现很怪异,譬如现在,区区一个马植,却让高方平起身离开了这间小店,无法让萧干拍马屁了……

现在的一切看似有点不单纯,高方平总觉得耶律大石这厮像是有什么猫腻似的。

希望……这不是我被迫害妄想吧。

思考着进入了驿馆大堂,童贯正在陪着那个马植说话。双方显得很保守也很客气,却是听来只是在聊一些风月,无关政务。

很显然马植这么机灵的人当然知道,既然高方平随行,和童贯说任何东西都是没用的。

童贯自身也清楚这事,所以他已经放弃了一切的梦想了,他就是来顶着主使的身份签字、顺便领功的。其他一切基本洗洗睡。

所以见高方平进来后,童贯也不专权,起身道:“本使年纪大了,不适应寒冷,你们聊吧,我去歇着。”

“宋使大人注意身体,走好。”马植起身相送。

之后马植恭敬的见礼道:“见过高相,卑职乃是奉了叔父之命,提前而来。”

等高方平微微点头坐下后,马植又笑道:“听闻高相为人直接,不喜欢绕弯,那么卑职直接说目的好了。”

“我听着。”高方平微微一笑。

马植从宽大的袖口中,掏出了一份文册递上道:“请高相过目。”

封面上以汉语写着《北方策》三个大字。

高方平皱着眉头,翻开看了看,虽然和童贯写的那些模板不一样,核心却是一样的,都是些联络女真部起事的计划书。不过却没有任何署名,这显然是为了撇清。

高方平甚至怀疑这是童贯的那份改写的,或者童贯那份是从这份改写的。总之在高方平看来,两个所谓的《北方策》是一样的,要说童贯一早没和这个马植有联系,高方平是不信的。

“看起来你们和童贯是老相识了?”高方平直接问道。

“这……相公何出此言?”马植冷静的道。

高方平又道:“相识也不奇怪,其实说起来官场也就这么点圈子。总是一衣带水,这方面还真不一定有国家概念在其中。”

马植微微一笑,低着头却不说话。

高方平更直接些,摸着下巴好奇的问道:“本相很奇怪,你们马家如此堂而皇之的做起了辽国带路党?你是怎么想的呢?童贯又是怎么信任你们的呢?”

马植道:“我马家世为辽国大族,却因是汉人而不受待见,受到耶律家和萧家的排挤,马家南归之心早有。所谓良禽择木而栖,世间之事皆为利来。我们的想法就这么简单。”

高方平微微一愣道:“看起来童贯还真信任你们了,就连怎么和我交谈、他都告诉你了?”

马植不正面回答,反问道:“难道卑职说的不对?”

高方平想了想,说道:“你说的很对,但这个‘利’字解释起来就很复杂,基本上把这个字解清楚了的,就会天下太平,但历史岁月中,这种明白人可真不多。”

马植楞道:“高相的意思是……”

“不用猜,是的我不信任你们。”高方平淡淡的道:“没有真正扑街的政策,只有扑街的执政者。在我的角度上不论是打压女真,还是联合女真,都是可行之路,执行好了都可以强国。反之执行不好,什么政策都没卵用。”

马植顿时一脸黑线,童贯说的对啊,这人是个粗暴直接的大流氓,能这么进行外交的,这个时代也是没有谁了。他竟然连我马家是谁都不打听一下,就直接这么不给面子,这真的好吗?

思考着,马植又暂时不说话了,态度变得很诡异。

高方平没乱说,马家是否值得信任这是个存疑的问题。为了利益“良禽择木而栖”这当然没问题。但他说的“辽国权贵不待见马家”,这到了什么程度,高方平还没有去调查。

所谓的不待见汉人更是瞎掰,这个时期的辽国其实是有专门保护汉人的政策的。和大萧的里底作对的那一群人,恰好都是前三排的汉人。

说起来,赵佶和高方平也不待见蔡家,但要说为了这个理由蔡家就明目张胆的专职带路党,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在高方平的层面、逻辑根本不够。所以马植说辽国不待见他们当然有这可能,关键就在于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到了即将抄家灭族的程度。

这个问题,会在见过萧的里底之后有答案。

第816章把马植气跑了

大抵上,马植他亲叔叔马人望、还是辽国礼部左侍郎的现在,高方平不信他们面临“抄家灭族”。

于是他所谓的《北方策》,还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呈交,那就未必是带路党行为,可能是反装忠也难说。

什么叫反装忠呢?就代表马家的这个策略不是背叛辽国,相反是和牛温舒们联合起来,设计陷阱“坑害女真部”,同时找到对大宋起兵的逻辑。

是的作为一个被迫害妄想者,高方平是这么怀疑马植的。

兴许童贯真信他,而蔡京他们又信了童贯,然后赵佶又信了蔡京他们,就犹如传销一般的,依靠人脉,一环接着一环的展开了“信任圈”,就此定调了三国之间的战争。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也是传销的一种,一样会出现在政坛上,于是就开始坑爹了。

之前辽国的一些鹰派看出了女真的战力强大、且有野心,于是就有许多的“灭女真”言论。而萧的里底的政策是“保护女真”。那么这就是辽国两个立场的冲突,就会开始神仙斗法。

其实这个时候辽国之内,已经没人去关心女真是死还是活了。两派人只关心谁赢谁输。既然以这个事件开始各显神通,灭了女真就是牛温舒们政治上的胜利。保住女真,就是萧的里底政治上的胜利。就这么简单。

至于女真人到底是什么物种,能有什么危害。他们关心个蛋啊。

于是乎在高方平看来,这个显著的历史事件,是真有可能存在各种猫腻的。

这很正常,后世也有说法“塔利班”是美国政府制造出的,同时美国政府也是它的敌人。其实这两个说法都对,政府内部当然会有几个派系,然后根据不同的利益立场去周旋。

然而这些事是不可能在历史记录中看到真相的。在宋国都很难被记录,至于辽人,连萧的里底和萧奉先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他们都记录不清楚,还指望他们记录女真事件引发的政治内幕?

于是根据这些怀疑和逻辑,在了解清楚前,高方平大概率在怀疑,大宋联合女真事件,是辽国鹰派在反装忠。若女真和大宋联合起兵了,他们就有能力把萧的里底撸下神坛,同时灭掉女真,还有了撕毁澶渊盟约、进而对大宋用兵的借口。

这些人亡大宋之心是不死的。这涉及了很多的族群利益。但现在辽国又是耶律和萧族说了算,和平才是他们的利益。

总体来说,其实在古代岁月中,汉人最好的一个邻居就是契丹人。虽然他们也是蛮族,但是和匈奴、突厥、党项、女真、蒙古这些任何一个族群比较起来,在这样一个比烂的时代,契丹真是相对戾气最轻、最受信用的胡人。这就是历史。

哪像匈奴送完公主送财物,没了他们觉得不爽照样在又起兵了。

寇老西儿和萧太后达成澶渊之盟后,辽宋边境的确平安了百年的。但是大宋和党项人达成过无数的和平条约,在西夏比辽国弱小的多的情况下,却不止一次的撕毁盟约。这些是事实上存在的。

的确有澶渊之后大战没有、小骚扰不断的历史说法。

起初高方平也这么认为,但真正进入辽国,看到他们的民风以及官府态度后,高方平已经懂了,那些所谓的“小摩擦不断”,不是真正的官府行为,而是民间的一些自发摩擦。

兴许就是金庸描写的“谋杀萧远山教头”这类、有政治意味却是黑帮参与的行为。

这太正常了,高方平相信卢俊义也谋杀过许多“萧远山”。无他,多干掉几个之后,他卢俊义的走私份额就大了不是。

于是类似的事,很容易被历史记载为“两国摩擦”。

综合起来,就犹如战争贩子种师道以“士兵”被杀挑动战争一样,涉及到了利益,辽国当然也有这种人。那些人他们始终都想对大宋用兵。可惜汉人和契丹人戾气都不够用,依托澶渊政策,大家都在做缩头乌龟。不接受那些“挑拨”。

于是,这就是最终出现了用燕云十六州做诱饵的女真事件。或许这是错的,但这就是被迫害妄想者高方平的推论。

这一事件之中,宋国方的政治投机者是童贯和蔡京,赵佶属于不明真相被忽悠的那一小撮传销受害者。

辽国方面的政治投机者就是马家,以及他们身后的人。

这没毛病,辽国虽然是契丹人和奚人说了算,但辽国也涉及了几十个族群,喜欢跳的也不是没有,譬如“蒙古人”。

高方平没记错的话,今年政和元年,历史上发生了辽国“乌古敌烈部”的叛乱。敌烈部是些什么人呢?其实他们也就叫蒙古人。

但是今年基本过完了,高方平并没有监控到敌烈部的叛乱事件,那么看起来历史又凌乱了。但他们有反意是肯定的,于是这个时候忽然出现了大宋童贯被忽悠,提及事关女真的北方策?

这后面涉及了什么内幕,高方平不敢轻易断言,不过以大魔王猥琐的算死草风格,很难不把这些联系起来想。

是的高方平怀疑忽悠大宋和女真起兵反辽,就有一些蒙古人参与在其中。想来了个渔夫吃瓜看戏。

当时白池草原出现了“甲马冲阵”的战术,高方平就有些疑惑,那真的是蒙古人的“技战术”,在这样一个时代一般很难泄露秘方的,但西夏就是有了。这些事件,透露着暧昧在其中。

“老萧啊,看来你也是处于十面埋伏之中呢?此番如果你把我伺候高兴了,我就帮你稳定辽国局势,派志愿军入辽帮你平定敌烈之乱都有得谈。作为这个时代的两个奸臣,看起来你我的利益是一个阵线的。”高方平很猥琐的这么想着。

马植在旁边干着急,也不知道这个不良少年到底在想什么,却不敢问。因为童贯说了,大魔王脑子有坑,是个一言不合就会拔刀砍朝廷命官的人,你最好别把他惹毛,否则他砍伤了你,萧的里底肯定还会出来维稳,帮他擦屁股。这就是个奸臣当道的世界。

童贯就是这么对马植说的。当时马植听得心口薄凉薄凉的,觉得大辽和大宋都废了,毁在了这些绝世奸臣的手里,没救了。

“高相,这么完美、利益这么大的联合女真谋辽事件,卑职看不到一丝的不妥,您为何疑心如此之重,像是为了阻止政策而阻止?”马植转而又说这么问题,像个纵横家一般的面带诡异微笑。

“马植啊,看似你在暗指我高方平不为大宋谋利,你想把我的政策批评为争夺权力的政治斗争对吗?”高方平微笑道:“你觉得可以带起节奏来,然后利用宋国后方的一群文人写文章,给我政治压力吗?”

马植没承认,又低着头。

高方平呵呵笑道:“我不走寻常路,你想带节奏你就带,然而别怪我没提醒,我也会带节奏。你可以说我不顾蔡京相公的利益,那我也可以说你马家不顾大辽‘萧相公’的利益。要比带节奏我是不怕谁的。咱们就看看,你马家先被萧的里底清算,还是我高方平先被大宋朝廷清算。你意下如何?”

一直都轻松写意的马植,这下终于色变了。也不知道出了什么幺蛾子,似乎大魔王真的看穿了许多东西?这真的不是棒槌童贯那么好忽悠的。

的确,他没被大宋朝廷清算,老子们却已经被萧的里底和谐了。妈蛋奸臣总是一手遮天,这没有任何办法。天下的乌鸦都是黑的,不论那只乌鸦叫萧的里底还是高方平。

马植赶紧呼噜呼噜的摇头道:“高相勿要误会,卑职真的不是带什么节奏,也真的没有您说的那些心思。卑职就是一心想归宋,想良禽择木而栖。于是为了我的一生理想和报复,在为大宋谋利,卑职知道燕云十六州对大宋的意义。”

“说的跟真的似的。”高方平道:“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现在燕京的贸易圈利益,你马家被踢出在外了。你少在我面前扯犊子,我要对你立案调查,等弄清楚之后一切再说。”

马植脑袋一歪就倒在了地上,真被高方平刺激的不行。他一个宋国官员,竟然要来辽国扬言对大族立案调查。然而大奸臣萧的里底那样的卖国贼,难说真会给高方平这样的调查权,看起来麻烦大了。这是丧权辱国但真是大萧的里底说了算。

缓过气来之后,马植一甩手袖大骂着“将来乱天下者是你”之类的台词,就溜走了,跑的比兔子还快。

第817章临时的脑洞决定

把疑似献计“铁索联舟如履平地”的马植气跑了后,到底会发生什么高方平也两眼一抹黑,反正德行如此,不让人愉快乃是大魔王的作风。

预感到事件复杂,仇人太多了,于是高方平虽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却忽然展开文房四宝,给萧的里底写信道:“萧相威武安康,高方平拜上。我仇人太多,太怕死。此番我发现了许多大辽的猫腻,并且和我大宋利益形成冲突。您懂的,有利益那些人什么都敢做,就像往年有人会劫持大宋岁币队伍,制造两国尴尬一样,我担心此番见不到您,请加派皮室军和珊军南下给予我保护,否则我就在燕京住一年,哪也不去。”

写好了信后,以火漆封好,交给梁红英道:“带我的牌子秘密上路,你亲自去上京见老萧相爷,呈交书信,这很重要,所以我派你去,必须带来老萧的珊军嫡系精骑。”

梁红英都吓了一跳道:“难道相公已获知了辽国内部有大规模骚乱,会对您不利?”

“我并不知道,然而安全第一,你放心,老萧肯定派兵给你带来,军费又不要我出,不用白不用。”高方平很猥琐的样子道。

整个半天又是他的被迫害妄想,然而还得去,菊京留下贴身护卫小高。梁姐觉得这最重要的事,相公他只会交给我梁红英……

现在高方平命虎头营把整个驿馆戒严得碉堡了。不论谁进出都要仔细查验一番。

现在最需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是:耶律大石在这些复杂的事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历史上,童贯帅军北伐之际,就栽耶律大石和萧干这两家伙手里的。

其实在高方平看来,耶律大石和萧干这两家伙在军事上未必比童贯强多少,主要是那一时期政治实在太腐化,童贯也老了,对大宋军伍的影响力大幅退化,于是军队之中的各种官僚文化、相互不服,最终就坑了宋军。

见到耶律大石和萧干两人之后,高方平觉得有点不像他们,似乎有点错位了。似乎耶律大石不该这么直接,萧干也不该这么圆滑。

因历史上萧干最终虽然做了皇帝,却栽在了自己属下手里,但耶律大石还真的算是有作为的,算是个有勇有谋的存在。中土文化的西传就是他做到的、而不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那个只知道屠城的棒槌传播个蛋的文化啊。

耶律大石这家伙打的阿拉伯人不要不要的,却是在文化上也真的对他们有影响。以至于阿拉伯人的文献中,说到中华就叫“契丹”。

所以说起来,耶律大石这小子现在的性格,不像个有作为的领袖人物。难道他小子是李纲似的大器晚成、大智若愚?

寻思了许久,到了晚间高方平道:“召见萧干来见。”

便有他们的契丹武士小跑着去了。

少顷萧干进来抱拳道:“这个晚间,高相召见所为何来?”

“我问你,耶律大石现在在干什么?”高方平道。

萧干容色尴尬的道:“他在组织球队训练,卑职看着么,咱们踢球是不成的,根本一团混乱,但大石好胜,铁了心要赢您,他已经给队员下死命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