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我要去收拾你往日的部下了,你很快就会和其中很多人团聚的。如果那人知道你背叛了他,我想他会很‘开心’的……”
  说完这话,桃夭夭已经出了门,只留下崔玲珑在原地不停嘶喊咒骂。
  某地,李从璟的视线中出现了一座城池。
  他笑着对莫离道:“走吧,是时候给段凝来一记狠的了。要不然他还真以为百战军是软柿子,可以任由他揉捏了。”
  莫离笑意盎然,“这时候段凝说不得正笑得欢畅呢,他的三路大军,卯足了劲儿向西奔驰,可是打着一口将百战军吞下去的打算,这会儿那边的战事应该已经开打了。”
  “不得不说,段凝的胃口真的很大。”李从璟不无促狭道,“相比之下,我的胃口就小多了,我可没想过吃下他麾下的三万梁军,我只想吃下他一个人,能得如此,我的肚子就分外饱了!”


第158章 谋主智算敌军行,三千锐士擒段凝
  作为一个在信息爆炸时代生活了半生的天外来客,李从璟的军事思想较之同时代的军人要灵活得多,视野也要开阔得多,这些潜移默化的东西在李从璟执掌一军之后,效用愈发显现出来。先是组建百战军军情处,着力于军情信息,其作用如何,已经在以往的战争中得到证明。这回李从璟单带三千君子都百里奔行,也是如此。
  出现在李从璟视野中的城池,不是别的城池,就是新乡城。
  段凝现在就落脚在新乡城。作为三万梁军的指挥部所在,段凝所在的新乡城,是其大军的后方中枢,同时,也是梁军军力最为薄弱的地方。这很好理解,战争开始之后,交战的地方,才是双方囤积重兵的地方。在段凝眼中,百战军主力现在所在的地点,是此番大战的关键点,他的三万大军分为三路,正是往那里奔袭而去。
  今日天明,那一方的战争就已经打响。
  此刻驻扎在新乡城的梁军,只是段凝的护卫亲军而已,而且还不是主力。亲军作为主将嫡系中的嫡系,自然是要去前线捞军功的,躲在后方作甚?所以此番梁军防备最弱的地方,就是后方。
  但要穿透前线到达敌军的后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好比进家门要入后院,前院都是有层层人力把守的。而且,后方往往比前方要更危险,因为你已经孤军深入。
  现在,李从璟带领君子都,就到了梁军后方段凝指挥部的眼皮子底下,这在平常看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李从璟缘何会出现在这里?又是怎样越过梁军防线的?
  李从璟一声令下,三千君子都锐士立即围了新乡城。新乡城上的梁军,在发现君子都的时候,就如同看见鬼一般,无不吓了一大跳,城头一片惊慌之声,有人急忙去禀报段凝,同时紧闭城门。君子都俱都是骑兵,没有给梁军反应的时间,在段凝还没到城头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对新乡城的合围。
  李从璟策马不紧不慢到达新乡城城下时,城头的梁军骇然之余,有小校大声喊话,问城下来者何人。李从璟气定神闲的往城头看了一眼,取下弓箭,相距百步一箭射过去,铁箭飞射而出,射断了小校身边的“段”字大旗,惊得小校差点儿抱头鼠窜,在君子都一片哄笑声中,半截大旗掉落下城墙,林雄大声回了一句“百战军李从璟到此,叫段凝速速滚出来!”
  城上梁军在这一箭之威下,个个面无人色,待听到是李从璟亲至,更是震惊。人的名树的影,百战军从无一败的战绩是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李从璟用兵莫测都有万千颗人头作为陪衬,岂是能叫人小瞧的?况且三千君子都毫无道理,突然出现在兵力虚弱的新乡城外,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看见城上梁军反应,莫离晒然轻笑道:“段凝久为梁军北面招讨使,率领十万大军在河上驻扎数年,本以为军威不差,现在看来,却是叫人失望了些。”
  李从璟笑道:“本是豪强之家,家中防卫严密,正派了家丁去对付强盗,突然叫盗贼半夜持刀闯进了卧室,便是好汉也要惊慌,何况段凝?”
  “接下来如何?”莫离问。
  李从璟淡淡吐出两个字:“攻城!”
  ……
  早在百战军出发赶往河上时,莫离便就暗虎会如何对付李从璟,与他进行了讨论,在得到段凝率领三万梁军西来的消息时,李从璟和莫离又对战事进行了推演。经过几日紧锣密鼓的“庙算”,联合各方传回的消息,在大战之前,李从璟就制定了这回百战军的作战计划。
  当时当日,李从璟与莫离的谋划,可以接着李从璟那句“上回是他对老子发难,还差点儿干死老子,你怎么不问问老子要怎么做?”开始。
  李从璟话虽如此说,但战争乃是一件严肃无比的事,所以他还是示意莫离先说说他想法。他们试图先弄清敌方的意图,再来制定应对之策。
  莫离说:“驿站埋伏刺杀之事,是那人率先对你发难,你被迫应对,若是他得手也就罢了,此事了结,偏偏他没得手。既然刀子已经亮出来,那么开弓没有回头箭,有些船上了就下不来,有些路走了就回不了头,只能埋头行到天黑。这件事发生之时,即代表着那人和你之间的战争已经打响。既然战争已经开始,那么在分出胜负之前,便不会停止;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杀,只有一方彻底倒下了,死亡了,搏杀才会落下帷幕。李哥儿以为然否?”
  “自然如此。”这是很显而易见的事实,李从璟不需要否认,他笑了笑,“更何况我们还抓了崔玲珑,杀身之仇,夺妻之恨,如何能够罢休?这回他失了手,就必然会有下一次行动。下一回动手,他就不仅是要致我于死地,更要夺回崔玲珑了。”
  莫离笑道:“所以你事先就放出了崔玲珑没死,并且还被随军携带的风声,为的就是接下来的谋划吧?”
  “知我者,莫离也。”李从璟哈哈一笑。
  “既然要动手,自然是宜早不宜迟,前番他驿站刺杀之举,可谓果断,动作也是极快。观其往日之言行,可知其来日之举止。可以想象,接下来他的行动,必定也十分果断,而且迅捷。”莫离说,顿了顿,“从逻辑的角度上来说,他要对付你,无非两种方式。一者,直接使用其自身势力,对你直接发难,就如驿站刺杀;二者,借用他人之力,间接对付你。”
  李从璟摇头道:“第一种方式不大可能,且不说他自身势力本就弱小,此番河上大战,他也没有太多机会对我动手,更别说擅自动手会引起诸方主意了,更重要的是,经历上次之事后,我必定严加防备。所以,我料定他必定采取第二种方式。”
  莫离点头,“第一种方式易于防范,第二种方式则防不胜防,因为我们很难预料他将假借何人之力。”
  李从璟沉吟道:“这也不难分析,他要联合他人对付我,自然要选择我的敌人。而眼下,经过魏州一行,扳倒吴靖忠之后,我朝中的敌人已是屈指可数,而能在河上战场给他提供助力的就更少,这样的人,不难分析得出。”
  “然也。”莫离笑容更甚,“事实是:河上战场,百战军最明显也是最有实力的敌人,就是梁军。所以那人要动手,必定选择梁军作为助力。选择梁军,有三个好处。”
  “哪三个好处?”李从璟问。
  “其一,出其不意,谁也不会料到他竟然能跟敌军联手;其二,不留痕迹,不管此事成与不成,证据都在梁军那边,我们纵然怀疑,也无法查证;其三,一劳永逸,梁军与其他人不同,梁军若败百战军,必定赶尽杀绝,如是,你当再无翻身之机。”莫离拿着折起的折扇画着圈,“有此三个好处,即便通敌乃是大险之事,那人也愿意铤而走险。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他到底会选择哪位梁军将领作为盟友。”
  李从璟嗤笑一声,又沉思道:“这也不难分析。如今河上梁军,有实力的就那么几位,大致可以分为两方,一为王彦章,一为段凝。王彦章是被重新起用之将,在河上梁军中根基不深,根基不深,就不敢肆意妄为,不敢肆意妄为,就不敢与敌军结盟互利,况且王彦章一身正气,如此之事只怕是也会不耻。如此说来,那人必定选择段凝一方之将,而段凝一方的将领,以段凝为首,他自然没有舍其首就其尾的道理,况且段凝此人,乃谄媚小人,嫉妒贤能,醉心弄权,如今他被王彦章夺了军权,正是想要翻身的时候,若联合段凝,送给段凝一份‘功劳’,则段凝大有可能动心。”
  莫离很认同李从璟的结论,他接着道:“此番若是段凝西来迎战百战军,则此事八九不离十了。在得出这些答案之后,接下来我们面临的问题,就关系到具体战争细节方面了。即,那人和段凝如何合作,又打算怎样算计百战军。”
  李从璟露出一个会意的笑容,道:“莫哥儿,说说你的想法。”
  莫离微微一笑,在李从璟面前他无需客套,更无须藏拙,直接道:“兵法云,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取胜之道也。今番如是。那人手中有兵,但兵不可妄动,所以他能用的力量,便只剩下暗虎。暗虎为情报杀手组织,有两个功用:眼与刀。而段凝手中有大军,大军所至,战场厮杀也,为取胜之根本。所以,那人与段凝的合作,是很明显的一种方式:暗虎为辅,梁军为本。”
  “如何为辅,如何为本?”李从璟问。
  “以辅为援,以本取胜。”莫离先道八个字,而后开始缓缓解说,“暗虎,类似于军情处。眼睛的功用,是为大军探听敌情,刀子的功用,是戳瞎对方的眼睛,同时,也可能刺杀敌方要将。所以暗虎所行之事,就是军情处以往所行之事。在暗虎为梁军掌控了视野,而蒙蔽了百战军的眼睛之后,梁军趁势而进,以百战军以往的战法,或者奇袭,或者迂回,总之,以出其不意制胜!这,便是暗虎与梁军合作之道!”
  听完莫离的话,李从璟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沉默良久。
  半晌,抬起头,问莫离:“既如此,我等如何应对?”
  莫离狡黠的笑了,“只四个字: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李从璟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莫离颔首道:“军情处向来都是百战军眼睛,暗虎要成为梁军的眼睛,就要先对付军情处,将军情处在河上的眼睛尽数拔去,让百战军成为瞎子,只留下他们的眼睛。既然暗虎有如此打算,那我们便顺了他们的意思,令军情处在各地的锐士,卖出破绽,让暗虎占些便宜,让他们自以为已经控制了军情处的情报传递,同时,令军情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收缩兵力的同时,借助暗虎行动的痕迹,盯紧暗虎。在必要的时候,雷霆一击,将暗虎尽数捕杀,让梁军成为瞎子聋子,而我等趁势进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他一个措手不及!”
  “奇也,正也。此计甚好!”李从璟哈哈大笑,“莫哥儿果然是我之大脑,不愧谋主之称!”
  “些许小计而已,当不得军帅如此夸奖。”莫离装模作样拱手一礼,随即和李从璟相视大笑。笑罢,补充道:“此番往河上,有了如此行动依据,就看梁军怎么出招了,关键是选对时机,抓住机会,如此方能毕其功于一役。但若是没抓对时机,则有可能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当然,暗虎和梁军也可能有其他行动,这都需要后续情报到手之后,再做分析。王彦章是当世名将,观其取德胜南城之战,可知其用兵如神,也需得防范他有什么后手。个中曲折细节,李哥儿熟思之。”
  ……
  新乡城外,君子都四面攻城,其势如潮。
  李从璟和莫离立马城外,观战场局势。
  “果如之前你之所料,段凝以暗虎为辅,对河上各地军情处锐士动了手,而他自己则派出三万大军,兵分三路对百战军展开合围,他自己坐镇后方,调度全局。”李从璟面露笑意,“只是段凝恐怕想不到,我们会突然出现在他眼皮子底下。战场厮杀,意气之争。梁军突见我军,已是意外惊惧,不知战场形势何如,士无战心,这新乡城梁军亦不多,旦夕之间定然是我囊中之物也。”
  莫离弹了弹白袍褶子上的灰尘,气态潇洒,微笑道:“李绍城已经令斥候送来消息,他那边的大战已经开打,三万梁军合围,士气如虹,确实不容小觑啊。”
  李从璟神色淡然,“李绍城是个将才,随我左右日久,指挥大军应战不在话下。又早就得了我的命令,据险而守,加之彭祖山和孟平等将相助,即便是面对近两倍于己的梁军,也是万无一失。退一步说,坚持了十天半月无虞。十天半月,何须那么久,段凝一旦成为我囊中之物,梁军必溃。”
  莫离虽然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心思在急速周转,思虑各方,“军情处最新消息,他们对各地的暗虎杀手,也都展开了反攻。桃统率憋了好几日的气,这会儿发泄出来……啧啧,小生都不敢想那场面,那些暗虎杀手,唯有自求多福喽。而没了暗虎的消息,段凝从一切尽在掌握,到失去一切消息,这就好比千里目突然成了瞎子,够他慌得了。”
  李从璟有些得意,微微颔首,“咱们这回将计就计,在得知段凝在新乡城后,从三湾河谷一路杀过来,沿途没有梁军探子发现我们的行踪,就已经说明军情处的安排没有大问题。桃夭夭的得手,应该只是赢多大的问题,失手应无可能。”
  莫离表示同意李从璟的观点。
  这时,君子都的攻势停了下来,第一波试探性进攻结束,将士退后,稍事休整,再依照刚才试探的结果,重点进攻梁军防御薄弱点,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新乡城。这回李从璟没有选择围三缺一,就是不打算放跑段凝。新乡城上的梁军,在见识了君子都的勇猛之后,本就没有几分斗志的士气,已是跌倒谷底,要不是段凝在此,他们又多是段凝亲军,怕是早就要出现溃逃的迹象了。
  趁着双方暂歇的空档,一身鲜亮甲胄的段凝,在一众护卫的拥簇下走上了城头,先是来来往往鼓舞了一番士气,然后站在城楼前,叉腰指着李从璟大骂不休,要李从璟过来答话。
  李从璟策马前行两步,笑呵呵的望着素未谋面的段凝,令身边亲卫大声说话:“真是闻名不如一见,段将军用兵如神,本帅今日领教了。原来这世上尚有一种留着屁股给人家踹的战法,可是头回得见,得多谢段将军赏脸呐!”说完,众人哄笑。
  段凝大怒,也让亲卫大声回答:“李从璟你休得嚣张,你可知本帅的三万大军,已经将尔等主力包围,正在聚歼?不出今日,必有胜报传回!李从璟,你的死期就要到了!”
  两将阵前对骂这种事,无非是长自家志气,灭他人威风,借此振奋士气罢了。寻常士卒不知大军战略层面的东西,也不知道各方战场形势,因而这种时候往往不是比拼谁家已经得势,而是比谁家的口才好,能说倒对方。骂战胜的一方,士气能显著提升,有利于厮杀。如今段凝已是身陷危境,自然要借助这种方式,好好坚定一下士卒战心,要不然必死无疑。
  听了段凝的话,李从璟嗅之以鼻,回应道:“今日本帅能领君子都到你眼前,难道你还不知悔醒?若是你的谋划果真成功,本帅如今当在你的重重包围下苦战,又何以能来攻你的老巢?本帅既能来攻你老巢,就说明你的谋划已经败了!段凝,你若投降,本帅尚能留你一命,若是顽抗到底,本帅自会攻破你的城池,来取下你的人头!”
  说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