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5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届政府里不惹高方平的话,他老藤会平稳退休,惹毛了大魔王就会被清算,这是古今通用的政治逻辑。

所以呢,关于郑居中叛国的问题,让老张去和蔡京慢慢沟通就行。

这就是高方平处理郑居中问题的方式和思路,一步一步的让几个常委逐步接受这个事。当大家都认可了郑居中狗急跳墙叛国的时候,气候就基本形成了。形成了默契和气候,就会以政治的方式、用其他理由整死郑居中。而不是以国法的方式。

因为大家都明白,皇帝、或者说大宋接受不了这种事。这种事的发生真能改变一个人,大家不想把赵佶混混沌沌又随和的性格改变,皇帝什么时候变为一个高方平似的被迫害妄想症、又没有高方平这么明断的时候,那就真是整个天下的灾难了。

就算有高方平似的明断,任何臣子也不会希望遇到那种皇帝,因为那紧跟着就会出现各种锦衣卫东厂西厂什么的,最后皇帝会神经兮兮的连自己都开始怀疑。那显然就不是逗比的大宋了。

现在的开封府在藤元芳的手里,他仍旧在和稀泥观望,而谁也干涉不了他。因为他的真正领导是赵佶,不是中书门下。那么对于那种官场老滑头而言,在赵佶供奉林灵素、京城都听林灵素讲经的现在,他要是会干涉道士就是天下奇闻。

于是老藤变为了一个奇货可居、尾大不掉的存在。

不能全怪他,人都是要讲利益的,他的确是蔡京心腹,但在老蔡几乎失去声望的现在,进可攻退可守的老藤,原则上就和高俅一样没有属性了,他只是赵佶的人。

于是赵佶信任道士,老藤就会无条件对道士倾斜。

作为天下州府的排头兵标杆,政治上占据半壁江山的开封府不管道士的话,也就形成了现在的乱局。

那就谁也管不了道士了。双刃剑之一的张克公,现在认为道家威胁到了儒家,他也在追着道士咬,可惜和当年一样,他棒槌做多了,人品HP透支,现在想耍脸都没地方刷了,他连赵佶都不容易见不到,好不容易逮到了赵佶,赵佶也不会听小老张的话,多半会以打酱油的理由跑不见。

然后在礼部放话要响应皇帝意志、保护道士的现在,唯一有权用司法武器怼道士的开封府、也来个不作为甚至对道士倾斜,于是就真的乱了。

那么拨乱反正的会是大宋的制度。既然道士也威胁到了蔡京的利益,蔡京现在整不到两朝坐塘鱼许将,但把藤元芳这个没存在感的人换掉,老蔡还是能做到的。

是的赵佶随和讲义气,前宰臣之一的许将、当年是保赵佶登基的功臣、亦是当今的宠臣,所以整倒许将有难度,就和其他人轻易整不倒小高一样的道理。但藤元芳这种没能力没存在感的人,赵佶不会在意他。

中书门下提交换人建议的时候,没心没肺的赵佶不会往道士的问题上考虑,只会当做一个如常的朝廷人事任免给批了。毕竟又不是剥夺士大夫的饭碗,给他老藤升官了还要咋地嘛。

这就是宠臣和非宠臣的唯一不同。

于是等做脏活的毕世静部进京、等开封府换人上,给予毕世静司法支持的时候,那就是高方平正式对道士出手的时候。

做这种事说难也难,说简单其实也极其简单。只要政治上能过关,想参与政治的各种宗教在汉家被清洗又不是一次两次那么少。

但能阻止道士玩火的政治气候却是非常难得的。那是因为小高以往六年以来的努力,鬼使神差的达成了许多事。现在虽然有前三排许将这种幺蛾子存在,但好的在于,当年老蔡为了专权,派老藤牢牢霸占了开封府这个关键位置。哪怕不拉屎也先占了茅坑再说。

这不是藤元芳有用,而是控制在老蔡手里后,关键时刻可以挪动,让位给能做事的人来。如果当年没霸占了这个茅坑,被蔡卞系的某宠臣譬如朱勔王黼攻打了进来占领了,现在肯定全部人就哭瞎了。

其次是现在枢密院乃是张叔夜做主,他总体上还算明事理。于是通过老张松手,能把毕世静弄进来震场。

否则即便有开封府的司法支持也没用,因为没有刽子手来砍人。京城系的人都不作为,和稀泥,在皇帝把林灵素供奉在皇城里的现在,高俅系的人会动道士就怪了。他们铁定第一时间关闭军营群体尿遁。

这些条件差少认可一个都不行,那都会发展到历史上道士全面占领大宋政治、林灵素连太子连蔡京都敢怼的地步。

那是因为皇帝也被洗脑了,没有皇帝这面大旗批准,在都是不作为的汴京里,就真没人动得了道士了。

这和当年的江州道理是一样的,高方平支持贫民翻身呐喊,且定下全部武装部队防御、不许作为的政策。那样一来除非高方平主动叫停,否则狂热的民众之中真是出现了打砸抢的害群之马,也没有哪个差人敢去阻拦。

然而现在敢作为的高方平回京了,高方平就敢在一定程度上和皇帝对着干。管他那么多,既然林摅已经表忠心,做好了当酷吏的思想准备,有他举着大宋律支持,高方平就敢把毕世静部调进京来做脏活。

这个过程皇帝是被蒙在鼓里的,杀掉一批道士进行威慑后,皇帝当然会觉得有问题,会不高兴。

但那不重要,蔡京和高方平这两奸佞宠臣,会去找皇帝扯犊子和稀泥的。妈的宠臣又不止许将和道士一家。

然后人家林摅是举着他赵家祖宗写的国法做事,皇帝能拿他林摅怎样?最多赵佶说“啊,原来这个当年因不识字被朕赶出去的林棒槌又回来了啊,妈的没文化的人果然可怕,再把他给朕赶出去”。

于是背了黑锅的林摅就又会因高层弃车保帅、而被高方平带进成都府去做事。这就是政治,也是林摅这类人的真正作用。

时代的需要,谁说只有民可以奉献牺牲?在大魔王的治下,官员当然也需要奉献。因为这就是前线,别扯犊子。范仲淹就是这么拖着病体到处灭火到处上任的。

上诉的一连串YY思维,是高方平回到高家后,抱着儿子时候展开的联想。

大棋党就这样,基本上往后的路数都会考虑出个大抵来,于是高方平喃喃道:“林灵素,你准备好接招了吗?”

思考间,小小高把手伸到高方平怀里,那个一直放在怀里的辽国的龙凤金钱,又被这小子拿在手里了。

小小高现在很聪明了,毕竟都两岁多了,于是他很自然的打开他脖子上的锦囊,要把金钱放进去。他觉得拿到了就是他的了。

“你抢劫啊!都不知道你和谁学的。”

却是被高方平后脑勺一掌,又把金钱抢了回来。

小小高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少1妇姿态越来越浓厚的梁希玟正在化妆呢,听到儿子哭声便冲进来责问:“怎么了,又怎么了嘛,你不回来就算,一回来就欺负儿子,爹做成你这样也是没谁了。”

跟随在高方平身边的金牌小密探、绰号“一只腿”的廖庆兰说道,“他不乖,所以要调教。”

“哪来的野丫头,敢管我家小少爷。”于是梁希玟给廖庆兰脑壳上几掌。

却是见这么小一个丫头,被打了她却不哭,如常的站着?

这下梁希玟也好奇了,问道:“丫头你哪家来的,你怎么不哭?”

“我不会哭。”一只腿丫头答道。

梁希玟也是醉了,不得不说咱们老爷是个有爱心的人,专门收留各种奇人异士,犹如那个小哑巴似的,相公他收罗来的这些人竟然还特好用,干活卖力要求又低,开很低的薪水就能发挥大作用,性价比真是好高啊。

想定,梁希玟捏了廖庆兰的脸一把,问高方平道:“这只丫头签了几年,眼瞅着骨骼惊奇,是个能手。”

“签了五十年,她服役不满的话,他儿子继续服役。”高方平嘿嘿笑道……

第916章大魔王又犯浑了

在高家的内部,小哑巴和一只腿是截然相反的两个存在。

小哑巴一辈子也没见过世面,觉得皇帝顿顿吃包子的就是小哑巴这号人了,所以在她看来高家的一切很大很豪华,一点瑕疵也没有,乃真正的大富大贵之家。

一只腿廖庆兰觉得高家其实是土包子,弱爆了,除了有人情味这点很不错外,其他的地方比沧州柴家就差远了。

柴家庄里有无数的专用院子,譬如戏院、歌剧院,这些都是固有的编制。高家老爷夫人们洗澡泡木桶的样子傻极了,在那边,人家都是专门的温泉院子,一群的在里面裸奔,架子上放着的瓶瓶罐罐都是有来历的古董名器。

所以高家和柴家的区别,就是暴发户和老牌家族之间的区别。

小哑巴和一只腿会相互吵架,然而作为两残疾人,她们也成为了真正的朋友,这让廖庆兰非常有归属感,此生第一次,廖庆兰觉得有了个家,有人情味的地方才是家,以前那个并不是。

然后高家的人都很忙,大魔王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要多做一些事。

小哑巴和一只腿形影不离,两丫头一起行动,经常要去三里铺找苏婆子拿大娘订的水粉。还要去长街坊拿朵二娘订购的工具周刊。

并且这两丫头很弱智,没想过可以一人去一处。通常都是一起行动。

在那大宅院里,小小高一哭闹,两丫头就把小小高弄去澡盆里,让他在里面扑腾扑腾的玩水,小小高就不哭闹了。所以梁希玟都不知道儿子有这个嗜好,但是两丫头知道。

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高人,高俅老爹最愿意看到高家这么欢乐了。可惜现在小朵那死丫头不在家里养猪了,以前养猪的时候那更叫一个热闹。

现在的儿媳妇们一个都不鸟老高,她们都是有诰命的牛人。小朵整天忙着做女掌柜,梁希玟整天去和一群贵妇饶舌。管家也换人了,以前用顺手的那个已经老了,前阵子领了一笔钱告老还乡了。

现在全是些市侩又忙碌的新人了,有事他们也基本不来问老高了,只问高方平、梁希玟、又或是朵二娘。

总结了下来,老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切物是人非。于是老高现在最看好的人是两残疾人丫头,他认为高家已经废了,小小高没人管,管小小高的就三人,高俅,小哑巴,一只腿。

梁红玉一直都是个好孩子,偶尔会带点小礼物来孝敬老高。

由于政治的原因,汴京现在还没有少年军学堂,但梁红玉仍旧是学霸,她的努力是非常变态的,目下就读于皇家学院,乃是刘青菁太后特批进入的,且还是刘青菁竖立的标兵。

和虎头娃不同,赵金奴整天上课打瞌睡,有事没事溜大晟府看三打白骨精,不交作业。但赵金奴的成绩仅次于梁红玉。所以那不叫学霸而叫神童。那小萝莉是真的过目不忘,博闻强记的。梁红玉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维持学霸地位……

裴炎成当时说的“官场传言”没错。赵鼎从江州被调进京了,他持有的是吏部公文。

很显然张商英这个棒槌被人利用了。鉴于张商英那遇蔡京必反的蛋疼属性,又鉴于赵鼎以前做过京官,熟悉开封府吏治,官声也好。于是目下复杂的局势中,张商英当然不想让林摅这个蔡京的人上位。

所以想都不用想,此番赵鼎被调进京,就是许将这些人利用张商英的结果。

那些奸贼们不是省油的灯,如何敢放任狠人于这个时间上来执掌开封府呢?林摅有能力许将他们知道,林摅当年在京期间不去道士庙,不喜欢道士他们也知道。

相反呢,赵鼎这家伙虽然公正有官声,却也是个相对温和的人。有时候怎么说呢,之所以公正,所以赵鼎也会成为坏人保护伞,此点上坏人们自己最清楚。

其实这就是包拯被千古传颂,而另外一些人被历史有意无意打压的道理。太阳底下没新鲜事,最能保护权贵的人真是包拯,只要不违背大宋律或者只要没证据,在包拯的治下,那他们就是绝对安全的。

因为能玩弄司法,左右证据证词的人,在几千年岁月中永远是固有的那个群体。于是只要把包拯竖立起来后,他们就始终站在安全线上。如果是大魔王治下,和谐人并不需要太严格的证据链情况下,其实苦人无所谓,他们永远是不安全的一群,不会更坏了。然而贵人们,就真的在裸泳了,没有安全感和保护伞了。

这就是当年高方平对赵鼎亲口说“将来我会背负骂名”的缘故。

但实际上作为一个穿越者,高方平却知道,赵鼎这个人虽是个名相,却是真有毛病的人。地方志记载中,赵鼎除了迷信之外也信的道士。被宋史定为国贼的妖道林灵素,但是在赵鼎笔下记录中的林灵素,是给了许多正面评价的,和宋史两个路数。

所以还真是历史的轨迹啊,目下和道士斗法的当口,一个被当做枪使的无形保护神赵鼎,真被弄进京来参与逐鹿中原了。

张商英这个大棒槌以吏部名誉,提交了赵鼎的升职建议:打算让他掌开封府。

最让高方平恼火的在于,赵鼎来也就算了,但他进京的第一件事不是来见老领导高方平,而是第一时间被许将召见,并且有密探说他去了。

“妈的这反骨仔果真是脑子有问题,不好好待江州面壁思过,跑来这里夹在几方势力间凑热闹。”

高方平听到消息的时候,起身走来走去的嘀咕着。

赵鼎是个公正的官员,官声官风一向很正,梁姐是很喜欢他的,于是梁姐也觉得大魔王分了,为何整天说人家脑壳有问题要面壁呢?

所以这就是赵鼎的可怕之处,他在官场的地位,和江湖中的燕青一样,是个大家都认可的人,不能被轻易否定的人。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此种棒槌,整他的话,他很萌很委屈,我的官声也不会好,较拉仇恨。然而放着他呢,他脑壳有坑,分分钟就被一群坏人把这种诉棍牵着鼻子走,成为咱们阵营的第一拦路虎。”高方平继续走来走去的嘀咕。

“总体上他是个难得的好官。一直很清苦,以身作则,儿子大病过,身体虚弱,但他顾家的时候很少,工作上是有突出表现的。”梁姐说道。

“然而他信道士,他那儿子是我和安道全治好的,但受他那夫人影响,他以为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高方平气不过的道。

梁姐说道:“事实上安道全治疗了很久,起效不大,但有一日他夫人去道观烧香进茶,人便活了起来。”

这更让人无语,这叫病退如抽丝。

在医学上,后世也有许多类似的病例,一些个主要靠拖的病,在这个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于是病人觉得被坑了,换个医院一进去,嘿,马上见效。于是就产生了庸医和神医的说法。

实际上在病理学上有些病根本就没药,譬如感冒。任何医生的治疗方式都是“走完病程”,但人体的抵抗力是有限的,免疫力和感冒病毒作战时候,身体非常空虚,要保证不能有其他幺蛾子入侵,于是任何医生的用药其实都不是针对感冒,而是维持住体内的“军事形势”,确保不出其他并发症,让免疫力军在公平形势下去怼病毒。

于是前期没有并发症发生其实就是胜利。病人换个医院忽然好了,不代表后来的医生是神医,只说明他内体的调兵遣将已经基本完成,免疫力军恰好那个时候发动了内体的“河中府会战”,且打赢了,当然病就好了。

说起来只需在前医院多耽搁一天,就是一个正常的病理过程,不存在任何神医庸医的说法。

关于赵鼎的事上,基本也就是这样的一个美丽误会。因高方平的缘故,他小子倒也不敢说安道全是庸医,但兴许他真认为太上老君是神医一些。

先不管这些了,关键时候,大魔王一向是比较简单粗暴的。思考到了一定的程度后,不管梁姐怎么说,也不敢他赵鼎有多公正,高方平直接就怀着龌蹉的心思,乘坐着马车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