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5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方平道:“娘娘的热情好像一把火、温暖着整个草原……”

萧的里兰打断道:“你要是和本宫说话前再添加这类胡扯的前言,我就不出使宋国啦。因为你始终把咱们看做落后的蛮族,看不起咱们。和你讨论这些天,我也知道,你口说请我带去佛光,但你却心里无佛。”

高方平微笑道:“娘娘,心中有不有佛从来是个宗教利益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有的文明,会湮灭在野蛮的铁骑下,有的文明,又会湮灭在毒瘤般的宗教思想下,对这些类型的遭遇我汉家经过太多,汉娃擅于建设和生产、创造和发明,却不会战斗不会保护自己,于是咱们不停的建设辉煌,又不停的被各种幺蛾子收割,一次又一次,所以对于有些东西我无意冒犯,但我会敬而远之,你不要那么小气的责怪我。”

萧的里底笑道:“汉人总给人的印象就是很傻很天真,才华横溢,名士风流,纵酒高歌,君子逑淑女,啥啥啥。不得不说的是,你们南朝的文化很美很动人,就连气候也是那般的妖艳,只是说你们忽悠人的时候自己也会变瘸了。于是就总被欺负。有了你这么个汉人蛮子后,又阴险又不讲理,总算弥补了些阳刚不足。未来命运和敌我立场还未知,但总体上,你是个伟大的英雄。”

“然而我并不是,英雄被我害死好几个了。青山依旧,我在南朝备好一壶浊酒,恭候娘娘的到访。”

高方平喝下了三天来唯一的一杯酒后,起身告别了……

第889章再进大名府

正式开启了归途前,高方平带着梁姐最后一次微服出行,去了野外。

这里有个不起眼的坟包。如果梁姐能看懂契丹文的话,就会知道那简陋的木材墓碑之上写着“小米巴之墓”。

米巴不是什么传奇人物,她仅仅只是这个时代里的沧海一粟,甚至在正常价值观里她是贼,但在宝玑和高方平看来,她仅仅只是一个饿了的孩子。这个时代的悲哀在于,不论遇到包拯还是义坤侯她都会栽的。

她终究还是死了。高方平并不是救世主,唯一能做的是顺手害死义坤侯,这勉强算是为政者的良心吧。

高方平和老萧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并不需要整死义坤侯死这个插曲,但是高方平仍旧冒险做了。

有人觉得高方平和老萧是惦记着义坤侯的家产,然而并不是,小高和老萧这个级别来说,已经无需为了几十万贯专门去做拉仇恨的事了。这就是个冲冠一怒的结果。

总之高方平当时就想弄死义坤侯,于是拖老萧下水。然后老萧一想都下水了,一不做二不休。这就叫被逼上梁山。

这是真实的“上梁山”。譬如解珍解宝兄弟两,为争夺猎物和当地土豪纠纷了,地头蛇毛老板玩了手阴的,利用关系把解氏兄弟弄进号子去蹲着。

解家兄弟人家照样有门路,他们的亲戚乐守是监狱警。他们的表姐顾大嫂是孙指挥使的弟媳。然而这个事件看来官面程序走不通,人家毛老板女婿是检察官还买通了监狱长。于是顾大嫂就犯浑了,联系了登云山的黑道团伙份子打算救人。

大嫂的思维就是这样的,要说她喜欢她愿意做此奇葩决策也不说她,但最后为了这头母老虎的淫威,孙新也妥协了,理所当然的便顺手把他做军官的哥哥给拖下水了。美其名曰有难同担。

于是这个事件,最终成为了一头猎物引发的惊天大案。

所以说在这个时代里,“拖人下水”这种手段真不稀奇,很常见。高方平处理义坤侯事件,性质其实和顾大嫂坑兄长如出一辙。

高方平和老萧乃是白道政客,对于官场,相互扯台相互坑,斗智斗勇一番后又一起喝酒商量坑别人,这是正常的。然而在需要讲义气的江湖黑道里,出卖兄弟乃绝对大忌!不过顾大嫂他们坑兄长之后,仍旧喊着好汉子讲义气的口号,一起集中在聚义厅替天行道去了。所以那不是江湖,而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官场。

对着小米巴那不起眼的坟包YY了一番后,高方平把两文钱买来的花放在了坟前,转身离开了。

高方平没再去见那个丫头郭秀儿,实在是高方平不知道要怎么感谢她,不太有心思应付这种场面了。

但高方平是讲义气的人,当时答应秀儿将来为她办一件事,她心思是让她们的部族有一个栖息之地,不用再颠沛流离。

于是高方平通过老萧的关系,给她们的部族在燕京的附近弄了一个聚集区。给一族人弄户口是要花大钱的,高方平把从义坤侯家里抢来的钱,拨了十万贯用于张罗她们的牧场,另外又给了十万贯存在钱庄账户上,算是她们牧场的发展基金、也算郭秀儿的。于是这些家伙会成为高方平推广钱庄和纸币的排头兵先锋队……

顶着夏季的烈日,经过长途跋涉,到大名府之际进入,来一次大修整。

从这里开始就有船坐,往后就不会再停留,会坐船直达汴京。

大名府现在乃是老裴代理行政权。不过在上任成都府前,高方平仍旧是北1京留守。

于是老裴组织了无数的军民出迎五十里,迎接高相出使归来。

目下的军事部署已经调整换防,因当初宋辽关系曾一度吃紧,原北1京驻泊司乃是徐宁和刘法的部队,现在已经部署在了河间府边境上。而目下在北1京重镇驻防的,乃是毕世静部。

现在大名府的日子也好过起来了,民风还算不错。

在这里执政过的高方平是真有一群粉丝的,加上老部下毕世静也带着无数军队过来迎接,那真是非常盛大、万人空巷的局面。

《北1京日报》随同进行了报到:高相使辽归来、途经大名府之际,除相关官员陪同视察各工厂外,还有毕世静将军陪同视察驻泊司营防。另有数万群众放下手边事宜喝彩迎接,好大的声望云云。

见《北1京日报》的报道颇有些讽刺意味,老裴当即请日报的人来喝茶,喝问是谁审的稿。

日报相关人员辩解说“是在陈述事实,并且这是礼部批准的新闻自由”云云。

结果日报主编也被老裴请去喝茶了,训斥:“你再敢乱搞老子分分钟教你做人。”

老裴就这德行,其实为此他已经给高方平捅了不小的篓子。目下是敌在宣传口,汴京一大群参差不齐的报纸,依占着他们的主管单位礼部又重新夺回了审批权后,在许将的撑腰下,是有不少乱子的。

现在他们除了大肆报道道士的各种神迹外,还犹如后世电视购物似的“不要998,不要668,只要388,主宅风水带回家,家中不闹鬼”。

此外,目下汴京那些不受控制的媒体,也在大肆报道北1京裴炎成的各种不良政策。

打击新闻、控制舆论此点,正是他们在把裴炎成作为一个典型大肆批判的要点。

裴炎成的执政风格和政治路线,乃是高方平一脉相承的,又是高方平抬举出来的第一头面人物,所以始终处于风尖浪口。

大名府官衙的大堂上,这次并不是公堂,而是私堂,裴炎成正在对高方平进行着各方面形势汇报。

一同陪着座谈的刘正夫、以京官惯有的那种坐派念着胡须道:“老裴啊,你做的实在有些不合时宜,目下这个几方风雨汇集的节骨上,你真给高相找了不小的麻烦。别怪我说实话,出使前我老刘在礼部期间,见的最多的文报,就是反应你在北京打击新闻党、控制议论维稳的事。”

老裴道:“目下局势我总觉得有些不对。感觉要变天的节奏,不要怪我被迫害妄想,我真不敢在这里放任出汴京那样的民风和节奏来。所以一激动,我就把许多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的汴京系报纸给取缔了,让他们给我赶紧的滚蛋。好不容易聚起来的民心、扭过来的民风,一但散了要再聚起来,就很难。生产的氛围、热火朝天群体干活的氛围,若被汴京来的不良风气给影响,就再难扭过来了。那么我大名府三年产值翻一倍的目标必将落空。我规划的无数河道、铁路、工厂之类的工程,也就永远只是图纸。”

刘正夫苦笑道:“难怪汴京许多报纸要批你不顾民生疾苦,不许民众享乐,只一味压榨他们的生产价值。”

裴炎成理所当然的摊手道:“这有什么问题。这便是高相的核心理论,社会需要奉献,总要有人来做的。当年西夏倾国兵力入侵西北,大家都想把他们赶出去、大家都想过安稳日子,对于个体而言,谁都想说一句家是大家的,凭什么我张三当兵上前线而不是李四上前线。而事实上前线就是前线,没什么选择也没有什么公平,总需要有一些人战死,又有无数活下来的人受益。真要公平真要民权,那就是一起做党项人奴隶的节奏你信不信?所以这个生产建设的问题上,无需理论对错,大名府就是建设的前线,既然做了前线,就不要去问公不公平的问题。总会有人牺牲有人奉献的。”

刘正夫也就不方便和他吵了。很显然老刘是礼部官僚,不说他是许将的人,但他的工作是从礼部看问题,然而老裴是个实干派酷吏,这根本就是南辕北辙,两个思路的人。

一定程度上,许将放纵的那些报纸真没乱说,老裴这流氓真把北1京管过头了,现在北1京创造了非常可观的财富,但北1京人在财富中享受到的比例肯定低于东京人,这就是攻击的槽点所在。财富是真被老裴集中起来在官府手里,用于下一轮的投资计划去了。

然后东京报纸就批老裴装逼,为了他的政绩、强势损害北1京人的利益。这些舆论在北1京带起了些老裴并不满意的节奏来,让老裴觉得队伍有点难带了,老裴当然就犯浑了,踢飞了几乎所有的外来报纸办事处。且严控舆论,请北1京自己的日报总编喝茶,规定北1京官媒只能跟着我老裴姓,你要敢跟着别人就让你后悔做人。

老裴说的并没有毛病,你们工资是我开的你当然为我说话。

然而也出了幺蛾子,北1京日报有礼部撑腰,转眼进京去把老裴给告了。

这就是老裴和新闻党之间的战争由来。

老裴在这事上处理的非常粗暴,他觉得高方平会给他擦屁股的。

事实上高方平已经给他擦了非常多的屁股,这便是刘正夫说的“老子身为分管宣传口的礼部侍郎,看的最多的文件就是关于你践踏新闻喉舌的事”。

前期的那些幺蛾子,一些被刘正夫这个投诚的礼部侍郎给压住了,另外一些较大的问题,被高方平通过议礼局这个“领导小组”给压住了。

但后来高方平出使,生出了汴京的许多变数,议礼局都解散了,蔡京的控制力越发薄弱。那么也就意味着,往后高方平处理老裴捅出来的篓子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第890章有大猫腻

目下的大堂里,一群北1京系的官员就纷纷停口了,想等着高方平说出个一二三来。

不过高方平也暂时说不出什么来,在这里说什么都没有卵用。裴炎成这家伙有毛病,但是路线总体无问题,大名府作为这场大建设战场上的前线,必须严控舆论掌握民心,维持艰苦奋斗的氛围。换高方平来执政也一样,会把来自汴京的享乐思想,人权思想,民主思想给和谐,吃相不会比老裴好看到哪去。

这对于大名府的老百姓不公平。然而不公平就不公平了,这是时代的需要,没有对错,将来帝国崛起之后、后世的纨绔子弟们会一边享受帝国的遗产,一边骂他们的大魔王爸爸独裁。

YY完毕,高方平看向了林摅问道:“林大人,你怎么看?”

“我不是元芳,对这事我没有看法。”林摅和稀泥的样子摇手道。

他专门提及“元芳”是有用意的。很明显现在的开封府已经炸锅,北1京裴炎成的问题实际就是汴京那些牛鬼蛇神的问题。

老林这么回答高方平,代表他仍旧没做好上任开封府拉仇恨的装备。汗,老林是有些能力的,但尤其是遇到了裴炎成问题那么复杂的现在,很明显一上任开封府就要出面怒怼道士和无数掌握舆论民心的媒体。老林的马步还没有准备好呢。

“该是召李纲进京的时候了。”考虑了许久高方平喃喃道。

裴炎成抱拳道:“卑职不知道高相想干什么,但李纲出生平凡、政治基础薄弱,对京中不熟悉。对于那个八方牛鬼蛇神汇集的京城,若相公想启用李纲,我怀疑是镇不住他们的,李纲手段也较为刚猛,会和他们有较大的矛盾和擦抹,带起什么政治灾难来都是有可能的。”

高方平翻翻白眼,寻思要你说,老子当然知道李纲官职没问题、但是声望根基仍旧不足,不适合复杂的京城。然而无奈人家林舅爷没准备好,没想清楚,我能奈何?

林摅如果站队那的确是比较适合的人选,他是个有能力的老京官,蔡京的人,林太妃家的人,越王赵偲的舅舅。很显然蔡京的意思就是想在藤元芳之后,让林摅坐镇开封府的。这也是他跟随出使的理由。

那么只要他愿意站队,高方平也愿意支持蔡京的这一政治部署。然而预感到形势复杂后,老林很没节操的撂挑子了。

沉默了少顷,裴炎成又道:“相公您出使期间,官场倒是有不少传言兴许赵鼎会被启用,他原本就在开封府任职,熟悉各方面情况,官声好,在江州降职任用乃是被你高相迫害。于是月前,已经召赵鼎从江州司法口任上进京了。”

高方平觉得这很不好,说道:“那小子脑袋有问题,思想问题没理顺就别出来做事。这明显是有人要利用赵鼎的节奏。别看他官声好,其实那个小诉棍和老常一样,很容易被别人用律法牵着鼻子走。譬如若赵鼎在这大名府,老裴你绝对赶不走那些媒体你信不信?赵鼎他和那些家伙不是一伙的,但他就是会保护那些家伙。这是他脑壳里的一条虫子。”

“……”

刘正夫林摅等人瀑布汗,对高方平也是醉了。大魔王如此制霸如此记仇,都多年以前的事了,然而他现在仍旧在说赵鼎脑壳有坑?没记错的话,人家赵鼎还说他大魔王脑子有洞呢。

时间已经很晚了,暂时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高方平累了,竟是什么也不说的起身离席去休息了。

众人看着他单薄的背影,想什么的都有。

刘正夫和林摅也起身离开了。

于是静下来后,留着的毕世静这才抱拳对裴炎成道:“相公,末将坚持认为目下的北方不太平,结合汴京城那如火如荼的局面,高相他得罪了如此多的人,就算使辽都是九死一生,咱们恐怕得做些什么?”

裴炎成想了想叹息一声道:“然而做什么呢?北方存在猫腻这是我提出的论调,但我的一切维稳行为,已经被那些报纸给批的满头大包了,看起来我是风尖浪口,其实是他高相的压力。”

“末将派出去盯梢某人的密探,不明不白的消失了,这一定有原因。现只等裴相公将令,末将即刻出兵维稳,我总觉得高相在大名府不安稳。”毕世静也一副被迫害妄想的样子请令了。

裴炎成却微微摇头道:“现在你的相公是他,不是我。他仍旧是北1京留守,他一来,自动接管我手里所有治权。且现在这个即将变天的局面下,纵使是我裴炎成,也不敢随意给你命令去维稳,你维稳的对象是非常敏感的大人物。”

叹息一声后,裴炎成也起身离开了。唯独留下毕世静脸颊微微抽搐。

毕世静就是觉得现在有问题,想派只军队去沧州请人喝茶,然而没有将令,目下接防大名府的驻泊司毕世静部就动弹不得。

还有个办法是绕开大名府,进枢密院请将令。但目下也处于风尖浪口的张叔夜其实不轻松,未必敢出格。

换防进河东工作前、史文恭将军给毕世静来过信函。大抵交代北方的军事局势,交换了消息。

史文恭的来信还顺便提及了河东局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