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国帝王-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臂被切掉,那人惨嚎连连,他眼睁睁看着体内的血液,不断从断臂切口处涌出,却无计可施,差点儿晕过去。然而咽喉前的横刀,让他保持清醒,又不敢乱动分毫。
  李从璟就这么挟持着一个人质,前行几步,无人敢上前。
  “李从璟,有种放了他,冲爷爷来!”何重和身边数人与李从璟隔着几步对峙,他嘶吼道。
  李从璟看了何重一眼,嘴角勾起一丝笑意,他右手一动,横刀刀锋便滑过那人的脖子。
  那人一只手捂着脖子,歪倒在地上,瞪大着惊恐的双眼,无助挣扎,将鲜血涂的到处都是。
  张小午等人赶上来,出现在李从璟身旁。
  “不想死的,投降!”李从璟的眼眸没有半分感情可言,他注视着眼前的人,“我会让你们活着。”
  “李从璟,爷爷要杀了你!”何重大吼一声,率先杀出!
  在整个武夫辈出的何家,何重保持第一勇士的名头已经十年,其武艺如何可见一斑,因此他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斩杀眼前这个在他看来乳臭未干的小子。
  李从璟抽身而上,语调冷漠道:“不知死活。”
  一番厮杀,李从璟已活动开了身子,整个人都已进入战斗状态。
  两人之间本就只有数步,眨眼即到,但两人相对而冲,两步之后竟然都没有动刀的动作。
  谁不动刀谁死,谁先动刀谁死,谁在越过最后那条线前不动刀谁死。
  胜负与生死只在一线之隔,狭窄的空间,两人都只有出一招的机会。
  修炼武艺一辈子,到用的时候只在一瞬间。
  一生武艺,凝聚到这一刹那。
  木质楼板,在两人的脚下震颤,缕缕灰尘,从木板缝隙处蹦出、洒落。
  这里光线昏暗。
  这里是地狱之门即将洞开的地方。
  何重眼中一缕精光闪过。
  他看到李从璟已经触碰到了那条无形的线。
  “死吧!”何重的刀,从右手间轮过一个半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斩到李从璟咽喉前。
  何重对自己这一刀有信心。
  他以一生武艺一生搏杀的经验得出结论,他这一刀斩出的时机,准确无误,没有一丝一毫的偏差。
  所以,他一定会赢。
  所以,李从璟一定会死。
  刀斩出的一霎,何冲心中已经涌现出一个笑容。
  那是掌控局势,胸有成竹的笑容。
  但这个笑容还在产生自心中,还没来得急浮现在他脸上,他就再也笑不出。
  刀锋并没有斩进李从璟的脖子。
  这怎么可能?
  李从璟前冲的步伐没有丝毫停止。
  但他的身体,自腰部往上,却突然后仰。
  整个身体,在那一时诡异的成了九十度。
  刀锋贴着他鼻尖扫过。
  扭腰,转身,出刀。
  与何重擦身而过,李从璟的身体恢复笔直。
  他的手中已经没有刀。
  何重的身子冲出去几步,才堪堪停下来。
  他的嘴中,忽然涌出一股咸腥的血。
  李从璟的刀,插在他的胸腔中,穿透了他的身体。
  何重怔怔看着胸腔中的刀,半晌才艰难道:“这……不可能……”
  “轰”的一声,何重的身子重重倒在地板上。
  李从璟漠然看着眼前呆愣的何家部曲,开口道:“放下武器,我让你们都活下去。”


第38章 淇门之变(十)
  何重身死,那些何家部曲选择了投降。李从璟依言没有杀他们,并让他们去劝降其他何家部曲。
  何家大院中的人,并不是都是何家家族子弟。
  少造一些杀戮胜造几级浮屠李从璟不知道,但少些抵抗,就能让百战军少些伤亡。
  “我等都是混口饭吃,现在何重已死,何奉先出逃,你们何必还要为何家拼命?况且何家大逆不道,竟然公然反叛,与官军开战,犯下的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当此之时,你我更应该弃暗投明,不应该助纣为虐!”劝降的何家部曲对着里间大喊,李从璟答应不杀他们,他们办起事来自然卖力,声音很大。
  “李将军真不杀我等?”里面有人回应。
  劝降的人立即大声道:“李将军说了,作乱的是何家,与其他人无关。兄弟你看我现在不都好好的吗?只要平息何家之乱,李将军杀我们还要费力气哩,何必多此一举?”
  “只要李将军给我们一条活路,我们愿意投降!”里面的人喊道。
  劝降的人立即看向李从璟,李从璟道:“只要你们投降,本使可以保证,不追究你等责任,放你们生路。”
  “多谢将军!”里面的人大喜。
  但也有人不放心:“那将军要是反悔怎么办?”
  李从璟笑道:“反悔于本使而言,有何好处?既然没有好处,本使空落一个不信不仁之名,可不利于本使镇守淇门。”
  “那好,我们便信了李将军!”里面的人道。
  “张大嘴,你个混账,何家待你何曾薄了?你竟然在关键时候出卖何家?”里面不远处又有人喊,看样子是何家子弟。
  那些人三三两两走出来之后,有人立即向李从璟献辛勤道:“李将军,这里面的情况我们兄弟熟悉,现在还有不少何家子弟在固守,将军可需要我等为大军带路?”
  “你是张大嘴?”李从璟浅笑问道。
  张大嘴道:“大嘴正是小民的诨号。”
  “好,你若真能为大军带路,事后有赏!”李从璟道。
  “多谢将军!”张大嘴立即眉开眼笑。
  有了投降者的引导,攻势又顺利许多。
  对这些人的反叛,李从璟并没有多少感想。很正常的一件事,刀子用不好,伤着自己是常有的事。忠诚,多么奢侈的东西。人之所以跟你混,是因为有好处,没有好处,人还跟着你作甚?若是杀你有好处,他们也不介意背后捅刀子。
  五代王朝更迭频繁,不就是这么回事么。这个时代,人们心中已经很少有礼义道德的束缚,只有放肆的人性。
  “都指挥使,抓到何奉先了。”李绍城派人来向李从璟汇报。
  李从璟出了大院,李绍城正带着在后门堵截到的准备逃跑的何奉先过来。
  何奉先被五花大绑,被几个军士押解着,看到他,李从璟淡淡道:“本使本以为,我攻你的大院,你会跟本使拼命。但是看来本使太高看你了,像你这样的人,嘴上说得越厉害,背后越能搞一些阴谋算计,真要真刀真枪见真章时,你就只能转身就跑,废人一个。”
  何奉先恼羞成怒,大喊道:“李从璟,有种放开我,老子要跟你单挑!”
  李从璟轻蔑的看了他一眼,嗤笑道:“怎么,本使打击到你的自尊了?要单挑方才作甚去了?现在嚷嚷再厉害有何用?你已是我砧板上的鱼肉,没有资格与本使交手了。”
  说着,李从璟摆摆手,道:“带下去。”
  身后大院里,还有战斗声。
  李从璟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秋日的日头早谈不上炽烈,却依旧晃眼。阳光打在他冰冷的甲胄上,却穿不过那些钢铁,也温暖不了他冰冷的心。
  这大院里,有多少生命有罪,有多少生命无辜,他无暇顾忌。就像在战场上,死在他刀下的人,有多少该死,有多少该活,他也无暇顾忌。他不是一个无情的人,但他没有选择。他不能让对手生,他只能让对手死。不对敌人残忍,就无法对自己慈悲。或许他能做的,是让那些追随他的人,能多活几个——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战场下。
  这世道有太多无解的问题。既然无解,那就让他随风而去吧。
  “风过疏竹,雁渡寒潭。”李从璟低声呢喃,“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而潭不留影。此间事了,我又何必再去想它。前路漫漫,多得是问题等我去解决,何不向前看?”
  何家大院的厮杀声持续的时间兵不短。最后,百战军从何家大院中搜出许多产自作院的兵甲,而何奉先的手印,又按在了认罪的状纸上,这些题中之意,自然无需多述。
  从此,淇门再无何家。
  而淇门,也再无势力敢向李从璟发难。
  至此,李从璟在淇门可言稳如泰山。
  自此,李从璟可在淇门一心编练百战军。
  淇门县衙。
  大牢里,祁县令身着官袍,独自一人蹲在一间牢房外,静静看着牢里向他咆哮谩骂的几个人。
  祁县令并不搭话,直到对方骂累了,不说话了,只拿牛眼瞪他了,他才缓缓开口:“诸位,本官知道你们对本官有怨言,本官也自知对不住你们何家,所以本官蹲在这里,让你们随意谩骂,这大概是本官现在唯一能为你们做的事了。”
  叹了口气,祁县令继续道:“这事其实你们也不能怪我,当初虽然是本官撮合你们三家来对付李从璟,但本官也是受人所托。对,那人就是吴老将军。但本官此番将你们押进牢房,也是受人所托。对,这人就是李从璟。本官向来都是身不由己,你们其实怨不得我。”
  “你们犯不着拿那么大的眼睛瞪着本官,本官也是有苦衷的。跟你们明说,本官一介寒门,在朝在野都没有势力,当年依附吴老将军,也是求存之道。吴老将军将我安排到淇门,我自然唯命是从。”
  “但这回到了淇门,本官发现,李从璟不仅势力比吴老将军大,人还特别精明。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足够阴险、足够无耻。你们知道的,这世道,唯有阴险和无耻的人才能活下去。李从璟逼本官在承认阴谋联合你们谋害他的罪状上签了字画了押,本官就不能不受他摆布。”
  说到这,祁县令索性坐了下来,靠在牢柱子上,抬头望着那扇很小的窗户,“况且李从璟也说了,投靠他之后,本官还是淇门县令。其实本官自知,本官也就是一根乱世滔滔大河中的浮萍,随波逐流罢了,面对大浪大涛,身不由己。但说到底,跟谁不是跟呢?人总不能跟自己过不去。明哲保身墙头草嘛,就是这么回事。”
  说完,祁县令看着牢里的人,眼中竟然充满同情,“诸位有今日之境遇,其实也是身不由己,最多不过跟错人投错胎罢了。你们当能理解本官的苦衷。”
  站起身,拍拍屁股,祁县令准备走了。走出没两步,他又停下来,看着众人道:“其实你们不理解也没关系,设身处地为他人思考,总是最难的。”
  祁县令走出牢房,叹息道:“将心比心,便是佛心。所以我们这辈子,都成不了佛喽!”
  王家大院。
  王不器和王草庐相对而坐,旁边有侍女在煮茶。
  “此番二叔能站在将军一边,不器以茶代酒,代将军谢过。”王不器道。
  王草庐轻轻摇头,看着王不器道:“我非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决意倒向李将军的。”
  “不器知晓,二叔是站在王家的立场上。”王不器道。
  “那你可知,为何李将军初次登门,我就答应了他,举王家支持他?”王草庐问道。
  王不器摇头,“这也正是不器不能理解的地方。不过想来二叔慧眼如炬,自然是能看出将军之才的。”
  王草庐叹了口气,道:“李将军之才,自然毋庸置疑。不过真正让我做出选择的,却不是才气。”
  “那是什么?”王不器不解道。
  “杀气。”王草庐道。
  “杀气?”王不器咀嚼着这两个字。
  王草庐站起身,负手看向东方,那里是何家大院的方向,“何家,也是百年之家啊,但说没了就没了。李从璟要打压何家,略施惩治将其从大族中除名即可,相信何家也不会真不识时务。但何家现在却是满门被灭,他李从璟何须做到如此地步?”
  王不器怔然,若有所悟。
  王草庐再次叹息,说出来的话却掷地有声,“他就是要所有人都知道,凡是敢向他李从璟发难的人,都得死!”
  晚风吹拂,王不器不禁打了个冷颤。
  刘家。
  “父亲,之前那莫离说得明白,只要我刘家助李从璟,便让我刘家成为淇门第四大族。现在却又扶持了李家,还是让李家与我刘家势力均衡。如此背信弃义之行为,着实可恨!”一老一少站在院中,那年轻人开口,不忿道。
  刘子佐无奈一笑,“莫离并未失信,现在何家没了,淇门原先三族只剩下王赵两家。说起来,我刘家现在不仅是第四大族,反倒是第三大族了,虽然是与人家并列。”
  “可父亲,之前莫离明明说……”年轻人不服气。
  刘子佐打断了他,“为父知你想说什么,说莫离不该背弃诺言,不该扶持李家对不对?”
  “是的,父亲。”
  “莫离来的时候,虽说有这样的意思,但却未明说,不是吗?”刘子佐道,说着拍着年轻人的肩膀,“你记住,人主之心,令治下势力平衡可控最为重要。若是李从璟打压了何家,又扶持刘家代替何家的地位,那他打压了何家又有何用?仅仅为报复?”
  “现在就不同了,李家与刘家同样做大,淇门便有了四大族。四个大族,由三到四,彼此势力抗衡,但较之之前,实际上是大族势力都被削弱了。我越弱,则彼越强,他李从璟再要控制起淇门来,可就容易多了。”
  年轻人愣住。
  刘子佐长叹一声,“天下人才辈出,这李从璟,是个狠人呐!”


第39章 练兵之法
  淇门军营。旌旗飘舞,鼓声震天,尘土飞扬。
  偌大的校场上,百战军将士正在进行各自的训练,或练技艺,或练耳目,或练队列,或练拳术,一切都井然有序。
  众将士所练科目虽然不同,但无一不是大汗淋漓,神情肃然。在每一都旁边,偌大的“魁首”旗和“没鸟”旗迎风飘扬,或诉说着荣誉,或诉说着不甘。教头们或在挥舞着鞭子怒骂,或在耳提面命的交代,或在手把手的教导。
  “周鸣!老子说了多少遍了,习射弓箭的手法要诀,是前手如推泰山,后手如握虎尾!慢开弓,紧放箭!你的气力都让狗吃了,你的手晃什么晃,就你那样,泰山早砸扁了你,老虎早就回头咬掉了你的脑袋!用力,收力,稳住,稳住懂不懂?直娘贼!”
  “规矩本教头只讲一遍,尔等听清楚了,稍后要是有人做错,老子抽死他!练队列,要求人人定位,行列整齐,进退左右,俱成行列,起坐跪伏,俱从号令。规矩有了,那么怎么做到?听好了,要求是列不攒挤,亦不迂疏,前看心,后看背,左右看两肩!不明白?不明白就对了,那接下来看清楚!”
  “我告诉你们,军士习拳,有三大好处:其一,可以活动手脚,是强身健体之需要;其二,俗话说,‘拳也,武艺之源’,拳法也是习练各种兵器的基础;其三,到了战场上,一旦兵器损坏或者脱手,就需要与敌人手搏,打徒手战……”
  李从璟在各个区域巡视而过,查看将士训练情况。百战军近三千将士,兵种不同,有习练科目的差异,也有共同习练的科目,而有些士卒刚入军营,亦有军中老卒,水平也有差异。
  他不发一言,仅仅是用眼去观察。至于个中存在的问题,他会让跟在身后的人详细记录,在之后的会议上提出。
  一段例行巡视结束之后,李从璟将蒙三叫了过来,对他说:“你训练的军士已连续三日夺得了‘魁首’旗,本使要考校一二,你且将他们集结过来。”
  蒙三得了令,立即将五百军士集结完毕,向李从璟请示,“都指挥使,你要考校哪个科目?”
  李从璟道:“军中训练,以耳目为首要之务,本使便看看尔等耳目练得如何。”
  所谓“练耳目”就是训练将士“审金鼓”、“辨旗帜”的本事,是军事训练的基础。因为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