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种夹大胜回朝的正统士大夫出任枢密副使,张康国又无能,那就不是开玩笑的了。那俨然就是领袖级别的人物。

老陶是个能臣没错,但这有点像是赌国运,毕竟老陶始终和蔡京关系暧昧,如果老陶什么时候彻底站在蔡京一边,赵党的刘中书又少了一个职务,声势会更弱。那么蔡京复出的事,又将变得扑朔迷离。

高方平的确无所不用其极了,前面和老陶狼狈为奸,为了定死童贯而谋求老陶回京。然而小高转眼却在老陶回京之际,派人去太学找愤青散步谣言,怂恿主战派愤青去东华门埋伏,用地瓜攻击老陶。

是的,这个事的始作俑者就是高方平。

高方平弄他回来的同时,希望稍微的节制一下陶节夫,如果掀开民众跟随,带起了节奏,一起扔老陶烂鸡蛋,让官家看在眼睛里,那么这虽然是小事,但是陶节夫的齐天大功在官家眼里,就变为了有争议的事件,陶节夫出任枢密副使的步伐,就存在一定的变数。

但是这次栽了,娘的,煽动来的愤青太少,街市上的百姓也表示情绪稳定,不认为老陶不打夏州是软弱无能。竟然没把节奏带起。相反险些被捉去开封府喝茶,妈的煽动愤青用地瓜攻击帅臣,真被老张捉去,就算是高方平,也肯定要被吊起来打哭的。

也不是高方平的大蛊惑术不够强,其实可以煽动的人很多,但高方平只选择了几个太学的学生。无他,由这些学子去干这蛋疼事,被抓了也问题不大,最多就是被打一顿,但如果让手下的武将大头兵、或者是百姓去参与策划,一但出事他们是有可能掉脑袋的。

回想了一下,高方平有些脸红,独处的这下老觉得耳朵发烫,一定是被那些文青戳脊梁骨了。

话说当时很没骨气的开溜,留下那些学子背黑锅的事高方平表示很尴尬,去道歉却不可能,最多……以后少干这么蛋疼的事了,

心有所思的时候,也就可以和漂亮单纯的梁姐分享一下目下的心情。

梁红英总体是很崇拜他的,但就痛恨这家伙那少数时候毫无气节的举动,听了以后,梁红英真是对他有些哭笑不得。

“将来你会成为亿万人敬仰膜拜的一代名相,然而你骨子里那猥琐的血统,是根除不了的。”梁红英现在很纯粹的把他当做弟弟,摸摸他的后脑勺说道。

高方平郁闷的靠在梁红英的身上道:“红英,给我分享分享那种勇往直前的硬汉式心态,我推演过无数次,却总学不来。”

梁红英微微摇头道:“你不是那块料,你的命值钱,也不容许你有舍生取义的气节,坐在政事堂的相公指点江山,将军血溅沙场,老天爷这么设定是有道理的。”

“有道理哦。”高方平觉得不好在,于是又挪动一下,把脸靠在梁红英的大胸脯上。

结果被一巴掌打飞了。

梁红英斥道:“你又不要我做小妾,那就不许侮辱我!”

高方平捂着脑壳道:“做小妾你委屈了,然而娶你做夫人的话则我吃亏,你说咋办呢?”

梁红英听他这么说,又很融化的感觉,这小子谈不上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硬汉气质,却真真切切的在某些时候特别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地方是,他有颗猥琐的内心,却一般能表现出硬派强势的风格,比如陈留县斩杀九十七个军官的时候,那个场面很震撼……

某个晚间,高方平继续在书房伏案挑灯,完善几篇未完成的策论。

高俅老爹脸色凝重,急急忙忙的进入书房,劈面就道:“基本上进入白热化了。”

高方平放下笔道,“爹爹慢慢说来,孩儿听着呢。”

总体上形势不利,但看他小子并不是那么太慌张,高俅老儿也心神稍定,坐下来道:“陪皇帝踢球开心的过程中,加上梁师成的配合,几次侧面试探,为父知道官家已然另起心思,想把原本打算留着给童贯的同知枢密院事许给陶节夫。”

赵佶这个文青皇帝是挺有人情味、挺有感情的,谁讨他欢心他便会记着,就因为这些,高俅是宋徽宗朝的不倒翁,而童贯可以做到枢密使,位极人臣。

早前高方平怂恿梁师成表现,使得官家在一定程度上认为童贯可以被替代,谋划了让陶节夫回朝事宜。所谓先入为主,官家以国礼率百官在东华门迎接帅臣陶节夫回朝,官家虽然不太懂,却已经被大家一起忽悠、认同了陶节夫的功劳比童贯大的多。

这样一来,官家又早就看不惯当初回答不出军务来的刘逵,那么理所当然,同知枢密院事大概率就是陶节夫的。

这个诡异的形势乃是多方逐鹿下,自然而然的形成的。总之要让他们选的话,宁愿给陶节夫也是绝不想给童贯那个太监。在此前提下高方平写信蛊惑赵挺之,送上重礼,把陶节夫弄回京而不是童贯,于是,大家只有这么去用力。

梁师成会在这事上配合高俅,只是这事恰好是他和高家的共同利益,同为阉人,老梁真的不想童贯那货崛起。所谓宁给外人不给家奴就是这样说的。

“爹爹,这些是现在的大流,由他去。”高方平道。

高俅淡淡的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老夫毕生对官家投其所好,关键时候是能说上话的,我提要求,官家无论如何会答应一次。现在只问我儿,是否到该出手的时候了,纵使老夫是武臣,若你认为有必要,老夫也可以豁出去的干政一次,是阻止陶节夫入主枢密事还是什么,说吧?”

高方平考虑顷刻道:“现在不是时候,不要随意挥霍您存下来的人品值。陶节夫是把双刃剑没错,好在他欠儿子一个人情。您继续低调,儿子我继续高调就行。”

高俅捻着胡须道:“可老夫始终不放心陶节夫这个大奸臣!他和蔡京的际遇不一般,咱们已经和蔡京暗战。这样的局面下,蔡京的对头赵挺之和刘逵进一步失势,陶节夫崛起又靠向蔡京的话,后果不可想象。”

高方平叹息一声,或许真有点天数不可逆的意味,这似乎说明,蔡京的宰相运程,真的没有走完。

高方平也想阻止陶节夫登入枢密院的,也为此努力了。煽动学子,甚至亲自赤膊上阵去扔鸡蛋,指望带起节奏来,这些高方平都干了,却没用。

高俅老爸出手会有用的,但身份的使然,真不能让老爹于此时去拉仇恨。

高俅谋害军官,贪污敛财,讨好皇帝,其他人可以容忍,毕竟这老儿于潜邸时候就和皇帝是好友。但是身为武臣胆敢干涉国家重器——枢密事,那就是挑战全体士大夫的权威,那真是在走钢丝,一个不小心就有大危险。

“爹爹您只告诉我,你熟悉陶节夫那人吗?”高方平忽然道。

高俅捻着胡须考虑顷刻道:“老夫当然知道那老家伙的为人,总体上这人是个人才,正统的文人士大夫德行,有自己的算盘和思维。与此同时他这人记仇,也记恩,蔡京对他谈不上知遇之恩,但也算抬举了他,所以靠向蔡京或者若即若离,这老奸臣他会的。”

高方平喃喃道,“他是个复杂的人,有此点就好。他虽然亲近蔡京,却是能臣,会从蔡京和国家之间找到平衡点,另外既然记恩记仇,他欠我一次人情,这或许是我的契机。”

“好吧,我儿有把握就行。”高俅起身的时候道,“然而,以后当街用地瓜偷袭得胜回朝的帅臣这种事,不能再干,你小子无论做什么都叫老夫心惊肉跳,好在这次是党世雄抓到你。”

……

没有意外,既然几乎所有的人都朝一个方向努力,两天后的朝议中,赵挺之提议陶节夫出任同知枢密院事,早有此心思的官家便马上同意。

陶节夫就是赵挺之弄回来的,所以老赵当然送佛送到西,不介意多送老陶一程,这也是拉拢陶节夫让其感恩的意思。

蔡党基本是遇到赵挺之必反,不过这事上也支持了。无奈啊,有其他大奸臣从中搅合,童贯已经回不来,好歹名誉上陶节夫和蔡京亲近,只有先顶上去了,否则让赵挺之的助手刘逵兼任枢密副使更是糟糕的情况。

复相之路对于蔡京依旧任重道远。

目下的第一轮政治博弈,产生了高方平前途未卜的局面,却同时也形成蔡京崛起之路扑朔迷离的局面。

由此一来,张康国是个没有担当的棒槌,而老奸巨猾的梁中书,吏部尚书何执中,就依旧会态度暧昧,表面是蔡京的人,却不撒鹰出来。

这就好,吏部何执中兴许会有松动,这对于谋划高方平的前途有帮助。否则官家只是让吏部年底把高方平选入流内官,却没说去干什么,弼马温也是实缺,如果吏部把高方平捉去养马,虽然高方平也喜欢,但现在根本不是养马的时候……(未完待续。)

第149章捉走时小衙内

陶节夫中年模样,和种师道的睡不醒又杀气凌然不同。老陶看着就是那种儒雅和气的奸猾胖子。

首次上任枢密院,临近枢密公房之际,无数人等候在门口,都是各级枢密院的公事。

其中一个类似秘书的书生走前,恭敬的道:“相公,送帖子来祝贺的人太多,全都是邀请您赴宴的,请相公挑选一下,否则轮着吃明年也吃不完这些酒席。另外枢密使张相公让您过去一趟。”

陶节夫看着和气,却和种师道慢条斯理的说话语气截然不同,胖子一摆手,霸气凌然的道:“帖子全部扔了,立即召见高方平,其余人老夫谁也不见,包括他张康国!”

“相公……这恐怕……”随从十分尴尬。

陶节夫拍拍他的肩膀道,“你应该庆幸这不是在西北。”

言罢,胖子优哉游哉的进入了枢密公房……

一队人马张牙舞爪的冲入工地之内,见到传说中的白玉狮子旗,史文恭带着虎头营一溜烟就跑不见,娘的这是枢密相爷的仪仗。

尽管不是陶节夫亲来,高方平也一口茶喷了出来,急忙起身迎接那个趾高气扬的书生道:“高方平恭候枢密事?”

“节夫相公有令,立即召见文散官高方平去枢密房。”

趾高气扬的小年轻显得很得意,觉得名声那么大的高方平,也不过是个小鲜肉,一个鼻子两个眼嘛,为何街市上说这个人眼大如铜铃,腰粗如牛,身高一丈呢,那似乎说书先生形容吕布的用词吧。

“下官领命。”高方平带着梁红英随行,急忙骑马跟着去了……

梁姐留在外面,高方平走入枢密院大堂,形势真的威武,压迫感比见皇帝还重的多,规规矩矩的见礼道:“下官高方平,参见节夫相爷!”

看这小子还有些规矩,陶节夫紧绷的容色稍微的缓了缓。

见张康国那种棒槌,又是私下见,老张是没有担当和稀泥的人,所以哪怕办不成事,高方平也很轻松。但是陶节夫就不同了,这种西北领兵出来的儒将,眼里见过太多死人,沾染过太多的血,这种人在堂上那种精明又不怒自威的声势,蔡京也不会有,所以高方平现在真个是谨小慎微。

郁闷的在于上面坐的这家伙,是高方平弄回来的,前些日子还敲诈了他一笔,然后前天,还在街上用鸡蛋扔他。

“……”高方平低着头决定不说话了,不说话当然也就不会死,至少文官不会。

“小高,怎的见了老夫一句不言呢?”陶节夫嘿嘿笑道,“你前天在街市上用地瓜袭击老夫,以为老夫不知道吗?”

“!”高方平小腿发抖了起来。小看他了,不愧是战场下来的人,眼观六路啊。

“说说看,老夫怎么得罪你了,为何用地瓜袭击老夫?皇帝亲自主持国礼迎接老夫回朝,你这是想干什么!”陶节夫道。

“相爷明见。”高方平尴尬的道:“威力巨大的地瓜是别人扔的,小子用的是鸡蛋。小子也知道此举不对,然而小子和您的政见不合,明明可以一鼓作气打废夏州,您干嘛留着?我气不过,于是……”

“你!”陶节夫一口气上不来,如果这个小混蛋身为文青,以这个理由出手的话,那还真没人可以把他怎么样呢。话说陶节夫自己也没弄清楚地瓜是谁扔的,鸡蛋杀伤力有限,然而地瓜……

“黄口小儿你懂个屁,老夫对此连解释都懒得。”陶节夫淡淡的道。

“好吧,这事咱们就两清了。”高方平很奸猾的偷换概念。

我@#。

陶节夫想了想,忍着气道:“好吧老夫很记仇,但既然你说出了理由,老夫也不是小气的人,知道找你来干嘛呢?”

高方平低声道:“记仇的人,当然也会记恩,相爷应该是想了下官的人情。”

“是的。”陶节夫微微点头,“老夫不想和你个小奸臣不清不楚,欠着你高方平人情,恐怕会睡不着的。”

“其实小子很好说话的。”高方平弱弱的道。

“嘿嘿……”陶节夫诡异表情的笑笑,“你当然好说话,诸如陈留县平乱这种小局面你就敢杀九十七个军官,要是老夫在西北如你这般作为,大宋有这么多军官用来杀吗?”

高方平非常尴尬,的确当初激动了,弄得现在口碑不是太好。

“幸好你还知道脸红,知道尴尬。”陶节夫容色稍缓,“现在告诉老夫,怎么还你的人情?”

高方平伸出大拇指表扬道:“枢密相爷威武,小子对您的恩怨分明、直接果断的性格,不是一般的佩服,犹如滔滔江水……”

陶节夫果断的摆手,扔了一支毛笔过来,被高方平躲开了,却甩了一脸的墨汁,看着很滑稽。

虎住了这小子,老陶这才阴笑道,“废话少点,说个老夫能做到的事。”

“额好吧。”高方平道:“第八阵已经被划出了捧日军,军号永乐。一,永乐军需要驻扎郓1城县。二,永乐军的马一匹不能少。做到这两点您再也不欠我。”

陶节夫双眼忽然闪现精芒,盯着高方平许久,点头道:“行,老夫答应了。不过基于带兵之人的好奇,问问你小子理由是什么?”

高方平道:“如果下官不说理由,您会反悔耍赖吗?”

“答应你的事老子一定办,但是你不说,往后你小子别落我手里。”陶节夫很硬派的作风回答。

高方平只得道,“枢密相公熟悉山1东地界吗?知道八百里水泊吗?”

陶节夫眯起眼睛道:“山1东不算熟悉,但八百里水泊知道,接着说。”

高方平抱拳道:“那只讲一点。以我朝实际情况,八百里水泊基本乃是化外之地,一但匪徒聚集,若在平时无所谓,但目下国家内忧外患,则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既然下官练出来的第八阵必须离开京城,那希望在济州发挥一些作用。”

别人不懂这个道理,但陶节夫作为带兵的帅臣当然懂,略为一思考后道:“的确,老夫知道第八阵为何离开京城,走,那是定局。在此前提下老夫认可你的观点,都是调走,去郓1城县总好过废掉一只军队。行,我之前不喜欢你,但现在想来你小高似乎被过度妖魔化了,其实你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我朝懂军的人不多,你算一个。只是你戾气比种师道还重,此点很不好,答应你的事老夫一肩承担,现在,你给老夫赶紧消失。”

“相爷威武,小子去也。”

高方平果断溜走,谁喜欢留在这里啊,妈的你们就会欺负我小,将来这个枢密院我还会来的,到时候谁也别惹我……

陶节夫相爷答应了就一定能做到。

蔡京那边不会有压力,因为他们早先都中了高方平的计。

当初高方平知道张康国没有担当,不会答应,所以没有对张相爷说实话,忽悠老张说是想把永乐军部署蓟县(天1津)。实际上就是已退为进。让蔡党误以为这个辽宋间紧张的局面下,高方平这个狂战派想谋大局。所以当时,蔡京当然会指示张康国阻止,不让第八阵去蓟县。

那么现在才说出了真实想法,去郓县。蔡京就会觉得高方平失算了,只要不部署在蓟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