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青叹息一声,红着眼睛,没有继续说话了。

高方平这才容色稍缓,算好这小子有些良心。

当时听说燕青带人帮忙保护大钱押运队一起退入了县城。高方平就隐隐约约觉得要出事。

燕青这么出于几个心思,一是他也不想贼人这么丧心病狂张牙舞爪。二,这小子真是利用时局和高方平对着干意思,蔡京系的人不被杀光,高方平就吞不了这笔钱。

就是因为这样的心态,险些坏了大事。

如果任由蔡京系押运大钱的人,在城外被土匪杀光。那么土匪就不会丧心病狂的攻打县城,他们会三分人马于城外分赃大钱,那么最坏情况也就是三路人马带着各自的钱开始逃亡。如此一来,高方平所部的豪华骑兵阵容,不敢说把三路钱追回来,但是两路的钱是能追回来的。

如此当然就皆大欢喜,能吃下主要的钱也就可以了。任何时候原本就没有完美。

但就因为燕青这小子自作主张,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变局,好在除了县爷时文涛全家和差人,百姓基本没被杀。

方腊是邪教和反贼这毫无疑问,但他的教义、名声等等,注定了和田虎这些丧心病狂的人不同。方腊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所以哪怕装蒜,方腊的人也会尽量的维持住在百姓心中的名声,不会滥杀。

思考着,高方平始终皱着眉头度步,到底要不要把燕青斩了祭旗,这是个难题。

斩的话理由有些不足。毕竟攻打县城的是贼,不是他。杀时文涛全家的也是贼,不是他。

作为良民看到“商队”遇袭,帮助抵抗然后逃入县城。这个作为,就是说到朝堂上也是光伟正大,无可指责的。其后捧日军剿贼的时候,他非常机灵聪明的立下大功,也是真真实实的。

高方平没心没肺的,对谁都谈不上太多的情感。只是说目下是县衙升堂,主簿还在记录高方平的作为存档呢。而且麾下的人,诸如林冲梁红英梁红义这些人,也未必能接受斩了燕小乙的事实。

最终,高方平转身上座,把时文涛县爷的诀别书,一字不漏的背诵出来给燕青听。

“时文涛携全家老小,誓与陈留县共存亡!”

听完这最后的结尾词后,燕青毕竟还是个孩子心态的少年,当即哭了起来跪在地上道:“小乙错了……”

“算好你还知道错,杖责五十,以儆效尤!”高方平也容色稍缓的下达了命令。

公堂之上,老爷的作为都是需要主簿记录下来的,于是老头尴尬的道:“老夫观此少年骨骼精奇,忠肝义胆,又在陈留县立下大功,请教代L县爷,以何种理由打他杀威棒?”

“就以我看他不顺眼为由,你没见他长的比老子帅吗,此点就是罪过!”高方平找不到理由,干脆就犯浑了。

主簿非常非常的无奈,叹息一声寻思,昏官啊,妥妥的昏官,比之时文涛县爷真个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却又低声道:“爷,五十棍的话,以他的身板一定会死的,这等于判处杖毙了。”

高方平只得改口道:“妈的分明是你老了,耳朵不好听错了,我判的是二十棍。”

主簿老头升小白旗投降了。

于是乎,全部人眼睁睁的看着立了功的燕小乙被拖下去打的惨叫不止,起初声音凄厉,十棍之后,声音逐渐小了下去。

思维不在一个频率上,其余人的确和先主簿一样,不明白为何立下大功的燕青要被狠揍,但是介于高方平此君历来就是个大流氓,从来不讲道理,也没说要杀燕小乙,于是谁也没有多说……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神经很大条,大多数见惯了土匪。真个是离K县城后,就到处是山头寨子什么的,那些严格来说都是匪,却还不至于丧心病狂,主要是收取“过路费”。

所谓“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这类的经典台词,就来自于大宋郊外的土匪们。当然大多数的土匪不至于把事情做绝,拿点过路费就让人走了,杀人越货的事也就梁山,田虎这些家伙做的多些。然后像孙二娘一般不但杀人越货还做人肉包子的就更少。

其实就别说大宋,就是一千年后的那个现代这类事也不少。

高方平的大伯九十年代初是长途货车司机,据他说那时车费路霸也非常多,到处都在抢钱,通常跑一趟长途,得专门准备三千块应付各种罚款,应付各种路霸。所谓路霸就是那种你明明不要修车服务,但是一停车,就有些半黑不白的人过来强行给你扭扭螺丝什么的,算是检修,然后旁边站着几个打手模样的人,那就必须给“修车费”。

就算是到了两千年代后,各种村寨什么的派个带着袖套的土著拦在路上,收取所谓的过路费的事也不要太多。有时候老百姓还真不好判断那些人到底是官还是匪?

一千年后的现代尚且如此,所以大宋的土匪多嚣张也就不用去理论了。老百姓真的是习以为常了。介于此,天明的时候陈留县恢复了次序,街上的人逐渐的多了起来。老百姓们既然看不到土匪了,也没被入城的禁军抢劫,所以他们该干嘛干嘛,放牛的,种地的,打猎钓鱼的,玩鸟的,摆摊的,很快就恢复了次序……

张叔夜带着开封府的人到达陈留的时候是午间,昼夜兼程的赶路让张叔夜很疲惫。

身边那个隶属虎头营的传令兵想进城去汇报,结果被张叔夜派人拖下马去打一顿,小兵也就老实了。

张叔夜做事当然有自己的一套,他要自己走走自己看看,不想一到就被高方平那流氓请进去好酒好肉的招待,因为那样一来,陈留什么情况就是他小高一张嘴说了算了。

老张就这德行,他或许会容忍某些人贪些,狠些,闯些祸。但是他绝对不容忍被人当做傻子一般的忽悠。

城门外路遇一个跳着柴火、带着孙儿的老头,便叫了过来。

“老丈,听闻陈留县发生了大事,情况怎么样,民心还稳吗?”张叔夜问道。

“可是张青天张老爷?”看是开封府的仪仗,老头便带着孙儿跪下磕头。

张叔夜捻着胡须,心情大好的道:“正是老夫,青天不担当,但老夫也不容许有人说我是昏官。”

老头一边磕头一边感激道:“自从老爷执掌开封后,比前些年日子好过了。老爷批准的钱庄也非常方便,不但有利息,还能无后顾之忧,仅仅这次来说,土匪攻破县城,那些说着北河口音的强人挨家挨户搜刮,却只拿走了些零钱。咱们的存根票据他们找不到,找到了也没用。听说钱庄里有专门的人才,是用于鉴别指纹和笔记的,很少有人可以蒙钱庄。”

第135章果断拿钱走人

更的晚了些,对大家道歉。

张叔夜有点泄气的道:“办钱庄的人是个流氓,不是老夫。不过他倒是没有攻破县城的那些贼人坏。”

顿了顿,张叔夜又问道:“捧日军打下县城的过程,有没有百姓伤亡?另外破城后,捧日军有没有骚扰百姓?”

老头的小孙儿一边吃炊饼,一边说道:“禁军可厉害了,没有直接攻城,是犹如茶先生说三国的那种情况,用计引贼人出城决战,听人说,犹如老虎拍杂草,一个冲刺之后就结束战斗,六七百个贼人,除了少数几个头子逃走,全部都被打死了。”

听童言无忌的小孩这么说,张叔夜也算是认可了高方平没有慌报军情,捻着胡须频频点头。

老头也笑道:“这次的军伍没心没肺的,倒是也没有骚扰百姓,却根本对咱们不闻不问,战斗结束,禁军入城后,大多数百姓都蒙在鼓里,不敢出门。也没人来通报,让咱们老百姓安心,真是的。”

“糟糕!这说明那小子干了勾当都没人看见!”

张叔夜听后带着人急忙进城……

张叔夜进入被禁军层层守卫的县衙后院时,见高方平穿着盔甲、拿着一口宝剑,“忠心耿耿”的模样守护着铺天盖地的大钱。

仔细看了一下,张叔夜双眼发黑,他要不是文官的话,肯定先绑下去杀威棒伺候了再问话,指着怒斥道:“小高!”

“在!留守相公见谅,军务在身,下官不便见礼!”高方平文绉绉的说着,继续护卫在大钱的周围装蒜。

张叔夜道:“老夫虽是个文人,但出身军旅世家,你拿刀的方式似乎不对啊,怎么没人提醒你吗?还是说你听到老夫一来,急忙做表面工作,盔甲都没穿整齐就跑这里装蒜,握刀姿势不对,手下也来不及提醒你对吗?”

听张伯伯这么说,四岁的云骑尉梁红玉扔了刀子,很害羞的抬手捂着脸。

高方平真想一脚把小萝莉踢飞,这么容易就招了啊?却也只有强撑道:“留守相公有所不知,此乃下官新研究出来的握刀姿势,有讲究的。用于军阵冲杀不方便,但最适合在极端情况下和鸡鸣狗盗的刺客搏杀……”

见张叔夜眯起了眼睛,高方平只得把刀子扔了,泄气的道:“好吧小子的确在装蒜,被您看出来了。”

张叔夜对他很无语,但是不幸中的万幸,他小子也就这点比较好了。

迟疑片刻,张叔夜转身道:“开封府仪仗升堂。参与陈留县剿匪之战的禁军全部集结,十鼓之内不到者斩!”

“升堂!升堂!留守相公升堂!”

各种人马就跑着去喊话了……

大堂上静得落针可闻,一副儒将坐派的张叔夜满脸疲惫的样子高做上方,却依旧显得官威十足。

注视着集结在前方院子里的禁军,张叔夜皱了一下眉头道:“高方平。”

“下官在。”高方平出列抱拳道。

“老夫听说你点了捧日军第八阵一千将士出阵,为何这里只是四百?还有一个营呢?难道……你搜刮了钱财后去帮你藏钱去了?”张叔夜不怀好意的看着他。

高方平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抱拳道:“好教留守相公得知,我部阵亡将士,受伤将士,需要及时送回东京。特别时文涛县爷全家的尸体,也需要以国礼送回东京,时文涛死于阵前,既是国礼,当然要有军旅护送,此乃礼节不可荒废。”

张叔夜容色稍缓,知道这小子肯定有猫腻,但是理由既然这么冠冕堂皇,水太清也养不了鱼,只得冷哼一声道:“好理由,小高你果然是个人才,不但心黑手狠奸诈猥琐,还骁勇善战,老夫为大宋的土匪们叹息,在你这种人的治下做土匪,真乃投错胎。”

高方平尴尬的道:“府尊这是夸我还是骂我?”

“既夸也骂,你不服吗?”张叔夜盯着他。

“好吧您拳头大,必然是您说了算,小子是个小人物,跳不了太高的。”高方平道。

“少给老夫东拉西扯的。”张叔夜直接问道:“告诉老夫,后院那批江南来的大钱,数量多少?”

“以大钱数计算,足有二十万贯,折合真实价值近七万啊!”高方平大声道。

在这个时代来说,这真的是一大笔钱了。

蔡京出手不会只是二十万的手笔,但张叔夜真不敢去想是百万的手笔。所以总体上,张叔夜知道被这小子黑吃了些,但毕竟还留下了这么多,算是他小子有分寸有良心了。

想定之后,张叔夜淡淡的道:“带着你的人去后院拿走两层,然后给老夫滚蛋,军队不适合待在县城。老夫警告你,大钱已经废止了,你拿走的大钱怎么处理老夫不管,但不许去流通,不许去坑害百姓。”

高方平不服气的道:“相公明见,小子在孟州剿匪的时候,常维大人可是给四层……”

“因为常维被你忽悠了,老夫不是白痴,再敢有不同意见一文钱没有也是正常。怎么,你等拿着朝廷的俸禄,为朝廷剿贼还敢讲条件?”张叔夜道。

“相公威武,小子去也。”

高方平就不敢装了,又带着兵去后院撸走了四万贯大钱,不论如何,很是不错了,人要学会知足。也任何时候学会别独吃,要有爱,要分享。

“赶紧的,给我数清楚,拿走四万贯,一文不许多拿,但要是少一文我让你们赔!”

高方平开始带着人拿钱,进行第二轮搜刮。之后果断的离开了陈留县,浩浩荡荡的开向东京……

“听说了吗,陈留县大捷,老子们猪肉帮果然不是盖的,不要以为只有吃羊肉牛肉的人才会打仗,猪肉平此役果断出击,以近乎为零的战损比例一战成名,功劳大啊,这次他真的崛起了。”

茶坊之中,热衷于八卦的文士们对此事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群将门子弟听到这个消息,纷纷热血沸腾,也开始了讨论:

“这次小高又要发财,以他恶劣奸诈的谋财手段,大家准备好钱,东京的将门马上又要进行‘陈留军功拍卖’大会。”

“妈的六百多个贼人人头,够匹配两个六品军官,六个七品军官,二十个八品军官了。”

“比参加武举去作弊来的划算。”

“准备好支票,坐等猪肉平回京!”

“从今天起改吃猪肉。”

“妈的叛徒,猪肉乃是脏肉!”

“放你娘的屁,老子只是响应我大官家的号召而已,也不打听打听,目下皇宫已经开始采办猪肉。”

……

听闻陈留县大捷,还抢回了铺天盖地的钱财藏在城外工地当中,高俅嘴巴笑歪了。

都不用等高方平的通知,高俅已经在谋划着陈留县军功事宜,高方平作为文臣去“监军”就已经是很不错的功劳和口碑。而只要军队打赢贼人,又没有骚扰百姓,监军就是天然有功的。监军也等于是皇帝派去的特派员。

真正的杀敌功劳要给军人,给将门。这就是大宋从枢密院到三衙的默契和潜规则。

所以说每一个人头,那都是钱。

以高俅的猥琐程度而言,已经在拨动算盘,计算六百多个贼人的人头价值多少了。

人头虽然是功劳,但也不是谁都敢买。

将门的人只是无能而已,却不是白痴。他们知道大宋有些垃圾军队,没事做时也会杀些平民当做土匪人头来凑数。所以花钱买军功是潜规则,问题不大,然而一但买到那种不干净的“贼赃人头”,被查出来就背黑锅了。

所以购买人头的时候,比奸商还精的将门是很小心的。好处是他们虽然奸诈,却信任张叔夜。大家都明白,张叔夜昼夜兼程的赶去接管陈留,就是为了防止“冒杀百姓”的事出现。张叔夜真没多少精力去和高方平那个流氓争夺那点钱财。

有趣的是,在将门内部有一个“清官能臣榜单”,但凡这些能臣清官治下剿匪产生的人头,就有人敢买,卖价也非常高。

没办法,就算是奸臣,他们也是很信任能臣清流的。

老常也是清官能臣,也在榜单上,虽然排在靠后一些的位置,但依然有人感兴趣,所以上次孟州平乱的军功就非常好卖。

张叔夜排名榜单的前列,所以张叔夜只要去了陈留而没有查出问题来,那么这批人头就值钱了。因为这相当于过了严格的质量检测程序。

“张叔夜们真个是人才啊,为发财计,老夫高俅怎么也要保护着你们不被亡国之臣整倒。这是我家小高的计谋。”

高俅自个YY着都觉得好笑,觉得宝贝儿子精灵古怪,儿子有个理论是:善于利用能臣的聪明人,就是奸臣。至于把能臣整死的那些家伙不配叫奸臣,而叫亡国之臣,比如蔡京童贯梁师成朱勔这些家伙就是亡国之臣。

至于高俅,高方平给老爹的定位是一半奸臣一半弄臣,也的确,历史上的高俅其实害处不算太大,至少老高没被写史书的张商英们列为“徽宗六贼”。童贯和梁师成上榜多少有点夸张,他们的害处也远没有蔡京大,只是说他们是阉人,握笔杆子的张商英们尤其讨厌阉人,所以历史上老梁和老童的害处被放大也就不奇怪了……(未完待续。)

第136章卖给将门的棒槌

梁师成提着鸟笼,兴高采烈的走在花园当中,心情大好。反正只要官家高兴,他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