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5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处理他的决定。”

张叔夜听得眉头大皱。林摅不是老张的人,但老张还真有些适应林摅风格,想把这个骨骼惊奇的人才留京。

却无奈蔡京和小高是鲨鱼,这两高层现在急于装作忠勇,想把在京坑道士的事甩干净、找人背锅,真够龌蹉的啊。

蔡京不等张叔夜回应,便道:“老臣尊旨,会尽快代表中书门下给出林摅的处理意见。”

不是宠臣的悲哀就在这里,其实范仲淹名气这么大的人,何尝不是被鲨鱼们这样给整的死去活来,遮天的就这么几只手,他们说什么,除非遇到李世民朱元璋,否则一般皇帝就真的认为是什么了。

林摅作为开封府掌柜,这个场合当然也在。

他怀着一副悲壮的心情,并不辩解,只低着头。他这么聪明的人当然知道这就是结局,所以当初他不敢轻易答应猪肉平出来做酷吏,酷吏的下场都这样,尤其宋朝最不能接受酷吏,不过好在,大宋对酷吏的处罚也会轻些。

死不掉就行,进入下一个循环。只是这次也不知道被这些大鲨鱼弄到什么边角去?然而无所谓了,最坏就是去海南岛做野人,林摅却已经有了一个强大计划,可以依托猪肉平带起来的航海技术,展开番不一样的事业。三至六年后,照样又混回京来了。

林摅还觉得,千万不能去亳州,那个地方最喜欢安置被贬的比较跳的文青。譬如被张商英那个棒槌知过一任亳州后,民生底子倒还好,然而风气不对,到处是一群文化人整天显摆诗词,显摆书法。林摅识字不多所以最恨那些识字多的人,去了难免又怼起来,那肯定被张商英打击报复,就永远别想回京了。

这边YY着,那边赵佶见林摅还算识趣,并没否认,没有让朕下不来台,于是又略微气消了些,总体上还算对林摅满意。

有了这个满意的心思后,赵佶随和又念旧的性格开发发挥了,想到了林摅当年还是机智的,有些好处的。这家伙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毕竟是亲弟弟赵偲的舅舅,这么想下去,赵佶难免又有了少许不好意思的情绪。

但贬他出京的决定已经下达,君无戏言,此点是暂时不会更改的,以后有转还。

那么在不好意思的情绪下,赵佶难免又会有点补偿一下他们家的想法,于是就经由这个“林舅舅”,想到了弟弟赵偲,想到了赵偲日前来说了一些郑居中的坏话。

赵佶不太喜欢这种私下搬弄是非的事,所以日前越王偲去进谗言时候,赵佶还以哥哥的身份训斥了赵偲一顿。但现在由于对林舅舅的愧疚感,加上郑居中已经失宠,赵佶开始有点接受赵偲说的那些话了。

就这么的,原本最容易忘事的赵佶,又经由这事,把郑居中那些不好的前科回忆了起来。

想着,赵佶不经意的朝郑居中看去一眼。因心思的不同,真的发现这家伙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

第940章变法之前的铺垫

随行的张克公对蔡京和高方平这两奸臣忍无可忍了。小老张也知道自己的名声臭了,无法在皇帝跟前刷脸了,于是一个劲的给兄长张叔夜使眼色,想让张叔夜出面为林摅说情。

在张克公看来,林摅问题是有的,但都不明显。譬如高方平为了修建铁路买地的时候,林摅的确放水了,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在政策上毛病不大。

然后在严打行动中,收缴道士资产的处理上,林摅上缴国家的比例在张克公看来太少了些。张克公不是执政官,不知道开封府面临的难题,小老张只是以纪委的思路觉得林摅存在问题。

再然后,作为一个进士及第的人,林摅这个棒槌当年在公众场合把文报上的字给念错了,还被以学问著称的皇帝逮了个正着。你好歹低调些,犹如高方平似的只有个“同进士出身”,也就不那么拉仇恨了不是。

这些就是张克公眼睛里的林摅问题。但暂时都可以原谅,至于在道士问题上,林摅是张克公眼睛里的第一铁骑。张克公觉得现在的京城还需要林摅。

可惜张叔夜也有自己的考虑,严打行动涉及的群体很大,这事必须有人背锅,必须给皇帝一个交代。然而不能是蔡京和高方平背锅,所以老张即便无比尴尬和内疚,也只有默认林摅背锅的事了。

于是张叔夜并不响应张克公。

一般意义上的君无戏言,指的是其他朝代。在大宋的话,皇帝的话可以被宰执质疑。所以就是这个原因,大宋是抗旨事件最多的一个王朝。除了王安石这类人会大干特干外,当年就连蔡京都赶时髦,譬如当时赵佶任性,要加封童贯开府仪同三司,就被老蔡给顶回去了,直言道:“老臣拒绝任命。”

所以现在皇帝说出了“把林摅给朕赶走”的话来后,只有宰执可以反驳。高方平是执政之一但不是宰执,所以现在这个场合,唯一只有老张能说话把林摅的问题往回,变为一个有争议事件。

张叔夜不反驳的话,这事就真的“君无戏言”了。

于是在老张沉默之后,林摅叹息一声道:“臣有罪,辜负了圣恩,臣告退。”

言罢老林转身而去。

就此一来以赵佶的性格,内疚感又加强了些。

张克公也犯浑了,寻思能用的人拿了牺牲掉,相反把那些个国贼好好留着,于是强势出列道:“老臣有话说,臣要弹劾国贼郑居中……”

张叔夜急忙出来捂着张克公的嘴巴道:“这老家伙又喝高了,赶紧的,把他带下去清醒清醒。”

汗,禁止御史中丞说话这事赵佶都不敢。不过鉴于做这事的人他哥哥,似乎也说的过去,于是赵佶不发话的情况下,侍卫就真把小老张请去清醒了。

当然看起来效果是有了,在赵佶刚好想到了郑居中坏处的现在,赵佶并不需要真的听张克公的弹劾理由,只需见张克公如此激动的说郑居中是国贼,就能加重赵佶对郑居中的想法。

想着,赵佶又朝郑居中看去了一眼。

郑居中脸颊微微抽搐,觉得完蛋了,此番怕是真要被他们联手坑死。

但赵佶最终又看了一眼颜值无敌的郑贵妃,最终什么话也没说,失去兴致的一摆手道:“就这样吧,朕疲了,回宫吧。”

……

回宫之后,赵佶觉得很烦,林灵素不在的现在,于是赵佶专门把小高留了下来单独谈话。

“小高卿家你告诉朕,今个在众目睽睽下,朕是不是对待林摅的问题过分了,他竟是一句也不辩驳,越这样,相反让朕觉得有些问题。”赵佶迟疑着问道。

高方平摇头道:“不算过分。官家圣明,总体处理的挺好。蔡太师专门把这事拿出来说一定有其原因。宰相的当众说辞,官家您当然要回应,而林摅没反驳,所以于情于理对林摅的处理是正常的。不给朝廷和官家您添麻烦,让大家下台,也是他这个臣子的义务之一。可以从其他方式给予一定补偿,让他进成都做些事,将来视情况给予奖励便可。”

听高方平这么一解释,赵佶又释怀了些,觉得这样似乎也不错,便频频点头起来。

“关于郑居中……小高卿家你怎么看?”赵佶忽然好奇的道。

高方平察言观色一番,这算个机会,但是时机仍旧还没有完全成熟,于是道:“郑居中这家伙的作为,看起来还谈不上太大毛病,谈不上大逆不道,但问题肯定有。张克公其人口无遮拦,经常说官家不爱听的,算个不好的特点,但空穴不来风,张公为人不合时宜但也算正直,郑居中把他惹得这么激动一定有原因。好在叔夜相公及时打住了他要说的,不让官家为难。否则把问题听了个全面,在官家您处理了林摅的形势下,厚此薄彼不处理郑居中、不回应御史台也就不好了。回应的话官家又较难下台,容易被贵妃娘娘纠缠。”

赵佶笑道:“还是小高卿家理解朕,这算是你父亲高俅的天赋,成功传给了你。是啊,朕就在为此为难。”

赵佶的感慨不是装出来的,他就是个优柔寡断的人。既然会因感情面子为难,那就没到处理郑居中的时候。话说被宰执弹劾后这么处理了林摅,他都会显得有些为难,何况是一起嫖过的舅子。

于是高方平反装忠的样子叹道:“官家仁慈念旧情,乃天下福泽。这亦是我大宋祖宗定下的国策,我大宋也正是因此而繁荣的。把郑居中放着吧,反正张公的话并没说全,您无需回应。家和万事兴,这算是一部分您的家事,护短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会彰显您的仁至义尽。”

家和万事兴这句现在对赵佶触动很大。又想到了那个叫赵桓的傻儿子,以及他娘那个黄脸婆。回忆起来,他们还真是最省心最不不跳的。其他妃子以及各种各样的亲戚们,还真是难得有安生时候,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经由家事赵佶又皱了一下眉头,又想到了弟弟赵偲来述说郑居中的问题。

其实赵佶是真觉得有点问题了,如果仅仅是赵偲那家伙说事,赵佶还会认为言过其实,属于家属相互撕逼。但除了赵偲,正直的张克公也那么火大,再加上当时赵佶亲眼见识过郑居中尿性。这些事串联了起来,加深了记忆,那就真不是小事了。

甩甩头,赵佶解决不了的就放着,逃避一下先。

赵佶又尴尬的道:“张相公他……的确过分了些,然而他说的有些道理,加之他为人素来公正,朕暂时都找不到他的毛病。所以关于铁路的问题,小高你情绪也不要太大。”

高方平装作很“郁闷”的样子说道:“最终肯定是扭不过他老张的,那整个一强盗,都从我手里抢走不少东西了。这条环京铁路么,虽然代价不大,建设的也不辛苦,却是被他找到了毛病,为了不被追着咬,只能给他了。”

高方平小气抠门几乎就是标签,赵佶也非常理解,因为赵佶和他一样也是个财迷的人。于是觉得这小子的表现很接地气。且他这么说,已经等于同意割舍铁路了。

于是赵佶心情大好,拍腿道:“朕当然知道你委屈,然而有时候也没办法,就算是朕也得对他妥协不是,早些年他死死捏着户口库房不松手,装傻充楞,减少拨付皇家内库的银钱,朕不也忍了?好在听说这只是你十天建设的成果,代价不算大,最多材料费和买地费用,让朝廷还给你。”

这下高方平嘴巴笑歪了,呼噜呼噜的点头称是。

话说高方平除非脑残了才会把铁路捏在手里。摆明了就是要找机会交给朝廷的,只是说妈的不能做的太大无畏,那显得太圣人了,不是猪肉平风格。

这样一来最好了,老张出来拉仇恨,而高方平扮演有点委屈有点财迷、但最终大节不亏、识大体的角色。

故意把老张放纵得这么嚣张,那么皇帝也就不好意思来抢食了。

否则依照以往规矩,高方平通常只把东西交给皇家而不是朝廷。但铁路不是一般东西,这东西高方平连皇家都不想给,必须在一开始就形成铁的先例,捏死在朝廷手里。那么作为一个宠臣、高方平自己不方便来拉皇帝的仇恨,老张自带饭盒的跳出来一闹,仇恨是他拉的,但皇家从此不再方便来铁路资产上抢食了。

这就好啊!

尤其这次事件算是开了大宋先例,即:重大问题上不妥协,开启收归国有先例的是张叔夜。且遇到这种问题后,牛逼如赵佶和高方平者都妥协了。

那么将来高方平上台变法的时候,在一些问题上就有了“判例”,阻力会小很多,会名正言顺很多。

于是乎,他们都弱爆了,此番全部人都被高方平反装忠给利用了,就此定下了重大民生工程一定属于国有的基调。

避免出现后世美帝那些牛逼家族,妈的他们一发飙就会把一个地区的核电厂铁路什么的关停。倒逼白宫和国会政客们通过一些他们需要的法案。

什么,妥协?

没有妥协,他们的私人保安公司是真敢拿着合法枪支、举着独立宣言和国民警卫队对持的。所以总统虽然是老百姓选上去的,但一定会背叛老百姓,除非这个脑残总统想打内战或者被刺杀弹劾什么的。否则屁股在正的人坐在白宫都是歪的,因为其他鲨鱼会把那把交椅放歪,屁股太正的人一激动坐下去、铁定摔成瘫痪。

如此这般的蛊惑一番圣心后,高方平便溜走了,留下老梁这个太监继续忽悠皇帝……

第941章这届官府不行

虽然要答应把环京铁路给张叔夜,然而明面上是要墨迹一下的,不能让老张得到的太容易,至少高方平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所有权可以不要,然而投入的材料,以及买地,的费用,好歹让我小赚一笔才行。

如果不给钱,妈的那真的叫抢劫了。

于是高方平继续反装忠的躲着老张,吊胃口,张叔夜派了几波人去高府请高方平喝茶,却是也没找到人。

高方平秘密包了一个客栈作为临时据点,集中了一群会计算盘们,正在核算环京铁路花费了多少。

最终算下来,不计军人劳动力的情况下,二十公里的环京铁路只花费了不到一万贯钱。折合下来不到四百贯一公里。

这就有些YY了,前提条件是要买地,且是汴京附近的地。然后因为是对皇家的示范工程,许多东西是高标准制造和用料的。而实际上,以十五年内的专列重量速度而言,完全用不到环京铁路的设计标准。

并且为了这区区的二十公里示范铁路,专门开的一些生产线那也是成本。这笔花费是相对固定的,建设一千公里也是这笔花费,建设一公里也是这笔花费。

于是有了这次经验,对往后的成本控制就有了很大的信心,这算是一次尝试。

接下来朵二娘就问道:“问题来了,成本一万不到,咱们对户部报价多少呢?二万贯您看可以不?”

“两万贯弱爆了,对我名声不利,传出去我这种一秒钟几贯钱上下的老板,连两万生意都做,显得很儿戏。为了凸显商人狼性,咱们必须做个表率,以便唬住天下的官员,让他们往后不敢随便把资本引入建设铁路。”高方平摸着下巴道。

“所以到底报价多少呢?”小朵好奇的道。

“报二十万贯吧。”高方平道。

全部人昏倒在地。

然而也不能说他坑,以往他怂恿匠作监,成本两贯钱的麻将,一千贯卖出去的那真不在少数。相比起来这次真的已经很温柔了,因为这就是一个生意,换蔡京的话给五十万也不会卖出去,会让他蔡家的子孙犹如坐塘鱼一般守在这条铁路上,直至价值五亿的那场资本盛宴来临……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时候,总算被张叔夜“逮”到了小高,便请去喝茶,逼迫着小高报价。

拿到报价的时候老张觉得太坑了,这些个奸商真的没有惊喜,不顾大局,见利忘义。

但张叔夜也没有办法,有得买就不错了。真是这小子去找皇帝哭诉一番,这事八层就要黄,开了坏头,往后全国铁路大建设一展开,路权变为了员外党的,那么朝廷就哭瞎了。

于是老张责令户部咬着牙付钱,顺便汇同高家的账房理顺所有手续。就此一来,环京铁路于政和二年八月,正式列入了大宋户部衙门的资产负债表中。

然后吃了这一次亏,老张汇同老蔡研究了一番后,发文天下州府:严禁在民生工程中引入资本比例过大。

这个政策一出,关七西门庆就哭瞎了,把老张和蔡京恨出屎来。

原本他们看到了铁路利润如此大,已经在研究从高方平手里拿工程的方案了。但现在怼他们的人不是高方平,而是张叔夜。表面上高方平**商们是一伙的,已经成功赚了一大笔,然而被打压下去了。

所以铁路大获成功之后,无数登门高家送礼的商人被轰走了,高方平说了,出门左转去中堂找张叔夜,这事上,我和你们一样是受害者。

非但如此,政治上猪肉党的人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